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这二百九十年 >

第5部分

大唐这二百九十年-第5部分

小说: 大唐这二百九十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呵呵,逆境中人的心理总是最真实的:裴寂感受到的是无可奈何的迷茫,刘文静看到的却是危机中孕育的希望。只要能力还在,还在努力,机会总在前方。

第五章 貌似无奈的太原起兵

大家都知道,李密的声势闹得整个中原都轰动不已,自然又一次成为了政府的头号通缉犯。这下连累的人可真不少:他的家人,包括小时候教他识字的先生、幼时帮他换过尿布的邻居大婶、给他看过病的大夫等等,都光荣地升级为重点监视对象,需要在规定时间到规定地点向有关部门报告行踪和思想动态的。

很不幸,咱们上面提到的那位乐观且又落魄的晋阳县太爷刘文静,因和魏公李密有亲戚关系,职务被一抹到底不说,还被牵连入了太原大牢。

李世民平日里和刘文静私交不错,两人又都有点不那么规矩的想法,算是意气相投。李世民琢磨着哥儿们坐了牢,做兄弟的我理应去看望看望,况且心中的想法也得和刘文静交流交流。

于是,凭着太原留守二少爷的身份,李世民轻而易举地见到了重犯刘文静,而且还是两人单独会面。

李世民:文静!……(作悲痛状)

刘文静:(很冷静)天下大乱,除非有刘邦、刘秀那样的人才,否则将不得安宁。

李世民:(不再作悲痛状)你怎么知道没有那种人?只是没有人认识罢了。我来见你,(压低了声音)便是要跟你讨论一下大事。

刘文静:如今,皇上远在江淮,中原一带是我亲戚李密扛把子,东都洛阳也在他的包围之中,各地不安定分子需以万为单位计算。如果能把他们聚集起来,发挥其特长,夺取大权易如反掌。不是我夸口,我在这晋阳也当了几年县长,这地方不管白道黑道,也颇有些英雄豪杰,倘若在此招兵买马,定能建立起一支十万人的军队。你爹他老人家手下不还有几万的正规军么,那可都是跟突厥人过招练出来的野战部队啊。有了这些本钱,我们趁虚直接打进潼关,挟持政府,发号施令,讨伐不服之人。这样不消半年,帝业可成!

李世民:(微笑拍手)正合我意!只是我爹恐怕不想造反……

刘文静:(左手捻须,右手做轻摇羽扇状)呵呵,附耳过来,只须如此如此……

李世民探监回来,二话不说,立马派人找来自己人龙山县令高斌廉,交给他几百万铜钱(史料记载如此,我也不知道高县长是怎么把这一大堆硬币拿走的),让他去和裴寂赌钱。裴寂跟李渊是铁哥们,说得上话,经常陪李渊聊天,刘文静正是让李世民从这里下手。

后面的情况大家都想得出来,高县长不停地输钱给裴寂,每次都输得痛不欲生还故作欲拼命翻本状,裴寂赢得十分开心,逐渐地就和李世民等人混熟了。

终于有一天,李世民认为时机成熟,便把自己的“大事”告诉了裴寂。忧郁的裴寂仿佛在黑夜中觅到了一线光明,几乎没多加思考就加盟了。

至此,“行大事”团体对李渊策反的准备工作宣告完成。

裴寂这个物业经理的管理范围可比现在小区里物业的宽泛得多,除了不动产和花花草草,宫里的动产——美女也归他调遣。于是,一天他便利用职务之便,把原本只有隋炀帝杨广才能临幸的美女悄悄送给了李渊。面对这个天上掉下来的美事,李渊这老小子先是大吃一惊,板着脸用大道理把裴寂教育了一通。裴寂反正脸皮厚,关系又熟,就坚持道:“这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美女知。皇上还不知驴年马月才能回来,哪能发觉。再说了,这般娇滴滴的美人儿,你就忍心看着她们夜夜独守空房,蹉跎青春吗?”那几个美女也是莺声婉转:“就是嘛,大人。我们可是心甘情愿来服侍大人的,您就可怜可怜我们几个吧。”

听了美女们的游说,心猿意马的李渊还在故作左右为难状,再一抬头,得,裴寂已经不见了。

好么,我和皇上也是表兄弟,杨广动得,我动不得?美女们,同去同去!于是左拥右抱地向寝室奔去……

对于这个故事,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当时李渊喝的大醉,清醒后发现自己已与皇帝专用的美女躺在了一张床上,吓得半死,但也不敢声张。不过不管李渊是有意还是无意,总之他睡了皇帝的美女是赖不掉了。

没过多久,东突厥攻击马邑郡,李渊派副手高君雅前往反击,却作战失利。李渊怕自己受到牵连,不禁忧心忡忡。二少爷李世民乘机提醒李渊说:“现在到处都在打仗,就我们家还要外击突厥,内抗盗匪,真是前有狼后有虎,我们无论怎么做都里外不是人。与其坐着等砍头,不如发动正义之师,方可转危为安。”

李渊一听,啥?这不是叫我造反吗?虽说是有一点道理,可这事非同儿戏,弄不好是要掉脑袋的。这小子太狂了,得教训一下,便大声呵斥道:“大胆!你竟敢口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言,我当亲写奏章,报与天子。”

听了这话,李世民倒是相当冷静:“这是儿的肺腑之言。父亲如果一定要法办的话,儿甘愿一死。”

李渊没想到儿子根本不吃这一套,也只好就坡下驴:“唉!毕竟你我父子情深,为父怎么忍心逮捕你,只是这种胡言乱语以后万不可再说。”

李世民走了,裴寂又来插上了一脚:“大人家的二少爷已经开始暗中训练人马,打算创立大业。我们已经同心,因为担心大人犹豫,所以那几个美女才来伺候大人。如果这事被外人知道,不说皇上要砍人,就是您家夫人这一关也未必过得去啊!”

其实李渊又岂是隋朝的忠诚孝子,只是造反这生意风险与机遇同在,赚了自然是称孤道寡,赔了可是要杀头灭族,不能不好好掂量。正在李渊左右摇摆之际,千里之外的杨广也来帮忙,把李渊彻底推向了自己的对立面——由于太原府辖区的社会治安和边防情况一直不太理想,杨广派使者前往太原抓李渊回江都问罪。

对此,“高祖大惧”,李世民乘机催促:“事急矣!可速举事!”

李渊终于下定了决心。

他先命人伪造了一份圣旨,说是征发太原、西河、雁门和马邑四郡二十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男子全部入伍,出征高句丽。老百姓得知这一消息后,真是又忧又愤,不安情绪日深,都希望隋王朝和杨广早点完蛋。

李渊便借着这个人心思变的时机招兵买马,扩充实力,并把在外地的儿子和女婿全都招了回来。

李渊的两个副手王威和高君雅觉察到了李渊的这些不平常举动,怀疑李渊图谋不轨,准备对李渊采取行动。但正所谓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蓄谋已久的李家很快得到线报,抢先做好了布置。

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5月15日,李渊和两个副手刚刚走进办公大厅,已经释放出来的刘文静就带着开阳府司马刘政会前来报告说有大事上诉。李渊便让王威去拿刘政会的申诉材料。

王威万没想到的是,刘政会不肯交出资料,还公然宣称:“我告的正是两位副留守,因此只有唐公一人能看。”

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只是有人是装的,有人是真的。

拿到材料后李渊认真看了起来。越看他的表情就越凝重,最后竟发展为悲痛。

一旁的王威和高君雅早已急不可耐,问道:“大人,刘某告我等何事?”

“你们贪图富贵,出卖国家,居然勾结东突厥前来攻城!”刘政会一脸的正义外加义愤填膺。

王威傻了:这事从哪说起?刘政会这人不会疯了吧?一时手足无措起来。高君雅到底反应快一些——卷起袖子跳起来就骂:“胡说,分明是叛逆陷害我们!”

从高大人卷袖子这个细节可以看出,其实他已经意识到李渊要对他们下手了,第一反应是准备反抗,然而整个大堂上除了王威和自己之外都是李渊的人,反抗是没有用的。

果然,话音未落,李渊的手下已经一拥而上,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制住了两人,直接送入了大牢。

更出乎意料的是,这时候东突厥真的来攻城了。

基地内部已经搞定,送瘟神成了大事。

李渊派刘文静为使,与东突厥议和。东突厥千里南下本就是求财,所以结果不外乎双方签订和约,李渊花钱买平安,再加上装孙子,低姿态和一通忽悠,终于在签了份合约后哄走了东突厥军队。

东突厥这一撤兵,可害苦了王威和高君雅。老百姓原本还是将信将疑,现在几乎没有任何疑问了,不然怎么一抓人东突厥就退兵了呢?这两人真是喊冤喊破天也没人信了。

于是李渊大手一挥:“砍了!”

太原起兵开始了。

铁哥们裴寂首先送来厚礼:宫女五百人、米九万斛、彩色绸缎五万匹和四十万套盔甲(全是皇家储存的,现在都成了裴寂的人情)。有人建议李渊称帝,统一天下。对于这一提议,李渊手下的很多将领都热情支持,因为自己也可以捞个大官做做。李渊反倒相当冷静,不假思索地拒绝了。道理很简单,你一个地方官乘着天下大乱,手里有点兵,有几杆枪就称孤道寡,不要说其他的造反者看你不顺眼,就是隋政府也要把你视为头号反贼,必然会引得别人群起而攻。裴寂等人也看到了这一点,于是想出了一个办法,一个老掉牙的办法:发布文告,尊隋炀帝杨广当太上皇,尊代王杨侑当皇帝,借此号令天下。

其实古往今来,曹操、司马昭等人用的方法大同小异,可是确实也让人抓不住什么把柄,反对者如刘备等也就只能骂骂曹贼什么的,过过嘴瘾。可是,在政府的正式公文以及后世所修的史书上,曹操才是国家正式任命的官员,刘备他们不过是自立为王罢了。

李渊对于这一做法的评论也很直接:“这可真是捂住耳朵偷钟(简称掩耳盗铃)!可是大势如此,也只能如此。”

李渊起兵之后,附近只有西河郡不听号令,于是便派大少爷李建成和二少爷李世民共同率军攻击。

由于军中不少人都是刚刚招募的新兵,缺乏训练和战斗经验,李渊家的两个少爷便处处以身作则,与士兵们同甘共苦,作战时亦奋勇当先,做好表率,很快便赢得了军队的信任;他们还十分强调军纪,不准擅自征用民间物品,损坏东西依价赔偿(简直就是解放军嘛),也获得了沿途百姓的支持。仅用五天,两人便率军攻破了西河郡城池,砍下了西河郡丞高德儒的人头。

见两个儿子如此争气,李渊大喜,定下入关计划,并大开粮仓赈济灾民,很快又不断有人前来投军。

看到形势一片大好,裴寂等人开始大拍马屁,尊称李渊为“大将军”,还美其名曰“名不正则言不顺”。于是李渊设立了大将军府,广封官员。鉴于人多官多,啰啰嗦嗦一大堆人,就不一一介绍了,但是有几个著名人物,我觉得还是得提一下:送美女并鼓动起义的裴寂任长史(秘书长);出谋划策的刘文静为司马;武士(他的一个女儿将在若干年后几乎断送掉李氏江山)任铠曹;殷开山当秘书(这位便是西游记里唐僧的外公)。李建成封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李世民封敦煌公,右领军大都督。

既然人都到位了,那就该干嘛干嘛去吧。

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7月4日,李渊大将军任命四少爷李元吉为太原郡长兼晋阳留守,自己则率领3万军队出发,目的地:都城大兴。

太原离大兴并不近,也不会有GPS帮你设计一个最优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