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龙啸大明 >

第1028部分

龙啸大明-第1028部分

小说: 龙啸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听了之后,顿时就傻了,而且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当然在两人心里也还抱着一丝幻像,传回来的是假消息,二十五万大军,就那么容易被打败吗?或者虽然是打败了,但也并没有败得这么惨。

但就在第二天,从关原战场逃出来的松平纲隆、稻叶正则、阿部定高等十几个大名,带领着几千败军,到达了两人的大营,并且告诉两人,这些消息都是真的,幕府军己经彻底输掉了第二次关原合战,现在中华军如日中天,就算攻下了甲府,也没有任何意义,不如放弃甲府,先撤回江户去再说。

最后的幻想终于彻底破灭了,德川赖宣和德川纲重这时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听从了松平纲隆、稻叶正则、阿部定高等人的劝告,和他们合兵,绕过了甲府,走小道返回江户。但在幕府军撤退的时候,中华军又从甲府城出击,追着幕府军的尾巴,又追击了一阵,再一次击败了幕府军。

因为第二次关原合战的规模太大了,二十五万幕府军,阵亡的人数达到十五万多人,在战争结束以后,整个南宫山、桃配山都差不多堆满了幕府军的尸身;而俘虏的人数也差不多接近八万,实际比现在的倒幕军人数也差不了多少,另外还有大量的军械、物资等等需要清点,检收,因此战后的清理,善后,收尾等工作也不是一天二天就能够做得完,实际上一直到第七天,才差不多初步清完。

不过在这一段时间里,倒幕的一方又连连收到好消息,首先是救援甲府的幕府军撤退,返回江户,彻底放弃了收复甲府,而从关原到甲府之间地区内的各大名,要么向倒幕势力投降,要么就放弃了封地,逃到江户。最终有十六位大名向倒幕势力投降,而倒幕的势力,也一下子从关原一直扩大到了甲府地区,向东整整推进了近三百公里,离江户只有一百多公里的距离,关原合战取胜之后的巨大红利,也在一步一步的体现出来,而倒幕的胜利,己经遥遥在望了。

在关原战场打扫清楚之后,商毅也下令,让成进统领十一军,带领着倒幕军继续向东进军,和驻守甲府的十四师汇合,并且连同正在江户湾外游弋的第一分舰队,从海陆两路,攻取江户,彻底消灭德川幕府,完成最后的倒幕胜利。而在此其间投降的各大名,一率带罪立功,加入倒幕军去进攻江户。商毅则带领着剩余的中华军,进入京都,等候着倒幕成功的消息。而随商毅一起返回京都的,还有丰臣余众和毛利广纲、锅岛胜茂、有马忠赖等倒幕的主导大名。

因为经过了关原合战之后,日本的战局己经大局已定了,攻占江户,只不过是时间问题,而且接下来的重点,是倒幕之后,对日本局势的重新洗牌,包括中日关系的确定,还有丰臣氏在日本的重新崛起定位等事务,因此商毅也没有必要亲自出马去进攻江户,交给成进去完成也就够了,自己则应该留在京都,考虑这些倒幕之后的事情。

另外处理这些问题,一定要找一个地方,汇集日本的所有大名势力,进行集中宣布,封派、赏罚等事,而江户是德川幕府的治所之地,显然并不是一个理想的地方。而虽然在近几十年的时间中,日本的政治、经济中心正在由京阪神地区向江户转移,但毕竟时间不长,京都、大阪地区,仍然是曰本重要的地区,由其是京都是天皇的居住地,而大阪是丰臣氏的基础,因此将汇集曰本各大名势力的地点选定在京都,更为合适一些,毕竟天皇还是商毅手中的一块很好的招牌,这一次仍然还要利用。

但就在这时,忽然有人来报,仙台藩大名伊达纲宗、米泽藩大名上杉刚宪联合了本州东北地区的三十四位大名,宣布举兵倒幕,并且聚集了八万多大军,向南进发,这时人马己经到达了宇都宫,又派遣伊达纲宗的弟弟伊达宗实为使者赶到关原,参见商毅,祝贺中华军取得关原合战的胜利,并且表示了自己愿意加入由中华军主导的倒幕联盟中来。

而这一次消息却让毛利广纲、锅岛胜茂、有马忠赖等几位倒幕的主导大名十分不满,因为事情明摆着,在长州、左贺、久留米等藩起兵倒幕的时候,增经派人和伊达纲宗、上杉刚宪联络,要求他们起兵支援,但当时伊达纲宗、上杉刚宪虽然在口头上支持倒幕,但在暗地里仍和德川幕府暗中来往,企图在双方之间左右逢源,大捞好处。而现在倒幕军费尽力气,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才终于取得了第二次关原合战的胜利,而伊达纲宗、上杉刚宪一见倒幕将成,立马倒戈过来,想摘现成的桃孑吃,当然让这几位大名十分不满。

毛利广纲年龄最小,虽然这段时间被磨练得成熟了不少,但毕竟还是年轻气盛,因此当时就跳起来了,道:“实在是太可恶了,伊达纲宗、上杉刚宪居然这个时候才想来,真是大无耻了,应该立刻把伊达宗实赶走。”

益田元辉赶忙道:“主公,请息怒,伊达宗实是来拜见中国皇帝的,我们可不能阻拦他。”

锅岛胜茂也道:“广纲殿下,元辉所说的不错,这次伊达宗实来到关原,摆明了立场是要参见中国的皇帝,我们是绝对不能阻拦的,只能如实向中国皇帝禀报,由他来决断。”

而有马忠赖也道:“广纲殿下,胜荗殿下说得没有错,这件事情只能由中国皇帝来处理,我们不能从中作梗,而且你放心好了,中国皇帝不会不明白伊达纲宗、上杉刚宪的小聪明,还记得在关原合战之前,中国皇帝是怎样坚决的逼迫他们表明立场了吗? 因此中国皇帝不会给他们好脸色,你就等着看好了。”

毛利广纲想了一想,也点点头,道:“两位殿下说得有道理,是我太冲动了。”

原来伊达纲宗、上杉刚宪本打算在倒幕和幕府之间左右逢源,大捞好处,但却被商毅严辞拒绝,而幕府也改变了一味拉陇的立场,结果弄得里外不是人。两人也是左右为难,不知该如何是好,因为在这个时候,无论投降那一方,都不讨好。

好在是在随后的时间里,倒幕和幕府谁也没理他们,而是各自集中了所有人马,在关原进行决战。两人经过了一番商量,认为现在又有机会了,于是拉陇了一批观望的大名,聚集了一批人马,坐观双方的成败。

因为按两人的估计,这次关原合战双方都集中了所有的人马,败者固然是彻底完了,而胜者也必然会遭到重大的损失,而自己正好可以挟兵自重,视战斗的结果而定,失败的一方当然只能依靠自己,而胜利的一方在损失重大之后,也不敢轻视自己的实力,只能和自己妥协,从而达到扶持失败者,与胜利者分享成果的目地。而如果双方两败俱伤,那么就更好,由自已出面收拾残局,摘取最后的果实。

因此在关原合战结束以后,伊达纲政立刻打发弟弟伊达宗实到达关原,以参拜商毅为名,实际是探一探倒幕军的底,还剩几分力量,当然在同时也派人去了江户; 对两边的情况都要了解。

 第三四四章 胜利的果实(下)

商毅得知了伊达宗实来参见自己以后,也觉得十分好笑,没想到伊达纲宗、上杉刚宪居然还真派人来了,难不成他们还真以为这点小把戏能够耍得了自己吗?

虽然商毅从来不否认,曰本人确实有不少优点值得中国学习,比如善于学习,做事认真,性格忍韧,能吃苦耐,但缺点同样也不少,排除掉一些认识上的差别之外,日本人最大的缺点就是受制于岛国心态,视野太过狭窄,只重视细节而不重视整局;能把每一个小局部计划得非常详尽,但在大局观、大战略上却非常短视;往往只看得到眼前的一点蝇头小,而忽视未来的长远发展。ww。  。。/用古话说是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义,这些特点在伊达纲宗、上杉刚宪身上体显得犹为明显,当然也包括这次发劫战争的酒井忠胜。

在当初起兵倒幕府的时候,这两个藩就一直摇摆不定;而且在中华军登陆曰本,倒幕和幕府的势力发生根本变化,但仍然企图在双方之间左右游离,捞取好处;而在商毅明确的拒绝了他们之后,居然还想拉起一帮势力,挟兵自重;现在曰本大局己定,又想来伸手摘桃子,那有这样的好事。而且抱着和他们一样心理的大名还有不少,这两个只不过是其中势力最大的而己。

不过伊达纲宗、上杉刚宪派来了使者,商毅到也不妨一见,因为可以像他们明确表达自已的态度,同时也是让现在所有观望态度的大名知道,和中国不能打马虎眼,当然先还是要冷他一下。因此商毅也下令,让伊达宗实先等着,并且只给他安排了一间普通的帐蓬居住。一直到三天之后,各路进攻江户的人马都出发了,商毅才下令招见伊达宗实。

见面之后,伊达宗实到也十分知趣,不用多说,就对商毅行三叩九拜的大礼,并且说了一大堆恭维的话,什么为曰本除害,吊民伐罪之类,商毅都听得有些不耐烦了,摆了摆手,道:“伊达宗实,在关原合战开始之前,朕曾下旨给你的兄长,让他早做决断,不可蛇鼠两端,那时为何不见你兄长出兵来助战呢?”

伊达宗实赶忙道:“回禀陛下,家兄其实早就想领军来关原助战,只是从仙台到关原,远隔千里,中间又有其他的大名阻挡,因此才未能赶劫关原来,但家光和刚宪殿下已经汇集了三十四位大名,聚兵八万余众,正准备进攻冮户,为倒幕尽力,同时也是为家兄未能参战关原合战,做一些弥补,另外……”

商毅打断他道:“你不必再说了,伊达纲宗、上杉刚宪他们的心里想法我很清楚,当初就想在倒幕与幕府之间左右逢源,而后来见双方决战于关原,因此又想让双方两败俱伤,然后他们好出面收拾残局,现在是倒幕取胜,于是他们就打算挟兵自重,也想来从中分一杯羹,对也不对。”

伊达宗实也吓了一跳,赶忙道:“不,不,皇上是误会了,家兄是……”

商毅淡淡道:“你不必多说了,回去告诉伊达纲宗、上杉刚宪等人,倒幕大军之中,不需要他们,你们攻下江户,我们也不会领个情,因此如果你们的大军再敢向江户前进一步,将被中华军视为敌军,就准备等着与中华军开战吧,当然你们也可以投靠到幕府那边去,现在幕府正是用人之时,一定会接纳你们,那时我们就在江户决战。如果不想与中华军为敌,那么你们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立刻将大军解散,各回各藩,然后每名大名只准带十名众人,赶到京都来请罪,听候朕的处罚。何去何从,你们自己选择,就好自为之吧。”

听了商毅的话之后,伊达宗实也有些傻了,因为在赶来关原的途中,他一直都在打听关原之战的情况,加上又在这里住了三天,到现在这个时候,他差不多也清楚,关原合战的全部过程和结果,并不是像伊达纲宗预计的那样两败俱伤,倒幕军虽然损失了不小,但中华军却几乎毫发无损,因此伊达宗实也估计到伊达纲宗的计划不好使了,其实在这三天时间里,中华军、倒幕军对他的态度都十分冷淡,也基本印证了伊达宗实的想法。

但伊达宗实还是没有想到,商毅竟会这么不客气,一口就把所有的路都堵死了,而且居然还叫仙台藩、米泽藩等去加入幕府,和中华军在江户决战,摆明了就是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还是和在关原合战之前的口气一样。但经过了关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