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龙啸大明 >

第73部分

龙啸大明-第73部分

小说: 龙啸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整个动作几乎是在一瞬间发生,如果是在穿越之前,商毅绝不能这么一气呵成的完成这一系列的动作,但自从练了叶星士教给他云体风身之术以后,商毅也觉得,自已对身体的控制能力明显比增强了许多。

事实上“云体风身之术”,并不能真正使人在短时间里突然大幅度增加力量,而是使人对自己身体的控制更加自如,能够正确的使用自己的力量,完成许多精细动作。

等明石姬一个后翻,重新站稳了身体之后,商毅以经抽出了双截棍,“呼!”的一棍,向明石姬挡腰横扫过去。明石姬也只能弯腰收腹,整个人再次向后退去。不过虽然是在后退中,但双手扬起,又有两道寒光从袖口飞出,直取商毅的双眼。

商毅轮动双截棍,左纠右缠连环卷绞,将两点寒丝击开。见一击不能得手,明石姬也不敢恋战下去,她本来就是背对着房门,身形一晃,闪出门外,己飘出了一丈多远,回眸对商毅嫣然一笑; 道:“这一次我虽然杀不了你,但下一次教主就要亲自动手了,教主出手,还从来没有失手过的,我刚才说的话还有效,为你的小命想,你尽管多考虑一下。”

商毅淡淡一笑,道:“不用多考虑了,叫你们的教主来吧,凡事都有第一次的,只要他有自信躲过我的火铳,尽管叫他来杀我。”

明石姬的目光一扫墙角的手枪,心中也不由一凛,虽然她对玄皇教教主的武功信心十足,但想到商毅的这支能连发们火铳,心里也不由一沉,又看了商毅一眼,这才闪入黑暗中。

看着明石姬的身影彻底消失之后,商毅这才走到墙角边,拾起了手枪,又重新带好,也不禁苦笑了一声,其实刚才自己还是有机会杀了明石姬的,但不知道为什么; 虽然明知道这女子是个心狠手毒的角色,但却总是狠不下心来杀她。

这时那两个孩子也知道危险以经结束了,这才从地上爬了起来,扑到那对死去的夫妻身上,一边拚命的摇着两人的尸身,一边大叫着“爹爹、娘亲”。

商毅心里也不禁有些恻隐起来,来到这一对小孩身边,扶着他们两人,轻轻叹了一口气,道:“不用叫了,你们的爹娘以死了,叫也没有用了。”

这对小孩到是知道,刚才是商毅救了自己,因此和他虽然不相似,但也十分亲密,都扑到商毅身上,“呜呜”的哭起来。

过了好半天,商毅才哄得他们不哭了,商毅这才看清,这对小孩到是一对龙凤胎,都只有十岁左右的样子。不过都是面黄肌瘦,显得营养不良的样子。而且都哭得两眼通红,非常可怜。

商毅正想着怎样安置他们,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周少桓、童大勇和成进带着几个士兵,都冲进了屋子。看到了商毅之后,三个人都松了一口气,周少桓道:“大人没有事,真是太好了。”

成进笑道:“我就说过,大人这么好的武功,一定不会有事的。”

商毅点了点头,把刚才的情况简单的说了一遍,他当然没有扯到玄皇教的事情,只说是流寇混进城里,来刺杀自己。自己追到这,打死了两人,让一人跑掉,这对夫妻,就是被这两人杀死的,只留下了这一对孑女。

众人听了,也都唏虚不己。而这两个小孩见一下子冲进来这么多人,也非常害怕,只是紧紧抓着商毅的衣襟,怯生生的躲在商毅身后,显然是把商毅当了自己的最后依靠。

商毅这才又问他们道:“你们在这里还有什么亲戚?像叔叔、伯伯、姑姑、婶婶?”

两个小孩都一起摇头,也不知是表示没有还是不知道,商毅也觉得有些为难,如果放任不管,这两个孩孑肯定活不长久,而他们又太小,问也问不出什么来,因此也不知道怎样安置他们呢?

这时周少桓道:“大人,我看把还是他们带回穆陵关去吧!怎么样我们也可以把他们两个养活,总比留在这里强。”

商毅点了点头,也只能如此了,又问两个小孩道:“你们愿意离开这里,跟我们一齐走吗?以后就和我们一起生活。”

两个孩子其实也似懂非懂,但他们现在对商毅也生出了强烈的依赖感,无论怎样,只要是不离开商毅就行,因此也都点了点头。

商毅也苦笑了一声,道:“好吧!那就这样吧!” 又对周少桓道:“把他们父母的尸体也带上,和死去的弟兄们一起,运用穆陵关去安葬。”

(thissrc  thissrcreplace(/http://+



 第九十二章 返程

第二天一早; 商毅遇刺的消息就报到了曾化龙和王应泰的耳中。//这两位巡抚也大为恐慌,好在是商毅平安无事,而且还当场击杀了二十余刺客。两位巡抚在欣慰之余,也有些敬佩,到底是一员猛将,连刺客都难以损伤。但终究还是不放心,又马上派人出城去打探,结果在兖州城附近,并没有发现流寇的踪影,因此两人也才松了一口气。把这次事件定义为流寇的余党作乱。

随后流寇派人混进城中; 刺杀商毅的事情,也传遍了全城,但商毅毕竟是平安无事,因此也没有造成多大的恐慌,只是成了街头巷尾的谈资。

而且还被老百姓们添油加醋,说成刺客行刺商毅不成,反而被商毅杀死五六十人,甚至有人把其中的细节说得清清楚楚,刺客怎样行刺,商毅是怎样躲闪,然后怎样反击,这一个如果杀死,那一个会的什么招式,这样一拳那样一脚,仿佛就在商毅身边亲眼看见了一样,说得有鼻子有眼。还有不少人因为所说的细节不同,争得面红耳赤。

而在天亮之后,商毅又带着两个孩子,来到这里,找他们的街坊邻居,询问他们一家的情况,看看他们有没有亲戚可以托付的。

但根据左右邻居的述说,这家男人姓徐,大名都不知道,因为这家的男人是挑贷架做小贩为生的,家境也一艘。因此邻居们都只管他叫徐老贩,以经三十五六岁了,这对孩子就是他们家的子女,确实是一对龙凤胎,今年十岁。男孩子叫宝儿,是哥哥,女孩子叫妞妞,是妹妹,当然这都是小名,还没给起大名。

不过他们一家在这里也住了十来年,也算是这里老户,但街坊邻居也没见他们家来过什么亲戚,逢年过节也没见他们回过老家。应该是没有什么亲戚。

从打听到的情况看,把这对小兄妹托付出去是不可能了,因此商毅也只好决定,自己收养他们,暂时也先用小名,等回穆陵关之后,再给他们取大名。街坊邻居对商毅的举动也十分感激,同时也一一向这对小兄妹告别了。

随后商毅来找曾化龙,说穆陵关正在重建,自己不放心,现在兖州之危以解,因此自已要返回穆陵关。而曾化龙也觉得自己也该返回登州,因此两人一起来向王应泰辞行。

这时王应泰也巴不得他们快走,因为登莱人马留在兖州,一切粮草都要靠兖州来供应,开销太大了。但自己又不好意思主动开口要他们离开。现在主动辞行,自然是正中下怀,又假意挽留了一通,然后只能依依不舍的让他们返回。当然王应泰对商毅并没有把那三门佛郎机炮归还的行为,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全当不知道。

于是登莱人马各自收拾,第二天各自返程回驻地。王应泰又亲自在城外为他们践行,商毅让大队人马先行,自己应酬完了之后,再跟上。王应泰向登莱众将一一敬酒,又送出五里,然后才洒泪而别。

穆陵关和登州并不是同一条路,因此商毅和曾化龙走了不一会儿,也要分手。

在临别之时,曾化龙勉励他道:“商毅,这次救援兖州,你又立下了大功,现在做一个小小的千总,实在是有些屈你的大材。不过你放心,本官定会如实上奏朝廷,为你请功受赏,升官进职,也是指日可待。因此暂时还要多忍耐一时,关城防守,不可懈怠。”

商毅道:“大人请放心,属下必会兢兢业业,奉公尽职,不负大人所望。”

曾化龙点了点头,又道:“如今国事危难,鞑子又入关侵袭,流寇四处作乱,然而国难方显忠臣,你虽然年轻,但是实有大材,日后必有显露头角,建功立业也机会。封候拜将,也是指日可待。回去好好守关练兵去吧”

随后两人也分手各自上路。商毅也赶上自己的大队人马,然后一起向穆陵关赶去。

这一次救援兖州,穆陵军一共阵亡九十八人,伤亡并不算大。加上徐家兄妹的父母,一共有一百俱尸本,全用白布缠好,放在麻袋里,装车运回安葬。

而在返程中,又增加了不少人,罗远斌他们一队火器兵加上家属,有一百余人,七八辆大车。孙氏三兄弟的家属也有十几口人,而是林之洋的八名家人,一个洋和尚阿科尼亚,和商毅收养的一对小兄妺。因此整个队伍的人数不断没有减少,反而还多了不少人。

徐家的小兄妹到底还是小孩子,虽然父母双亡,但伤心劲过了之后,也逐渐恢复了孩子的天性。再加上全军上下都知道他们的遭遇,对他们也十分同情,一路上对他们都十分关照。加上少年团里还有不少十四五岁的孩子,在行军途中常陪他们一起玩,因此两兄妹脸上也有了不少笑容。

收养孤儿,在任何时代都是善举,因此孙家三兄弟和洋和尚阿科尼亚也对商毅的行为赞扬有加。

而商毅也趁机对孙和鼎道:“孙大先生,这对孩子姓徐,只有小名没有大名,你才学好,就给他们取个各字,日后也好有个称呼!”

孙和鼎怔了一怔道:“大人不打算给他们改姓商吗?”

商毅有些奇怪,道:“他们姓徐就很好了,为什么要改他们的姓氏呢?只给他们取个好一点的名字就可以了。”

在这个时代,奴随主姓是非常普通的事情,商毅收养了这两兄妹,叫他们改姓商也是理所当然,男孩一般叫个福、寿、喜、安一类吉祥喜庆的姓字,而女孩则取个丫环的名称也就行了。孙家兄弟也不认为这样做有什么不对。

孙家兄弟当然不知道商毅并没有让别人跟自己改姓的观念,还也为他是心怀大度,不改别人的宗族姓氏,因此对商毅的好感又多了几分。孙和鼎当即也给男孩取名叫徐立,女孩取名叫徐媛。

而在回程的路上,士兵们对自己的队伍里有个老外,还是个洋和尚也十分好奇,由其是少年团的士兵,见了阿科尼亚,都指指点点像看希奇一样。而阿科尼亚丝毫也不以为意,反而用半生不熟的中文主动和他们打招呼,说话,尽量先建立起一个比较和睦的关系来。虽然阿科尼亚长得与众不同,但态度和谒,而且商毅对他也十分客气,因此士兵们也渐渐和他熟悉起来。

商毅也不得不承认,这个洋和尚果然有两下子。不过从心里说,商毅对天主教虽然并不排拆,但也谈不上信仰,而且商毅也知道,天主教决不会是洋和尚嘴里说的那么冠冕堂皇,在暗地里同样也干过不少龌龊事情。不过在乱世里,人人往往需要一个精神寄托,因此天主教在明末的传播还是相当迅速的,许多中国人都接受过天主教的洗礼。包括现在正在南洋横行的郑芝龙。

看来自己有必要对阿科尼亚进行一些限制,不能让他这么毫无故忌的在穆陵关发展教徒。

而孙家兄弟知道阿科尼亚是天主教的传教士之后,这次是进京去找汤若望神父,对他也肃然起敬。因为孙元化生前就是一个天主教徒,在他临死之前的一天,汤若望曾化装成送炭的工人,到狱中为孙元化做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