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高科技军阀 >

第654部分

高科技军阀-第654部分

小说: 高科技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坦克、航空部队外,苏联红军的步兵部队也极为积极顽强地向行进中的第2装甲集群发动冲击按德方的记述,缺乏炮火掩护的红军步兵,总是一波又一波的排着散兵线,端着步枪冒着华军机枪迫击炮的猛烈射击,发动英勇而无效的反冲击在华军阵地前,布满了苏军的尸体,而的步兵冲击却持续不断在付出极为巨大的代价后,苏军的冲击似乎取得了一点效果在4月4日出发投入交战的第13集团军第47军甚至一度打退了第2装甲集群的先头部队,但他们也只是在很短的时间里挡住了中国人的攻势,而这却不足以挽回苏军全线失败的局面

从4月3日夜开始,东方方面军司令部与属下各集团军的联系差不多完全中断,方面军司令员巴甫洛夫有时只能通过空中侦察和中国人的广播来确定他属下的各部队的方位,方面军所属各部队陷入各自为战的绝望境地其中一些为了躲避持续不断的空袭而逃入了森林在东方方面军左翼作战的红军第4集团军则于4月4日失去了对部队的有效指挥,陷入崩溃就在同一天,第14机械化军坦克第22师在与强大的华军装甲部队的激战中全军覆灭,该师师长坦克兵少将普加诺夫被华军炮弹碎片命中后身亡而挡在华军前进道路上的第13集团军第47军也遭到华军的合围东方方方面军在左翼的反击最终未能挡住林毓英装甲集群的前进

就在左翼的林毓英第2装甲集群击退苏军的反突击后高突进的同时,华军从右翼伸向东方方面军纵深的另一支装甲铁钳——陆军中将东方白指挥的华军装甲教导师也开始收拢

中国陆军装甲教导师是华军精锐中的精锐,装备着最精良武器,集结了最好的士官和军官组成的部队,并且配有独立的后勤部队这支部队拥有960辆式“灰狼”主战坦克,408辆“胡狼”步兵战车,120毫米自行迫击炮192辆,105毫米自行火炮144辆其中独立重型坦克营拥有“玄武”xw4001t)试验型重型坦克54辆,独立重型反坦克歼击车营拥有“玄武”xw4002g)试验型重型坦克歼击车60辆自行火炮团拥有72门lt5型155毫米自行火炮,装甲侦察营拥有m26侦察型轻型坦克56辆,装甲侦察车82辆越野吉普76辆,重型特种炮兵团拥有48门“玄武”xw4003p试验型280毫米特种重炮,弹药车144辆,特种拖车70辆,特种抢修车50辆战术自行火箭炮团拥有s10型22联装180毫米自行火箭炮116辆A7“天狼星”战役战术飞弹发射车36辆,陆军“游侠”特种兵大队装备70架k1通用直升机,50架k2“夸父”大型运输直升机,此外还有一个装备60辆120毫米无后坐力炮的越野车队一支105毫米轻型榴弹炮营直升机空运,一个装备n3“天袭”战术攻击机64架k84“杜鹃”校射联络机18架的陆军航空团整个装甲教导师总编制为51532人,一线战斗兵力34226人事实上装甲教导师除了步兵部队比机械化军少,火炮缺编5至10个团之外,其它方面和一个机械化军相当而装甲教导师的装甲兵力比机械化军还要强大一些,因为机械化军也不一定会编制重型坦克和重型坦克歼击车,而且机械化军也没有陆军特种部队的编制,所以实际上装甲教导师是一只进攻性极强的战略突击力量一个重型装甲集群

由于从战争一开始,红军东方、东北方方面军就没有对这个从两个方面军结合部穿插进来的中国装甲集群给予足够重视,因而只有苏军东北方面军机械化第3军所属的坦克第5师,以及东方方面军第13集团军所属的步兵21军对该装甲集群进行了反击

最先阻止该装甲集群的是红军坦克第5师该师从4月2日4时20分起便遭到了中国飞机的猛烈打击,实力遭到很大的损失但该师所属坦克第9团的27辆“t-28”中型多炮塔坦克和一些“Bt”快坦克却在华军必经的塔拉河铁桥上与装甲教导师的先锋265辆坦克展开了力量对比悬殊的激战面对强敌,红军首先利用一些车身掩埋在地下的坦克露在地面的炮塔,对行进中的中国坦克群进行出其不意的射击,然后再将活动的坦克投入战斗,给华军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与红军坦克第5师的战斗给中国装甲教导师第101坦克团团长张宗川上校的印象极为深刻,他在给上级的报告中宣称,这是他坦克战生涯中所经历过的最残酷的战斗

但红军坦克第5师在精锐的中国装甲教导师的还击下,损失为惨重仅从4月2日到3日,就有90辆坦克包括24辆“t-28”中型多炮塔坦克被华军摧毁该师最终未能阻止华军的推进

在克服苏军的抵抗后,拥有近千辆坦克的装甲教导师得以在4月4日顺利的将苏军东方、东北方2个方面军割裂开来同一天该装甲集群下属的装甲第1旅还击退了由东方方面军预备队抽调出来的苏军步兵第21军发动的反击此时,由于巴甫洛夫将这个方向上的第13集团军步兵第44军,用以防御在装甲第3集群以南进攻的华军第9集团军,因而在华军装甲部队和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之间出现了巨大的真空地带尽管道路稀少且拥挤东方白指挥的装甲教导师仍然得以从这里长驱直入

就在这一天,装甲教导师的先头部队已经兵临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城下

这天下午15时,迫切想占领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的中国人向这座以斯大林“最亲密的战友”的名字命名的城市发动了冲击,企图一举夺占这座城市当上百辆中国坦克在装备越野卡车、半履带输送车的摩托化步兵掩护下直扑向苏军阵地时,意想不到的抵抗发生了

在他们前进的道路上担任防守任务的是苏军第13集团军步兵161、100师这2个师在进入阵地前曾遭到过中国飞机密集轰炸,而且也没有任何炮火支援他们的炮兵都被调走了,但他们却用集束手榴弹和燃烧瓶顽强的抵抗着中国坦克的攻击虽然华军坦克和摩托车曾数次冲入苏军阵地但在步兵第100师师长鲁西扬诺夫、步兵161师师长米哈伊诺夫的指挥下,苏军仍然打退了中国的进攻在持续一天的战斗结束后华军在苏军阵地上丢下了15辆坦克的残骸

自战争开始以来,苏联军队大都是在向防御阵地开进的过程中遭遇中国坦克集群由于缺乏反坦克武器和可以依托的阵地,加上缺乏抗击坦克冲击的经验,红军士兵们一旦遭遇到华军成契形纵队、以不可阻挡的气势轰轰隆隆快开进的大群坦克、摩托化车辆,往往会陷入惊慌失措甚至溃散的境地,自然无法组织起有效防御而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城下,苏军的2个步兵师虽然没有足够的重武器,却有比较稳固的防御阵地其中步兵第161师的防守正面为9公里,仅有的2个步兵团被分别部署在第1梯队和第2梯队,防御纵深为5公里而步兵第161师防御正面为18公里,纵深6公里其第1梯队有2个步兵团,第2梯队有1个团这种阵地配置保证了较大的防御密度和一定的纵深加上苏军的顽强战斗,直到4月8日华军装甲教导师投入压倒优势兵力以前这2个步兵师都一直坚守着自己的阵地

就在华军装甲教导师集群兵临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城下的同时,在东方方面军左翼攻击的中国第2装甲集群在克服苏军反击后,也在向纵深推进在占领了托博尔斯克后,华军兵分两路,左路为摩托化第47、46军,其目标是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与装甲教导师集群会合,右路是摩托化第24军,它的目标是为深远的下塔吉尔在这一过程中,被包围的红军第13集团军步兵47军下属的4个步兵师还在不断对华军装甲纵队进行反冲击,但这些冲击进行得十分分散,除了增加伤亡外,未能起到太大作用对华军装甲教导集群来说,真正的麻烦来自已经被远远扔在中国坦克部队后面的秋明城

从战争爆发的第1刻起到斯维尔德洛夫斯克陷落,在这座始建于1586年的古老边境要塞中,残酷的战斗始终没有结束

为了占领要塞,华军中央集团军群投入了陆军上将赵东胜指挥的第12军,编有步兵第31、34、45师,其中步兵第31、34师负责在要塞两翼行动,而步兵第45师则受命直接攻占要塞巴海少将指挥的中国步兵第45师,前身是东北军步兵第4师,该师曾在桑叶河战役中13天内进军400公里,平均一天行进30公里,顶着日军的猛烈炮火、不顾重大伤亡一举强渡桑叶河成功,因而被中国最高统帅部视为一支特别顽强、善战的部队在对苏开战时,该师编有步兵第130、133、135团,炮兵第98团、第45侦察营、第45反坦克营、第81工兵营,第65通讯营全师兵员约17000人

另外,该师的进攻秋明要塞的行动还得到了步兵第12军直属加强部队的支援,其中有第192、201强击火炮营、2个150毫米榴弹炮营、6个210毫米榴炮营、2个105毫米加农炮营

 (五百六十五)斯维尔德洛夫斯克“雪球”

/ “共工”重型迫击炮是一种安装在履带底盘上的专用攻城巨炮,可以在1小时内向目标发射6颗混凝土破坏弹,每颗巨型炮弹在垂直落下时能够贯穿两米半厚的钢筋混凝土,可谓无坚不摧除此之外,中国第2航空队也将为步兵第45师提供必要的空中支援

与步兵第45师对抗的苏军要塞的守备部队主要包括第4集团军步兵第42师和步兵第6师的7个步兵营,1个侦察营,2个炮兵营第17内务人民委员会边防总队以及一些工程部队总的兵力约8000人左右即使不考虑华军的加强配属部队,苏军的兵力也只相当于步兵第45师的一半在火力上,主要靠轻武器作战的苏军是处于绝对劣势战争爆发第一天,秋明要塞的4座主要堡垒就被渗透进来的华军分割包围,而几乎所有的高级指挥官此时都不在要塞,因而这些陷入华军重围、每天承受着最猛烈火炮轰击的红军守备部队之间几乎不存在任何联系,已经撤到几百公里外的上级指挥部门则根本就不知道他们的存在

但是在缺乏弹药、食品和水的情况下供水系统在第1天就被破坏,这些部队仍然在孤军奋战,并不断发动反冲击他们的行动不仅牵制了大量华军部队,而且还挡住了华军装甲集群的重要补给通道,并给华军以很大的杀伤

为了占领这座久攻不下的要塞中国方面从4月7日起使用了包括460毫米“共工”大威力迫击炮在内的重炮炮兵群,对要塞进行了持续两天的猛烈炮击一吨半重的巨型炮弹呼啸着飞向要塞,穿透了2米厚的堡垒侧壁,然后在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中把构成要塞的巨大石块抛向天空这可以说是中苏战争中最为猛烈的炮击行动

就在地面炮击同时,中国第2航空队第3轰炸联队也于4月9日,专门出动了7架“快刀”式双发中型轰炸机,用重达1800公斤的特制重磅炸弹对秋明要塞进行水平轰炸,其中一颗重型炸弹直接命中了要塞的主堡垒在重炮轰击,巨弹爆裂下,秋明的坚固堡垒被化为一堆断壁残垣

在炮击和狂轰滥炸停止之后中国步兵开始在火焰喷射器的掩护下,在废墟间搜索要塞最后的保卫者4月9日,中国方面宣布苏军坚守了9天之久的秋明要塞陷落,但是中国步兵第45师却是在5月8日才向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部递交要塞已经被占领的报告而在4月底,个别苏军人员还在要塞的废墟中苦战

蒙古首府库伦,“鹰巢”

在指挥大厅里,到处都是忙碌的男女军人们的身影,在一座座电台前,操作员们不断的收发着信息和各种命令,而在大厅中央的巨形地图桌上,几名女军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