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穿越清朝当皇帝 >

第757部分

穿越清朝当皇帝-第757部分

小说: 穿越清朝当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您应该猜到的,许多顶尖的科技都在地下。”刘易斯说,“国家实验室不可能只是科米原始森林中的一幢大楼的。”
高速电梯滑向幽暗的地下。
到达了地下三十层后,通过三层厚重的装甲防护门,他们进入一条狭长的通道。走到通道尽头,视野突然开阔。一个巨大的半球形物体呈现在他们眼前。这个直径达一百米的庞大钢铁半球涂着传统的暗绿色,散发出神秘而极富压迫感的气息。
“总统阁下,呈现在您眼前的就是……”刘易斯兴奋地介绍,“光荣的美国伟大的科技成果——玛塔哈丽一号时空机器!”
“玛塔哈丽一号?”约翰逊念着这个名字,若有所悟,“玛塔哈丽。”
“其实你不必在乎她叫什么,你只须要了解她能干什么。”约翰逊笑着说,“这可是超前的机器。她可以扭转时空,可以让我们在过去甚至未来自由穿行!”约翰逊兴奋地叫道。
“可她还不能使用。”胡佛突然在旁边泼给了刘易斯一盆冷水,“连启动都启动不了。”
“我们需要一把能量钥匙!”说话的是一个四十几岁,目光如鹰的中年科学家,也是美国国家实验室的主脑,美国航天科技的领军人物,冯#卡门。
冯#卡门是匈牙利犹太人,航空和航天领域最杰出的一位元老,漫长的科学生涯颇具传奇色彩。他精力充沛,性格开朗,既擅长辞令,又富有幽默感;他阅历极广,到过世界上很多国家,与世界上许多大科学家有密切交往。被誉为“航空航天时代的科学奇才”。
火箭科学家冯#布劳恩曾说:“冯#卡门是航空和航天领域最杰出的一位元老,远见卓识、敏于创造、精于组织……正是他独具的特色。”鉴于冯#卡门在科学、技术及教育事业等方面的卓著贡献,美国国会授予他第一枚“国家科学勋章”。
1916年2月18日上午,白宫玫瑰园名人聚集,宾客如云,授勋仪式即将举行。当年轻的冯#卡门走下台阶时,他因患有严重的关节炎而步履不稳,险些摔倒。年轻的总统肯尼迪赶紧走上前,一把将他扶住。冯#卡门抬头报以感激的微笑,继而轻轻推开总统伸出的手,淡淡地说:“总统先生,下坡而行者无须搀扶,惟独举足高攀者才求一臂之力。”
一枚最高荣誉的勋章,一句含义双关的俏皮话,便是他那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生写照:勋章标志着他在科技事业中的伟大功勋,而俏皮话则刻画了他那丰富多彩的个性品质及对科学事业的殷殷关切之心。
20世纪科学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然而像冯#卡门那样在航天技术中独领风骚的人物则凤毛麟角,几近绝迹。因而他被后人誉为“航空航天时代的科学奇才”。
他在航空事业上的卓越成就是无可辩驳的。航空学和航天学上一些最光辉的理论、概念都是以他的名字命名,而航空史上令人瞩目的里程碑,如齐柏林飞艇、风洞,滑翔机和火箭……可以说20世纪的一切实际飞行和模拟飞行的成功都与他有密切的关系。他在航天技术中乘风扶摇,大展才略,掀开了航天史上一页页的新篇章。卡门事业上的成功令人崇拜,而他的思想个性和为人处世一样为人们所敬仰。
但冯#卡门也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绝不允许别人当面轻视他的研究成果。
听到联邦调查局局长说的那句不怀好意的话,冯#卡门生气的把脸转到胡佛这边,一字一句地从喉咙深处吐出来:“那是一种外星陨石的矿物元素,我们姑且起名叫做结晶体,可这种结晶体极其罕见,我们只是无法查明它来源于哪个星球,迄今为止我们只从一枚拳头大的外星陨石中提取出了3克,要想启动这台机器,则需要至少五十克。但据我们所知全世界只有一件东西是用这种结晶体制作的,那就是耶稣受难的命运之矛。”
胡佛反问道:“莫斯科救世主大教堂里供奉着命运之矛。”
“那是假的,胡佛局长。”冯#卡门严肃地说,“如果那把圣枪是真的,那么我们早就启动了玛塔哈丽一号,并且已经取得了对可恶的东方大国的完全胜利。”
“我只是不明白,为什么所谓结晶体能够启动时空机器?”胡佛喋喋不休,他对冯#卡门这些人大搞神秘主义、唯科技论非常反感。“一块平凡无奇的命运之矛,怎么可能就充满能量?还是顶尖科技设备的启动钥匙?这也太玄乎了吧。”无神论的胡佛语气中充满了不屑与蔑视。
“局长,我不想跟你做太多解释。”冯#卡门冷冷地说,“我想解释了你也未必能够明白其中的原理。”他的话语中同样充满了不屑与傲慢。
约翰逊原本也想问清楚为何神秘的命运之矛是玛塔哈丽一号的能量启动钥匙,但看到冯#卡门对待缅胡佛的回答和态度,也就作罢了。
冯#卡门看看眼前的四位重量级人物,说:“既然没什么问题,我们暂且参观到这里吧。”这显然是下逐客令了,在国家实验室里可是他说了算。
一直默默无言的腊斯克这时赶紧说:“请吧,我们到上面谈吧。”
“我就不去了。”冯#卡门丢下一句话,阴着脸离开,连道别的话也没说,就向他自己的工作室走去。
“请吧。”刘易斯礼貌地指引总统往进来的通道走。
“真是个无礼的人。”胡佛满脸怒气地说,不过冯#卡门现在对于美国的意义怎么说都比他大,他只能在背地里发牢骚。
“局长先生,你应该知道,他这个人就是这样,容不得别人有半点的质疑。而你的问题在他看来可是对他莫大的讽刺。”刘易斯解释说。
约翰逊这时忍不住说道:“不过,命运之矛的问题我也想知道答案。”
刘易斯认真的说道:“总统阁下,您读过《圣经》吧,我听说令尊是一位虔诚的正教教徒?”
“是的,家父现在是正教的副辅祭。《圣经》我读过许多版本,包括天主教和新教的。不过我认为无论哪个版本,其实都是在宣扬博爱和与人为善的思想。”
“那你一定知道《圣经》里说,耶和华是从天上下到人间的吧。”
“是的。在《旧约》里,上帝被称为耶和华,可是在《新约》里则称为‘主’。他每次出现不是从天上下来,就是突然出现在人间的。”约翰逊补充说。
“现在不是探讨神学的时候吧。”胡佛却不知趣的说道。
“不,局长阁下,我要说的不是神学而是科学。”刘易斯认真地说,“在当时的世界,能从天而降的恐怕只要两种人,一种就是所谓的外星人,另一种就是一个科技水平极高的文明的人。”
“这些也只能算是大胆的猜测吧。”胡佛不以为然的说。





巨龙的怒吼 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命运之矛
泡书吧 更新时间:201186 0:26:02 本章字数:3318

“当然。不过冯#卡门先生,还有我却都坚信上帝是具有超能力的远古先进文明的后裔,而耶稣则是这位后裔与人类结合生下来的儿子。”刘易斯一边娓娓讲述,一边带大家进了电梯,返回地面。“由于耶和华拥超能力,但耶稣身上又混有人类的血液,因此他的超能力很低,但足以引发许多奇迹。后来的故事,你们也知道,耶稣的被罗马帝国的总督钉在十字架上,为了帮助他,耶和华造了一把神枪,让一位叫朗基奴斯的百夫长去刺死耶稣。耶和华告诉隆基努斯耶稣的血可以治好他的眼疾,因为耶稣的血很特殊。但朗基奴斯的并不是杀死耶稣,而是在圣枪的作用下让他‘假死’,以便几天后‘复活’。之后耶和华就带着耶稣升天了——逃离人类世界了,而具有特殊能量的圣枪就流落到了人间。”
“科幻小说。我想凡尔纳如果还活着,肯定对这个题材非常感兴趣!”胡佛大声说道。
刘易斯并没有理会对方的玩笑性评论,继续讲道:“由于圣枪的特殊能量,使拥有它的人具有了统御世界的能力。所以我们看到,无论是君士坦丁、查理曼,还是阿道夫#希特勒,这些圣枪的曾经拥有者,都具有了征服世界的可怕能力。”
“太玄虚了。”胡佛摇着头说,“我们虽然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但是你说的一点儿都不靠谱,最好能详细说明一下,并拿出证据。”
刘易斯笑了笑说:“是这样的,圣经中有这样的一段记载,耶稣在钉死在十字架的这天十三号星期五,犹太人要求将他的身体搬离十字架,因为他们说不应在安息日之前的星期六处决犯人。其中一名士兵拿著他的枪刺入了他的身体,圣经记述的这段已耳熟能详,但对这名士兵与他所用的那把枪而言,故事才刚要开始,耶稣被钉上十字架的那个年代,正是犹太人们反抗罗马帝国压迫之时,犹太人民和罗马军队之间除了仇恨还是仇恨,这之间的来龙去脉,在圣经中还有多数未被提及,不过在罗马圣徒传中,不但留有这名士兵的名字,还记述了他在耶稣被钉死于十字架之后的故事。”“这名士兵名叫朗基奴斯,在这里并没有办法知道朗基奴斯在罗马军中服役了几年,正式记载有罗马军队的役期是十二年,只要能够活到退役,之后生活将享有各种政府补助,记载中朗基奴斯几乎近全盲的,很明显的这一定会影响他未来的军旅生涯,在他扎刺耶稣之时,耶稣的血水沾到了他的双眼,使其双眼不再瞎盲,他大喊这人真是神的儿子,细节可见马可福音第15章39节。在圣经正典中唯一提及朗基努斯之枪的是在约翰福音第19章34节,因为要将耶稣移走,士兵要打断被钉十字架的人的腿,他们看见耶稣已经死了,就没有这么做,而是要用长枪刺入耶稣的身体,所以当时一百人队队长朗基努斯为了证实耶稣是否真的死了,用了一枝长枪刺入他的身体,这时鲜血从伤口喷出,染红了整枝枪,但这枪没有弄断他的肋骨,这正吻合了旧约中的预言,这根枪因为是用来证实耶稣,是否有死去和染有耶稣鲜血的关系,便成为宗教的圣物朗基努斯之枪,后世有人称它为命运之枪。”
“传说中只要手持有该枪,一百二十呎范围以内的人皆尽臣服,持有这枪者更可主宰世界的命运,但失去的人会即时毙命,在古代罗马帝国中,这枪成为权力的象征,多位战绩彪炳的君主,手中持有这把枪打胜了无数的战役。真正的原物有三把,三节铁的断片在各代历王重新打造,所以才有这么多把朗基努斯之枪,一把在维也纳霍夫堡博物馆,一把在罗马奥古斯丁教堂,一把在大格拉斯顿柏立修道院。后来罗马教廷宣布这支圣枪保存在圣彼得大教堂。在圣彼得大教堂的一个祭殿里,有四个一模一样的盒子,圣枪就在其中之一的里面。”
“在历史上,圣枪的拥有者莫里斯死后,传说落入罗马异教徒皇帝之手,此人利用朗基努斯枪改变了历史潮流。他就是在历史上总是激发黑白分明评价的君士坦丁大帝。君士坦丁认为基督教能够挽救罗马帝国,他对基督教的虔诚信仰启发了他的母亲海伦娜。大约在公元325年,海伦娜前往圣地耶路撒冷寻找与基督生平有关的圣物。据说她带回了耶稣殉教的十字架和钉子,并将这些钉子钉入君士坦丁大帝的盔甲与武器,让他得以刀枪不入。握有朗基努斯枪的君士坦丁大帝因此击溃对手,让罗马帝国改信基督教,并构造雄伟的基督教新首都君士坦丁堡(即今土耳其伊斯坦堡)。传说他手握朗基努斯枪标出了新罗马帝国的边界。”
“罗马帝国在5世纪瓦解后,欧洲陷入混乱的黑暗时期。300年后,朗基努斯枪落入中世纪最伟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