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山河血 >

第292部分

山河血-第292部分

小说: 山河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间!”

于心间轻喃着这两个字,管明棠心知只要撑过这两年,一切都会结束,两年!希望玉门油田,这块肥肉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吧!

“你在想什么?”

突然,娇柔的话声打断了管明棠的思绪,顺着声音看去,管明棠的视线中映出一个穿着毛呢长袖连衣裙的女孩,是秋怡!这时管明棠才恍惚记起,今天是陪她出来游玩的。

“没什么,只是看着扬子江有些失神!”

管明棠随口应附了一句,他喜欢秋怡那双美眸中透出来的纯真,或许正是那纯真吸引了他,使得他愿意在其间沉沦o

“又骗人!”

娇嗔的哼了一声,李秋怡却没有追根问底,她知道男人总有自己的心事,而眼前这个男人,只会有更多的心事,在他不想说的时候,最好……嗯,不要去烦他!

“那有!”

笑辩着,管明棠牵过李秋怡的手,另一只手指向扬子江说道。

“我刚才在想,有一天,也许,可以在这里修一座公路铁路桥,勾通两岸,便利交通……”

谎言,这是善意的,对于管明棠来说,他并不愿意让自己喜欢的女孩陷入那种世间的阴暗之中。

“在扬子江上修大桥?”

眨着美眸,望着宽阔的扬子江,李秋怡被管明棠的话给吸引了。

“这么宽的江面,而且水流又这么急,能修成吗?”

“当然能!”

与美女并肩而行,总是会让人心生自豪之心,而与恋人一起散步的感觉,总让人心旷神怡。有了这种感觉,管明棠的心情自然舒畅了许多。而这扬子江江边的经心修整的草地,更是供给情人谈情说爱的地方,一步一步踩着,依偎着,心跳着,热血沸腾着。

“有一天,我们会在这里,修建一座跨江大桥,到那时……从此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在谈及这个话题的时候,管明棠都觉得自己没有什么情调可言,甚至就连现在和秋怡之间的聊天,也有了一些政治色彩,以至于他分不清是谈情还是说事。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嗯,这首诗做的倒是不错!”

只要同恋人在一起,不论是什么话题都不会让李秋怡觉得烦闷,反倒是颇感兴趣的同管明棠聊了起来,甚至点评起诗来。

“没想到你还会作诗,明棠,你会做生意、会拍电影、会写剧本、会作曲、能填词,还会写诗……”

转过身望着管明棠,李秋怡的美眸中闪动的尽是充满爱慕之情的眼神,而面对这种称赞,管明棠却只觉得一阵耳热,世间真有这样的完人吗?自己不过就是剽窃罢了。

“嗯,啊……”

耳热着,管明棠注意到阳光映在她的脸上时,整个人在阳光中显得特别的美丽,一时不由有些看痴了。被如此盯视着,李秋怡只觉脸颊一红。

“你在看什么?”

“看你!”

女孩的害羞,让管明棠对她微笑着说道。

“在阳光中你的脸色很好,很滋润……”

说着管明棠便拿出挂在肩边的相机,然后围着她绕了一大弧形,先蹲着照,然后站起来照,然后又躺下用相机对着她又拍了几张照片。

“不要拍这么多照片!”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管明棠和每一个沉浸于爱情美妙中的年青人一样,他为自己心爱的女孩拍着照片,一边拍照一边轻声跟她谈话,有时他停下来凝视着她,目光穿过她,绕着她,一直看到她身体里面。

“这样站着!”

让李秋怡的背稍稍往后仰一点,然后管明棠看着面前的女孩轻声说。

“好的,就这么站着。”

眯着眼睛看了一下,现在光线最理想不过了,随即,管明棠按下了相机的快门。

终于在胶卷拍完之后,管明棠收起了相机,李秋怡看着管明棠有些好奇的问道。

“你很喜欢拍照吗?”

“嗯……”

点点头,管明棠并没有否认,实际上拍照的习惯是到了这个时代之后才养成的,他希望记录下这个时代的一些特点,希望记录下自己在这个时代留下来的印迹,以及带来的改变,而之所以拍下这些照片,是他希望,假如有一天……至少这些照片,可以提醒他,他曾经做过什么。

“为什么喜欢拍照?”

“我想用照片记下美好的事物,你也是我人生中最美丽的记忆……”

痴痴的看着李秋怡,伸手轻抚着那如玉般无瑕的脸庞,在女孩有些羞涩的垂首时,而此时此刻他明白,自己已经无可救药地深陷于这个女孩娇柔之中,再也不想回头了!是的,他爱这个女孩!再一次确认了自己的感情,一直以来,对感觉处于回避状态的管明棠只觉得如释重负。过去他从没有想到,自己会在这个时代找到自己的最爱!这是爱情,无关她的家庭,她身边的一切,自己只是单纯的喜欢这个女孩!那么她呢?她爱自己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对此管明棠并不怀疑,但是想到自己的往返于两个时空之中,假如有一天,在那个时空钥匙无法再次打开时空的时候,那……想到这,管明棠的心情转为沉重,暗自叹息着,他的心从未像现在这样混乱,可眼前的这个女孩,正如同在这个时代的事业一样,都是他无法舍弃的。

他紧紧的将女孩拥抱在怀中,良久之后,管明棠轻咬她的耳垂低声说道。

“秋怡,嫁给我吧……我要你时时刻刻都属於我!”

他的低喃像世上最美妙的音乐,唤醒了李秋怡身上的每一个快乐细胞,在这一瞬间,她只觉得那份甜蜜渗透她的全身,以至于整个人完全沉浸于这未曾体会过的欢乐之中。

尽管李秋怡好想大声的答应他,可是她只能声如蚊蚋地说道。

“我,我,嗯,嗯!”

然后就什么都说不出来了。

她的回答虽然很小而且很模糊,但管明棠还听到了,他的嘴随即覆上她的唇。各种美妙的感觉随之冲击而来,随即将俩人一起带进了绝妙、轻飘、晕眩的激情漩涡……

良久之后,在这充满激情的吻结束后,管明棠看着女孩那羞红的面孔,笑了起来,这一刻,他似乎忘记了先前的忧虑与烦恼,被他这么盯视着,李秋怡却只感觉脸蛋越来越热,热的发烫,就像是……突然,像是想起什么似的,李秋怡的眉头猛的皱成了一小团儿。

“怎么了?”

看着他温柔的目光,李秋怡轻轻摇头,喃喃道。

“我忘了,我忘了……”

“忘了什么?”

托起她的脸,管明棠看到她眼底的的懊恼,这是怎么了?她后悔了?心下不由一沉……

“夫人,我是说蒋夫人,”

然后李秋怡红着脸说道。

“你不是让我给夫人送过化妆品吗?她,她有问我,我和你,我如实的告诉过她了,她说,她说……”

此时李秋怡的声音越来越小像是做了什么坏事似的。

“这是好事,对我们没什么影响,高兴点。”

嘴上这么说着,管明棠的眉头还是微微一皱,那位蒋夫人居然想做自己的媒人!当真是蒋夫人啊……绝不放过任何笼络人心的机会。

说着,管明棠将女孩揽进怀里,轻声说道。

“无论别人怎么做,我是向你求婚的,嫁给我,好吗?”

这一次,李秋怡没有马上回答,好一阵子才在他怀里点点头,轻声答应着。

而轻拍女孩的后背,管明棠的双眼却盯着扬子江,心下还是不禁发出了一声叹息……

(管明棠终于不再是单身了,和李秋怡的结合,在某种程度上,能让他真正融入这个时代,真正成为张静江的门徒……求月票!)

第三百九十章分肥

民国二十四年10月底,这几日,南京显得甚至热闹,在私下里许多小道消息盛传着,而其中流传最广的消息,一是币制改革已成定局,白银随导都有可能退出历史舞台,对此产业金融界可谓是极受鼓舞,原因无它,自去年美国实施白银政策引起世界银价腾涨,使中国国内存银大量外流。数亿银元外流导致国内通货紧缩,使银行收紧银根,不肯轻易放贷,引起工商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生产经营不能顺利进行。由此导致失业增多,物价暴跌,大批工商企业破产倒闭。资金的外流又引起国库收入减少,国际收支不平,这样相互影响的恶性循环,使社会各界均受到严重的打击。在银本位已经崩溃的局面下,实施币制改革,国内因通货紧缩而造成的顽症得到改变,对此利好政策实业界自然极为欢迎,当然其中亦有反对之声,比如日本驻华大使更是宣称日本政府强烈反对中国实施币制改革,但在英美的支持下,日本反对似乎没有什么大意。

而另一个消息与讨论多时的“币制改革”不同,就像是突然炸出的惊雷似的,“西北发现大型油田”的消息先于南京政界后于金融界流传,而更引起南京外交界的注意,“预计年产千万桶”大型油田,对此各国自然极为关注,而最为关注的同样也是日本,同样作为一个“贫油国”,对于中国发现大油田日本自然极为上心,尽管其明知国民对其抵制,其仍然通过一些渠道表示“愿意出资与中国合办此油田”。

无论是“币制改革”亦或是“西北油田”,南京的消息灵通人士都知道其中宋公馆的那位的影子是少不了的,一时间几日来,于宋公馆打探消息者纷纷登门拜访,以获得两则流言的准确消息,最终他们各自获得自己所需要的情报满意而归,

与平日一样,这日下午,几天来一下处于世人关注中心的宋公馆,突然关门谢客了,而在“北极阁一号”内却是一派贵宾满座之相,贵宾有浙江兴业银行的徐新六、上海银行的陈光甫、中国银行汪楞伯和霍宝树,自然的也少不了北极阁一号的主任——宋子文本人。

雪茄烟的烟雾于房间弥漫着,其间裹杂着的咖啡的香味以及茶水的清香,此时这些江南银行界的巨头们,正这里商讨着一事,说是商讨,其实更多只是指定,正如过去一样,一个大蛋糕摆在桌上,最终作主的不是食客,而是端出蛋糕的“主人”,而这个“主人”自然不是其它人,而是这北极阁一号的主人——宋子文。

作为委员长的内弟、前任行政院副院长、财政部长,外界对宋子文可谓是指责颇多,尤其是对其贪腐的传闻更是数不胜数,无论对宋氏的指责有多么夸大,但每一个流言都带有现实的投射。而在宋子文所涉及的企业投资中,都能清晰地看到以其特殊“身份”享受的特权和好处。

正如去年宋子文牵头成立的中国建设银公司,更是被外界视为其控制下的官商企业的典范。虽然对外宣称是“纯系私营商业公司”,但银公司是一家非常“特殊”的金融公司,它的筹建得到了蒋介石的同意和财政部的支持。其大股东是包括中国银行在内的13家国内银行,小股东则是宋子文、孔祥熙在内的一大批政界要人和金融界头面人物。

而宋子文所以采取这样“官商”合办的形式,一是为了绕开来自日本的多方阻扰,以民间的面目引进来自欧美国家的投资,另一方面,它又具备某种国家企业的信用和功能,可以提高外国投资者的信心。

在过去的一年间,银公司引进外资和投资完成诸条铁路的建设,并为吸引外资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模式。配合政府的需要,充当政府和国有银行之间的中介,对煤炭、电力、矿业等资源类企业进行投资。

也正是由于其特殊的身份及与政府的关系,公司自创立之初就红红火火,资产不过一年便由创办时的1260万元迅速扩张至数千万元,纯利高达百万之多。这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