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山河血 >

第867部分

山河血-第867部分

小说: 山河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残酷的现实却告诉每一个人,现在,是时候作出选择了。

当一个国家开始崩溃的时候,实际上每一个人都面临着一个选择,一个必须要作出的选择。

走还是不走,走了,也许就再也回不来了,甚至可能永远流亡海外,但不走就得冒风险,生命的风险!

几乎每天隶属苏联航空公司的dc4运输机都会在这座城市起降,数以百计的教授、学者以及钢铁联合企业的管理人员、骨干技术人员,在内务部的要求下,乘飞机离开这座城市,在过去的几个月间汽车、火车以及飞机,是人们离开这里的工具,而现在,随着下乌拉尔集团军的投降,飞机成为最后的交通工具了。

是走,或是留?

或许,对于一些人来说,这并不是一个选择,他们必须要离开,即便是他们百般不愿,内务部的人也会用他们的办法迫使他们离开。

在迁至马格尼托哥尔斯克的列宁格勒大学的校园中,一些学者正在登上汽车,纵始是他们不愿意离开,内务部的官兵在旁边看着这些“国家有瑰宝”,在一栋拥挤的教授宿舍中,在阳光映着的窗口下,安德罗洛夫看着面前普拉东诺夫,他在那里吸着烟,似乎是在犹豫着。

“我不想离开我的家人!”

普拉东诺夫看着安德罗洛夫说道,他谢绝了好友的“转让”,或许,政府派来了飞机将他们撤出这座城市,但是却只准他们本人离开,至于家人无论是德国人或者中国人都不会伤害妇孺的,在未来反攻的时机,他们会和家人团聚的。

当然,并不是每一个人都相信这一点,至少普拉东诺夫并不相信这一点,而作为一个文学家,他甚至没有得到机票,而安德罗洛夫这位数学家却主动的把自己的机票让给了他。

“我的朋友,家人是重要的,但更为重要的是俄罗斯!”

盯视着普拉东诺夫,安德罗洛夫认真的说道。

“可是,现在俄罗斯还有什么呢?”

普拉东诺夫苦笑道,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他踩着自己的喉咙创作,违背自己的意愿为这个政府歌功颂德,可这个政府给俄罗斯带来了什么?

“不!”

认真的摇着头,安德罗洛夫说道。

“我说的是我们的俄罗斯,我们心中的那个俄罗斯!”

安德罗洛夫在说话时,他的目中甚至闪动着一些泪光,对于他来说,他的心中依然存在着一个角落,而那个角落中则埋藏着他的俄罗斯,甚至于这或许是他最后的灵魂了。

“我们心中的那个俄罗斯……”

喃喃念叨着这句话,普拉东诺夫的神情显得极为凄然,现在那个俄罗斯消失了,而这个俄罗斯同样也正在崩溃,甚至在将来俄罗斯都有可能沦为历史名词。

“我只是一个数学家,像我们这样的人,对于俄罗斯来说,太过普通了,或者说,对于俄罗斯的延续,现在,我们必须要考虑一个问题,如何让俄罗斯活下去!”

盯视着自己的朋友,他的一些作品曾引起过轰动,也正因如此,他才会被排除在名单之外,可是安德罗洛夫却知道,他比自己更重要!

“首先,俄罗斯的语言必须要存活下去,而俄罗斯语言文化得以保存本身已经是抵抗希特勒或者抵抗中国人的胜利了,这是保存俄罗斯文明的火种,我的朋友,在几十年后,人们或许仍然记得托尔斯泰,但是我们的文学家都消失了,那么人们只能用英语去看托尔斯泰了!”

安德罗洛夫的神情显得极为痛苦,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这都是一个极为痛苦的现况,他热爱俄罗斯,可他却不得不面对俄罗斯的沦丧,而现在又需要面对俄罗斯的灭亡。

“……其次,他们“用写作和广播当作武器,向人们呼吁打击纳粹德国和中国人,而作为一个数学家家,我呢?我又能做什么呢?我的朋友!”

又一次,将机票递给了安德罗洛夫,他看着对方,神情变得凝重而严肃。

“我的朋友,你现在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同样也是为了俄罗斯,你肩负着俄罗斯的未来,我的朋友。当然,请您放心,我一定会留在这里,像照料我的家人一样,照料你的家人!”

还能说什么呢?

面对朋友递来的机票,普拉东诺夫说不出话来了,他无法再次拒绝了,他感激对方作出的牺牲,尽管内心有百般的不愿,现在,他只能离开这里,离开他的亲人。

机场上,四发的dc4型运输机的引擎轰鸣着,这种远程飞机,全苏联不过只有十几架,这是美国根据租借法案向苏联提供的,在过去的一段时间中,这种远程飞机将数以千计的专家学者运往了土库曼斯坦,而现在,又有一批专家学者,站在乌法的机场上,他们那双充满悲意的眼睛,最后一次凝视着这座遭到毁灭性轰炸的城市,这或许是他们最后一次凝视这大地了。

一片漂零的树叶,无法阻挡汹涌而来的大潮。一滴水,同样也不知道洪流的方向,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他们无论是树叶也好、水滴也罢,他们只能顺着大潮向前奔流着。

当那些茫然而又无奈的专家学者们踏上飞机的时候,用充满无奈与悲痛的眼神打量着周围的时候,在附近的森林中,一个人却在那里默默的踱着步子,他偶尔的会把视线投向天空,夜空中点缀着点点繁星,他想像上帝去祈祷,可是,上帝却无法听到他的祈祷声。

难道上帝已经抛弃了俄罗斯?

在斯大林的心间浮现出了这样的一个念头,尽管自幼在神学院接受教育,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关闭教堂、逮捕神父,但当面对困境的时候,他却又忍不住向上帝祈求,祈求上帝的帮助,祈求上帝的指引,可,这一切都是徒劳的,上帝没有给予他任何帮助。

“为什么会这样呢?”

斯大林的浓眉紧锁,他不知道,为什么连内务部都无法让那些士兵鼓起勇气去战斗,一支支部队成建制的投降了,他们对自己的祖国绝望了,就那么轻易的背叛了祖国,是的,正因如此,他和政府才不得不流亡海外。

或许,对于许多人来说,前往土库曼斯坦,不过只是政府的又一次迁都,但作为最终的决定者,斯大林却清楚的知道,前往土库曼斯坦,实际上是为了离开这个国家,流亡英国的殖民地印度,他将在那里指挥国内的抵抗。

“斯大林同志,现在已经是10点了,飞机必须要在半小时内起飞!”

作为斯大林最信任的同志之一,贝利亚一直留在他的身边,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他一直负责着如何制定流亡计划,同时还和各个地方协调,应该撤走那些人,出人意料的他没有选择那些“忠诚的同志”,而是选择了并不属于同志中的“专家学者”,在他看来,在未来一个专家学者,顶得上一百个“官僚”,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官员,但如果没有专家学者的帮助,他们根本无法赢得未来的战争,更何况,他们还将在那里建立一个新的“世界革命的中心”。

“我知道了!”

默默的吸着烟斗,斯大林凝视着森林的深处,就这样离开了吗?就这样离开了俄罗斯的大地吗?想到这里,他的心情一沉,是的,这就要离开了,他必须要离开这里,前往一片未知的国土,在那里继续领导这场战争,指导这里的人民战斗,在土库曼斯坦,已经聚集了超过一百万军队,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忠诚的俄罗斯人,他们会在自己的领导下,在印度继续这场战争,甚至在那里开创出一片新天地,建立起新的世界革命的中心,未来仍然是属于他们的。

对!

一定是的!俄罗斯一定能够赢得战争的胜利!

想到这,狠狠的吸了口烟,斯大林看着身边的贝利亚说道。

“贝利亚同志,我们走吧!”

第1134章中德合作

1943年,初秋,浓厚的云层像毯子一样整晚笼罩在柏林上空,直到清晨仍然没有散去。在城市西方的哈维尔湖一带已经下起了细雨,雾气迷蒙,水天交织成灰色的一片。

在潮湿的街道上,消防队员和工种兵正在清理着街上的瓦砾,尽管德国在东线取得极为辉煌的胜利,但是对于德国人来说,在东线的胜利并无法阻挡来自盟军的轰炸英美联合轰炸机部队,又一次把炸弹投在了柏林。

英美轰炸机在过去的一年间,总是不断的对德国实施战略轰炸,从对鲁尔工业区的轰炸,再到对汉堡、对柏林等地的轰炸,英美联合轰炸机部队对德国的轰炸直接影响到了德国的军事生产,甚至给予民众士气造成了打机。

不过,还好,来自东方的胜利,总是会挽回一些士气,尤其是从东方运来的食物,丰富着德国人,甚至西欧各国民众的餐桌,这多少总挽回了一些什么,尤其是对于西欧占领区的民众来说,随着德国开始从乌克兰总督区、莫斯科总督区源源不断将面粉、牛奶、牛肉以及猪肉运回国,西欧各国的苦日子总算是到头了,许多输入德国人商品重新回到了西欧各国的柜台上。

也许一切没有那么遭,许多人这么想着,不过无论如何沉默的抵抗是依然存在的。

对于柏林人来说,或许餐桌丰富了,但对于他们来说,轰炸仍然不时的折磨着他们的神经

已。不过未来充满期待的柏林人和过去一样,在清晨中,在英美联合轰炸机部队造成的伤害中,再一次于清晨中醒来,再一次迎接着充满希望的一天。

不过这一天,许多嗅觉敏感的人会注意到,在报纸上的一个角落中,有一个新闻,新闻并不起眼《中德贸易条约》签订,可就是这么一个看似并不起眼的新闻,对世界局势的影响远超过人们的想象。

一开始没有人知道《中德贸易条约》是基于什么样的立场签订,但在中德两国就贸易问题进行谈判的时候,伦敦、华盛顿等地无不在关注着这场公开性的谈判,对于盟国的间谍而言,他们急欲获得任何有关这场谈判的情报。

在过去的四个月间,在谈判过程之中,数以百计的与其相关情报出现在伦敦和华盛顿的情报机构,各国的情报人员分析着这份贸易条约对盟国事业的影响,分析其着对德国的影响,但是,在贸易条约谈判过程中,这些情报人员还是发现在柏林以及德国大城市的百货公司中,开始出现了因为战争关系,早就在柜台上消失的丝绸睡衣、丝袜等奢侈品,在水果柜台上,人们惊喜的看到香蕉、菠萝等热带水果,而诸如天然咖啡、巧克力等商品亦出现在市场上。

无疑这些商品都是来自中国的,英国的海上封锁曾阻断了这一切,现在,来自中国的商品,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德国安抚民众的一种工具。或许,正是因为数千吨“稀有商品”的突然上市,给民众带来的惊喜,使得德国终于做出了实质性的让步,中德贸易条约签订了。

现在没有人知道贸易条约会带来什么,但是至于对于德国普通民众来说,很快,那些“稀有商品”将不再稀有,战争对民众生活造成的影响将会造成最低。

又一次,置身于菩提树下大街,李卓为感觉一切都是陌生的,在街道两侧依还能够看到战争带来的创伤许多房屋被炸毁了,还有一些房屋带着焰火烧灼的痕迹,在街道上,不时的可以看到防空消防部队卡车穿行着,不过,他的注意力并不在这里。

事实上,他现在更多的是在观察着街道上的德国人,他注意到这些柏林人的身上,穿着的衣装大都显得有些阵旧,显然,这是因为战争的关系,许多服装厂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