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皇族 >

第261部分

皇族-第261部分

小说: 皇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见旁边无人,便低声笑道:“我是说真的,我算过你的时间,今天晚上应该可以。”
  苏菡对他又气又恨,又拿他没办法,想着丈夫要离开两个月,她心中又不舍,爱他疼他,她心中充满了矛盾,便轻轻点头,“那今晚我们早点休息。”
  夜里,夫妻二人恩爱缠绵,又一起看春图,学着变换花样,一直到两更时分,梅开数度,两人才终于骨软筋疲地躺下了。
  他们的房间内挂着那盏夜明珠灯,光线迷蒙,苏菡起身穿了亵衣,又躺在丈夫的旁边。
  “我感觉你有点心事?”
  无晋搂着妻子笑道:“以前你都是直接躺在我怀中睡觉,不穿亵衣的,今天怎么穿上了?”
  “我没有什么心事,我只是在想,你这次出海谁来照顾你起居?应该是京娘,可她有了身孕,不能陪你,凤舞要替你做事,也不能陪你,要不,让阿罗跟你出海,照顾你起居,我觉得这样最好,你说呢?”
  第一百八十八章 夜审(下)
  “不用了!”
  无晋有些疲惫道:“这次是军事演练,不方便带家眷,就不用带了。”
  “最好还是带吧!”
  苏菡坚持道:“你是乘船,而且又不是正式作战,上次你不是给我说过,只要不是正式作战,都可以带家眷吗?带上阿罗,我也放心一点。”
  无晋依旧不肯答应,“这是我第一次统帅大军出航,便带了侍女,让别人怎么看我?尽管是演练,但我应该自我约束,还是不带好,再说阿罗也晕船,还不定是谁照顾谁。”
  苏菡见无晋怎么也不肯,阿罗确实也晕船,便也就罢了这个念头。
  一阵困意袭来,无晋打了个哈欠,“睡吧!我太困了。”
  苏菡却心事重重,她总想找机会把话题绕到她想问的事情上去,她见丈夫要睡着了,便终于忍不住问:“夫郎,我有点事问你一下。”
  “什么事?”无晋迷迷糊糊答应一声,他已经一只脚踏入了梦乡。
  苏菡转过身,轻轻揪了无晋耳朵一下问:“你说,会不会把琉球岛的珍珠带回家来?”
  无晋一下子被揪醒了,他愣了一下,“什么珍珠?”
  心念一转,他有些反应过来,“你是说……陈瑛?”
  “夫郎,难道除了陈瑛,还有别人吗?”苏菡似笑非笑问道。
  无晋沉默了,其实他也想找机会给妻子说一说虞海澜之事,但他总开不了口,短短几个月内,他有了三个妻妾,使他觉得这种事很难启口,但此时,苏菡既然已经提到了,他决定还是告诉她。
  “九天,有件事我一直没有告诉过你。”
  “什么事?”
  苏菡有点明悟,丈夫要给她讲师姐之事了,她没有想到他居然会主动交代,她心中的气又消了两分,毕竟主动交代,说明丈夫还是把她放在心上,这很重要,这是对她最起码的尊重。
  无晋沉默了片刻,缓缓道:“我以前戴了一颗玉相思豆,你见过的,你还记得吗?”
  “我记得,那不是陈瑛送你的吗?”
  “不!不是她。”
  无晋心中忽然有些伤感,“那是我师姐送我。”
  苏菡感受到了丈夫心中的伤感,她心中也涌起一丝柔情,温柔地抚摸着他的脸,柔声说:“夫郎,给我说说,好吗?”
  无晋搂着妻子,便他和虞海澜之间发生的事情都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妻子,说到他中毒,是虞海澜把他救下水,逃过绣衣卫的搜查,苏菡也紧张起来,紧紧抓住丈夫的臂膀,无晋说完,他最后叹了口气道:“当时我不知能不能娶你,便给她许下诺言,说我将来一定会给她交代,原以为师姐回海岛后会忘记我,没想到上次去维扬县,遇到了黑米,师姐竟托他把一个金盒转给我,就在我书房里,我一直在等机会,什么时候给你看一看。”
  听丈夫一番话说完,苏菡的最后一丝不满也消失了,她心中也有些不好意思,丈夫居然向她老实坦白了金盒之事,是她想多了,竟然想到丈夫在外养别宅妇,养私生子,使她心中暗暗惭愧。
  她便搂住丈夫的脖子,动情地说:“夫郎,我知道你是嗣凉王,又是帝王之孙,不会只守着二妻一妾过日子,我也有心胸,但你一定要答应我,不能在外面养别宅妇,不能有私生子,要不然我真的不能接受,你答应我,好吗?”
  无晋心中感动,他紧紧将妻子搂在怀中,在她耳边轻声道:“我是知好歹的人,你这样待我,我不会对不起你,我向你发誓,绝不养私生子,而且除了师姐,我不会再有别的女人。”
  “那陈瑛呢?你就不管她了吗?”
  无晋沉默了片刻道:“现在我和陈家的关系很复杂,这件事以后再说吧!”
  这时,无晋已觉得自己疲惫不堪,他慢慢闭上眼,“睡吧!我已经不行了。”
  他很快便沉沉睡去,苏菡却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
  五天时间一晃即过,这天上午,江宁府的军民码头上彩旗飞扬,锣鼓声震天,一千五百艘战船停在江面上,浩浩荡荡,气势壮观,延绵数十里,这是准备出海演练的战船,此时,从其他五个水军府和荆州调来的战船全部都集中在江宁府,足有三千余艘战船。
  这次只出海其中一半,三万水军和五万余船夫,船夫不在水军编制内,也不算军队,它是一种隐性的力量,所以每艘船配置多少船夫都要报送兵部备案,如果加上新招募的八万后备军和六万船夫,再加上五万正规军,楚州水军府实际上控制十九万人,而这些都是要向兵部备案的人员,还有大量的码头工人和他们家属,这些就无法统计了。
  无晋的巨无霸战船停泊在码头上,这是整个船队的旗舰,所有船队都以它为中心,而其他三艘巨无霸船这次则没有出海,它们要替凤舞的经商运输货物。
  无晋站在船舷上,默默地注视着如蚁群一般搬运箱子的码头工人,他心中却跳出一个念头,楚州各大港口的码头工人少说也有几十万人,能不能将他们武装起来?
  他回头问和他同船的周信,“周长史,这些码头工人……”
  周信明白他的意思,见他思兵若渴到这个程度,不由笑了起来,“殿下,这些码头工人其实并不松散,他们有自己的帮会,整个楚州据我所知,一共有两大帮会,一个江北帮会,一个是江南帮会,张容和他们打交道较多,殿下回来后,不如让他引荐一下这两支帮会的头目。”
  内卫阁老江淹也在一旁笑道:“你放心,那五千梅花卫都是我为你精心挑选的精锐之士,你可以以他们为骨干,进行军队扩充,有我在朝廷,我会牢牢替你掩盖住。”
  无晋点了点头,他现在只是一个初步念头,回来后再慢慢考虑,他有信心,楚州是大宁王朝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有户五百万,近三千万人口,占到全国三成,只有他有充足的财力物力,招募几十万军队,应该还是轻而易举。
  这时,码头传来了巨大的钟声,‘咚咚——’
  这是出发的时间到了,所有的军队和物资都已上船,无晋下达了命令:“出发!”
  大船拉起风帆,西风劲吹,风帆鼓起,缓缓起航,来送行的家眷们如潮水般涌上,众人挥动双手,向家人告别,无晋的妻妾们也乘马车来向他送行,无晋注视着大船下的马车,微笑着向她们挥手。
  浩荡的船队在大江上航行,渐渐地越走越远,形成了大群向东去的小黑点。
  就在南方的楚州水军船队驶向大海之时,位于关中的雍京却被纷纷扬扬的大雪笼罩,今年整个北方都格外寒冷,大雪已经下了三天三夜,原野、河流、树林、道路都被白茫茫的大雪覆盖,行走极为艰难。
  雍京也就是从前的长安,只是从前的长安在武周定都洛阳后便渐渐衰败,人口大量迁移,城池也已在岁月中坍塌湮灭,现在的雍京是三百年前由大宁王朝重建并定都于,在经历了两百六十年的辉煌后,在四十年前再一次京城东迁,经过四十年的岁月,现在的雍京就像一个已过半百的中年女人,徐娘已去,疲态尽露,失去了从前的繁盛。
  不过这些年由于洛京的皇城太过于拥挤,要求迁都回雍京的呼声不断高涨,以申国舅为代表,大臣纷纷要求迁都回雍京,现在只是皇帝的一个决心。
  随着迁都的预期加强,不少先知先觉者都纷纷在雍京购置土地房宅,雍京的房宅价格开始逐渐攀升,而且很多高官都在雍京有自己的府宅,以前是只留几个老家人看守,而现在纷纷先遣回子女,把雍京的家业经营起来。
  二十天前,由数十万军队护卫的冬朝队伍浩浩荡荡开进了关中,包括皇宫的宫女宦官、文武百官、宗室贵族等等数千人组成,仅运送物资的马车队伍就延绵数十里。
  冬朝是大宁王朝的一项传统制度,也就是冬天回雍京办公,从当年十一月到次年三月,一共四到五个月,皇帝主要呆在华清宫,而百官则在雍京大明宫。
  这时朝廷的权力便西移到了雍京,不再是洛阳,不过这种冬朝的传统也时断时续,曾经断了二十年,直到五年前才又恢复,而今年皇帝皇甫玄德格外热心,从十月底便下旨准备冬朝,这是因为御医给他的建议,华清宫的温泉对他腿的恢复有好处。
  现在是十二月,也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刻,朝廷早已经顺利运转,不过由于天降大雪,道路艰难,朝廷的文书传送成了大问题,朝廷得到南方各郡的文书时,都已经过去而二十几天,再回复,起码要五十天,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央朝廷,使政务不畅。
  这一天,城外的雪地上出现了几个小黑点,速度很慢,是跋涉而来,城上士兵一看便知,这是来送信的人,三名骑马人艰难地抵达了明德门,守城士兵笑着问他们,“是从哪里过来的?”
  “我们是从楚州来的,可把我们折磨惨了,竟然跋涉了一个月。”
  第一百八十九章 水面下的博弈
  虽然城外大雪覆盖,行走艰难,但城内却好得多,尽管天空依然纷纷扬扬飘着雪花,但地上的积雪却不多,有士兵随时清扫。
  大街上的人也不多,三名骑士进了城,速度便明显加快,沿着朱雀大街一路疾奔,很快便进了崇仁坊,在申国舅的府门前停下。
  申国舅和其他高官一样,在雍京也有自己的官宅,不过比洛京的宅子要小一点,占地二十亩,此时已是下午,申国舅马上就要下朝回来了,门口十几名家丁正在忙碌地清扫积雪。
  三名骑士停下马,一名管家立刻迎了上去,“三位是来找我家老爷吗?”
  “我们是从楚州过来,申少尹让我们给相国送信。”
  此时的申少尹已经不是从前的申渊了,而是申国舅的儿子申祁武,管家听说是少爷派来的人,立刻变得热情起来。
  “老爷还没有下朝呢!不过马上回来了,你们先进府喝口热汤。”
  刚说完,便有家丁喊:“老爷回来了!”
  只见风雪中,百余名侍卫护卫着申国舅的马车疾速驶来,家丁们慌忙把最后一块雪扫干净,闪到一旁。
  马车内,申国舅抱着一只取暖用的铜水壶,眯着眼望着外面的大雪,这几个月他明显有些苍老了,两鬓已见斑白,他心中承受了太多的压力,他还很明显地感觉到皇上对楚王的热度降温,几个月前,他曾经公开暗示大臣,可以考虑换太子,可现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