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山河血 >

第205部分

山河血-第205部分

小说: 山河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一眼被羊肉串辣的额头冒汗,一副想吃,却又不敢放开吃的曾澈,管明棠笑了笑,他还是太过拘谨了,这个时代的人,很难像后世一样,和自己在这种完全放松的状态下,谈论正事。

“我准备着手成立一家调查机构,一来可以帮助公司获得各地商业情报信息,二来也可以帮助公司招聘各类技术人员,以满足公司发展的需求。”

调查机构?

被辣的舌头发麻的曾澈,不顾品味羊肉串的香味,眉头微拢,思索着董事长话里的意思。

“我这里有一份资料,”

说着管明棠随手递出了一份资料,现在,不论外界如何喧嚷,无论华北局势如何发展,管明棠都把自己的置身于一个相对平静的角落中,远离一切纷争,专注于公司的确发展

“全国冶金专业人才分类统计表”

看着手中的表格,曾澈委实一愣,在这份专业人才分类统计表上不仅清楚的列出了人数,同样也列出了加入公司的数量。

“全国拥有冶铁技术人员92人,其中54人为公司雇员,冶钢121人,公司雇员58人……”

一一道出一个个数字,最后管明棠却摇头叹息道。

“你看这些数字,全中国冶金工业技术人才总数不过才572人,有数种专业竟然少到只有两三人,可谓是凤毛麟角,而这些人数最少的专业,如采(冶)锰、钨、钼等有色金属,又是军事工业必需专业,可以说冶金工业人才的匮乏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的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所以呢…

抬起头,又递了几串刚烤好的羊肉串给曾澈,管明棠继续说道。

“公司在新区不仅要建立一系列的研究所,同时还准备成立一个教育基金会,资助一批青年学生出国留学,第一批可能会是一千人,也可能更多,不过……”

原本在手中正在翻烤的肉串突然被放置在烤架上,管明棠抬起头盯视着曾澈说道。

“不过,我不希望公司花大笔钱是给别人培训技术人员,为他人所用,所以,我希望,这件事,你能参与其中……

“哦……”

双眼猛的一睁,目中带着诧色,曾澈有些不太明白董事长的意思,难道董事长……

“我准备让你负责这个调查机构,不用担心资金,公司会最大限度的保障调查机构的资金,也不用担心设备,我会给你提供最先进的设备,总之,你负责把这个调查机构建立起来,毕竟,这也算是你的老本行。”

已经无需多言了,曾澈这时即便是反应再慢,也明白董事长的意思,董事长是想借调查之名,建立一家情报特务机构,在未来不仅需要完成基本的任务——收集商业情报,还需担负起公司的内部安全——人员甄别,包括对公司内部雇员、以及受公司资助的青年学生。

“是,董事长!”

对于曾澈来说,这一切的确是他的老本行。

“请董事长放心,我一定不会……”

不待曾澈表明决心,管明棠却是摆了摆手说道。

“先别表态,有时候,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干好这个工作,首先就要甄别自己,只有自己的队伍纯洁了,才能保证你的视线不为人所蒙蔽,这一点很难,而且,在未来,为了我们的共同利益,我们随时需要把与我们发生利害冲突的列入它的监视之下,这要求你们必须具备缜密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在说话的时候,管明棠指了指身边的一个手提袋,那个手提袋中,有十几本“技术资料”,或许这就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带来的好处之一——很多特工失业,大量涉及到特工、间谍培训的“技术资料”外泄,这些“技术资料”则是源自于克格勃、史塔西等情报机构的人员培训,与那些地摊书不同的是,这些书籍大都直接源自两所机构下属的间谍学校,是两国间谍学校的教科书。

过去,管明棠并不怎么看重这些,可现在,随着新区建设的开始,管明棠深知,不知多少人、多少组织会盯上公司,盯上自己,人无伤虎意,虎有吃人心,有些事情,总需要提前做好防范,为他人做嫁衣的事情,现在管明棠绝不会去做。

盯着烤架上烤出油来的羊肉串,管明棠的脑海中想到自己所曾看过的那些谍战电影,而在那些谍战电影中,他印象最深的却是史塔西的信条,印象最深的同样是史塔西对内部的监视与控制,或许那只是一个极端的个例,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它可保证很多事情。

“清泉,即然现在你负责这一块,我希望你和那里能做到……我们无处不在!”

一句话,在给出这所机构属于它的信条时,管明棠拿起酒瓶,盯视着曾澈那双此时完全被前所未有使命感所笼罩的双眼说道。

“我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

烧烤架上,作料的香味与羊肉串的香味混和在一起,曾澈的内心却久久无法平静,此时他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个天地,与过去不同的是,这一次,他将会在公司的全力支持下大展拳脚,当然,准确的来说,是在董事长的支持下。

信任!

这可以说是无以伦比的信任,没有多少考验,便直接将这样的一个机构交到他的手中。

“董事长,请你放心,我绝不会让您失望的!”

在向老板表示着决心的同时,曾澈看到老板递来了一张照片,在接过那张照片的时候,他整个人却又是一愣,因为照片并非像他所想的,是一个人的照片,而是一副画的彩照,而且这副画看起来,似乎真不怎么样。

“老板,这……”

“这副画在日本横滨,照片后面有它的地址,清泉,”抬起头,管明棠的脸上露出笑容来。

“我知道,你手下人才济济,怎么样,帮我个忙,把这副画给我弄回来!”

画是梵高的《向日葵》,既然它未来的命运将是毁于战火,那不如把这副画弄过来,在另一个时空中,也许可以卖到一个天价。

弄回来,不用细说,曾澈也知道这个弄回来的是什么意思!

将照片收入口袋中,曾澈已经取出手帕擦起了手和嘴唇上的作料,他知道,这场“野餐”已经到了结束的时候了。

“尽快吧!”

吐出三个字,管明棠又特意强调一声。

“包括你的工作,我都希望,尽快能步入正轨……”

在曾澈离开的时候,看着那个背影,管明棠视线在这一瞬间,显得有些呆滞,自己这么做是对,还是错?或许,只有时间才能回答这一切吧!

(未完待续。如果

第二百六十七章暗潮动

第267章暗潮动

民国22年5月,东北平奉铁路。

“嘟……”

平奉铁路上一列客车在行驶。在列车的二等车厢软卧中坐着一位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这个年青人一身西服革履,倒是显得气宇轩昂,默默地注视着窗外飞逝的景色。

“笃笃!”

突然,外边传来粗暴的敲门声。年轻人把门打开,两个气势汹汹的日本宪兵闯了进来,命令他拿出证件。年轻人看了他们一眼,然后谨慎的取出“护照”,说来可笑,明明所谓的满洲国是中国的国土,可是“满洲国”的人要进关,必须要持有护照,满洲国的护照。

“你的,建筑工程师的干活?”

拿着护照比对着护照上的照片,这时宪兵才注意到,这护照不仅是满洲国公务护照,同时还有关东军司令部的特别许可,而护照上的这个“满洲人”的职业则是——“建筑工程师”。

“嗨!”

正被检查的青年用流利的日语回答道。

“我是建筑工程师,此次进入中国是为了采购长春建设所需要的优质大理石……”

有了司令部的特别许可,自然的日本宪兵并没有刁难他,甚至对于这一个包厢里的人也客气了许多,众所周知,现在这些建筑工程师经常接触到关东军司令部的高层,谁知道,他背后会不会有一个什么大人物,在他们客气的退出去时,甚至轻轻的关上车厢房间。

而车厢里的其它乘客瞧着这个青年,神情却显得很是复杂,在这个车厢里坐着的虽说都是来关东做生意的商人,可他们依然还有自己的底线——他们是中国人,而眼前的这位先前让他们感觉不错的年青人却是——该死的汉奸或者满洲狗。

在接下来的一路上,建筑师总是受到有意无意的排斥,而在到达天津后,这位被排斥了一路的建筑师,并没有按照要求,前往天津日租界的饭店以原身份登记住宿,而是直接前往华界的一家饭店,然后他打了一个电话,一个求职电话

“你为什么要离开东北?”

林子强看着眼前的孙吉问道,不可否认眼前这个孙吉绝对是一个一流的建筑师,至少从他的履历来看,东京帝国大学建筑工程博士,“新京建设案”满洲国方面督造,不过,他并不是满洲人,而是一名台湾人,这到也不令人觉得有什么意外的地方,毕竟现在那个什么满洲国使用了许多台湾人

“我是中国人。”

迎着林子强的视线,孙吉的声音显得有些低沉:

“过去我从没有这么觉得,可在满洲……哦,是东北,呆的时间越长,和同胞们接触的越多,越觉得自己是中国人

点了点头,林子强倒没有说什么,他的建筑行需要建筑师,需要很多一流的建筑师,自然的,他不会拒绝这位“爱国的台湾建筑师”。

“一个月250元工资,不包括奖金,孙先生,你什么时候可以投入工作?”

“随时都可以!”

“好吧,这样,今天晚上正好有一趟列车去邯郸,你准备一下,和我一起去邯郸,那里肯定有你这位监造的用武之地,未来的一两年内,估计咱们事务所的工作重点都在那!

随着汽笛长鸣,傍晚时分,一列开往汉口方向的列车驶出了北平火车站。而在火车的一间车厢里,一个穿着身表面长衫打扮正在车厢里与友人在那里谈笑风生。

望着车窗外的华北大地,魏长远整个人都显得兴致勃勃的,他一边欣赏窗外的春景,一边对身边的朋友说道。

“这坐车,和旅行差不多,路上正好还能看些风景!”

朋友的话,让张佐民嘿嘿一笑:

“想不到,你还有这份雅兴,怎么样,这次去邯郸,有什么想法没有?”

“想法当然有!”

点点头,魏长远说道。

“我准备在那边先办了一所平民学校,专门招收贫困人家的子弟,然后教他们学文化,这也是咱们的老本行不是。

“你不准备直接进去吗?”

好友的回答,让张佐民忽然压低声音,然后小声地说道

“这样从外围进去,似乎困难了一些!”

而魏长远却是两眼盯着车窗外说道。

“咱们要先过去看看,那里差不多有将近三万失地农民,再加了几万从各地招募的工人,若是说集中,怕就是天津也无法与之相比,冒冒失失的进去,不定会惹出什么样的乱子,还是先在外围活动一下,然后看情况,再进去……”

显然,魏长远早就有了自己的计划,对此,张佐民自然不会说什么,毕竟,他们两个人,魏长远才是实际负责人。

“希望一切都顺利吧!”

“嘟”——

伴着长长的汽笛声,火车亮着雪亮的车灯在路基上奔驰,隆隆的列车震撼着宁静的夜空,沿着平汉铁路一路向南驶去。

第二天清晨,魏长远一行在邯郸站下了车,此时的邯郸火车站,看起来似乎和过去没有多少变化,如果非说要变化的话,恐怕就是在火车站出口处停着一辆客车,而那辆客车上写着“新区交通专用车”。

“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