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光绪中华 >

第376部分

光绪中华-第376部分

小说: 光绪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下旨给驻京内阁系统各部、军队系统、宣传教化系侥、教背系统等单位号召他们就张作霖文发起讨论后,北京的思想界开始活跃起来了,一时之间各种报刊上就张作霖提出的仁义与利益的关系问题,新战国定位问题等实际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也有另辟蹊径的,譬如梁启超就张作霖提出的中国特有的旁观者现象写了一篇辛辣的杂文,对传统社会中的旁观者现象进行了鞭笞,并在经过我的御览和表彰后,整个社会也在这个五月开始热闹起来,帝国从我亲政以来就建立起来的局部战争,大部建设的格局也在这种热腾腾的气氛下得到了进步,特别是近年来茁壮成长着的工人阶层特别渴求着在政治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在这次大辩论中,工党的笔杆子们在报刊上的发言数量直追目前第一大党新儒党。

当然,其他的党派也不是没有任何建树的,代表农民利益的中华根本党的宣传部也在不同场合的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了他们的见解,他们认为在士农工商的传统等级制度颠覆后,就应当建立起一个无分高下的社会等级制度,以避免国家利益得到扩大后的重新分配上,国内农民阶层获得分配的利益过少的现状,当然这与张作霖的第一篇文章是毫无干系的。

而最热闹的当然要数国际关系学院的学生们,这些外交部和总参谋部联合培养的国际关系人才,在这次大辩论中也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意见,其中有一个赵姓同学对帝国当前的国际政革提出了独特的见解,他认为在目前这个时代下,既然如张作霖上校所说中美东西二帝的格局,就应当将全部精力放在吞灭其他五国,放弃沿海等容易被美国攻击的地方,以建立起大纵深以等待将来的东西大对决等等。

以上种种不一而足,我的意见是不管正确与否,都放开来说,放开来说才能暴露问题,在刑部等强力部门请示我目前暴露出来的对帝制不满的言论的处理态度时,我也认为这是目前社会矛盾的一个体现,目前更不宜就此问题严厉打击。这也正好可以将前一段时间我颇为注意的内阁一些人谋求权力无限扩大化的倾向联系起来,将来如何处理,是遂了他们的愿,还是把他们一网打尽,这都是将来再去考虑的问题。

我的大方向当然还是渐进式的放权,让梁启超去研究宪政体制也是这个意思,但是这里面的步骤目前除了我之外,还不宜由其他人去掌握,随着帝国这些年的扩张和发展,各种社会矛盾暂时还被欣欣向荣的社会环境所掩盖。如果政体骤然发生太大的变更,说不定就要搞出大事来。目前军队有一批势力,虽然在政治上他们还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但是他们一旦行动,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管道给他们的话,那就不是小事。内阁中有的与他们对立,有的与他们互相结合,加上社会上工人阶层谋求更大的政治舞台,农业阶层的人民也有自己的渴求,工业化也在冲击着他们。这些矛盾都要惯慢去调和。所以在渐进次序上,我不能容忍任何暴力革命式的权力结构变更。

所以,这一次的思想界大放开,也是给了各阶层一个矛盾的发泄点,在这一场大辩论之后,各种问题都从思想层面上暴露出来了。再去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这是一个最安全的软性渐进改革的步骤。

当然,中国目前还有这个空间和时间,而北方如今已经不算什么大国的俄罗斯,他们的国内矛盾已经无可调和了。在国土面积发生大规模萎缩后,古老的俄罗斯帝国也正在绸缪着要迎来一场大变革。

圣彼得堡卫戍军队中有相当一部分同情革命或已经加入革命的将军们在五月中旬时在一个秘密据点与革命组织的领袖托洛茨基进行了一个会议,在得知托洛茨基可以为他们带来和平,和拯救俄罗斯的希望后,双方就五月二十日革命的具体步骤和规模等内容进行了磋商。托洛茨基也发动了圣彼得堡附近的一些工人组织,在那一天将会有数万普通人民加入革命的洪流,在红色的辉映下,他们持要进行一场旨在夺取国家政权,挽救俄罗斯的革命。

托洛茨基甚至在此前秘密拜访了全俄大牧首,就他们的信仰问题进行了解释,以争取宗教界的支持,在他和一直支持他的瑞士人的眼中看来,这一场革命势在必成。而为了探听敌方的动静,瑞士人还提出要以私人的名义去与俄国政府接触,这更是为革命成功提供了情报保证。

根据德俄密约,在革命成功之后,俄国将退出现在的战争,并承认德国现有的疆域线,从而换来被德国东路军团放弃攻击的有利条件,为革命成功后的建设事争取了可贵的发展时间。

五月十九日夜,沙皇尼古拉二世陛下秘密在他的宫殿接见了以瑞士中间人身份出现的梅塞施密特,中间人给沙皇陛下带来了中国方面的和平意愿,沙皇在濒临西方德国军队庞大军事压力的前提下,暂时初步同意了一些条款,其中包括中俄以哈萨克斯坦草原北方边界为界等等土地上的内容。

在会见以后,梅塞施密特向沙皇转述了一个珍贵的情报,在得知消息后,沙皇陛下连夜带着他的妻子和儿子秘密离开了宫殿。

五月二十日,五月革命爆发,郊外的沙皇陛下惊奇的发现圣彼得堡有三分之一的部队已经不再忠于他了,他也无奈地看着那些身配特殊标记的军人们攻入了他的宫殿。

无奈之下,沙皇陛下只得在忠于他的军队的保护下,前往南方的莫斯科。俄国就此陷入内乱,圣彼得堡及附近一些卫星城脱离了沙皇的统治,有接近二十万军队和两倍数量的工人赤卫队保卫着这里。在地图上,这里已经标记为红色。

而沙皇也正在绸缪着要将这些可恶的叛逆者赶出他的宫殿和他的都城,在俄国革命发生之后,他相继接到了毗邻的德国和中国的援助意愿,实际上也只有这两个国家有资格援助他了。英法虽然是名义上的盟友,但是隔着被封锁的边境,自顾不暇的英法根本没有能力去援助沙皇陛下,况且在丢人的过去几年里,俄国人的表现实在太过让他的盟友们失望了。

从六月开始,俄国的军队正式开始转入对内作战。

这个时间几乎与中国第二方面军和安南王国的联军攻克西贡的日子相同,法国殖民看来不及撤退的一部分军队被俘虏,并被负责安南事务的广东提督龙济光宣布法国的所谓印度支那联邦正式被剿灭,自此并入中华版图。

而在缅甸方向的战争却殊为不利,英国军官指挥的印度军队扩充到了十五个师,并依托当地有利地形形成了对第二方面军西向攻势的有效遏阻,第二十一军,二十二军,二十五军和二十七军共十二个师组成的第二十一集团军十五万人的军队在绵延两百多公里的战线上,始终不能越过伊洛瓦底江防线,目前与英印军队形成了隔江对峙的局面。集团军司令陆荣廷不得不感慨欧洲和亚洲都形成了隔着一条河大规模兵力集结对峙的局面,难道当真是天意?

他信天意,但是他的部下好像有另外的想法,第二十一集团军参谋部参谋长杜锡圭提出建议,请求海军支援,并让方面军司令部组建第二十二集团军,并在印度洋海岸登陆形成第二战场,与二十一集团军形成对西部缅甸的近二十万英印军队的合围,并剿灭之。

这个方案在得到陆荣廷的同意后,向方面军司令部和海军太平洋舰队司令部发出请求,在经过曹锟和刘步蟾的协商之后,一个七月登陆战的初步计划便形成了。杜锡圭自动请缨暂时到海军任职,并协调陆海军的配合工作。

在中南半岛南部,情形已经逐渐明朗,在新加坡被攻克以后,从新加坡向北一直到暹罗国境的大片土地已经被暹罗王国的军队占领并实际控制,由于有统治根基,暹罗国十分轻松的控制了这片土地。而海军方面也刚刚开始对马六甲水道进行清除和对岸上的残留军队和土匪海盗的肃清工作。由于英军撤退时在这条水道上施放了大量的水雷,这使得这条航道起码在六月以前都不能实际投入大规模使用。

而扫清这些障碍后,海军还有必要对有可能在这一区域出现的英国东印度舰队残留的一些老式军舰进行肃清,所以,登陆日期被定在了气候和安全性都比较理想的七月份。

欧洲的局势也开始在夏季快来临时发生了新的变数,兴登堡和鲁登道夫去了柏林,小毛奇下野。而冯泽克特和冯霍夫曼前往了意奥边境,指挥起大部分奥地利军队,实施对意大利的大反攻,在近一个月的初步战争中,意大利又损失了二三十万的军队,并在戈里齐亚战役中,重创了意大利投入进攻的三个集团军,在奥地利军队开始大规模集结到这个方向后,从战略上对意大利完成了反攻的布局。

倒是西线的局势仍然没有大的变化,在前线作战的丘吉尔开始写信给国内要求给他一支坦克部队的同时,德国总参谋部也接到了马肯森将军关于派遣坦克部队到西线作战的报告。在购买中国坦克的时候,那时候德国官方的普遍看法并不太看重这个东西,军专也没有提出需求,那时候购买纯粹是向中国人做出的一笔政治投资而已,而如今僵持不下的时候再回过头来看这笔交易,意义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在柏林家中的小毛奇虽然已经被撤职,但是他的爵位仍然保证他足以看到这份报告,注意到马肯森提出建议的时机,他突然有些懊悔,当年同意海军方面拉中国下水的那个计划,现在看来,是不是错了呢?

第315章 坦克

五月和六月间两个月的陆地攻势展开,除了西缅甸处于胶着的态势之外,南方的大部分战事已经接近尾声,除了少量的土著游击队在一些英国志愿军人的领导下仍然在负隅顽抗之外,重要的战略据点和交通线已经完全被中华帝国第二方面军和暹罗王国的联军控制。

从新加坡到暹罗王国南方的狭长土地目前暂时由中泰联合控制,在南掌及柬埔寨方向,两个王国也获得了相应的壮大,可以说在中南半岛东半部分,已经完全牢牢的掌握在了中华帝国及其藩属国手中。

在中南半岛土地的归属问题上,帝国军方的将领们及参谋人员,甚至内阁大臣们都分为了两派,一些少壮派的中下级军官颇为珍视这一片由军人抛洒热血换回来的土地,他们认为帝国应当将这些地方收入版图,而不是像既定方案那样,由帝国主体控制战略要点,其余大片土地交由暹罗等藩属国依照过往对帝国的贡献程度分配获取。他们认为如果是这样的话,帝国根本不应该打这场战争。

而朝中一些老成持重,以及跟我比较亲近的亲贵大臣们都坚持过去的主张,他们认为战争并不是要获取多么大的土地,而是为帝国本体建立起一个屏障,另外如果什么好处都不给藩属国拿的话,那么谁愿意做你的藩属?

这个问题也被我拿到了公开媒体上进行辩论去了,在这个国家从一个古老的农业国家向现代化的主要国家的转变过程中,这种思想的冲突是无可避免的,让他们公开地去辩论总好过闷在心里将来大打出手的要好。

新组建的第二十二集团军由四个军组成,由浙江提督卢永祥担任司今,预计在广州到西贡一线登船。经过数天的航行后经过新加坡及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并直插英印军队的腹地——缅甸沿海。

海军为之也投入了大量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