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光绪中华 >

第4部分

光绪中华-第4部分

小说: 光绪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006章 军机处

与慈禧的这顿午饭,比昨晚那餐要轻松多了。李鸿章与慈禧互问身体好,说说笑笑家常闲话,基本上没我这个皇帝什么事。说起恭亲王奕忻致休,户部阎敬铭请辞事,慈禧也不置可否,只叫我看着办吧。她这么说也许是碍着李鸿章在,给我这个皇帝面子,看她的说话,应该是允了的。

饭后我便告辞,说要出去筹一筹款子修园子,于是便跪安退出。一回头,注意到小德子也跟了出来,我便反应过来,这个人,是专门跟我的。

目前我身边绝少可以信任的人,每一个人都可能是慈禧的爪牙,不过估计他们也不敢太过过分的得罪我。毕竟人的寿命在那,慈禧都快六十了,我才二十出头,日后谁主事是明摆着的,谁还敢不给自己留个后路呢。

所以,我需要尽快的在宫中找到一些绝对终于我的人。目前这个小德子,便是我的争取对象。很简单,他现在已经没有上升空间了,因为上面有个得到慈禧绝对信任的李莲英骑在他身上,而且他本身也是专职服侍皇帝的太监,我对他的态度只要不触犯慈禧的根本利益,就能决定这个太监的生死,最起码也能决定他的利益。

“小德子,咱们现在该去哪?”其实我真的不知道去哪里是好,初到此处,我自然应当处处小心才是。

“回皇上话,照一直以来的规矩,您该去军机处了。”小德子恭敬的回话。

我略一点头,装作沉思的样子道:“好,你带路。”

在宫中走了一阵,我才开口问道:“小德子,跟了朕几年了啊?”

小德子回道:“回皇上话,自打皇上进宫来,奴才便一直跟在皇上左右。从来不敢忘了规矩。”

就这样说着闲话,边往前走着,我有意无意的挑拨着他与李莲英的关系,从他的回话中看,这家伙报复心理极强,记性也很好,连他十几年前刚进宫时候李莲英曾经当众骂过他一顿这样的小事都记得很清楚。还有醇亲王对他好,庆郡王就差点什么的。这一路聊来,对于宫中太监之间的趣事倒也不少。

可能由于他是被安排专职伺候皇帝的关系,大概也自觉命运与我绑得更多一些,加之我与他说话都是和颜悦色如同闲扯家常一般,这小德子也颇有受宠若惊之感,言谈中透露的信息也很多。比如李莲英收受贿赂,身家数百万之巨;公众有许多太监都看不惯李莲英,说他干政误国之类。

我当然不可能做什么表态,只是默默地记在心里。到了军机处前尚远处,远远便听到一阵阵喧哗之声传来。我皱了皱眉头,看了看小德子。

小德子会意,上前几步,在一块铁牌前驻足大声宣示道:“皇上驾到!军机处各员恭迎!”顿时喧哗省立止,十几个大小官员急忙出来跪迎。

我冷哼一声,走到小德子身边,看到那铁牌子上写着六个大字:误入军机立斩!我又冷笑了两声道:“误入军机斩,入军机而误军机又该当何如?”

“臣等万死……”听我语气极重,眼前的官员谁也不敢起来。我迈步而入,宽坐在当中的椅子上转身面对众人道:“都起来吧。刚刚是谁在吵,吵些什么?”

“咳咳……”一个身着王服的中年官员起身上前奏道:“奴才世铎……”

我不知道这世铎是谁,但看他先回话,声音也不是刚才争辩的声音,于是灵机一动,先发制人,冷冷地说道:“世铎,朕问你,你爵衔为何?”

“礼亲王……衔大学士,领办军机大臣。”

“哼!你也知道,你贵为亲王,又是领班军机,军机处闹成这个样子,你也不管管?太让朕失望了!”心下却暗自得意,以后不认识人,就用这招了。

“奴才知罪。”礼亲王又要下跪,我连忙扶他起来道:“罢了罢了,你把事情说说吧。”

礼亲王起身来回奏:“回皇上,适才吵嚷者乃翁师傅与阎敬铭为了修园子的事情争辩而起,两人均是为了我大清,虽是言语失礼了些,但忠心可嘉,请皇上宽恕。”

我点了点头,目光在阎敬铭与旁边那个面红耳赤的老者身上扫过。两人均是下跪认罪。我摇了摇头道:“阎敬铭,你上书乞休一事,朕准了,明儿你便回家乡去吧。户部的差事,翁师傅署理着吧。”

这是慈禧太后与醇亲王的意见,我只是照办而已。只不过话语间使用权术,让他们都觉得是我自己的主意而已。两人领旨谢恩完毕,我扫了扫其余列前的几人,心知这些都是军机处的核心成员,便点了点头道:“还是刚才那个意思,各人要知道自己的身份,言行举止要顾着自己的体面,大清的体面!军机处是处理军机的地方,可不是泼妇骂街的场所,都知道了吗?”

我这番话语气适度,不过用词严厉,表情也是板着脸,众人知道厉害,纷纷答应。

“好了,各人报一下自己的爵衔,都要知道自己是个什么人物,说话做事可别丢了份!说吧!”

“奴才额勒和布,体仁阁大学士,军机大臣领旨。”一个黑面高大汉子,冷冷地说了一句。说话间看着翁同龢的神色也是鄙夷掺杂着不满。我看他的样子比较耿直,便暗自留心。

“臣翁同龢,内阁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署理户部,臣领旨。”

“臣张之万,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太保,军机大臣,领旨。”

“臣许庚身,内阁侍读学士,补军机大臣,太子少保,兵部尚书,领旨。”

“臣孙毓汶,军机大臣,太子少保,署刑部尚书领旨。”

看上去均不是大奸大恶之人,但是,又有哪一个能真正对这个国家,对我这个光绪皇帝起点作用呢……唉。

心中暗叹之后,让他们安坐,问道:“今儿有什么大事要说吗?”

安静了一阵,礼亲王世铎咳嗽一声道:“有关修园子一事,缺额该当如何处理,请皇上示下。”

娘的,又踢皮球给我。我冷哼一声道:“户部尚书那么好当的吗?都要我这个皇帝来说,要尚书何用?这事,就交给翁师傅去办,朕只有一条宗旨,就是明年这个时候,工程一定要完工,太后大寿,岂可轻视?以后朕不想再听到任何扯皮的事情,都记住了?”

“喳——”

“臣领旨。”

接下来那许庚身便起身奏道:“臣自东洋获悉,日本天皇通过了国会制定的征讨清国策,此诚辱我大清太甚,该当如何反应,臣奉总理各国事务王大臣庆郡王之命,恭请皇上示下。”

我皱了皱眉,心想这是不是就是那个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呢?应该不是吧,那是二战之前……不过,这应该是那个田中奏折的历史蓝本了吧。

庆郡王奕劻在历史上是个没什么主见又自高自大的人,要他主理外交,实在是弱了点。心中暗叹了一口气,略一沉思,说道:“此事说大可大,说小可小,这样,要你们庆郡王给日本国发去照会申斥,但要注意语气言辞。另,拟旨给李鸿章,说检阅北洋水师事,朕初步允了,总要给日本人看看我大清的决心!”

“万岁圣明!”一片叫好之声。几个章京便动了起来,准备拟旨。唯独一旁的额勒和布不发一言。我注意到了,便开口问道:“额勒和布,你有什么想法?”

“回皇上话,奴才想的是皇上万金之体,不宜涉险,不若在宗室中择一亲贵,代天子出巡,方为妥当。恐怕这样也更不伤万岁爷至孝之诚。”额勒和布这番话让我心中一惊,他是在点醒我要得到慈禧的同意后才行啊,万一慈禧心里不同意,我这一出去,很容易招致误解……

刚要说话,却见翁同龢应声附和道:“额相所言甚是,臣翁同龢深以为然,请皇上三思。”

我就坡下驴,点了点头道:“朕知道了,此事再议,前言给奕劻的旨意照拟,给李鸿章的缓发。对了,翁师傅,修园子一事,你打算怎么办?”

第007章 帝党小太监

说到修园子的事情,翁同龢顾左右而言他,我讨厌他这种态度,神色便严厉起来,翁同龢却似很受打击,更加的支吾起来。

我反应过来,他应该有什么事情想单独跟我说,但我可不能在这戳破他这层心事,便假做生气道:“不用说了,待会到养心殿来见朕再说吧!户部由你该管,总要拿出办法来才是!”

“臣领旨。”翁同龢见我领会他的意思,向我使了个眼色后退下。

额勒和布起身禀奏道:“朝鲜有奏表到,说他们的老赵太妃病死了。此事非同小可,皇上万万不可轻视。”

“哦?”朝鲜死一个老女人,有那么严重吗?我露出不解的神色。

“皇上,老赵太妃一向亲我大清,在朝鲜民间素有德声,现在她一死,朝王昏聩,朝政必定落入闵氏之手,闵氏向有异志,奴才倒不担心朝鲜,奴才担心的是日人恐怕会趁虚而入。”额勒和布这话说得极有见地,我不禁暗暗点头。突然想起一个人,难道是袁世凯的折子?

“额勒和布,你这见地不错啊。以前还没看出来呢。”我有心试探这额勒和布道。

额勒和布启奏道:“奴才不敢贪功,此为驻朝道员袁世凯奏折所言。该员还加断言曰,朝鲜数年内必有大事,请朝廷留心。”

我木然,要来袁世凯的奏折一看,暗叹这时候的袁世凯,的确是一员能臣,这个奏章,尽显他的才华和眼界。

“朕知道了,拟旨给袁世凯,要他善加提防日人滋事,遇事可决断,朕给他撑这个腰。”我暗下决心,甲午之耻已经不远了,现在就要开始准备了。否则,我这个皇帝当的又有什么劲!

“好了,其他大小事务,礼亲王你们酌情办理,朕就不一一过问了。记着给太后也送一份去。翁师傅随我来。”我交代了事务,便带着翁同龢向着养心殿我的寝宫和办公室而去。

一进养心殿书房,屏退左右,翁同龢行礼完毕后奏道:“皇上,老臣无礼,还请皇上恕罪。”

我摇摇手道:“罢了罢了,翁师傅是朕的老师,有什么心腹体己的话,便在这里说吧。朕不怪你。军机处人多耳杂,你小心些也是对的。”

“谢皇上,臣此举,实是为了筹措银子一事,须加防范李鸿章的耳目,臣启万岁,北洋水师固为我朝海上屏障,但北洋水师之规模,与西洋诸国相敌固为不够,而对付日本这样的蕞尔小邦又实是绰绰有余,既如此,又何必再徒费银两?此其一。其二,皇上,修园子一事,实是光绪朝第一等一的大事。皇上虽已亲政三年,但皇太后仍时有问政之意,且亦有问政之实……”

“大胆!”我怕他是试探于我,加之刚才他对日本的肤浅看法,心中不禁怒意勃发,借着他说慈禧的事训斥道:“太后于我亲恩比天,朕亦以孝治天下,翁师傅,你可不要忘了人臣的本分!”

翁同龢浑身一颤,连忙跪倒道:“臣万死不敢忘皇恩,臣自入朝以来,屡蒙特简加恩,两朝为帝师,怎敢时时事事辜负圣恩?也正是臣不敢片刻辜负皇恩,这才冒万死进斯言,请皇上听臣一言!”

我见他说的严正,加之因为信息缺乏的缘故,也想多听他说说话。便换了副神色说道:“起来说话吧。”

“皇上,您今天的变化真是让老臣心喜欲狂……”翁同龢起身说道,神色复杂,夹杂着欣喜与敬畏。见我不说话,接着说道:“皇上天子气象潢潢,老臣深感欣慰。”

呵呵,看来人人都会拍马屁啊。不过虽说我明知是马屁,但是听了这番恭维,和他那表情,还是心里受用,便稍展笑颜,听他说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