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龙啸大明 >

第204部分

龙啸大明-第204部分

小说: 龙啸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在蔡甸镇就紧靠在汉江边上,离商家军的渡江地点只有二三里的路程,因此在天色暗下来没多久,商家军的渡江人马就在蔡甸镇里住扎下来。

蔡旬镇本是靠近汉阳府的一个小镇,虽然规模不大,但由于靠近汉水,因此来往商客很多,也频为繁华。不过这时己是十空七八,绝大多数人家都被洗劫一空了,整个镇子几乎完全破败了下来。和商家军在汉水北岸攻占的孝感、应城、云梦三县的情况都颇为相似。

被张献忠攻占的地方和被李自成攻占过的地方完全不同,因为到了这个时候,李自成开始有称雄天下的野心,不仅开始守住攻占的地方,而且也比较注意争取民心,保持地方的稳定,因此军纪颇严,只要是不进行严重挡抗的地方,也都不再滥杀无辜。如光州、信阳、随州、德安府等被李自成攻的地方的居民、房屋、田园等都保持得比较好,基本都没有遭到什么破坏。

而张献忠现在还是流寇的作风,对于自已攻占的地方也不打算固守,在汉阳、武昌等少数几个地方屯兵,也只是暂时驻扎,而对那些根本就不驻守的地方,完全就是掠夺,屠城掠财,是家常便饭。因此被张献忠占领过的地方,基本都是十去七八,残尸无数,而财物、粮食,甚致是男女人口,都被掠夺搜尽。

因此商毅看到蔡甸镇的样子,再想到孝感、应城、云梦三县的情况,心里也不觉颇为愤概。对李自成,商毅还有怀着几分敬意,无论怎么说,李自成也算得上是一个英雄。而张献忠顶多只能算是一个乱世枭雄,商毅对他基本上没有一点好感。

而在历料的记载上看,对张献忠的评价,用“杀人如麻”四个字来形容,在合适不过了。甚致有人把张献忠说成是天杀星转世。而且从有不少历料记载来看,张献忠简直把杀人当作一门行为艺术。关于张献忠俱体杀过多少人的数字众说不一。后世也有不少人做过统计,但从一百万到一千万都有。明史上甚至说成杀人六亿,其实当时全中国的人口只有一亿五千万左右,不过杀人五十万和五百万,只是数字的区别,其xing质是一样的。决不等于杀一百万的罪行就比杀一千万轻一些。

尽管历料的记载不乏有夸大之处,而且在有些地方,张献忠还是替满清入关之后的暴行背了黑锅,但与李自成相比,张献忠无疑更嗜杀得多,也更凶残得多。因此对李自成,商毅或许还会放他一马,能留手的地方,尽量留手,但如果有机会干掉张献忠,商毅是绝不会放过的。

这时成进、成钢和赵英杰也来见商毅,向他汇报白天江滩一战的结果。白天一战,商家军仅仅只战死了十四名士兵,另外有三十一人受了轻伤。而打死西军二千七百五十七人,俘虏二百四十六人。也算是一场大胜。

不过成进向商毅报告整个战事的过程时,商毅还是不免有些吃惊,想不到西军居然还会使用这样一招声东击西的战术,而且最后还差一点就成功了。如果不是成进没有贪功冒进,并且保留了一定的预备兵力,而西军的战斗也实在太弱了,那么这一战的结局到是还很难预料。虽然还不致于丧失阵地,但至少也要经过一番苦战。人马损失一定会增加不少。

商毅也点点头,道:“成进,你做得很不错,不过下次一定要注意,你指挥的是一个完整的战场,而不是某一处阵地。犯了错误没关系,但一定要记住这个教训,下次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了。”

成进点了点头,道:“大人放心,末将一定会牢记的。”

商毅微微一笑,道:“不过是谁想出了这招战术,西军之中还有这样的将材吗?”心中一动,忽然问道:“成进,你打听清楚没有,贼军的主将是谁?”

成进道:“我们问过俘虏,贼军的主将是张献忠的二个养子,叫孙可望和李定国。”

商毅呵呵一笑,道:“原来李定国,果然是他,也只有他能想出这个办法来。”

李定国又是一个历史著名人物。在清军入关之后,汉族在抗击清军的过程中,涌现出不少英雄人物,不过绝大多数人都是以忠义而著称,真正称得上名将其实并不算多,严格来说,只有李定国一个人。包括收台弯的郑成功,虽然可以称为民族英雄,但离名将还是有相当的距离。

到了南明后期,李定国和郑成功堪称擎天双柱;一西一东,支撑南明政权长达二十年之久,而以战功论,郑成功多以海战为主,在明末所有将领中,只有李定国能够指挥军队,组织大规模运动战和歼灭战,敢和八旗劲旅死磕,李定国曾经两蹶清朝名王,使天下震动,令清廷一度准备放弃西南七省,若非叛徒泄密,更几已令吴三桂全军覆灭。只不过现在的李定国,还远未成名,仅仅只是张献忠手下一将。

成进也不禁十分诧异,道:“大大,你怎么就能断定是李定国,而不是孙可望想出的侧面进攻之计呢?”

商毅笑道:“这是张献忠唯一强过李自成的地方,就是因为他手下有个李定国。”

 第五十七章 进取汉阳府(一)

第二天又经过了一天的忙碌,商家军所有人马物资都以经渡过了汉江; 在蔡甸镇驻。全军共有三团、五团,两个骑兵连,一个侦察兵连。共计人马七千五百多人。另有辅兵,杂役一千五百余人。

看着商家军都渡过了汉江,李定国和孙可望都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因此两人也暂时放下了争执,分兵两路,分别对蔡甸镇和江滩阵地发动进攻。

不过商毅对此也早有准备,不等西军的人马到,派成进带领三团,去攻取汉阳府,给西军来了个围魏救赵。

李定国和孙可望得知之后,也都大吃一惊,也不顾再进攻商家军,急忙回兵去救援汉阳府。结果在半路上丈遇到了商家军的阻击。而商毅又命罗远斌带领五团,从西军背后杀上,两下夹攻,又将西军杀得大败,当场拆兵六千余众,被俘多达千余人。孙可望和李定国只得绕道逃回汉阳府,闭门不出,同时派人向张献忠救求,请张献忠迅发兵过江。

但就在第二天,商家军就对汉阳府发动了进攻。

自从南下以来,商家军连战连胜,一路势如破竹。不过虽然也攻克了不少城池,但基本都是靠偷袭,或是靠商家军的威势力,逼使对方弃城而逃。但强行攻打一座城池,还从来没有过,而汉阳府就将是商家军南下强攻的第一座城池。

这时西军还剩下二万多人马,兵力远比商家军多。但经过了两天的激战之后,西军早就被商家军杀破了胆,根本就不敢出城迎战,就连李定国也丧失了与商家军作战的信心,因此在商家军的人马到达汉阳府城下之后,西军全都躲在城里,四门紧闭,加紧防守。

汉阳府位于长江和汉水的夹角处,城墙也是依水伴江而建,因此四面有两面临水,西南两面是旱门,而东北两面是水门。商家军主攻的方向就是西门。商家军的人马离城墙约三百步的距离布好阵式。商毅站在指挥车上,用望远镜观察汉阳府的城墙。

汉阳府的城墙高约四丈,横向展开约有二里多远。正中城门位置有城楼,在城门两侧各有两个马面,两边的城角位置有塔楼。城外的羊马墙由于多年没有维修,大部份都不在了,而少数部份也只剩下小半截。

商毅点了点头,对身边的成进道:“不理其他的地方,所有的火炮集中起来,对准城楼的地方开火。等打开城门之后,再派火枪兵冲进城去。”

成进道:“是。”然后转身下了指挥车。立刻吩咐士兵们准备火炮。

不一会儿,三团所属的二门两千斤红夷大炮,二门一千斤红夷大炮,三门一号佛朗机炮,四门二号佛朗机炮,三门三号佛朗机炮,六门虎蹲炮全部都以经布置完毕。除了虎蹲炮的射程太短,无法在现有的距离内打到城墙,其他的十四门火炮全都以经调整好了发射和角度,并填装好了火药和实心弹。

火炮营的营长一声令下,十四门火炮的炮手们立刻点燃了引线。

“轰——轰——轰——轰——”

随着巨大的轰鸣声,震得人耳膜生疼,在城楼上指挥防守李定国和孙可望觉得城墙仿佛都颤动了一样。

十四颗实心弹在八颗砸到城墙上,将城墙砸出大小不同的坑道,而目在坑道边缘,布满了裂纹。另有四颗击中了城门,震得城门“咚、咚”作响,激得灰尘簌簌直落。虽然城门是用半尺厚的木板,还包上了铁皮,但依然出现了几道裂纹。而还有两颗直接就落到了城楼上,只打得城楼的门窗破裂,木屑乱飞。还砸死了几名士兵。也吓得在城楼上的其他士兵纷纷躲藏。

李定国和孙可望互相看了一眼,两人都被商家军这种攻城战术感到震惊。在李定国看来,攻城应该是靠近城墙,架上云梯或者是塔车,然后向上攀爬进攻,明白就是拿人向上堆,拿人命换城池。因此攻城战往往也是损失最大的。一般的将领都会尽量避免攻城战。而商家军则完全颠覆了李定国的这种传统观念,人马根本就不靠近城墙,远远的就拿火炮轰,看样子是打算硬生生将城门给轰开。心里也不禁惊骇无比,攻城战还可以这样打的吗?

自从袁崇焕取得了关宁大捷之后,明朝就将火炮的运用,一直定位于是守城利器,事实上袁崇焕的关宁大捷,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这一战中用火炮重创了努尔哈赤,使其伤重不治而亡。本身带有一定的偶然xing。但从此以后袁崇焕本人也因此制定出“凭坚城,用大炮” 的战术。也成为明朝军方的火炮使用原则,即使是在袁崇焕死后,这个战术原则也没有改变。

而这个战术的结果,也造成了明朝在最后二三十多年里,不仅一味追求大口径的重型火炮,忽视了中轻型火炮和火枪的制造和发展以及运用。而且在事实上,还将重型火炮的使用和发展,推进了一个战略误区。

事实上重炮的最大作用并不是在守城上,恰恰是攻城。

像红夷大炮这样的重型火炮,威力确实巨大,用于野战,则笨重不堪,运输不便,而用于守城,又因为这个时代黑火药的功能不大,就算是使用霰弹,但杀伤力也只是集中在一个较小区域,作用也确实是有限。而且如果攻击方对城池进行长期围困,那有红夷大炮也没用了。

在袁崇焕死后,祖大寿守大凌河,守锦州的两战中,尽管明军都拥有大量的红夷大炮,但清军却辨用长期困守,围而不攻,围城打援等战术,结果这两次围城的结果都是以祖大寿粮尽援绝,最后投降而告终,结果是把大批制作精良的红夷大炮白白送给了后金而已。反而成为清军攻破明朝坚城最有力的武器。

因为红夷大炮用于攻城,却能够充份发挥它射程远,冲击力大的优势,用来攻击城楼、城墙可以压制城头的抵抗力量,轰击城门,又能为攻城的士兵打开缺口。根本就不需要再拿人命向城上填。一些原先看来无法攻克的城池,却都能攻克了。

在近现代战争中,自从有了火炮之后,就不乏有用重型火炮击溃敌军的防守阵地、城墙、要塞等,而取得胜利的战例,其中最著名的战例就是:在一战中,德军使用大贝尔塔巨炮,攻克了比利时的列日要塞。

这一点清人就非常清楚的,天聪七年,祝世昌给皇太极的一份奏疏里说:“自古攻守,全用火器,如鸟枪、三眼枪、百子铳、佛郎机、二将军、三将军、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