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山河血 >

第835部分

山河血-第835部分

小说: 山河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近一段时间,希特勒并没有呆在腊斯登堡那座战时大本营,而是身处柏林,毕竟4月20日是希特勒的生日。德国人把生日看作是重要的里程碑,习惯用狂欢来庆祝生日,希特勒也不例外。而纳粹党将希特勒的生日变成了一个国庆日,要人民在这一天向这位注定要带领德国走上复苏之路的“伟人”致敬和祝贺。1943年,希特勒迎来了他54岁的生日。

这一天,在总理府,依如过去一样,希特勒在总理府接见了一些代表,而最后一群代表而是来自精英学校的那些少年,在人们的注视中,希特勒沿着人群慢慢地向这些少年走去。少年们严格遵守着规定,双眼平视前方,在人群中鲍曼挺胸抬头地站在那里,纹丝不动。但是,他却看到,元首正朝着他走来,他还是忍不住斜眼偷偷地瞄着他。

元首穿着一件灰色的制服式夹克,他胸前依次挂着金色纳粹党徽章、铁十字勋章和黑色光荣负伤奖章。他在一战中担任过通信兵,因为负伤而荣获了黑色光荣负伤奖章,此时的元首看上去是一副心情不错的样子。

鲍曼透过眼角的余光,看到元首走到自己的身边了,此时他呼吸变得有些急促,他仍然无法相信,将会带领着德国走向辉煌的元首就在站他的面前,那双眼睛就看着他。现在元首就在注视着自己的眼睛。

“要冷静!要冷静!”

鲍曼在心里暗暗祈祷,希望让自己冷静一些,像是真正的日尔曼少年一样。这时,希特勒青年团阿克斯曼举起左手行了个纳粹礼,然后直视着希特勒的眼睛,他声音洪亮地喊道。

“元首!我代表德国所有的少年向您致敬,祝您生日快乐。我非常荣幸地向您介绍这些年轻的战士,他们不仅经受住了考验,在学校中取得了极为优异的成绩。”

“谢谢,谢谢你,阿克斯曼,”

希特勒回答说。

“我们今天之所以战斗,就是为了这些孩子们。”

于是,阿克斯曼放下了手臂。希特勒走到鲍曼的面前,然后右手抓着他的左上臂,他紧紧地抓住他的袖子,过了一会才放开。来之前,鲍曼和其它人一样都被要求在元首面前报出自己的姓名、所在学校。

现在,这个时刻降临了,鲍曼却颤栗着说不出话来。他注意到元首实际上用两只手握住了他伸出的右手,元首离自己很近。突然,他的眼睛似乎闪烁出一丝智慧的光亮。

除了稍纵即逝的那丝光亮以外,他的眼睛看上去非常湿润,好像蓄满了眼泪。双眼下的黑眼圈为那张皱纹密布的脸平添了几分衰老的苍白。

结结巴巴地报出自己的名字,还没等鲍曼说完,希特勒突然用亲切的口吻向他发问,我感到受宠若惊。

“你在哪座学校说读?”

看着面前的少年,心情很是不错的希特勒亲切的问道,他的声音显得柔和而且亲近。

“是在奥地利的民族政治教育学校,元首。”

鲍曼回答道。一听是在奥地利,希特勒更希望知道具体的地点。于是鲍曼接着描述,渐渐地,他的紧张感消失了。

然后一一将学校里的一切都说了出来,德意志民族政治教育学校,又被称之为“纳波拉”学校,而这种学校所培训的就是希特勒所希望的“统治世界的新人人种”。“没有恻隐之心、不惧痛苦、不相信来世、不被世俗观念左右”的超人。

和每一个“纳波拉”的学生一样,鲍曼同样拥有纯正的德意志血统,而且他的父亲也是信仰坚定的纳粹党员,或许正因如此,鲍曼整个人才会显得极为激动。

“……就那样,我把同学压倒在身下,不过被弹片却炸到了我的大腿上部,元首!”

听到眼前的少年讲述他在学校进行军事训练时,如何救下同学的经过,希特勒轻轻地拍了拍他的左上臂,然后看着站在旁边的阿克斯曼说道。

“不错,他可真是勇敢的孩子!”

原本鲍曼以为他会夸奖自己是个“勇敢的战士”,而不是“孩子”。这不禁让他有些失望,不过此时他整个人都沉浸于前所未有的兴奋之中,他望着希特勒,脑子里却在想,父亲要是看到他16岁的儿子能够受到元首的接见,他该多么自豪啊!

随后希特勒在和代表团成员一一握手后,开始走到台上讲话。现在,他的声音变得强硬了,他用的全是短促而且声调强烈的词语。每一个人都被摄住了,专心致志地聆听他所说的每一个字。元首的演讲恰如同他过去的演讲一般吸引人,和其它人一样,鲍曼同样也沉浸于元首描述的未来之中。

“……现在,我们已经展开了一场伟大的决定性战役。在这场战役之后,苏联,将会成为历史,而到那时,战争就会结束。正如两年前一样,我对德国获得最终的胜利,依然坚信不移。我相信成功指日可待!”

在演讲中,希特勒将视线投向那些少年,然后用激动的口吻说道。

“德意志的孩子们,很快,你们就到达华沙、莫斯科、彼得堡,到达一个个新占领区,在那里建立起德意志的统治,孩子们,你们要知道,我们今天之所以战斗,正是为了给予你们一个美好的未来……”

在希特勒发表完演说后,和过去一样敬一个军礼,在军礼中“hi、希特勒!”在大厅内回响着,在众人的激动的呐喊声中,在众的簇拥下希特勒离开了大厅,

“我的元首,在岛浩大使再次就中国问题,向我们提出交涉。”

跟在希特勒身边的里宾特洛甫向报告道。

“说得详细点!”

希特勒的眉头微微一皱,现在远东的局势发展,完全超乎他的意料。从中日在去年于缅甸爆发冲突,到现在中国人对“满洲”的进攻,这一切无不在表示着一个问题远东的局势完全超出了德国的控制范围。

在远东的问题上,希特勒的立场一直就极为暧昧,他即不喜欢中国人,也不喜欢日本人,他的远东政策非常简单,相比于两国大打出手,他更希望两国互相牵制,从而避免在亚洲出现一国独大的局面,从而确保德国在远东的利益。

也正因如此,从去年10月至今,驻华、驻日大使不断的尝试为中日两国斡旋,但是结果却不尽人意,不仅未能阻止战争的爆发,战争反而呈现出扩大的态势。

“日本希望我们能够在冲突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提起日本人的想法里宾特洛甫的心底反倒是流露出一丝嘲讽之意。

“他们不是还没有宣战吗?”

希特勒扭头问道,双眼直望着里宾特洛甫。

“是的,我的元首,他们确实还没有宣战!”

里宾特洛甫如实的回答道。

“我已经向他们表明了我们的态度,如果日本对中国宣战,那么作为他们的盟国,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履行我们的责任,我的元首,”

这又是一场“可笑”的战争。在里宾特洛甫以及许多德国高层官员看来,中日两国间的战争,根本就是一个笑话,战争爆发至今,两国却依然未对彼此宣战,日本似乎还心存着一丝希望,希望通过不宣战,而避免与中国之间爆发全面战争,以争取时间同德国会战,完成对中国的包围。而中国呢,则希望通过不宣战,避免德国对华宣战。结果,两国便心照不宣的选择了“不宣而战”。

“不过日本人希望,如果可以的话,他们希望我们可以从伊朗方向,向中亚发起进攻,从而对中国造成威胁……”

“日本人……”

希特勒沉默了一些时候,然后用平常大家听惯的声音说道。

“就是一群贪婪的猴子,他们要西伯利亚,要印度,要东南亚,现在,他们却希望通过我们,去击败中国人……”

在去年与日本就“势力范围”的划分中,出于未来对日本海军的需要,做出巨大让步的希特勒对日本仅存的一丝好感从此消失于无形。

“现在,英国人在印度集结了上百万军队,如果我们进攻中亚,那么,中东很有可能为英国人占领……”

希特勒用慢吞吞的话语说着。

“现在,我们即要在中东保持目前的态势,同时,还要彻底解决俄国的问题,至于日本人……”

第1087章东条的决定

“轰!”

几乎是在人们的注视中,一个巨大的白浪自“神州丸”的舯部涌出,白浪高达数十米,在剧烈的爆炸中,万吨的“神州丸”的船底几乎被抛出了海面,然后又重重的摔了下去,接着迅速的沉入海中。比·奇·中·文·网·首·发

看到这一幕,渔船上的日本渔民的目中忍不住流出了眼泪,在过去的一个月间,类似的画面,总是不断的出现在他们的面前在港口、在航道上,到处部满了水雷,谁也不知道中国人的轰炸机到底投下了多少水雷,但是他们却知道,几乎每天,都有数艘船舶被炸沉。

“……截止到目标在中国人的水雷攻击下,我们损失了四十三艘商船一共三十六万吨。”

陆军在满洲遭受重创,近三十万日满军被围困于辽阳,在缅甸十数万缅甸军虽说历经苦难翻山越岭穿越无人的雨林成功撤出泰国,可是在雨林中却损失十万余人,这一连串的灾难促使佐藤又主动向东条建议道。

“现在,也许我们应该考虑撤回关东军主力,在满洲同华军决一雌雄。”

“这是参谋本部的意见吗?”

东条蹙着眉问道,此时他的神情显得有些阴沉地问道。

“不,这是我个人的意见。”

佐藤如实的回答道,在他看来,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尽可能的保住“圣战”成果,而不是被中国人一点点的蚕食鲸吞所有。

“你跟参谋本部商量过吗?”

“问题就在这里。参谋本部肯定会反对这样一个计划,我个人认为,我们就是应该压倒军方,首先要做的,就是放弃荒芜的西伯利亚,只需要控制远东即可,而关东军主力则撤至北满,以同中国人进行决战,毕竟,相比于西伯利亚,满洲更为重要。”

满洲确实非常重要,对于日本来说,满洲曾是战时的大本营,尽管东条反感瞧不起自己的石原,但在另一方面,他却不得不佩服石原在满洲的工业经济建设上做出的努力。1200万吨钢铁、15万辆汽车、5000架飞机、4000辆战车等等,这一切都是在石原的支持下,满业通过引进美国资本以及技术建成的,其工厂的技术装备甚至领先于日本本土。

但是现在,随着鞍山以及奉天、大连等地的沦落,满洲工业的精华几乎都已经落入中国人之后,而那些工厂又将会助涨中国的战争机器,实在是让人……

现在佐藤的提议,却让东条涨红了脸。

“去年,在一次御前会议上,我们认为,应该尽力确保目前已经占领的地区,即便是中国人占领了满洲,只要和德国会师,那么我们还有赢得战争的机会,所以,我们才没有对中国宣战,从而避免与中国爆发全面战争,以尽可能的确保西伯利亚,而你的意思是不是说,我们……在即将与德国会师的时候,不打一仗就把它们放弃?”

东条可以想象的出,如果消息一经传来,会给国民带来多大的影响,国民或许可以接受几十万军队的阵亡,可以接受满洲被入侵、甚至被占领,但是他们绝不可能接受关东军主动撤出近千万平方公里的西伯利亚,那怕那里是一片不毛之地,更何况,那里并非是一片不毛之地。

日本的地质勘探人员已经在西伯利亚发现大量的矿藏,甚至在南满被占领的情况下,业已开发远东铁矿的重要性,甚至关系到日本能否将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