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山河血 >

第420部分

山河血-第420部分

小说: 山河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7月27日开始日军发动全面总攻以来,至8月1日,用了仅仅短短不到l周时间就占领了河北心腹地区大片土地,华北局势的恶化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在局势的影响下,此时的南京空气也变得紧张起来。

“8月1日以后,实际宋哲元的29军绝大部分部队已经撤退到河北的涿州到静海一线,完全退出了当年的平津地区。由此日军已经基本控制了中国北方最发达的平津两市以及周边地区。”从8月1日开始,平津一线日军暂时停止全面进攻,派出一部进攻长辛店一线,将29军仅存的一小股部队击退出平津地区。就现在的形势来看,他们并不是准备停手不打了,而是他们由于兵力有限,不能四面出击,必须商讨下一步的主攻方向,截止8月1日,日军在原有华北兵力1个师团又3个旅团的基础上,又从关东军调动一个半旅团的精锐部队约l万多人赶赴平津一线……”

在大本营作战会议室内,由新上任的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冯玉祥简单向大家介绍了华北作战情况。当冯玉祥讲到华北的**各线作战不利,损失巨大,日军部队进展很快,**几乎无力阻挡的现实以后,参加此次会议的将领或是表情严肃,眉头紧锁,或是低头抽烟不语。

尽管,目前涿州,保定之间的**有万福麟东北军等杂牌军3万多人,另外还有约10万中央军在石家庄到保定一线,还有29军败退下来的部队5,6万人,而在邯彰还有近6万新一军,也就是说河北省北部**总兵力约267j…人。除此以外,还有大约257j…中央军在津浦铁路,陇海铁路一线,随时可以开入河北,换句话说**很快会在河北省集中近50万大军,虽说对日军依然有兵力优势,但华北的局势依然不容乐观。

在冯玉祥介绍华北作战情况时,坐于首座的蒋介石则是神情凝重的听取着冯玉祥的汇报,他非常清楚华北战局崩溃的原因,非战之过,实是人之祸,旧军阀的那些陈规陋习在华北之战中,尽显无疑,但是法不责众。面对众多将领的无能和失职,他欲惩也无从下手,只能权且先记在账上。但从这一仗,他已意识到了手中杂乱的200个师究竟能有多大的战斗力,更认识到了造成这200个师军力大减的根本原因。

在冯玉祥汇报之后后由希特勒派来的德**事顾问团团长冯·法尔肯豪森将军讲述他拟定的华北决战的计划,作为一个典型的军人法尔肯豪森一开口便从军事角度上介绍了他的华北决战计划。

“集中**全部主力于华北,以石家庄,保定,德州一线为第一道防线,黄河一线天险为第二道防线,以这两条防线作为和日军决战区域,尽一切力量阻挡日军前进。”

法尔肯豪森将军是严谨细致的德国人,而且有着非常高的军事素养。他非常详细一点点说出自己的计划,包括具体防御战略的每一个细节,甚至精确到每一个团的使用,前后说了1个小时。

“法尔肯豪森将军!”

就在法尔肯豪森讲述着由其制定的决战计划,当讲到一半的时候,与会的白崇禧将军站了起来,打断他的话。

七七事变爆发以后,蒋介石立即请有“小诸葛”之称的白崇禧来南京商讨对策。白崇禧随即,从桂林乘坐法制小飞机赶赴南京,随后就任**副参谋总长。

在听到法尔肯豪森长时间决战计划以及战斗部队的部属以后,白崇禧终于忍不住了,他先是很客气的称赞了法尔肯豪森将军高超的军事素养。但他随后直截了当的问道。

“目前日军在华北投入兵力已经达到407j…‘之众’据可靠情报还有207j…‘大军很快会赶到’另外还有多少其他日军在日本国内编组还不太清楚,根据一般常识日军至少可以用在中国~…‘部队。这尚且不谈,您认为我们需要在华北使用多少部队才有可能阻挡这60万日军的进攻?如果我们想要反击收复河北,察哈尔等失地,您看需要多少兵力?”

面对白崇禧的提问,在翻译如实的将白崇禧的问题翻译之后,法尔肯豪森先是愣了一下,随即通过翻译直率的回答道:

“根据我的估算,由于贵**队和日军武器装备,军事训练等个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加之华北地区都是平原,贵军无任何防御地形可以利用。经过我和德国顾问团十几名军官详细的估算,如果贵军想要在华北平原有效阻挡住607j…日军的进攻话,那么需要约150万到180~…部队。”

说到这里,法尔肯豪森稍微停顿一下又继续说道:

“在座诸位将军们都知道,一般认为日军防御能力要强于他的进攻能力。如果想要反攻华北成功,并且收复失地的话,贵军至少需要2007j…‘部队。在座的都是我的朋友,我以中国朋友的身份坦率的说一句,即使贵军出动2007j…‘部队’由于双方军力的差距,我看也只有六成把握能够收复华北失土,将日军赶回东北。至于收复东北和台湾,在现在阶段是绝不可能的。”

法尔肯豪森的这句话一出,满座皆惊,而冯玉祥等人更是惊讶的看着法尔肯豪森。

面对法尔肯豪森的回答,白崇禧却是面不改色的将视线转向与会的众人,实际上他的眼睛却盯着坐在正中位置的蒋介石:

“诸位都听到了,法尔肯豪森将军说的是非常中肯的。我们目前全**队也只有1707j…人,现在还分散在全国各地,即使马上集中,以我国的运输能力恐怕没有三五个月也无法集中百万以上的兵力到华北来。可是按照现在的态势,日军恐怕三五个月就可以度过黄河一举打到湖北来。法尔肯豪森将军说的进攻我们就不谈了,光是说防御,也至少需要l50万部队。大家都知道我们这1707j…部队中,留下驻守边境,对付土匪,叛军,防备日军在沿海登陆至少需要50万人,那么光靠剩下的1207j…人,我们恐怕连守也守不住?这样的仗,能打吗?”这样的仗,能打吗?一声反问之后,烟雾缭绕的作战会议室的气氛再次发生了变化,在气氛压抑到极点的时候,一直面无表情的蒋介石终于打破了之前的沉默,他看着白崇禧问道:

“建生,那么你的意思是什么呢?”

见委员长打破了沉默,白崇禧笑了一笑,然后看着委员长说道:

“其实委员长早已经制定了计划,何必由我来说呢。我听说陈诚处长已经制定了相应的作战方案,就不用我多说了,请辞修说吧!”

说话时,白崇禧将视线投向陈诚,这位军政部部长,他之所以敢于直接反驳被委员长视为老师的法尔肯豪森将军制定的决战计划,是基于他在广西时,对中央各种举动的关注,而今年年1月的那次民国建元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演习,让他相信,对于华北当前的局势,早就在委员长的意料之中,而相应的针对中日两国的现实差距,中央肯定也制定了相应的作战计划,这个计划绝不是如法尔肯豪森将军所言的华北决战。

对于中央的作战计划,白崇禧并不了解,但是在他来到南京就任副参谋总长之后,在获知中央有将新一军调出邯彰的打算后,他便知道自己猜对了,而现在既然委员长问到了,他自然的将皮球踢给了陈诚。

第一百二十章战术与战略

“白建生啊!”

被白崇禧推上前台的,在心下暗叹口气,叹着白崇禧这位“小诸葛”果然会抓住一切机会来展现他“小诸葛”的智谋,陈诚又不动声色的看了蒋介石一眼,见委员长并没有反对,于就接口说道:

“其实大家也都应该知道,这对我们内部来说也不算什么秘密了。”

陈诚说的是实话,对于军方高层而言,这并不是什么秘密,“128事变”以后蒋介石立即开始了筹备淞沪南京杭州一线对日作战的各项准备工作。而其中一项军事上的准备,就是命令参谋部立即的大量参谋去上海到南京这一线勘察测量地形,绘制地图,为未来的决战做准备。

这些参谋们非常努力,他们连同众多能力出色的德**事顾问们出色的完成了任务。

经过实地勘察和后方详细研究,他们认为日军进攻上海的主力应该会从吴淞口和杭州湾登陆,以正面进攻和迂回包抄的方式击溃在上海的守军,然后从太湖的南北方同时西进,分几路进攻南京。

光是实地考察和纸面上的估计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一个完整的军事计划必须通过军事上的实地演习。自从清末1905年袁世凯的军演以后,民国基本没有大规模的军事演习。至于准备抗日也应该是半隐蔽的事情,不能大张旗鼓,让日军有所戒备。

可是为了备战,委员长也豁出去了。他下令组织陆军大学第10期全部学员以及中央军德械师在上海附近的嘉兴,乍浦一带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军事演习。此次军事演习除了提高官兵战术素养以外,主要是通过演习修补研究现有淞沪会战的战略战术上存在的缺陷。

此次军演总兵力约3个师,一方扮演防御中的**,一方自然是扮演进攻的日军。这么大规模的军事演习是国民政府北伐成功以来的第一次,随后又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国府参谋部在参谋部总长程潜主持下,由众多军方智囊在1937年1月完成了《民国26年度国防作战计划》甲乙两案,由陈诚亲自修订过上呈蒋介石。

计划里面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在上海一线的作战部署和指导思想,里面包括海陆军三军在上海的具体作战计划,包括具体步兵每一个师的使用,空军优先打击目标,海军阻拦长江防线的方法等等。动作这么大,自然的也就不是什么秘密了,只不过唯一的秘密是执行这一计划的时间与目的。

“委员长花费几年的时间来完善这个计划,其实简单说来几句话:全力进攻上海的日军海军陆战队,让日军在上海增兵,无暇顾及华北方面!我们要在上海拖住日本人,让他把用来增援华北的军队全部用在上海,甚至将现在已经在华北作战的现有部队也增援到上海来,这样一来就迫使日军按照我们的设定的模式来打了,他们也就必败无疑了。”

在陈诚讲解着委员长的计划时,其他将领并没有说话,而当翻译把这段话告知法尔肯豪森之后,他立即询问道:

“但从一般军事的角度来说,任何一个国家作战都要避免两线作战。贵军在北方尚且不能阻挡日军的推进,为什么又在上海开辟第二个战场呢?”

面对法尔肯豪森的询问,陈诚颇有些无奈的说道: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如果我军实力不是明显弱于日军,能够在华北抵抗住日军,我们就无需这样做。但我军实力,您也知道,用贵国武器武装起来最精锐的几个德械师的战力尚且无法和日军甲种师团相当。目前不这样打的话,我们恐怕就要亡国了。”

随后陈诚又继续解释道。

“中国如欲求得抗战的胜利,那么就只能采用层层防御的持久战,用三层坚固的防御体系和日军鏖战。这三层的核心是四川省,该省有4000,50007/‘人口’也就是可以出至少100~j…‘兵员’更是著名的产粮区,可以负担军队的作战。如果把军工体系迁移到四川,在开通通过云南或者新疆到海外的物资援助线路,加上四川省周围地形全是一夫当关的山地,只要防御得当,将士用命,日军是不可能攻下的。所以四川是抗战的中心,也是民族复兴的基地,是最坚固的最后防线。而第二层的就是围绕着四川省的一圈省份,主要是湖北,湖南,贵州,广西,云南,陕西,甘肃,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