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山河血 >

第58部分

山河血-第58部分

小说: 山河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曾伯康与马特辩论的时候,北方公司的一行人就站在一旁看着。听到他的这句话,吴子川实在是忍不住了,他走上前去,对马特说道。

“马特先生,你说我们的改造方案和零件达不到要求,你有什么证据吗?我们把改造部件运来之后,你连看都没看一眼,我们的方案,你也没接触过,凭什么就说不合格了!”

马特立即意识到被人抓住了小辫子,可这时却容不得他退缩,大班亲自吩咐过他,无论如何都必须要阻止中国人完成改造并进行试车,于是他便狡辩道。

“需要看吗?中国的工业标准可以达到英国的工业标准吗?再则中国有工业标准吗?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中国的工业制造,还停留在上个世纪作坊制造的阶段,你们可能完成复杂的机器部件制造吗?”

话间、语中的轻蔑之色尽显无疑,面对这种质疑,一直冷眼看着这一切的管明棠却嘿嘿地笑了起来,他走向前去,直视着马特。

“英国的工业标准,并不是世界上最好的,至于中国的工业标准,我可以保证一点,至少北方公司的工业标准,是远远领先于英国的。”

对于这一点,管明棠极为自信,在这个时代的中国,并没有制造工业标准,这一点说的到是事实,但是北方公司却执行着严格的机械工业标准,而那一标准却是参照网上公开的50年代的德国工业标准制定,准确的来说是直接“套用”,之所以选择德国的工业标准,倒不是因为德国的先进,而是因为中国的工业标准信息需要用钱购买,而德国的工业标准则可以直接下载。

在管明棠说话的时候,原本被马特的话激出一团火的中国记者们,在叫好之余连忙给他拍下几张照片,在镁光灯闪动动,他们不停的交头结耳的问道,这个人是谁?

同样,马特也愣了一下,这个人是谁?他怎么就这么自信心?黑着脸,马特的眼珠一转,随口极为轻蔑的吐出一句话来。

“火车不是推的,牛皮不是吹的!”

来中国已经十年的马特,说着一口流利的中国话,自然的,也熟知一些中国的歇后语,他这句话换来的只是管明棠的一阵大笑,逼视着马特,管明棠冷冷的口气说道。

“这设备已经买回来的十年,早就过了保修期,我不知道是谁指使你来搅这池子混水,可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一点,这里是中国的地方,还轮不到你当家,吴厂长,安装部件。”

在中国人众目睽睽之下,转过身来,管明棠手指着马特说道。

“你给我看好了,让你看看中国人是怎么改造设备的,告诉你,你们英国佬做不到的时候,我们中国人能做到,他们日本鬼子做不到的事情,我们……”

话声稍顿,将视线投向那些记者,似乎是想给他们留下记录的时间。

“不仅能做到,而且还能做的更好!”

“你……你……”

面管明棠的蛮横,马特的脸明显地又黑了几分,他从没见过这么蛮横的中国人,中国人不都应该对他客客气气的吗?突然,他笑了起来,显然是怒极了,双手一抱肩,看着车间中的纱机!

“好,我就看你们如何改造这些设备!”

自信,这会到是沦到马特自信起来了,因为北洋纱厂和其它的纱厂不同,他根本就没有培养出自己的设备工程师,否则也不会十年如一日的将设备维修都交给怡和,北方公司或许能够制定出改造方案,并完成所需零部件的制造,可安装那些零部件,仅仅只是简单的安装吗?

如果只是真的有那么简单的话,他们又岂会找到洋行,找到自己?

瞧着周围的自己带来的中国技师的神情,马特的双眼一敛。

“你们谁也不准插手!”

第七十七章国人国事份内事

第77章国人国事份内事

“你们谁也不准插手!”

冷眼看着自己带来的十余名中国技师,马特冷声说道,最后又像是怕他们不遵守自己的命令,便特意强调一声。

“你们不要忘记和洋行的合同,如果你们插手的话,洋行自然会在法**追究你们的责任!”马特的冷言冷语,只让那些原本想在一旁指点着的技师们的心头一紧,他们和洋行签定的合同中,明确禁止他们私自招揽生意,否则需要支付违约金,因为他们是洋行培养的技术人员,而且同洋行也是约了长期死约,马特的警告只让这些人的神情一黯,纷纷垂下头来。

“怎么样?”

直到马特如此警告那些技师的时候,管明棠才意识到自己的话说的太满了,可已经没有退路他,只能看着吴子川。

“……”

苦笑了一下,吴子川并没有回答,这个董事长啊……还是太年青了。

毕竟,他们不是在充分研究纱厂设备的基础上制定出了改造方案并绘制了所需零部件的图纸,而是按照董事长提供的技术资料以及图纸,对纺纱设备根本就不怎么了解,现在……

“我和你们一起试试吧!”

曾伯康走过来,拍了拍吴子川的肩膀,作为一个纺织专家,对于纱机他并不陌生,也曾目睹过如何拆解纱机,如何对纱机进行改造,现在即便是赶鸭子上架,也只能如此了。

瞧着眼前的这一幕,管明棠便知道自己这次实在是太过冲动了,于是无奈地点点头。

“好吧,既然如此,那就拜托了。”

同时将视线投向周作民,此时周作民却是不露声色的点点头,显然他也同意了,有时候事情总是如此,明知山有虎却需偏向虎山行。

这会已经不再是先前的意气之争,而是尊严之争了!

看着那些中国人脸上的凝重,原本面色铁青的马特终于绽开了笑容,他向周围的几个外国微微点头说道。

“我早就说过,中国人……他们种地还行,但是说到机械,他们就是外行了。”

他的一句话,只让周围的中国记者的脸拉得老长,而那些他带来的中国技工脸色同样也变得很是难看,可虽说难看,却也没有任何办法,谁让中国自己的技术力量实在是太过薄弱,他们知道上海那边有不少纱厂有自己的设备工程师,可现在却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那个,马、马特先生,如果没什么事的话,我,我先回去了!”

实在是不愿意目睹这一切祝君程神情尴尬的冲着马特请示一声,随后便离开了,他不想看着中国人丢份掉面,可又有什么办法,只能来个眼不见心不烦。

“培伦,你去看看……”

看到那些洋行的中国技师离开时,管明棠向高胜仑使了个眼色吩咐一声,高胜仑便会意地带着两个人走了出去,目光如隼地盯着那些离开的中国技师,在大门处,看到那些人各自散开之后,便主动跟上祝君程。

“这位先生,等一下!”

身后的喊声让祝君程一愣,回头看着追来的人,这人似乎是北方公司的人。

“先生,有什么事吗?”

扎下自行车,祝君程恭敬的问道。

“怎么,先前,我也在那,似乎你不愿意看下去了!”

“看……”

苦笑着,祝君程摇了摇头说道。

“有什么可看的,你们的人是机械专家没错,可有几个真正拆过纱机、修过纱机?”

“其实,你能帮上忙!”

高胜仑之所以追出来,就是为了让祝君程帮忙,协助吴子川他们安装调试设备,把眼前的这一关过了,公司才有可能把自己的名气打出去,更何况现在甚至还涉及到民族的尊严。

“我,我能帮上什么忙?”

摇着头,祝君程还是一副明者保身的样子,他是怡和洋行培训的技师,和洋行签得有十年的死约,即便是想帮忙也是爱莫能助。

“帮忙安装调戏设备!”

高胜仑直截了当的提出要求,而祝君程却是急摇着头答道。

“先生,您也听着那马特怎么说的话了,我,我若是帮了你们,那,那可是要吃官司的,到那时,做牢、赔钱什么,我可全完了!”

明哲保身,或许祝君程不愿看那马特那般羞辱中国人,可明哲保身的道理他却是明白,所以才会主动离开北洋纱厂,可现在人家却找上门了。

“嗯……”

知道他说的是实施,高胜仑思索片刻,然后说道,

“对纱机你了解吗?”

点点头,祝君程颇为自信的说道。

“我从十六岁就开始协助洋行的外国工程师安装设备,到现在都二十年了,当然……”

“那如果让你在远处看着的话,能告诉指导我们的人干活吗?”

“这……”

犹豫着祝君程却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在远处,能看清楚吗?

“你别担心,没人能看着你,到时候,你能不能在另一间车间内,拿着图纸,告诉我们怎么拆解安装那些部件就足够了!”

“可,怎么告诉他们……”

祝君程的话声一落,高胜仑作了一个电话的手示。

“你们管董事长,当初,一直不愿告诉我那方案是从那里弄来的,原本,……”

站在纱机前,参考着纱机安装图纸和改造图纸,曾伯康对身旁的吴子川轻声说道,原本他可是抱着用三月的时间研究纱机,可那边还没等他开始研究,人家已经制定好方案了。

“若是设计这个改造方案人来这的话,一定……”

嘴边如此说着,吴子川却知道,这不过只是痴心妄想罢了,董事长话里说的非常清楚,这图纸是他通过一个朋友,从日本丰田纺织机械会社那偷来的,若是人家真来了,没准……

可这样却带来了一个副作用,大家对纺织机械都不了解,以至于现在拿着图纸,还摸不着头脑。

“得,咱们就先易后难,先安装这台自动抓棉机,这是整机……”

当曾伯康、吴子川们在厂房内琢磨着如何进行机器改装的时候,在另一间已经停工的纺纱车间内,祝君程和几名怡和洋行的技师,而拿着图纸比对着同型号的纺纱设备,研究着安装步骤,在车间内整齐的摆放着几十个木箱,箱中则是那些由北方公司制造的部件。

“……将清花机由三道改为单程,梳棉机采用金属针布,并条机由三道改二道,粗纱机、细纱机由二道改单程,急行往复式络筒机改简易槽筒机……改用自动抓棉机,将人工过磅混棉喂入改为机械自动抓棉喂入……”

终于,用了近一个钟头的时间,祝君程一行人总算是通过对技术资料和安装图纸的琢磨,差不多弄明白了应该对那些部位进行拆解、安装新设计的零部件,在他们开始围着那台怀丁式纺织机开始动手的时候,吴子川和北方公司的几名技术人员已经走了过来,那边曾伯康等人正在改装着清花机,真正最困难的就是改造这台怀丁式纱机。

“吴先生,你看,咱们要先拧掉这个螺丝,然后……”

相比于过去一味的干活,这一次祝君程一边干着活,一边向吴子川解释着,为什么从那里动手,尽管只是临阵磨枪,可只经他稍一点拨,吴子川很快便弄明白了原理,配合着祝君程等人一同改装纱机。

一个半小时后,吴子川再一次来到挤满了各国记者的车间里,与上一次的没有底气不同,这一次他却是满怀自信,走到那部怀丁式纱机前,冲着曾伯康点点头,然后立即开始动手拆解着那部纱机。尽管速度并不快,但总之,在新部件的安装过程没有出现什么纰漏,在拧好最后几个螺母之后,看着已经完成改造的纱机,吴子川宣布设备已经安装就绪了,而马特则全是一副不可思议的模样,这,这是怎么回事?

“现在可以试机了吗?”

走向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