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嗜血的权杖 >

第44部分

嗜血的权杖-第44部分

小说: 嗜血的权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高宗本打算来听听他的善言。不想,秦桧竟惨到连话都说不出的地步! 
皇帝亲临府邸,那是蓬荜生辉,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这下任宰相是谁呢?得抓紧争取啦! 
秦熺这心里直痒痒,他心思没放在快死了的秦桧身上,而是一门心思想当宰相。 
有机会,就要争取,在这个节骨眼上,那可容不得半点犹豫啊! 
秦熺就借机问高宗:“陛下,谁可以接任宰相呢?” 
听了这话,高宗很生气,你一个当儿子的,父亲都要死了,你不努力尽孝道,反倒想着升官。这是莫大的不孝。况且,谁当宰相的问题,是我说了算,你一个臣子,有权过问吗?即使臣子可以过问,但你也不够资格啊! 
通过几年的观察,高宗很不看好秦熺,认为他是一个既无能又贪婪的小人,只是碍于秦桧的面子,没有对他下手。 
秦桧一死,靠山一倒,你还哪跑啊? 
高宗就冷冷的回答他:“这不是你该参与的事情。” 
话说得很明白,你秦熺是门都没有的! 
高宗回宫后,立即命令权直学士院沈虚中起草秦桧父子退休的诏书。 
一个要死了,一个没用了,全都打道回府吧! 
过河拆桥,不是秦桧的专利! 
光荣退休了,乌纱帽一摘,露出的是待遇问题。该给秦桧父子怎样的待遇呢?高宗首先要解决这个问题。 
在高宗看来,秦桧对于自己是有功的,自己的很多见不得人的想法都是通过秦桧去实现的,秦桧就是自己的替身,否定了秦桧就等于否定了自己,所以,即使秦桧退休了,也要让他享受别人可望而不可即的待遇。什么待遇呢?那就是比国公还要高一等的王爵,给秦桧封王。 
这可是大宋自创立以来,异姓官员从未享受过的最高规格待遇啊! 
你跟了我一回,我要让你善始善终,圆圆满满地走完自己的最后一程。 
你为我受了那么多的委屈、背了那么多的黑锅,我给你再高的待遇也不过分。 
一个建宋以来的历史纪录诞生了! 
高宗对秦桧做完了安排,对秦熺也要考虑,虽然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但待遇还是要给的,而且要比现在的好。看在秦桧的面子上,也让他退得体面点,给他加封个少师,够意思了吧! 
有高宗在,秦桧父子的退休待遇差不了。 
应该知足了! 
可是愚蠢的秦熺,竟然没领会到高宗的意思,心还不死,连夜让他的儿子秦埙与林一飞、郑柟去拜见台谏徐喜、张扶,谋划着怎样推荐自己为宰相。 
这个梦做得好美啊! 
还没等徐喜、张扶等人把举荐的折子写好,高宗的诏书已经下来了,加封秦桧为健康郡王,秦熺晋升为少师,双双退休。 
美丽的梦,彻底的碎了。 
这就是政治! 
同时,高宗还把秦桧的两个孙子秦埙、秦堪提升为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都是只有待遇没有实权的闲职。 
看来,曾经显赫一时的老秦家,随着秦桧生命的终结,将集体退出政治舞台。 
退休的诏书,王爵的荣耀,在死亡线上挣扎的秦桧,已是无从感知了。 
在这个风雨飘零的晚秋,他才知道自己到头来一无所有。 
蓦然回首,曾经的爱恨情仇,都是一杯难咽的苦酒! 
夜色朦胧,纵有千言万语,也难以开口! 
烛光莹莹,儿孙的哭声,为我的躯体送行! 
生命,从这一刻变得无形! 
时间是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十月二十二日。 
…… 
天亮了,一个爆炸性的新闻传遍朝野。秦桧死了。 
逆秦者,弹冠相庆;顺秦者,垂头丧气。 
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啊! 
健康郡王刚当了不到一天,就成为了历史。 
高宗又下了一道诏令,赐秦桧为申王,谥号“忠献”。 
忠于皇帝,排斥异己,献身自我! 
这或许就是秦桧一生的真实写照。



第54章 身后事 

有句话说得好,人啊,是从自己的哭声中来,从别人的哭声中去。 
这话说得很有道理,但到了秦桧这里,未必合身。秦桧的去,不仅有哭,而且还有笑。哭的是他的儿孙,他的亲戚,他的党羽;笑的是他的异己,他的政敌,他的对手。 
哭,因为大树倾倒,从此无处可乘凉。 
笑,因为奸臣入土,从此东山再起不是梦。 
秦桧死了,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终结。 
秦桧死了,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启。 
此时的大宋,面对的内外形势又是怎样呢? 
首先,从外部环境看,金国在内部斗争中挣扎,两国关系是和平中蕴育着杀机。宋金议和之后,兀术一人专权,把持朝政,稍有不从者,刀枪伺候。金熙宗刚干掉一匹狼,又迎来了一只虎。自己的双手始终被权臣束缚,一肚子雄心壮志却难以付诸实践。于是乎,金熙宗就盼星星、盼月亮似的盼着兀术早点死,自己好有一番作为。时间这东西很奇怪,越是想留住它,它走得越快;越是想让它快点过,反倒急死人。好不容易熬到1149年,兀术咽了最后一口气。还没等金熙宗着手行动,皇后裴满氏就干预起了朝政,朝中大臣也分了好几派,相互争斗。胡乱的局面,再次打乱了金熙宗的计划,这一次,他彻底心灰意冷了,借酒消愁,天天醉,酒醉之后,就开始杀人,先后把他的弟弟完颜元、完颜查剌、裴满氏还有一些嫔妃给杀了。皇帝酗酒杀人的消息传遍朝野,文武百官无不诚惶诚恐,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成为皇帝的刀下鬼。失去了群臣的支持,金熙宗的皇帝也就当到头了。1149年12月,海陵王完颜亮利用熙宗众叛亲离之机,反动政变,杀死了金熙宗,自立为帝,这就是金废帝。完颜亮上台后,朝政仍旧混乱,由于他是靠政变夺得皇位,很多皇亲贵族并不服气,矛盾尖锐。为了转移国内矛盾视线,完颜亮一改同宋和平相处的政策,开始筹划南侵,妄图一举灭宋,做个大一统皇帝。 
从内部环境看,局势总体稳定,农业生产逐渐恢复,经济趋向繁荣。可以说在秦桧两次为相的十九年中,有五年是处在战乱时期,有十四年是处在和平时期。战乱时期不说,就说这和平时期,秦桧在铲除异己、禁止野史、粉饰太平、提携子孙上很有一番作为,换句话说是“硕果累累”,但在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富国强兵上没见到有什么作为,业绩平平。那有人要问了,你说秦桧没有作为,那为什么大宋会有“局势总体稳定,农业生产逐渐恢复,经济趋向繁荣”的复兴之象啊?推动大宋复兴不是秦桧,也不是高宗,而是人民,是饱受战乱之痛的人民。他们渴望稳定,渴望生产,渴望繁荣,在他们的辛勤努力下,大宋才有了复兴之象。这就好比一个弹簧,当我们用外力将它压缩到最小程度,一旦我们把外力撤回,不用去拉弹簧,它自己就会反弹回原来的状态。物理学,叫这是惯性,也可以说它是一种本能的反应。没有永远的衰败,也没有永远的繁荣,只有这两个对立统一的概念交替存在,才符合唯物主义思想。所以,我们在探讨大宋从衰败走向复兴时,高宗和秦桧起的不是主导作用,而是辅助作用,真正的主导者是大宋的人民。 
秦桧死了,很多受他排挤,被他贬逐的人迅速强势反弹,憋在肚里的火终于可以肆意燃烧了,压在心底的怨气终于可以自由发泄了。 
秦桧是奸细,秦桧是卖国贼,秦桧是奸臣……一时间,骂声四起,万箭齐发,把秦桧批得一无是处。 
然而,此时的秦桧只是一抔土下无知无觉的尸骸而已,他真正留给人们的只是一个由“秦桧”两个字组成的符号而已,然而就是这个符号,在漫漫历史长河中,默默地承受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口诛笔伐,直到今天,还未停息。 
历史,只不过是人们情绪化的产物,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不同的历史。任何人和事被贴上历史的标签,就意味着他永远失去了真相。 
秦桧死了,作为高宗的心腹、挡箭牌、替罪羊、拐杖的他,高宗该给他怎么样一个评价呢?让我们看看高宗的表现: 
第一,在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三月,针对一些主战派提出废弃议和,惩治秦桧的言论,高宗及时给予了回应,他说:“议和的事情是出自朕的心愿和志向,作为臣子的秦桧,只能支持朕的主张,怎能因为他死了,就背弃与金签订的盟约呢?近一段时间以来,有无知之人,用虚假的造谣生事,挑拨鼓动,迷惑民众,甚至有人胆敢假托朕的旨意大肆召用旧臣,违抗朕的命令,妄加议论议和的事情,朕感到很震惊。今后如果再有这类事情发生的话,一定要严加惩处。”高宗说这些话,看似在肯定秦桧,实际上他是在肯定议和,他担心的不是秦桧受到攻讦,而是怕议和被废,惹恼金人,自己过不上太平日子。说到底,高宗还是为了自身利益,而非力保秦桧。 
第二,在秦桧死后,高宗重新起用了被秦桧贬逐的异己分子,胡铨、张浚、李光、万俟卨等人又被授予官职,特别是万俟卨还当上了宰相,这可是秦桧做鬼都没有想到的。高宗这么做,大有拨乱反正的意味,但让人费解的是,既有今日,何必当初?当年秦桧打击报复这些人的时候,高宗又在哪里呢?现有现交,这是高宗用人惯用伎俩。 
第三,在秦桧活着的时候,台谏一直由他掌控。秦桧死后,高宗立即下诏说:“台谏是国家的法纪监督部门,一直以来,没有任用合适的人才,台谏官们与大臣结党营私,帮助大臣实现自己的喜怒哀乐,特别是没有尽到舆论监督的职责。朕今天亲自任用正直之人,来革除旧的弊端。”很明显,高宗这段话是针对秦桧说的,他在批驳台谏的同时,来表达对秦桧的不满。高宗此举让人糊涂,既然你早就知道台谏的弊端,为什么早不做革新的打算呢?以前的高宗,是借秦桧的手杀人;现在的高宗,是借别人的手,杀秦桧,可惜秦桧已死,他杀的只能是一个符号。 
第四,高宗装出一个弱者形象,来博得同情。秦桧死了之后,他对杨郡王说:“朕今日始免得这膝裤中带匕首!”这话听起来,总觉得有点夸张。大宋朝的宰相,还没有哪个嚣张到让皇帝都提心吊胆的地步。文官制度,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官员造反几率大大降低,一群满口之乎者也的书呆子,能有多大胆量呢?高宗这么说秦桧,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迎合外面倒秦的舆论,向大家表明,我赵构也是受害者之一,骗取舆论同情。 
从高宗在秦桧死后的种种反常表现可以看出,秦桧死后,他将被他忠于的大宋皇帝推向一个卑劣的境地。 
说到这里,我们或许应该明白,能把权谋运用到炉火纯青地步的,不是秦桧这样的臣子,而是高宗这样的皇帝。 
秦桧的名声会很臭。 
果不其然,1162年,宋高宗把皇位传给宋孝宗赵瑗,自己学着徽宗那样,做起了无忧无虑的太上皇。 
孝宗即位后,一改高宗委曲求全的主张,立志要匡复中原,收复被金人占去的山河。 
主战派开始占据上风,议和派逐渐失势。 
为了表达自己武力抗金的决心,宋孝宗给岳飞平了反,赐他谥号“武穆”,追封他为鄂国公。 
为了表达自己对议和的痛恨,宋孝宗把当年的议和功臣秦桧的王爵给夺了,赐他谥号“谬丑”。 
自此以后,关于秦桧的种种恶行开始在民间流传,内容越传越丰富,版本越传越多,形式越传越新颖,甚至有人把他写进史书,为我们今天著书立说时引经据典提供了方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