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游侠传(修订版) >

第200部分

三国游侠传(修订版)-第200部分

小说: 三国游侠传(修订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看他几眼,还有些不大放心,不过看看等在旁边的徐庶。心里念着周瑜和江南大势,只得又叮嘱几句,便和徐庶一起,南下官道,疾驰而去。
野离襄阳大约有一百二十余里,中间的路程仅有半数是修理过地,我们在官道上跑上一段,就得再慢下来,缓步通过一些坑坑凹凹。
我忽然想起某人地说法,扬起鞭说道:“若把这些大道通途全都挖断,组成一个个小池塘,元直以为如何?”
徐庶顿时两眼放光,道:“这真是绝妙地想法,可称荆襄水阵。如此以来,就不必害怕北方的铁骑再度南下了。无论是曹操,还是袁绍,再想过来,都得好好琢磨琢磨。”
“荆襄水阵!好名字。呵呵,罗蒙要听说军师以此命名他的构想,必定欣喜呀!”
“原来竟是罗先生的想法么?”
“正是。”
——————————————————————————————————————————————————————————————————————————
一路谈谈扯扯,清晨出,回到襄阳时已近未申时分(下午三点左右),一问,周瑜和鲁肃还没回来。
我并不着急。周瑜这次既已开口,怎么着,也不可能再像当初兵败时那样缄默无言,一隐到底了。
只是一晃半年,没想到周瑜居然在这个时候指名要见我。
“他要和我说些什么呢?”
和徐庶一起,刚回到大将军府,就接到了野飞传过来的机密军报,转的是义阳杜似兰的密报。
徐庶取出纸卷,看一眼封字,毫不停留,直接就递给了我。
我看看他。徐庶微笑道:“杜护军写得明白:主公亲阅。”
我接过,仔细看看,道:“下面还有‘并徐、田二位军师’字样,军师莫非眼花?”
徐庶笑而不语。
我摇头,连徐庶都来跟我开这种玩笑,看来我和小兰地私人空间是越来越小了啊!
对杜似兰的安置,我现在还没时间去考虑,无论有什么想法,都得等我先和阿樱正式成了亲再说。为此,桂阳剑盟侯易侯盟主多次追问我和他千金的婚事,我亦是百般推脱,令他老人家很不高兴。
凡事都须讲个先来后到不是?
打开密报,一看之下,我暗吃一惊,顿时警惕起来。
密报里主要说的是一件怪事。
昨夜定,襄阳军攻陷平靖关。段瑾率领的刺奸营小分队也随先锋部分进入城关。
当时关中一片混乱,大半负隅顽抗的刘氏余党都在城门附近与蒯奇的主力纠缠。段瑾他们没有参与巷战,而是在内线的引导下,径扑向刘琦和蒯越地住地。
他们这次地任务很明确,就是活捉刘琦。
为向导熟悉地形,一路尚算顺利,但在到达刘琦的暂前,却遇到麻烦。数名黑衣蒙面地守卫剑客识破他们的身份。一面迅出警告,一面立即出手攻击他们。这些剑客武功都不弱,而且悍不畏死,敢于采用两败俱伤的舍命打法,段瑾他们虽然整体能力远在这几人之上,但到底因此耽误了不少时间,等他们收拾下这几名死士,冲进内室。现刘琦已不见踪影。蒯越则横死床榻。等再回头打算问擒捉的两名活口。却现他们已经服毒自杀了。
我心想:“跑了刘琦虽然麻烦些,不过也不用太担心。可是,我这次派出去的刺刃小队,个个武功非凡,又都经过了数月特种训练,有极强的团队作战能力,在段瑾、田烈这两位一流高手率领下。竟然被几个无名死士拖了后腿?”
我把密报递给徐庶。
徐庶看完,也觉得惊讶:“从我们的情报看,这些人绝不可能是刘、蒯两家的旧部,他们是从哪里来地?不过,请主公放心,我这就去查明此事。”
他立刻站起身,出去安排人手去调查这件事。
我独自坐着,心里暗暗估量:“是谁地人在悄悄帮助刘和蒯越呢?”
还没想出点头绪。阿昌来报:“罗蒙先生求见。”
我掸两下衣袖。道:“请。”现在这事可真多,害得我连衣服都没来得及换,只匆忙洗了把脸。擦了几处灰,罗蒙就进来了。
罗蒙现在在我地镇军府里,暂充从事中郎之职,这份差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主要还是作为我的智囊团成员,为我的各项政策措施出谋划策。
他前几天已经专门给我写了一封密信。我倒是很感兴趣,想要当面问问他。不过近期事情实在有点杂乱,一直没有空隙。大概他见我好容易回来一趟,立刻就忍耐不住了。
我也没有什么客套话,直接就问:“罗兄,你的信我都看了,不过我有些不太懂,今晚正好当面请教。”
罗蒙恭敬道:“主公,臣有一事,想事先弄明白。”
我点点头:“请说。”
“主公以为,曹操,何许人也?”
“曹操?”我一呆。我没想他居然问出这么一个不靠谱的问题,根本全无准备,“啊,曹操,当代强大势力的代表,野心勃勃,足智多谋,奸雄是也!”
罗蒙愣了一愣。这也难怪,我脱口而出,用语顾不上修饰,难免多有现代词汇,听在罗蒙的耳中,自然感到奇。
罗蒙道:“主公对曹操地认识,真是入骨。那主公真以为,与曹操密约之后,曹军便与我军各行其是,互不相干了么?”
我与曹操在阳陵见面会盟,达成了协议。双方郑重允诺,三年之内决不互攻。为了表示诚意,双方一致同意,在各自领域的边境,十里之内,主要城市里驻扎的军队,不过三千人。
我笑了笑:“那怎么可能?现在他只是因为自己家里正被人胡砸乱打,赶要集中精力看门守院,等他应付完池早、张燕那帮河北的鸟人,迟早还会回过头来打我们的主意的。”
罗蒙也笑了:“主公高见。所以愚意以为,我们也要提前预备。”
我道:“现在双方商定,他在宛城,我在野,驻军都有限额,如何提前预备?”
“阿飞愚昧,请先生详加指点。”
阿昌捧过一鼎清茶:“罗先生,此茶刚刚煮泡,请就热饮用。”
罗蒙谢了接过,放在几上。
我笑道:“是啊,这是江南刚到的茶饼,味道格外不同。”
罗蒙只好又端起来,品了一口,赞道:“好香。”随即放下茶鼎,说道,“主公,去岁曹军南来,臣连日观察,见其不但铁骑进退如意,有章有法,而且攻城器械威力无比,心中深以为忧。曹操虽与主公握手于阳陵之前,然万一日后失和,曹家骑兵再度来犯,其实难当。”
我点点头,曹操的军队在这时代已经是成熟地混编集团军了,天下不做第二家想。而且我深知道曹军虎豹骑地威力,调动方便,行动神,一日可急驰上百里。南阳到樊城之间,又都一马平川,除野、偃城等小城之外,别无遮掩挡护之处。若其倾力来犯。荆州军纵然有备也无法长期抵御,何况曹操用兵,惯于偷袭,万一趁我不备,选准机会,那可是糟透了。
我道:“嗯,我们确实需要加固野、偃城的城池。”
罗蒙道:“现在我军与曹操签下和约未久,若立刻修城堰墙。岂非徒显敌意。示弱于人?再说纵然加固一倍。就能抵挡敌军了么?而且野与偃城相隔甚远,救援起来,极为不便。”
对他地思路,我现在心里已经大致可以把握了,却故意问道:“在阳陵常设一座军营如何?”
罗蒙摇头:“那还是一样白白损耗军力财力。”
我看着他,忽然笑道:“若罗先生为野令,当如何做?”
罗蒙回视着我。笑道:“臣性好郊游,若治野,先要在唐、白河旁修几座爱景台,然后多建水塘,沟通连合,渐成一片,以方便日后臣随时泛舟吟酒,与同好共乐。”
罗蒙看看我。续道:“还有。为了士民百姓盖房方便,臣还会要治下各家各户都多种榆树,长满博望以南。”
我眼前一亮:“高明。修台种树。养鸡殖鹅,果然是极助之措。”
北人善骑,南人能渡。罗蒙要开塘引水,就是为了以己之长,克敌之短,以连环的水势,辅以茂密的林木,狙击曹骑的威势。此计妙在能于不动声色中完成防御体系的构建。
我道:“我听说先生当时助守偃城之时已开始移栽许多树木于城侧,又在城北养殖许多鸡鸭鹅类,果然深通谋略,腹有奇策。”
罗蒙道:“多谢主公夸赞!”
鸡鸭鹅属,皆为精警之物,罗蒙是想利用它们平日的警觉性,防止敌人暗袭。此招胜在不动声色,且一举多得,花费甚少。
我微笑,忽道:“你在镇军府过得不舒服么?”
罗蒙也笑了:“主公,臣年轻,不需养老。”他忽然伏于地,大声道,“野如今无人,臣恳请为野之令,为主公镇边守户。”
前任野令蔡勋自打放走刘琦和蒯越之后,被蔡瑁一顿臭揍,差点打死。现在好些天了,还躺在病床上整天唉声叹气呢。
罗蒙目前声名不著,又是文臣,他这么准确地理解我的战略意图,若以他为野令,必能缓和曹操一方地心理状态。
我沉思片刻,道:“嗯,你所言有理,目前野无主,你就先代理野令。不过此事我需和徐军师商议一下,再正式颁下任命。”
罗蒙大喜,道:“臣多谢主公。”
我看他一眼,“行了,私人聊天,别臣不臣地了。起来坐下说话。”
在和镇军府地幕僚们一起的时候我一般比较随便,因为这些人大半都是日后要放出去到地方担纲要职的优备选,因此无论谈论什么话题,我都力求平等对话,畅所欲言。
罗蒙在我幕府里待的日也不算少了,知道我的习惯,于是起身端坐,道:“我还想求主公一事。”
我道:“说吧。”
罗蒙道:“我欲得一副手,共守野。”
我心头一动:“说吧,你想要谁?”
罗蒙道:“霍峻大人。”
果然。我心中叹息一声,立刻摇头:“他?恐怕难办。”
自我动襄阳兵变,囚禁刘表父,夺得荆襄控制权之后,以蔡、蒯奇为的本地豪族以及文武诸官,大部分都誓向我效忠。但也有不少反对派,像蒯越就策动了二刘潜逃的闹剧,另外一些人,表面虽然不做武力斗争,却都躲藏在自己家里,以实际行动消极对抗组织,霍峻就是这批逍遥派地代表。
老实说,直到现在,我对霍峻这个人,都没有太多好感。
我心想:“谁都好办,恐怕就他不行。”疑道:“霍将军昔日便是野主将,而且,他对我军,向来并无太多好感,如何能说服他呢?不如让李严过来吧,呵,他对野也很熟悉,也是很合适的人选。”先霍峻现在这样,会不会归顺我军,已是难言,再说,让这人给你做副手,那等于是降级了。李严本来也是逍遥派之一。春节时我登门拜访,专程去给他拜年,刚刚把他给重请出来,正准备安排工作。
罗蒙胸有成竹地摇摇头,道:“我与仲邈乃是挚交,他的为人,我极清楚。他心怀忠义,一意保疆卫土。前数日我曾去他家,与他彻夜详谈。他早已对刘荆州失望之极,他也知道,没有主公,就没有荆州,从内心里是倾向我军的。这半年来我军积极展,他也看在眼里。所以我可保证,只要我再去相劝,仲邈定会归附。他对臣也很了解,我和他一治民,一统军,定能互相补充,相处融洽。反而李严大人,嗯……恐不易为臣同僚也。”
我对霍峻认识不深,但对李严的看法,倒和他差不多。知道历史上这人确实有干,但也不能算很好相处的人,连诸葛亮他都嫉妒,你说他服谁?
我想了想,点头同意:“嗯,这样吧,只要你能说服霍峻,你的要求我全都答应。”
随后,就野的防御体系,我又和他仔细研讨了很久,等他走地时候,天已经完全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