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恐怖科幻电子书 > 见鬼实录我和我身边人 >

第349部分

见鬼实录我和我身边人-第349部分

小说: 见鬼实录我和我身边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那女孩子被我的一番言语搞得懵里懵懂的,一头雾水,“这大师,我在那充允的时候,一个月也就一千多元的收入,这收入还不够我开销的,自打来了这里后,我一个月的收入可以七、八万,这和以前的可以说是天囊之别,怎么?难道这里还不能让我出头?”

我见这女孩子已经被拜金主义腐朽到不能腐朽的地步了,我想我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办,于是我“故作深沉”的说道:“个中滋味,自己衡量,玄机这个东西,不能透露的太多,你好自为之就是了!”说完,我就准备离开。

那女孩子见我要走,连忙赶到头里头,给我开门相送,一边送,一边问:“大师,留个联系方式呗?”

“有是有,就是国内的,给了你也没有意义,这东西还是要靠缘法,如果真有天意,我们应该还会见面的嗯,这样,下次见面的时候,我希望你能把你的名字告诉我,好吗?”我敷衍的说道:

尚且单纯的女孩见我这么说,勉强的点了点头,将我送出大门后说道:“大师,你记得常来呀!”

一出店门的我,看到这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我不知道这个时间段是继续前往阮惠街还是折返返回酒店?几次犹豫后,觉得还是先去阮惠街看看,不管怎样,能故地重游也是一件难能可贵的幸事,原还担心又有各种拉客前来拉我入店,后来估计那些拉客们见我从店中走出,也就没有上来拉我,即便是一两个拉客不领行情,上来相拉,我指了指我刚走出的店,那些拉客也能知道其中的意思,不再勉强。仗着自己的体力尚好,走了五分多钟,一条既陌生又熟悉的大街就出现在了我的面前

ps:  有时候,一条线索的获得,不能够立即说明什么问题,但不久的将来呢?

第575章 怨戾的金钱:真正的真相(十)

时隔几个月后,这夜幕下的阮惠街跟我第一次所见没有太多的变化。或许是天气转凉,也或许是时间渐晚,阮惠街上还在营业的店铺已经没有几家了,行人也是逐渐的稀少,总觉得这街虽然是胡志明市的一条名街,但幕落之气还是越来越明显。

不要说一条街道,即便是一个城市,甚至是一个国家,都会因为时间的更迭而潮起潮落,它可以辉煌,也可以陨落,只有一样东西不会变,那就是那一段段的记忆成为历史。

我凭借我的记忆,沿着阮惠街慢慢往里走,越往里走,接到越是昏暗,越往里走,人员越是稀少,坚持走了10多分钟,找了一沿街的凳子坐下来歇息一会儿,倒不是体力不支,而是身上实在是酸痛的难以相信,我真担心我还能不能走出这阮惠街。

还没等我屁股坐热,我的背部突然被人拍了一下,我一惊,连忙回头一看,一白发苍苍的老太太从我背后那店铺的售物窗口里用一长柄的伞拍打我一下。一不大的售物窗口里,突然有这么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人头,煞一看,还真有点渗的慌。“有事吗?”我问道:

那白发苍苍的老太在叽里咕噜说了几句,我没能听懂。但我估计这应该是“驱赶令”,在越南,在后面拍人家的肩是一件非常不礼貌的行为,我和这白发苍苍的老太无冤无仇,她突然拿着伞柄来拍到我的肩,可见我肯定有哪里得罪她了,思前想后,只有一种可能:我坐的不是地方,可能影响到她的生意了。

我想这事得“入乡随俗”呀。虽然这时的街上没几个人,而且我身后的这家小店灯火已经关闭了,不像是在营业的样子(要是灯火通明的话,我也不可能坐到人家的店铺面前去。),但这店的主人在驱赶你了,你还能恬不知耻的坐那吗?再者,言语也不通,即便想去计较,也是万万说不清楚的。于是我就慢慢的站了起来,然后准备离开的时候。突然发现,这白发苍苍的老太应该经营的是一家香火店,想到我这是要去李家看看,曾经也在那边“叨唠”过,就准备买两把香烛过去祭奠一下。见前面应该也没有什么香火店了,就在这里买吧。也顺便做一下这白发苍苍的老太的生意。不要以为我白坐了她店铺门口的凳子。

于是,我走上前,借着昏弱的路灯,指着店里陈列的香烛,然后做着一个要买的手势,让那老太帮我包起来。这购物是不用语言交流也能完成的,指指要买的商品,根据这商品标注的金额,拿出相应的钱给掌柜。即便语言不通,我想掌柜也是明白我要做什么。就这么简单的两个动作,那白发苍苍的老太似乎并不理解我的意思,看着我拿钱出来,只是拼命的摇头,而且一脸的紧张。我连连比划,口中说着最简单的中文:“买这个我要”可那老太死命的摇头,就是不肯,甚至手中的那柄长伞,又准备朝我砸将过来。

正当我一头雾水之际,突然一个熟悉的女生在我的背后响起:“你准备吓死这老太吗?”

“吓死?”我一惊,忙回过头一看,原来是刚刚在店里的那女孩,“你怎么也到这了?”我惊讶的问道:

“我跟你跟过来的呀!”那女孩说道:

“你跟过我过来干嘛?”我警惕的问道:

“这事马上跟你解释,现在先帮你解决这眼下的麻烦,你,先不要站在人家店铺的门口,先过来再说,别把那老奶奶给吓坏了!”那女孩说道:

我依言走到女孩跟前,然后说道:“我问那老太买些香烛,做她生意,她为何会吓坏?”

“看你坐哪里了?”那女孩朝着我刚坐的地方呶了一下嘴说道:

我转过头,细细端详了一下我刚坐的地方,觉得就是一凳子呀,没什么区别,当然,现在细细看来,觉得这凳子还是比较灰,比较脏的,刚没细看就一屁股坐了上面去了,但我想这也不应该是那老太用伞拍我肩膀的理由吧?

我看了看那女孩,一摊手,表示不明白那女孩的用意,那女孩淡淡的说道:“那不是可以随便坐的凳子,那是一个祭台。”

“祭台?”我大吃一惊,这越南人民也真可爱,竟然在自家的店铺门口放个祭台,这算是祭奠谁呀?祭奠自己的门店还是门店里那些做生意人?

那女孩见我一脸的惊讶,也并不为奇,只是解释道:“每个地方都有地方上的习俗,在越南,祭奠祖宗是大事,因为他们坚信祖宗是可以庇佑他们的,求神求仙,还不如求自己的祖宗,所以一般情况下,越南人,特别是越南生意人,喜欢在自己的店铺前造个祭台,把祖宗给请过来,让其端详自己的生意好在哪里,差在哪里?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托梦嘱托,小辈们一定会去更改。”

“哦。这就如同我们的店铺里喜欢供财神,日本的店铺里喜欢放招财猫是一个意思,怪不得,那老太要拍我的肩膀呢,敢情我冒犯了人家的祖宗。”我恍然大悟道:

“你冒犯了人家的祖宗?我想那老太没有这么认为吧?”那女孩突然这么说道:

“什么意思?我不明白呀!”我说道:

“拍肩膀在这里确实是非常忌讳的一件事情,但也有一种极端的可能,那就是认为你是鬼怪,所以要拍肩膀。你刚坐在人家的祭台上,那老太的第一反应会是什么?”那女孩提醒我道:

被女孩这么一说,我设身处地的一想,“哎呀!敢情那老太以为自己的祖宗显灵了呢?”

“那你还走上前去,朝着那老太一阵比划,那老太不摇头才怪呢!”那女孩说道:

“老太摇头是什么意思?”我不解的问道:

“她是以为自己的祖宗要带她一起走,她不摇头还能干嘛?”那女孩一针见血的说道:

ps:  都被人当做是鬼魂了,自己还浑然不觉。

第576章 怨戾的金钱:真正的真相(十一)

“那要不你陪我一起过去打个招呼?”我被那女孩这么一说,我心中不免一凉,不要因为一个无意之举,而吓坏了人家老太。

那女孩点了点头,说道:“那当然,不过,我们这算是第二次见面了吧?也是有缘,我想你应该履行你的诺言,多给我一些玄机吧?”

我见这女孩虽然物质,但也算是天真烂漫,心中原先对她的一种鄙夷,逐渐转换成一种同情,“那你叫什么名?”我问道:

“我的中文名叫覃萍,越南名叫平萍。”覃萍说道:

“怎么?这是什么意思?我不理解你这越南名是怎么取的?”我好奇地问道:

“如果我现在跟你解释完毕的话,我想那老奶奶应该要吓死了!”覃萍指了指一直在店铺里的窗口看着我们的老奶奶说道:

我顿时理会道:“对对对,先解决老奶奶的事情,然后再说你的事情。”

在覃萍的带领下,我和覃萍重新返回到那老奶奶的店铺,只见那老奶奶带有恐惧的眼神,不断呻吟着一句话,覃萍主动拉着我上前,跟那老奶奶用越南语交流着,没过一会,那老奶奶狐疑的凑近我,看了看我的身下,而后微闭上演,口中喃喃的不知说些什么,像是在祷告。覃萍在旁给我解释道:“老奶奶听到我的解释后,细细看了你的身下,发现有人影,才松了一口气。”我见老奶奶缓了过来,也兀自放心了,对着覃萍说道:“我要问这老奶奶买些香烛,你给翻译一下吧!”

“你确定要在这个时候买香烛?”覃萍狐疑的看着我问道:

“怎么了?不可以吗?”我同样不解的反问道:

覃萍无奈的笑了笑,对着我说道:“那我翻译给老奶奶听,看老奶奶有什么反应?”说完。覃萍对着那老奶奶将我的意思转达了过去,老奶奶刚已经放松的神情,被覃萍这么一说,脸色顿时又拉了下来,随后一阵嘀嘀咕咕,覃萍在旁给我同声翻译道:“老奶奶说了,太阳下山后,是不能买香烛的,这等同于给恶鬼们指路。引恶鬼上身!”

面对覃萍的翻译,我皱着眉头说道:“在中国。买香烛是随时可以的,特别是夜晚家中没有电的时候,很多家人都会点起蜡烛。没有什么引恶鬼的说法。覃萍,你帮我翻译过去。”覃萍点了点头,一五一十帮我的话翻译给了那老奶奶听。老奶奶听闻后,像是找到了同道中人。面带微笑的让了两张座位给我们。示意我们坐下来,随后自己换了个位置,坐在我和覃萍的对面,随后又是一阵嘀嘀咕咕,那覃萍依旧是很尽职的同声翻译道:“老奶奶说,越南在很早以前就是中国的附属国。很多习俗都是从中国流传过来的,特别是天竺的佛教,同样是先经过中国,再慢慢流传到越南。在这流传的过程中,一些习俗也跟着流传了过来,譬如,她刚刚所说的那种夜晚不能买香烛,点香烛的风俗,就是来自中国。”

我见这老奶奶还是蛮懂一些这些民俗文化的,算是对上了我的胃口,虽然跟老奶奶交流的时候,还隔着覃萍这个翻译,但这种民俗上的交流,显然是超越了国界。

我很真诚的说道:“老奶奶,有关这夜晚不能买香烛和点香烛的传言肯定不可能是来自中国,因为古时候的中国,早就有晚上点灯夜读的史料记载。”覃萍又帮我翻译了过去,那老奶奶理解后,笑着又在那边一番说,覃萍接着翻译道:“老奶奶说,在中国,晚上照明的时候,用‘灯’而不用‘烛’,这本身就在避讳了,还有,不管是夜晚走路是打着的灯笼,还是晚上夜读时点着的灯,都会用罩罩起来,一方面是为了防风,另一方面就是为了避免这裸的蜡烛暴露在外,而被恶鬼寻找。”

我觉得老奶奶这话,虽然没有证据可考,但还算是说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