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山河血 >

第348部分

山河血-第348部分

小说: 山河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望远镜中观察着一排进攻跃进的白子新注意到各组班排班之间,不断实施跃进掩护,他满意的点着冰,社里过去利用农闲时进行的战术训练并没有白费,而跃进与跃退是最基本的步兵战术,跃进以后组为先、前中掩护,而跃退则反之,以前导为先,中后掩护。

“三班第二次跃进距离过大,一味寻求掩护,加大后两组暴露火线时间!”

随着白子新的讲述,作为连干事的赵逸明则不断的用笔记录着,只不过他所做的记录并不是文字,而是一张张简易的进攻图解,这是留于“战斗结束”之后的总结,与其它的团兵穿着的没有军衔标识,只有胸前白标书写军阶的军装不同,赵逸明的军装上衣领处带有“学”字章,而胸前的“邯彰乡村服务学校”校章则表明他是乡村服务学校的学生,每年冬训期间,乡村服务学校以及北方商学院的学员都会在其战术作训时,任各连干事,协助各民团连制定作战计划,进行作战总结,对于他们而言,这是极为难得的实地战术课堂。

“二组跃进……”

就在二组向村口跃进时,突然,村口一堆垛草处猛的冒出一面小红旗,小红旗摇动数下。

“敌军机枪压制!三班二组减员两人!”

在冲着前方大声喊叫时,白子武又恨恨向着前方大声叫骂道。

“子良,你他妈的怎么指挥的部队,跃进距离不超过一个小组单位纵深,一个小组纵深!”

远处传来的骂声,让白子良一愣,这会他才意识到自己犯了什么错,而那面小红旗依然在摇动着,那面小红旗代表一个机枪火力点。

“向右翼移动半个单位,利用三组冲锋枪和一组机枪形成交叉火力,三哥倒还不笨!”

嘴里这么念叨着,白子新又把望远镜投向另一个方向,这种模拟战术进攻过去每个星期,都会至少进行一次,不过那是在白小营,而在这次村庄进攻演习中,虽说环境变得陌生,但是各班排的进攻队形看起来都符合标准,依然像平素训练时一样保持着疏散的队形,且保持低姿跃进,这都是平素不断训练的成果。半个钟后,在村庄的庄口处升起一面国旗,这意味着进攻部队已经完成“战斗任务”。

“白连长,你们社团兵的训练不错啊!”

赵逸明如实的说道着,在他看来,白小营的团兵训练的着实不错,以他的经验来看,至少比自己村里要强些,他进乡村建设学校的时候,赵庄团兵的进攻还像是乱蓬蓬的,完全寻不着章法,那像他们,虽说看似有些不足,可是却已初具其形,只需再加强训练就行。

“勉强凑和吧!”

望着远处的已经收起的信号旗,白子新看了一下手表。

“聚离集合时间还有四个小时,距离33。5公里,要求行军时速不得低于9公里……”

在这三个月的训练之中,这些团兵不仅要接受严格的战术训练,要求每个团兵必须基本掌握班组战术协调,而且每天都必须进行五公里的强行军,而每周都要进行一次超过三十公里的强行军,在与团营汇合后进行营级规模的战术协调训练,期间还将实兵演习、救援演习等等。

而这种没有训练场的训练,不仅节约了民团的经费,同时还最大限度的使得民团训练接近战时,在每天不断的行军过程中,士兵的体能得到充分锻炼,而且在一个个攻防之中,最基本的班、排、组战术都可以运用了,例如各种地形的攻、防、退、追、遭遇等。而且他们还有一个科目是中国其它军队所缺乏的——在行军时,他们必须要考虑到“敌军伏击”、“遭遇”,因为每一个营连都有一个任务——在行军过程中,伺机伏击某支参训部队,而伏击与反伏击作战、行军遭遇作战的成绩又被列入他们的结合考评之中,也正因如此,才使得各村、社的团兵在行军时,从来都是小心至极点,生怕稍有疏忽便落个“全军覆没”的境地,而“全军覆没”在每年冬训时,都是极为普遍的现象。

而这就使得团兵极为重视行军训练,在如同战时一样派出尖兵搜寻敌军的同时,又要求士兵作到在宿营或行军中遭袭后突然发起攻击,也就是在一个口令之下,将行军时的三行纵队立即散开,成战斗队形。通常行军间呈战斗队形时,速度会比较慢,如果在公路上行军,一个钟头只能走十公里,所以必须成三行纵队行军,但是在行军间如果突然受到敌人的攻击,他们必须立刻从行军队形转变成攻击队形。

而此时同时也不例外,一个尖兵班被派出后,白子新指挥着连队沿着道路行军,两个步兵排依在道路两侧行军,一个步兵排则在田间行军并搜索警戒两翼,尽管如此他们的行军速度依然很快,在视线内的尖兵班和两翼的警戒班则不断的发回安全信号。

在行军队伍中的赵逸明这时则越发的佩服起身边这位“白连长”,从他奉命加入这支部队的开始,这个“白小营民团连”总给他带来太多的惊奇,昨天行军时,另一支民团连试图伏击其,却因其行踪被提前发现,伏击演变成遭遇,且其侧翼又遭到白小营连迂回攻击。

行军纵队距离不超过十个小组单位以目视、耳闻为限,前置尖兵需与部队保持耳闻距离,末组与前组保持距离不超过目视……虽说加入白小营连不过数天,但赵逸明还是将许多在战术课堂上所学的内容与其贯通起来,乡村服务学校或许是一所培训乡政干部的学校,但因为乡村干部需要出任民团军官,使得他必须要在学会基本的步兵战术,只有如此,才能在未来出任乡村干部时,不至无法督训民团。

“前方经过市镇,注意警戒!”

随着一声令下,原本的行军纵队随之变成了双排进攻纵队,两排民团官兵互相掩护着,在市镇外围等待,直到十数分钟之后,待尖兵班完成搜索,确定市镇安全之后,方才进入这个市镇。

当这支民团的连队进入市镇的时候,虽说过去每天这里都会有民团经过,但是当这些民团官兵以搜索警戒队形持枪进入市镇时,还是引起了镇上的人们围观,一些商铺和妇人更是在路边摆着茶摊,劝他们喝口茶再走,不少士兵都驻足大口喝着热茶,而在他们喝茶的时候,在附近的一个小茶馆里,两个人则是好奇的打量着这些喝茶的团兵。

如果留心的话,可以注意到,当他们喝茶的时候,只有三个人喝茶,而另外还有十个人则分成三组,分别在茶摊前方侧后以及茶摊边保持警戒,一组喝完茶后,另一组才会接着喝茶。

“邯彰民团!”

坐在茶馆里,注意到这个细节之后,桥本群的眉宇猛的一锁,而他身边的阪原次郎更是面带惊讶之色,全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这一幕,往往细节更容易透露出许多信息。

“大不一样啊!”

作为支那驻屯军新任参谋长,这一趟参谋旅行是桥本群就任后,进行的第一次参谋旅行,而为了这次参谋旅行,他甚至没有参与支那驻屯军在北平、天津一带举行的军事演习,只是在制定计划之后,便悄悄的化妆成中国人南下了,整个参谋旅行一共兵分两路,分别沿“平汉铁路”、“津浦铁路”两条华北主动脉铁路南下,而他选择这两个路线的原因非常简单,在未来的作战中,日军只能沿铁路南下。

而铁路沿线支那军队部署情况、地方兵志情报都是这次参谋旅行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在进入邯郸后,其更是直接与“大部队”脱离,开始有针对性的对邯彰专区的情报加以搜集,而他之所以如此重视邯彰专区,最为根本的原因就是这里的以“北方新区”为首的邯彰发达的工业体系,而来到这里所目睹的一切,却让他感到震惊。

而让他感觉震惊的并不是这里林立的工厂和道路两侧的高压电网,更准确的来说,是这里随处可闻的口令声,以及随处可见的民团。

“两百万民团!”

眉头猛的一皱,尽管明知道所谓的“两百万”民团,实际上更多的是数字上的意义,毕竟这里还有一百万工人,那些工人是不可能动员的,但这里至少还有一百多万民团,仅只是这个数字,都令人头皮发麻,而现在,目睹了这支民团“喝茶”的举动之后,更是加重了桥本群内心的忧虑。

“如果,邯彰民团的每一支部队,都像他们一样的话,那么……”

就在桥本群于心下暗自警惕时,跟随着他的阪原次郎少佐则在一旁轻声说道。

“阁下,我们似乎暴露了……”

第二十七章震惊

一走出店外,借着戴帽子的功夫,穿着一身棉袍的桥本源便发现对面街边站着两个青年人,他们佯装在观看一家商店橱窗里陈列的货品,无论是现在还是之前,他们似乎都没有把视线投向茶馆,难道说不是他们?不,不对

突然,那玻璃上映着的影子,让桥本源明白了,他们之所以站在那里,实际上是在利用玻璃的反映,监视着这边的茶馆。

“真是一群狡猾的家伙”

发现对方果然是反情报人员后,桥本源的心下不由一紧,直到这里,他才意识到,为什么关于邯彰情报资料为何极为有限,在过去的三年间,前后不知多少情报人员在这里失踪。

失踪

他们不是失踪了,而是……

意识到危机之后,桥本源朝着阪本使了个眼色,两人便迅速离开了,在他刚一走开之后,那两个青年人也迅速离开了橱窗前,隔着马路朝同一个方向走去。

这一来,桥本源已然彻底明白了,他们监视的目标就是他和阪本

自己是怎么暴露的?

桥本源在心里如此暗忖着,可他却依然不动声色地继续向前走着。

此时,他更关心的问题是如何避免“失踪”,或许,中国政府对日本人极为“关照”,但是,像他这样的参谋旅行都是以“中国人”的身份进行,换句话来说,按照中日两国达成的协议,如果他们没有到中国警察局登记的话,中国政府对他们的安全也就不负有任可责任。

问题是,他们是如何发现自己的?为了避开邯彰地区的中国情报人员,桥本源选择避开了城市,而是在乡村进行参谋旅行,可即便是在这里,他同样也暴露了身份,这是怎么回事?

就在桥本源在内心紧张不已,不知他究竟是怎么暴露自己的时候,他又借着假装买东西的作伪装,用余光观察一下,不过是偶一分神之际,对面街上的两个家伙竟已不知去向

“那里去了?”

桥本源不禁暗觉诧异起来,那两个家伙跟了一段,怎么突然放弃了跟踪?

这时他已到了汽车站,就是他进入这个乡村的地方,在邯彰专区,汽车站是极为普遍的存在,稍大点的市镇,都有汽车站的存在,而在他的参谋旅行中,更是特意强调了这一点由现代化公路构成的便利的公路交通网络。

举目四眺,此时那个设在镇口一家杂货店前的汽车站,已经站着五六个男女,他们偶尔会朝着汽车驶来的方向看去,显然是在那里等待着汽车,虽然没有人对他特别注意,但其中说不定就有人在暗中监视。

对跟踪这一套,桥本源并算是不外行,他知道这叫“接力跟踪”。换句话说就是分段替换,不由一两个人跟踪到底,跟了一段便把目标交给其他的人接手,换人继续跟踪,这样才不致使被跟踪的人容易发觉。

往往有人发觉跟踪的人突然不知去向,以为对方已被放弃,因而松懈了警觉,实际上仍然在被跟踪

而此时桥本源既己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