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短篇H文电子书 > 炮灰手札 >

第152部分

炮灰手札-第152部分

小说: 炮灰手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话一问,桂长生面色凝重,道。“我不过是个做点小本生意的农妇,因着长陵的事儿,被带进了衙门,事后也险些救不回来,你所说的老赵,先前的确是在我这屋里做的车夫,不过却是听说人已经没了,你若问起此事,我又去问谁?”
    即便桂长生知晓,也断然不会随意开口,眼前的人究竟是不是林家本家那边人,她又没见着过,再说,林家本家的人,是不是真的和樊凡并非敌对,她也不知晓。
    二主事并没一直追问下去,随后回了话便直接朝场地外离去,见着人走,桂长生拿起桌上的物什,道。“等等。”
    二主事顿住脚步,扭头看了桂长生一眼,见着她手里的玉佩之时,原本正色的神情突然勾起了一抹笑意,道。“此物的主人托我转告桂老板一句话,替他好生保管此物,等有朝一日定来取回。”
    话说完后,二主事也没多做停留,带着人来匆匆去也匆匆,独留下桂长生愣怔着站在桌前,手里握着玉佩,这玉佩并非是雕刻精致的上等,相比之下,上面的花纹有些发旧,看得出是有些年头的玉佩。
    桂长生将玉佩翻来覆去的看了看,的确是樊凡的玉佩没错,是樊凡带在脖颈上的,她也是在上回因四妮的事儿气的去了陈家村,晒了日头回来眼前发黑,让樊凡接了她一把,失去意识前,无意撇了一眼他脖颈上的玉佩,玉佩的下方有一块小小的瑕疵。
    等人走后不久,桂长生将玉佩收起,想到人家来问她赵叔的事儿,林家又是怎的知晓的呢?
    桂长生不知晓,这赵叔当初被抓进去严刑拷打一番后始终只字未说,后边见着问道不出甚,才将人关押在牢房里边。
    而赵叔除了在牢房见着了桂长生这个唯一能信任的人外,他也见不到樊凡,因着就在赵叔与她说了后不久,桂长生便失去了意识。
    赵叔在后不久便被人押着去了刑场。
    樊凡当初的确去救人,却没和赵叔说过话,却在赵叔死之前看明白了他的意思,让他去找桂长生。
    后边,樊凡才想起此事,这不,自己没现身来见她,却托了人来,此事也甚是重要,他不能在杨家村现身,若是一不小心走漏了风声,务必是再次连累了桂长生。
    二主事说是林家本家的二主事也没错,当初的确是在林家当差过一些日子,也是林家大人的心腹,更是替林家大人暗中办事的头号人物。
    如今,樊凡便跟着这位主事,在功夫上,虽没拜师,却将自身的招数也都悉数传给了樊凡。
    主事离开了杨家村后不久,让手下在外边赶车,一头钻进了马车内,拿下了还带着的帷帽,这才让人看清人原本的模样,中年男子,瞧着四十有余,一改方才在杨家村的正色,朝坐在马车内的男子道。“那位姑娘难不成是你的心上人?”
    听师傅这般一问,樊凡愣了愣,面色有些尴尬。
    中年男子笑出声,大掌往樊凡肩膀拍了拍。“我不过是问问罢了,你可别往心里去,那姑娘虽算不上何等美人,却并非凡物。”中年男子并非表面这般,行事心狠手辣,也只效忠林家大人,当初出身也不好,是奴籍,也正是林家大人给了他自由和荣华富贵,此人也姓林,一般人称他为老鬼。
    樊凡点了点头,却并未吭声。
    老鬼才收了这徒弟没多久,几个月罢了,知晓他是樊将军的遗孤,樊将军当年还和他交过手,二人没分出胜负,一直也没寻着机会,原本以为还能在交手一次,却是没想到会被人污蔑满门抄斩。
    樊家的儿郎都不是软性子,不过这樊凡和他爹的性子不同,格外稳重,并非像樊将军那般直爽,总而言之,他是觉着这个徒弟太过沉默寡言了些。
    老鬼总是徒弟徒弟的唤着,樊凡却从未开口唤过他一声师傅,认识几个月来,也只是叫他一声鬼叔,对樊凡而言,他的师傅只有军医,如今师傅不在,他即便学了别的招式,也不会拜师。
    “那丫头,心思可不简单,你觉着老赵生前真是将重要之事说给了她听?”老鬼说着皱起了眉头。“樊家一事牵扯的可不小,如今几年过去再查也的确是难事,倒是除了杨将军那边从杨家人口中得知你们的下落后,此事来的有些蹊跷。”
    樊凡将玉佩让鬼叔带过去,本是想再托一句话给桂长生,他恐怕难再见到桂长生,那玉佩也只是为了履行之前的约定,玉在人在的意思罢了,并非其他。
    “赵叔的确是这个意思,不过也可能是我瞧错了,当日她在牢房里人根本不醒事,未必知晓。”
    赵叔被抓进衙门,他连与赵叔说话儿的机会都没寻着,夜探衙门也没见着赵叔在何地。
    他总觉着赵叔一定知晓甚,断然会给他留下些别的。(未完待续)

  ☆、第两百一十八章 没想着

二四六开,桂长生记得,赵叔除了先前与她说道转告樊凡的话中,最主要的恐怕就是这一句。
    今日林家人不来上门,她也在先前将此事丢到了脑后。
    现下想起来,二四六开的意思她迟迟没想起来是甚的意思,难道是说生意的事儿?
    桂长生思忖许久后,突然想到,二四六开,那不是赌坊里边摇骰子的点数吗?
    想到这,桂长生又忍不住摇了摇头,不对,总觉得不是这么回事,赵叔似乎从不去赌坊,也未曾听他念叨过赌坊的事儿。
    一个去能时不时去赌坊人,必定不是赵叔这般的人,那,既然不是赌坊里边的二四六开,那又是甚?
    桂长生这是想破了脑袋瓜子也没想明白。
    倒是樊凡托了人将玉佩送到了她手里,又是何意?古代人的心思,女人还好琢磨,男子是一个比一个难琢磨透。
    ……
    “杨杉?”
    三郎听着有人叫他,同行的几个公子哥也都跟着扭头看了过去,见着来人一身身上披着披风,小脸冷的有些发红,却也是个俏姑娘。
    与三郎同行的,是与杨家将军有些来往的人家,三郎来京城可有些日子了,那些想巴结杨将军的人,知晓杨将军认了义子,还将人带来了京城,又去了相府宴席,一下子便有不少人见着这位杨少爷。
    同行的二人,分别是京城李家、成家的两位嫡出少爷,与三郎的年岁差不多大,近日里便来约了三郎出门。
    这才开春正月,京城这边比清远镇那边还暖和些。却也是冷人。
    李家少爷见着姑娘,忍不住低声问了三郎一句。“何时结识了人家姑娘,倒是瞧着面生,不知晓是哪家的姑娘?”
    姑娘年岁不大,李家少爷自幼便与京城的世家来往,瞧的人也多了去,他都不认得的姑娘。定不是京城的人。
    而成家少爷见着人走近。思索一番,蓦的开口道。“这不是。。。桂家坊的老板?”
    成家少爷见过桂春秀一回,说起来。桂家坊在京城是去年才兴起的一家门面铺子,里边的物什深受京城闺中女子的喜爱,一时之间便在京城传开了名头,他那日陪同自家妹儿去桂家坊。才得知,桂家坊的老板还是个未及笄的姑娘。
    桂家坊。李少爷也知晓,听了这话,有些意味不明的瞧了一眼三郎。
    三郎见着人走了过来,微微颔首。道。“许些日子没见着,倒是没想到在京城能遇见。”
    桂春秀开年前几月就来了京城,她何止是许些日子没见着三郎。自打他去了原城后就没再见着过,今日出铺子。买些物什,却没想着见着了熟悉的背影,还以为是她瞧错了,三郎的话,该是她来说道才对。
    同为做生意的,桂春秀屋里人脉可比桂长生强得多,得的信儿也快,从旁人嘴里听说了桂长生在长陵入狱一事,这牵扯可不小,连带林家的生意都败落了。
    索性,她并非是与林家做生意,也是去年才与张家那边做起了别的生意,如今来了京城,自然也少不了张家的帮衬。
    “是好些日子没见着,你怎的也来了京城?”说完这话,桂春秀头一个想到的便是桂长生生意做不下去了,这不是林家也没再兴起,后边一想,关于杨家两姐妹的事儿多少听人说道过。
    仔细想了想,莫非她从别人嘴里知晓的杨家义子就是杨杉?
    三郎没来得及来开口,这李少爷便替桂春秀解了疑惑。“杨将军在京城,自然杨家少爷也在京城,莫非桂老板先前不知晓此事?”说话间,倒是将桂春秀上下打量了一遍。
    京城里,可不缺容貌上等的女子,眼前的姑娘虽算不上多美,却也让人眼前一亮,清丽脱俗,没有那些闺中女子的惺惺作态,确实是让人瞧着心思也好。
    桂春秀点了点头。“原来如此,之前是听说过,却并不知晓,也难怪会在京城遇着你。”说罢,桂春秀倒是并不想再多说,瞧着有熟道的人在,说道了一句还有要紧事儿后便离了去。
    等人一走,李少爷和成少爷相视一眼,眼里的意味显而易见,说起来,这杨杉的运气可真是不小。
    成为杨将军的义子不说,方才见着那桂老板,原来是个旧识。
    三郎哪里知晓他们在想的甚,今日出门不过是去找些书籍,既然想要的书籍没找到,自然也不会再耽搁下去。
    “时候不早了,我这就先回去了,若是得空,他日在一聚。”
    李少爷和成少爷自然不会多留三郎,应了话儿便让他回了去,两人看着人走了,嗤笑一声。“杨将军出身低微,这义子也是如此,果真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听得李少爷这话,成少爷还是多少有些忌惮的。“罢了,无端端你说了这话,若是让人听了去,你可担待不起。”
    “不过是私底下的话,难不成你回去将此话张扬了出去?”李少爷撇了一眼成少爷,成少爷有些不悦的挑起了眉头。“祸从口出,还是少说为妙,我还有事,便先走一步了。”
    成家和李家本是来往的世家,却在这一辈中也不大不如从前,成家少爷并不喜着与李家少爷打交道,此人过于计较,又爱与人比较,但凡一些不过人之事,都会说些让人不爱的听的话,若非两家交情所在,成家少爷成岩还真不乐意。
    三郎到了京城,甚少出门,即便出门,也是有人上门来找他,若不是来了个三五次,还真请不动他出去。
    他来京城不为别的,只想用功,将那些学识都学了下来,等日后到了年岁再去考取功名,如此,他才能帮衬得上嫂子。
    想到桂长生,三郎心里又是一凛,总觉得嫂子不像往回那般待他了,知晓是屋里分了家,此事他也说道不上啥,却心里都是向着嫂子的,他想帮衬也得等有朝一日能做主后才能说得上话。
    他现下只望着嫂子能等他回去,等他考取功名,官袍加身自然就不一样了。
    而三郎却从未想到,事儿远远没朝着他所想的那般发展下去,或许本就是注定了。
    也用不着三郎官袍加身那一日,桂长生所做的足矣让她混的如鱼得水。
    日子一日一日下来,该干啥的干啥,桂长生忙活她的,也不知晓三郎在京城如何,可是后边回了原城,更是不知晓杨氏带着五郎去南城后又如何。
    村里人多半也是知晓了,这杨家一家子像是搬出了村子,多少听着了信儿,说是去了南城,也是成了大户人家了。
    谁说屋里闺女就不好呢,瞧瞧杨氏屋里,俩闺女都嫁了大户人家,连带娘家都拉扯了去。
    倒是没见着桂长生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