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穿越清朝当皇帝 >

第366部分

穿越清朝当皇帝-第366部分

小说: 穿越清朝当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世凯心中一喜,对着冯玉祥一抱拳:“焕章,你饶过我这一次,袁某此生此世都会记得你的大恩大德,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咱们后会有期。”说着话,袁世凯向手下使了个眼色,转身就向渡口处跑去。
就在这关键时刻,只听“啪”的一声枪响,一颗子弹呼啸着钉进袁世凯的大腿,袁世凯吃痛不过,翻身栽倒在地,回头指着冯玉祥咬牙说道:“你……你这个卑鄙小人……”
冯玉祥也是一愣,怒道:“谁开得枪?”
“我!”开枪的正是振威军参谋长李宗仁,他收起手枪,来到冯玉祥身边说道:“司令,我一向敬重你,但是在此关键时刻,我不能不说一句,你好糊涂啊。”
冯玉祥脸色铁青:“我怎么糊涂了?我总不能亲手把我的恩人送进牢笼吧。”
李宗仁摇摇头道:“这已经不是你个人的事情了,你以为你呈一时匹夫之勇,甘愿为袁世凯丢了性命就可以了吗,你要真这么做,你就是帝国的罪人,袁世凯并未池中之物,以他的城府和能力,他年必定能东山再起,到那时就是帝国最大的隐患,你这么做对得起皇上吗,对得起帝国百姓吗!”
李宗仁当头棒喝,冯玉祥不由得面红耳赤,怔怔的想了半天,对李宗仁一抱拳:“德邻,你说得太对了,都怪我一时糊涂,险些铸成大错,来人,把逆首袁世凯等人押回总督府!”
一帮士兵闯上去,像拖死狗似的把袁世凯拖到车里,袁世凯并不甘心,破口大骂:“冯玉祥,你这个反复无常的小人,我就是化作厉鬼也不会放过你!”
新加坡总督府。
冯玉祥跪在皇上面前,痛陈了追击袁世凯的经过,此时面对皇上,他内心除了悔恨就是自责,并一力要求皇上降罪。关绪清静静的听冯玉祥说完,这才沉声道:“焕章,你先起来说话。”
冯玉祥这才站起来。
“此次剿袁之战,你与蔡锷一样都建立了奇功,但是你在关键时刻举棋不定,险些酿成大祸,朕还是要治罪的,要是以后的将领都像你一样,那还成什么体统。这样吧,这一次功过相抵,朕就不再追究了,朕也不再给你封赏了,但是你要记住,为大将者就要当机立断,正邪分明才行,懂吗?”
“臣明白了,谢皇上圣恩。”
关绪清摆了摆手对在场的人说:“好了,你们都退下吧。”
“喳。”在场众人都纷纷退下,但是蔡锷亲命卫兵在门外随时听着屋子里的动静,无论如何要保护好皇上的安全。
现在屋子里只剩下关绪清和袁世凯两个人,袁世凯早已被五花大绑,跪在地上,一直都没有勇气抬起头来。
关绪清在屋子里踱了一会儿,忽然叫了一声:“慰亭……”
袁世凯身子一震,抬头看着皇上。
“朕最后再叫你一声慰亭,朕之所以不远千里来到新加坡,就是想要知道你为什么要举兵反对朕,你还记不记得,当初你任朝鲜道,得李鸿章推荐面见朕,从那时起,朕就非常赏识你,短短的十年间,你由一个小小的朝鲜道摇身一变,成了封疆大吏,朕以为这些人待你不薄,为什么你我君臣会闹到今天这般地步?”关绪清站在袁世凯面前严肃的问道。
“罪臣……罪臣……”也不知是惭愧还是害怕,袁世凯支吾着半晌也答不上来,最后莫名其妙的说了句:“罪臣也不知道。”
关绪清点点头:“朕相信这是你的真心话,其实说白了无非就是野心。其实,自从朕第一次见到你的时候,就已经看得出来你是个城府极深的人,而且野心巨大,只不过你会学着深藏不露,一旦有了机会你便要拼命向上爬。朕再问你一句话,你说人为什么会有野心?”
此时的袁世凯出来哆嗦和颤抖之外,根本就说不出话来。
关绪清自己说道:“因为人有欲望,人总是想要得到自己从来没有得到过的东西,但是真正得到了又会如何呢?这一点你想过没有。即使你这次的阴谋得逞了,你掌握了帝国的最高权力,便如德国的兴登堡一样,又能如何呢?说不定若干年之后,就会有人将其取代,如此周而复始,一治一乱,一乱一治,这便是历史。”
关绪清俯下身来对袁世凯说:“朕给过你机会,朕也想好好利用你的才能为帝国衷心办事,可是你呢,唉……你太让朕失望了。”
袁世凯趴在地上不住的磕响头,嘴里说道:“罪臣知错,罪臣不求别的,只求速死。”
关绪清冷笑了一声:“袁世凯,你是死定了,在你临死之前,朕还有个秘密要告诉你。”他附在袁世凯耳边轻声嘀咕了几句。袁世凯不停倒还罢了,一听之后吓得面如瓦灰,怔怔的盯着皇上,颤抖着嘴唇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关绪清站直了身子,立即恢复了皇帝的威严,高声说道:“袁世凯罪大恶极,朕决定于明日午时在总督府门外将你处以凌迟之刑!”
袁世凯瘫软在地,两眼翻白,脸上的肌肉都由于恐惧而扭曲在一起,几个军兵一拥而入,把他架起来拉出大厅。
当天下午,在关绪清的主持下,在新加坡各处发布了安民告示,并告知全市市民,明日午时对袁世凯等逆囚明正典刑。消息一出,原本聚在新山的百姓都又回到自己的住处,在军兵的帮助下重建家园,各安生业。新加坡的秩序一时间为之井然。
第二天,正是1902年7月15日,新加坡总督府门外人山人海,几乎全城的百姓都闻讯过来观看,一声追魂炮响过之后,帝国皇帝亲自带着文武大员坐在监斩台上,老百姓抑制不住内心的崇敬,都山呼万岁,关绪清面色和蔼的向百姓们点头致意。
二声追魂炮响,袁世凯、袁克定、袁克文、段芝贵、梁士诒、陆宗舆等人都狱卒押解着来到法场上,按照位置站好,行刑的刽子手祭过断魂刀之后也在犯人身后站好,等待行刑。按照皇帝的旨意,袁世凯父子三人由于罪大恶极,将被处以凌迟之刑,其余的二百四十八名逆囚则处以斩刑。
此时,法场前面已经竖起了一根上边有分叉的粗木杆,不一会,三个行凌迟刑的刽子手们也来了,他们每人带一只小筐,筐里放着铁钩和利刃。刽子手们取出铁钩利刃等,放在砂石上磨得非常锋利。狱卒把袁世凯父子放在一只大箩筐里,拔掉帽子和鞋袜。
袁世凯这一夜之间仿佛苍老了几十岁,抬起迷离的双眼看了一下四周,只见围观者数以万计,把周围的道路、空场堵得水泄不通,附近的房顶上都爬满了人。
这时,冯相华起身来到法场上高声宣读圣旨,由于周围人声嘈杂,他都念些什么,人们听不清楚,只听他最后的一句是:“照律应剐三千六百刀。”刽子手齐声附和,声如雷震,围观的群众莫不心惊胆颤,两腿发抖。
“砰”的一声,三声追魂炮响,行刑开始了。人群更加骚动起来,爬在房上的人有的站起身,伸长脖子,想看看刽子手怎样剐人。但由于近处的人围得密不透风,稍远一些就看不见行刑的场面。
过了好大一会儿,只见那有分叉的粗木杆上垂了一条绳子,有人在木杆后面拉动绳子,绳子的另一端便吊起一件东西,鲜血淋漓,原来是人的肺和肝,一直吊到木杆最高处。这说明犯人的肉已被割尽,开始剖腹取五脏了。又过了一会,木杆上的绳子放下来,卸下肝肺,又吊起一颗人头,这说明袁世凯父子已被砍了脑袋,悬挂示众。接着,又把袁世凯肥胖的躯体也挂了起来,使他的胸贴着木杆,背朝着众人,大家看见他背上的肌肉被割成一条一缕的,却没有割掉,千百条密麻丛集,就像刺猬似的。这时,凌迟之刑宣告结束,三名刽子手手舞红旗,来到关绪清面前恭声道:“启禀皇上,逆囚袁世凯受三千六百刀,袁克定和袁克文各受两千七百刀。”
关绪清摆了摆手,意思是知道了。
杀完了袁氏父子之后,法场上刽子手一声吆喝,手起刀落,二百多颗血淋淋的头颅滚落在台板上……





风云再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五百一十五章 十月革命
泡书吧 更新时间:2011530 10:40:54 本章字数:3530

关绪清处理完灭袁的事务之后,召见了被袁世凯囚禁了二十多天的段祺瑞和冯国璋等人,对他们的忠心给予了大力表彰,当即拟旨任命段祺瑞为新加坡总督,冯国璋加上将军衔留任印度尼西亚,并擢升蔡锷为马来西亚总督。段祺瑞等人感激涕零,并立即着手重建新加坡,恢复社会秩序。
关绪清又授命军事统帅部对于此次剿袁战役中的陆海空三军有功之臣给予表彰。袁世凯反叛一事终于落下帷幕。
但此时的世界形势已经风起云涌,历史的发展进度正在加快,蝴蝶效应被无限放大。
德军参谋长冯#鲁登道夫将军发表了著名的军事理论著作《总体战》,新政府刚刚成立不久,热血、好战的德意志人又开始把目光放在战争上面,战争的气氛以此书为开端,重新在德意志国内燃烧起来。
鲁登道夫阐述了颇具未来眼光的战争论断:第一,战争和政治都应服从于民族生存,但战争是民族生存意志的最高体现。因此政治应为作战服务。第二,总体战的基础是民族的精神团结。第三,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平时经济战时化,粮食、服装、燃料等重要物资,平时就要大量储备,并应把发行银行置于中央权利之下,力争战争物资自给,扩大军备工业,做好长期战争的准备。第四,军事行动要贯彻协同、突然、迅猛的原则。要选定最危险的敌人为主攻目标,在决定性的地区投入最大的兵力,实施最沉重的打击。第五,要建立独裁式的战争指挥体制,以具备卓越的才能、坚强的品格、充沛的精力、敏锐的观察力等优良素质的人为统帅。
兴登堡与鲁登道夫在军事战略方面的分歧越发严重,鲁登道夫迫切的希望找到一个懂军事的军事奇才来接替兴登堡的位置。这个人会是谁呢?
布尔什维克组织成立之后,俄国国内的工人阶级运动风起云涌,俄国临时政府面对这样大规模的运动风潮,开始是镇压,后来是瞒和,但是都难以制止这种发展势头。俄国工人运动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推翻腐朽的、堕落的、依附于中国势力的临时政府,俄罗斯需要一个能够代表广大人民说话的政权,这股运动风潮的背后当然离不开一个人,那就是列宁!
这一年的列宁32岁,暂住在日内瓦一个钟表匠苏黎世家里,瑞士人对于政治并不是不关心,只不过他们不愿意过问与自己无关的政治问题,在他们看来每一方都有自己的理由,究竟谁对谁错还是让历史去评判吧,自己最好还是保持一个中立者的姿态为好。
在中国正忙于天灾人祸的时候,鲁登道夫希望能够与俄国临时政府取得某方面的共识,顺便把这个傀儡政府拉拢过来,但是几次接洽都遭到对方的拒绝,对方的理由很简单,无论中国面临着什么样的困难,俄国政府都不打算背弃这个靠山,俄罗斯人永远不希望看到第二次中俄战争的爆发。
鲁登道夫一气之下,开始寻找俄国政府的敌人,并打算支持他们,于是他把目光投向了布尔什维克,尤其是这个新政党的领袖人物,列宁。
在列宁身处瑞士期间,鲁登道夫通过德国军方向列宁提供了许多政治运动的帮助,也博得了列宁的好感,两个人多次进行书信往来,俨然成为了政治上的朋友。出于列宁的请求,鲁登道夫协助他到瑞士口岸城市扎斯尼茨,再从那里赴瑞典的马尔默。德国政府请求瑞典政府把职业革命家列宁运往那时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