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山河血 >

第201部分

山河血-第201部分

小说: 山河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系牟钩ィ侨词チ俗约旱母约旱摹懊科椒給。15元!”

6万亩地!

平均每平方o。15元,这就是北方公司收购6万亩的代价,收购40平方公里的土地付出的代价!

望着那些排着队,在公证人的见证下,交出地契、房契的农民,在这一瞬间,宋佳诚这个同样出自乡间的农民家族的洋学生,勘测三组的组长,视线变得有些模糊,作为农民,他知道土地在乡间多么金贵,即便是最差的劣地,不到迫不得已也不会有人卖,而现在……

6万亩地,那可是几万人的生计啊!

看着那些交出地契、签下了永不反悔的契约后,那脸色喜忧参半的农民,宋佳诚看着那田间的小麦,也许几个月后,这里就会耸立起一片厂房,也许几年后这里就变成了另外一番模样,可,不知为何,宋佳诚却笑不出来,尤其是看到那些农民的时候,他没有一丝的欢喜,有的只是浓浓的忧伤

北方公司收购这些土地干什么?

毫无疑问,是为了在这里盖工厂,可工厂需要这么大的一片土地吗?作为勘测队的一员,宋佳诚知道,这不过只是北方公司购买的第一批土地,按照省政府下的公文,这附近方园上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交易都被冻结了。

从耕地到荒地,再加上……朝着远处的大山看去,北方公司不仅计划收购这方圆上千平方公里的土地,而且还收购了大片的山地,这么大的手笔,在中国,这还是头一份,即便是上海的那个大上海计划,不过也仅只征购了8000亩地。“难不成,北方公司想把家安在这里?”

心下寻思着,宋佳诚却又有点不太相信这个判断,即便是北方公司准备把工厂安在这么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

可一座工厂能有多大?

即便是在这里建一座城市,又岂会需要这么多的土地?也许,公司有公司的打算吧!

第一次,在北平石景山上的北方公司的会议室内,聚集了包括德县分厂、汉阳钢铁公司在内各公司的负责人,对于北方公司来说,今天的这个会议将决定北方公司的未来。

“正如我在电报中对大家说的那样,今天的这个会议,不仅仅只是决定北方公司的未来,同样也将决定……”国家的未来!

当然,这一句话,管明棠并没有说,有些人做事业,他们喜欢说,而不一定要做,有些人做事情,做了一分的事,却要说成十分,而管明棠却是那种喜欢做,而不喜说的人,他更倾向于埋头做事,或许正因如此,他才无法适应官场,官场是一个首先需要会说场合,做事,反而是其次。

看着众人,管明棠深吸一口气,亲自起身拉开了身后的布帘,那是一份地图,从那份地图上,所有人都可以清楚的看到一个地名。

“邯郸!”

在看到这个地名的时候,吴子川、孙平逸等人,无不是疑惑的眼神看着那地图,而在地图的西南方则用彩笔绘出了一片土地,那里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诸位,想来大家都知道了,现在,除去汉阳厂之外,北方公司所属的石景山分厂、德县分厂,这两座工厂或许拥有中国数量最多的、同样也是最先进的机器设备,但是我们的厂房却是租用的,租用的厂房、狭窄的发展空间,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于未来将严重制约公司的发展,为公司的发展,我们不得不去考虑一个问题——公司搬迁!”

果不出所料,在管明棠提出公司搬迁的时候,众人无不是一阵释然,北方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机器公司,可公司的租用厂房却一直都是众人的一块心病,甚至就在汉阳厂初办时,在公司内部就有一个声音,把工厂搬迁到武汉一带,当然,这个声音以汉阳钢铁公司居多,在他们看来,最多到明年,汉阳钢铁公司就会成为中国最大的重工业企业,总公司设立于武汉则是再顺理成章的事情。

“……汉阳附近的土地,每平方米需要o。5元至o。7元,而且民居集中,公司需要承担极为昂贵的征地、拆迁安置费用,而设于南京,同样需要承担昂贵的地价……”

已经掀开底牌的管明棠看着众人,将公司内部提出的几个方案都一一拿出来做了比较,昂贵的地价,并不是公司愿意承担的,当然,这只是一个理由,仅仅只是一个理由。

“大家可以看到,现在公司所选择的这片位置,位于邯郑西南部,地下矿产极为丰富,尤以煤铁为甚,并有发展钢铁工业所需的各种非金属原料,这些矿产资源除公司外,并不为外界所知,所以,公司将总公司设于此,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矿产资源,同时,其地价低廉,有利于公司的总体开发,至于交通,邯郸位于平汉铁路沿线,他日可通过协商修建一条专线通往公司……,’

邯郸,这是管明棠最后的选择了,如果说过去的一段时间,“躺”在医院和“家”中,他在干什么,就是在构思着公司的未来,在南方被排除之后,他选择了翼南,甚至现在,不过是刚刚实现战场停火,五十八路军依然在前线,未来命运尚不可知的时候,管明棠便选择了邯郸,选择了后世峰峰矿区的位置。

选择这个位置,需要承担什么样的风险,管明棠自然知道,可现在,他宁可去承担未来的危险,之所以敢于做出这个选择,原因再简单不过——我不会再去逃避或者躲避,如果为了安全,管明棠会躲的远远的,他会把工厂设在四川,设在云南,设在陕西,而现在,不愿意再去逃避自己的责任的他,选择了邯郸,在他选择这片土地的时候,就意味着将来必须要做出的选择——无路可退!

“钢铁?”

几乎是在董事长的话中提到钢铁的时候,作为汉阳钢铁公司总经理,现在正致力于汉阳铁厂完全恢复生产的邵寒眉头便是猛然一跳,这难道……

“董事长,您的意思是,汉阳钢铁也要搬迁到这里吗?

固然,现在汉阳钢铁公司远离煤铁供应地,可仅只是从经济角度来看,搬迁工厂,对汉阳来说几乎不亚于致命性的打击。

“不”

摇着头,管明棠看着邵寒说道。

“中国这么大,仅仅只有一座钢铁厂是不行的,也无法满足未来中国工业发展的需要,所以我准备在这里建立一座新的钢铁公司,以满足未来北方发展所需要的钢铁,形成一南一北两大钢铁企业,”

新建钢厂,若是说搬迁都让邵寒无法接受,那新建钢铁厂,几乎让邵寒整个人变得瞠目结舌起来,中国的市场才多大,董事长居然还要建一座新的钢铁厂!

“董事长……”

没有任何犹豫,邵寒几乎立即出言反对,这反对并非仅仅只是为了汉阳钢铁公司,同样也是出于对于公司的忠诚,至少在邵寒看来,这是忠言。

“中国不可能再建一座钢铁厂!现在国内的钢铁市场不过只有几十万吨,若是再建一座钢铁厂的话……”

不待他把话说完,管明棠却打断他的话说道,

“中国不仅还需要一座钢铁厂,而且在未来,还需要更多的钢铁厂!”

(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二章事业的前提

第262章事业的前提

中国需要更多的钢铁厂!

面对邵寒的质疑,管明棠如此回答道,作为一个后来者,管明棠深知道,在历史上,中国可谓是吃尽了钢铁的苦头,在历史上,在8年抗战之中,中国的钢铁产量不过只有几万吨,而且大都是初级钢铁产品,极低的钢铁产量、低劣的钢种使得中国吃尽了钢铁不足的苦头,或许,现在在历史上受限于日债以及日人控制,倒致南京政府无法利用的汉阳铁厂,重归国人之手,重新点炉开工,而且采用大量“先进”技术,从而增加了高炉、平炉利用系数,使得钢铁产量大增,在全面复工之后的汉阳钢铁公司,甚至可能将会成为中国第一家年产百万吨的大型钢铁企业,但仅只有一个汉阳就够了吗?

不够!

或许,按照过去的心态,一个汉阳,足以满足中国的需求,但过去是过去,现在是现在,从长山塔开始,管明棠发现自己的心态在不断的变化着,他希望自己能够为这个国家做更多的事情,不再像先前一种被那种良心上的不安所困扰着。

中国需要的不仅仅只是一个汉阳铁厂,不仅仅只是一个大型机械厂,这一切不过只是一个开始罢了,正像管明棠计划中的北方工业园区一样,仅仅只是一个开始,一个全新的,属于未来的开始。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每每想到自己浪费了长达一年的时间,管明棠的内心便会被无尽的懊恼所困扰,现在,那怕就是一天、一个小时、甚至于一分钟,他也不愿意耽搁了,这次公司内部的会议,与其说是协调会,到不如说是一个传达意志的会议。

“可是,董事长,依照现在的规划,最晚到明年年初,汉阳钢铁就会全面复工,到那时别说是新建钢铁公司,即便只是汉阳一家的产量,市场就已经严重饱和了,而且……”

尽管汉阳钢铁公司是北方公司的下设子公司,但是作为汉阳钢铁公司的经理,邵寒必须要去维护钢铁公司的利益,维护整个依托钢铁公司生存的十余家卫星工厂的利益。

“而且,新建一家集煤矿、铁矿、运输、炼焦、炼铁、炼钢以及钢材加工的大型钢铁企业联合体耗资巨大,即便是把大冶炼铁厂的两座高炉北迁至新区,也不过只节约数百万元的经费罢了,建设这么一家企业至少需要数千万元,这资金问题……”

虽说出言反对,并不意味着邵寒没有去看公司新区的说明,实际上仅只是从钢铁厂的三座高炉炉容的数据,邵寒便敏感的意识到,新区新厂的高炉恐怕是用大冶铁厂和石景山两座炼铁高炉改造而成,或许公司暂时邵寒没有大冶复工的计划,但在邵寒的概念中,大冶铁厂也是汉阳钢铁公司的一部分,用大冶去培养一个“竞争对手”,即便是同属一家总公司,邵寒也没有那么大方。

市场、资金,可以说,在邵寒反驳中,他已经摆出了所有的问题,当然还不包括相对匮乏的技术支持,现在汉阳虽说聚集着全中国几乎所有的钢铁专家,但在实际生产中,依然面临着这样,那样的技术问题,尤其是对董事提供的钢铁冶炼新技术的吸引,依然在学习吸收之中,若是兴建新厂,汉阳成了什么?设备的提供方、技术的提供方,而他所扶持的,又是一个比汉阳更庞大的竞争对手。

这如何能让邵寒接受,又如何能甘心?

“资金没问题,这个我来想办法,至于技术,可以考虑从国外引进一些技术人员,毕竟欧美现在正值大萧条,许多钢铁企业倒闭,大量的技术人员失业,两家公司不仅可以趁机吸引一批技术人员,而且还可以购进一些二手炼铁、炼钢设备,无论是新厂,还是汉阳,都是北方公司的孩子,公司不可能厚此薄彼,这一点邵经理大可放心!”

心知邵寒为何反对的管明棠,在出言安慰的同时,又顺势敲打道。

“现在北方公司一共有三家下设子公司,若是算上开宏的话,也就是四家子公司,未来,北方公司的名下,还将会拥有一家家新设企业、新设公司,也许到明年,当我们再一次召开会议的时候,会有数十家,甚至上百家公司,这些公司无一例外的都将是中国各行业的领导者,对于外界来说,汉阳是汉阳,新厂是新厂,可对于公司来说,他们都是公司

的资产,所以,我希望诸位都必须要抱着一个心思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