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恐怖科幻电子书 > 猫蛊手记 >

第18部分

猫蛊手记-第18部分

小说: 猫蛊手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么,”楚海洋做了个向下压的动作,问,“这猫鬼不就是在镇着墓主?也太不合规制了。”
    “因为猫鬼不是墓主下葬时放进去的,而是后来有人挖开墓放进去的。”大叔慢悠悠插嘴。
    众人目光炯炯地望向他。
    大叔一愣,自知失言,连忙补救:“呃,教授啊,还有你们不也看出来了?这墓曾经挖开过。”
    老头儿摇摇头:“我看出来了,但没对他们说。”
    他沉默一会儿,拍拍手说:“好了,看守的留下来,其余的回去睡觉。看守人员三小时换一次,明天傍晚开工。”
    说罢拉着夏明若便往村庄走去,考古队便跟着他,留下周队长等人值班。楚海洋他们故意走在最后,与众人拉开好长一段距离。
    大叔懊恼说:“我这张臭嘴!”
    楚海洋说:“没关系,早晚要看出来。你其实不必担心,他年轻时与许多前盗墓贼共事过,就是解放后,考古队也经常会请经验丰富的老盗墓者来帮忙。真正搞科学的,往往没有那么多顾虑。”
    豹子问:“我俩真没事?”
    “肯定没事。”
    楚海洋与他们在宿舍前分手:“舅舅,休息去吧,等明天。”
    大叔和豹子点了点头。
    ※※※
    第二天有大进展,墓道口打开了。
    太子墓是洞室墓。洞室墓就是建造者采用开挖土洞的形式,先做一个长而倾斜的墓道,再按照当时的居室在地下建造坟墓,这种营建方法在六朝以后到隋唐时代都十分盛行。
    一般来说墓室是长方形的,加上甬道、墓道就类似于“甲”字形,有的洞室墓在墓室和墓道之间还有天井,象征着庭院。
    反之,后人发掘,先挖墓道或天井也是操作流程,尤其像太子墓这样用双层砖砌墓室顶的,一般人都不会傻到说要直着挖。
    当然只是一般人,豹子走在路上,突然大声嘎嘎笑说:“来个鬼听愁,轰!”
    夏明若和大叔跳起来把豹子拖到草垛后一顿好打,大叔左右开弓在那人头上敲:“鬼听愁!鬼听愁!劈死你个鬼听愁!你就生怕别人不知道咱们是谁!”
    夏明若说:“啊?啥叫鬼听愁?”
    “黑话,就是用炸药炸墓,”豹子揉着背解释,“一炸嘛,连鬼都怕了。”
    “哦——”夏明若说,“长知识了。”
    大叔很好奇:“莫非你没听明白他的话?”
    夏明若摆手:“其实他说什么我都没听见,我只是敏锐地察觉舅舅有打人的欲望。”
    豹子仍然摸着背:“……那你就来打我了?”
    夏明若严肃地点了点头。
    夏明若轮流审视他们,而后鼠窜:“海洋救我!”
    楚海洋正在找他,连忙招呼:“你这人怎么到处瞎跑?快来!”
    夏明若问:“怎么了?”
    楚海洋说:“大工程,墓道里可能堆了几万斤木炭。”
    “啊?”夏明若说,“没有填土?”
    “有,但夯土只占一小半,余下全用木炭、碎石凑数,这说明墓主是草草下葬,草草掩埋。但也不是坏事,比较好挖。”楚海洋拽着他往工地上走。
    铁丝网外面照例站满了村民,铁丝网里发掘队也围着同心圆,圆心就是墓道口。
    墓道口架着绞车,绞盘吱呀呀转,缆绳拖着小铲车往外运送木炭。在墓道里作业的是几个考古队员和十来个部队战士,老周队长蹲在边上,穿着件烂得跟鸡叼过似的破背心儿,扯着大嗓门喊:“注意安全!”
    他看见楚海洋,焦急道:“哎哟,怎么现在才来!快准备准备,我们一起下去!”
    楚海洋连忙脱衣服卷裤管。
    士兵班长正满头大汗地推绞盘,看见了便说:“啊?底下还缺人?那这样……”
    他环顾四周:“赵解放!”
    “到!”
    “还有王忠国!你们下去!”
    “不用不用,”老头儿摆手,“其实是要挖到天井之间的过道了,这种过道特别容易坍塌,尤其是抬石头时又震动了一下,非常危险,必须先搞支撑,这个事情只能我们来。班长你快提醒战士们,一旦发现过道券砖,立刻退回来。”
    班长显然没听懂啥过道的啥券砖的,糊里糊涂照老头儿说的喊话:“挖到砖头——!人就出来——!”
    底下人就挖,一会儿回话说:“砖头!——有砖头了!——”
    楚海洋举起刚扎好的木头支架说:“好了,我下去了。”
    夏明若跟着他。
    楚海洋让他走前面:“去吧,轮到你了。塌方了先埋你。”
    夏明若随口说您真有革命同志的患难精神,又说我不下去才会塌方哩,便和周队长一起扛着架板往墓道里走。
    墓道口大约一米八十宽,若不是后来破坏,长度也应该在十米以上。因为在两壁都发现了壁画,所以各自留了十厘米的保护土层,等到再下掘一段后,方可以用细竹匕剔剥靠近壁画的积土。
    墓道里昏黑而闷热,先下去的解放军战士正在券拱前等着他们。
    周队长卸下装备:“这才是第一过洞呢,往后还有,来,干活!”
    几人便在狭窄中缩手缩脚组装支架,扳手声、榔头声不绝于耳。
    局限于人力、财力和物力,考古队发掘墓道采用了打洞的手法,就像是按照原先的痕迹把一条堵塞了的地道再挖出来,这当然比整体揭顶节约了大量工时,但也增加了塌方的风险。
    好在人各有擅长,比如大叔擅长打洞,豹子擅长炸药,夏明若奇迹般的擅长做支架,他所找的支点永远是最准确且最能着力的。楚海洋甘拜下风,表示这就是二十年来,夏明若同志在无数次投机取巧、避重就轻中所练就的过硬本领。
    挖掘,支撑,再挖掘,再支撑。
    过道,天井,天井,过道,不到二十米的墓道整整挖了一个星期,这个速度称为蚕食毫不过分。
    这期间,小史一次都没能往工地去过。
    (“老师!”史卫东抱住老头儿的腿嘶声道,“您把我喊来!不止是为了做饭、洗床单、搓您的臭袜子的吧?!”)
    每一个象征庭院的天井两壁正中都各有一小龛,龛里有的是男女侍者陶俑,有的是珍禽异兽,当清理到第五天井时,众人大为兴奋,因为墓门就在斜下方。
    透过封门大石的缝隙,看见墓门由两块整幅巨石凿成,正面刻着菩萨立像。菩萨脚踏碧波,头顶佛光,以手结印,裸足,面如满月,肌体丰盈,神情温柔恬淡,隐隐已是初唐风格。
    考古人员大多是无神论者,却也停下来拜了拜,然后退回地面商量开墓门事宜,因为不管是朝里开,还是朝外开,都有大学问。
    “朝外开。”老头儿用草秆在地上写写画画,“甬道里极有可能淤积着泥土,这样的话往里肯定推不开。”
    众人当即达成一致,于是提早收工,第二天傍晚急匆匆地带着开墓门的工具,直奔工地。
    搬开了封门石后发现,嗐,果然是应该往外开,有门枢呢,而且一千多年了竟还转动自如,开门根本就不用费多大力气。
    门开了就是甬道,甬道整体用小砖砌成,拱形券顶,地下积有十厘米厚的淤土。
    夏明若第一个钻进去,然后骑在楚海洋脖子上装支架,其余人则在甬道外面等着。
    楚海洋说:“前就前,后就后,不要‘这边……那边……再这边一点儿’,你叫我到底往哪儿走啊?”
    夏明若仰着头:“嗬,你这人真难伺候,我不要你了,换豹子来。”
    他费力地用老虎钳拧铁丝,不时对着外面喊:“架板呢?架板拿来!”
    一大群人哄哄地把架板递进去。这时听到老头儿咆哮:“看热闹的都给我出来!里面本来空气稀薄,要把他两人闷死还是怎么的?!”
    老周队长补充:“不闷死也要中暑的!”
    兴奋不已的考古队员只能一个接一个爬出墓道,嘴里嘟嘟囔囔,老周气呼呼地挨个儿教育他们。
    大叔在一旁煽风点火:“好,好,骂得好!一点儿组织纪律都没有!”豹子则跟着他师傅傻笑。
    老头儿望望他们,大叔心虚要躲,老头儿却招呼他到面前来。
    “你……”老头儿说。
    “李一骥,”大叔欠了欠身,“在下李一骥。”
    “哦,李先生。”老头儿还礼,两人都颇有古风。
    大叔等着他说话。
    “我刚才下去看了看,”老头儿指指古墓,“甬道尽头还有一扇石门,有门额和地栿,两边还有立颊,似乎还有锁扣,比第一道要复杂些。”
    大叔点头。
    “你去开吧。”
    大叔猛然抬头,瞪大了眼睛。
    “我‘文革’时身体被折腾坏了,闷热幽闭的地方不太敢进,进了怕出状况,反而影响年轻人工作。”老头儿说,“这门据我观察,老周是打不开的。你经验足,不如替我带学生进去吧,照顾好他们。”
    “呃……我……”
    “你开门时我们都不去。”老头儿补充。
    大叔深深地看他一眼,从地上捡起两根铁撬棍,往墓道走去。老头儿拍拍豹子的肩:“愣着做什么?还不去帮你师傅一把。”
    墓道里,夏明若弯下身子说:“不行了,汗全流进眼睛里了……”
    他怨毒地望着唯一的照明灯:“好闷,我需要氧气……”
    “休息。”楚海洋说。
    “你们休息了,我可没得休息哟。”大叔在黑暗中露出头,嘴里说着风凉话:“哎哟哟,这里好凉快。”
    夏明若趴在楚海洋背上,震惊不已,“你怎么能下来?这么说老头儿被你打死了?”
    大叔白了他一眼。
    夏明若立刻掐着楚海洋的脖子哭:“海洋——你让他还咱家老头儿的命来!”楚海洋问:“舅舅,这么说老头儿让你来开第二道墓门?”
    大叔点点头,从怀里掏出长匕首,插入门缝内,上下一挑,皱眉说:“门闩还是鸳鸯的,怪不得说打不开。”
    楚海洋半蹲在他身边,夏明若铁了心要当寄生物种,趴在他背上怎么甩都甩不掉。大叔笑:“海洋你别白费力,这厮故意的,他想休息。”
    “那这门,你看怎么样?”楚海洋只好维持着辛苦姿势问。
    大叔笑笑说:“我自然是会开,只是……豹子!”他大吼,“傻小子怎么这么慢!”
    “来了,来了!”豹子提着小油灯,气喘吁吁地沿着墓道跑来,“老……老教授要我再带点儿工……呼……呼……工具!”
    “什么都不用带!你身上的刀呢?”
    “都在……在呢!”
    “来帮忙。”大叔说。
    “哦……哦。”豹子举起刀走近,学着大叔的样子将刀插进门缝。
    大叔说:“谁要你帮这个忙?你把刀全给海洋,然后帮帮忙去背着别信。”
    夏明若一听,立刻把虚飘的眼神移向豹子,张开双手作拥抱状。
    豹子贴在墙壁上拼命摇头。
    夏明若主动蹭过去了,黏住他,对着耳朵说悄悄话:“豹子,长日漫漫魂无所依,我给你讲个故事吧。你知道什么叫猫鬼吗?在隋唐代的时候,有人用人血养猫,这个血呢……这个猫啊……”
    豹子遇见夏明若后无数次号叫中的一次又来临了。
    伴随着惨叫是墓门打开的声音。鸳鸯闩是很高的工艺,古代技术书籍中曾经提到过一两次。据说其关门时可以自动卡上,而开启时则需要两人四手同时用力向不同方向推,好像潜水艇上的转轮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