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短篇H文电子书 > 炮灰手札 >

第155部分

炮灰手札-第155部分

小说: 炮灰手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此,妇人才跨步离了屋子。
    等人走了后,桂长生才紧皱着眉头,看了胖婶一眼,那白花花的银子还摆在桌上,道。“婶子,你当真觉着那画上的人就是三郎爹?”
    “你还不信婶子说道的话呢,俺瞧了十几年的人错不了。”胖婶说着,叹了一口气。“你说,要是三郎爹还在,大郎指不定是不会早早的去了,先前日子苦罢,总归挨到现下,一家子也都过活的好不是。”
    桂长生可不这般想,若是三郎爹没去,大郎兴许不会娶了原主,而原主兴许也不会因着屋里日子难过而成了泼妇,后边是不知晓为的何事去了桂春秀屋里,人就被打的换了主。
    这些话也就是在心里想想,都是前话,根本算不上啥。
    妇人坐上了马车,车夫赶着车匆匆忙忙的离开了杨家村,半道上,才道。“夫人,这般做,可是会被发觉?”
    车夫的话,让坐在马车内的妇人冷笑出声。“发觉?何来发觉,现下他如今可没功夫来管这宅子里边的事儿,没想到此事却无人查出个一二,或许即便是有人着手来查,恐怕也被掐断了。”
    听了自家夫人的话,车夫点了点头。“既当初要瞒了下来,为何此番又声张,难不成就不怕有人上报圣上?”
    “你觉着,有右相的帮衬,谁还能递上去?”妇人说着这话,面色疲惫不已,叹气道。“速速赶着回去,此行万般不能引起他人的察觉。”
    “可方才那女子,却是杨家的长媳。。。”这话不用再说,妇人也知晓是何等意思。
    她倒是并不觉着那女子会如何,虽说收了她的银钱,可也并不见得此女子就贪图便宜,反而让她觉着此人并非一般的农妇。
    的确,她先前也查过桂长生的底细,的确是桂家村那边嫁过来的,却是不知晓为何后边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脑袋瓜子不同于常人女子,不顾及那些闲言闲语的做起了生意。
    这样一般人,却是让她觉着可惜了,可惜出身并不好,又可惜是个女子,如同她一般,身为女子,太多的事儿做不成,即便是想做,也未必能成事。
    车夫没听着自家妇人再度开口,也不再多说,赶着马车一路朝原城匆忙而去。
    桂长生的的确确知晓那画上的人与另一个人极为相似,但不知晓来打听事儿的妇人是何用意,自然也不想惹祸上身,她最怕的便是这些事儿,身为一个无权无势的平民,根本上而言是没还手之力的。
    可事儿也让她心惊不已,从妇人走后,桂长生便进了屋子,心里一直没平静下来。
    杨将军姓杨,但她并不知晓杨将军叫甚的名儿,若说她的猜测仅仅是个巧合,那也不可能。
    即便长的如此相似的人,也断然不会出现将杨家子女认作义子义女的。
    想到这,桂长生心里有了个猜测,若是三郎爹当初并没死,那抬回来的人又是谁?听说当初抬回来时,除了随身携带的物什和身形相似外,血肉模糊压根就辨认不出人。
    可想来想去,二妮是最大的,她定是见过杨将军,难道也没认出来?
    那杨氏去了南城,可是见着了杨将军?如此一来,那岂不是认出来了人?
    这些疑问在桂长生心里得不到答案,更是不知晓,若是三郎爹没死,当初为何没回了杨家村,而如今三郎他们长大了,却又没相认,反而只是作为义子义女。
    可桂长生不知晓的是,杨氏是去了南城可并未见着杨将军,杨将军出现在南城的次数少之又少,即便是二妮见着杨将军的面儿也是屈指可数,杨氏就更见不着人面了。
    自然,除了二妮和四妮,偏偏是身为男儿的三郎让杨将军带着去了京城,还请了名师来教学。
    三郎长的并不随其父亲,长的像杨氏,即便现儿自家爹并未死,站在眼跟前也没人能看得出他们二人是父子,这长相的偏差的确是让人难以分辨。
    身为女儿身的二妮和四妮多少是随了自家爹一些,可到底是姑娘,又岂会长的像个男儿。
    与自家爹最为肖像的人便是五郎,五郎如今模样还未长开,谁又能知晓?
    桂长生先前就觉着杨将军对杨家人的举止有些疑惑,觉得一般人不可能会平白无故的将人认为义子义女,她也听说,杨将军并非无子无女的,只不过年岁尚小罢了。
    一想到这些,桂长生心里难免有些紧着,因着不知晓事儿到底是怎的回事才会这般。
    ……
    九年前两国开战,死伤无数,最终还是樊将军领兵出征才打赢。
    本该是凯旋而归举国上下还庆贺一番,却迎来了收监关押,不出半月便满门抄斩。
    除了樊家被满门抄斩,也就在一个月不到,又被查出朝中官员参与此事的人,虽没满门抄斩,可徐家被抄了家,徐大人被斩首示众,徐家剩下的男丁,念在徐家往日的丰功伟绩的份上,只是将其等人发配边疆。
    而女子卖为官奴,嫡系一脉也都沦落为军妓。
    唯独苟活的人,便是徐家庶女,徐嫣,徐嫣当初因年幼体弱多病,自家姨娘便将她送去了寺庙里边养着,徐家老爷一共三房,两位姨娘和正室,其中一位姨娘是办差时相识,出身低微,在徐家的地位也并不高。
    先生了头胎女儿便送了出去,自然也没传出消息,后边才生了第二胎,幼子不过才七岁,却因着抄家发配死在了去边疆的途中。
    恐怕到了如今也无人得知,徐家还留下了一人,徐家的上下死的死,即便还活着的人,也对徐嫣没甚的印象,更不知晓她长的何等模样。
    而杨将军当年所娶之人,却并非出身高门第的姑娘,当年还并未到如今的地位,也是靠着一年一年依仗了右相才爬了上来。
    即便如此,当初娶的人也配不上杨将军。
    可知晓里边原由的人却少之又少,恐怕连徐嫣也不知晓为何事情会如此顺畅,半点没出差错。
    到杨家村打听的人,正是杨将军的妻,也是将军夫人,却并未去京城,一直都在府中相夫教子,人容貌也是个美人胚子,及笄那年正是徐家抄家那年,第二年便嫁给了杨将军,如今她并不姓徐,而是姓许。(未完待续)

  ☆、第两百二十二章 兴起

桂长生心里即便是有猜测,也不敢将此事贸然的声张了出去,也仅仅是猜测,并未真正的得到过证实,少管闲事为妙。
    去年便分了家,现下的杨家与她的关系也多少牵扯不上了,一家子都去了南城,若不是祖祖辈辈在这乡下庄子里边活过的,恐怕杨氏还真不带五郎回来走一趟。
    在胖婶看来,就是长生嫁了人才不算杨家人,即便是分了家,谁又知晓是咋的回事,嫁了人就是别人屋里的人,定不是杨家人。
    要说,嫁不嫁人都成,嫁出去倒不如找个上门郎呢,胖婶心里惦记着这事儿,到底是亲厚了,也担心着她莫嫁错了人,回头嫁了过去受了委屈。
    桂长生又不是没嫁过人,若是头回出嫁再委屈的也能撒上,可还是个丧夫的,即便是嫁了过去,人再能耐也不是受人说道呢!
    自打桂长生拒了那事儿后,胖婶也不跟桂长生说道了,心里嘀咕是嘀咕知晓说不动她,懒得费那嘴皮子,说多了还惹人嫌呢!
    桂长生屋里的榨油坊,这回榨了不少油,都用特定的木桶来装着的,定价也极高,一桶也得二十两银子,一般人家屋里是买不起。
    掌柜的给桂长生声张来的人都是在县城里边做大生意的,都想来做个头一个吃螃蟹的人。
    从镇上回来第二日,就有人来了村子,引路的人便是陈家馆子的李哥,李哥跟人打交道多,人并不木讷,相反还挺有眼见的人。
    带着人来了桂长生屋里也先说熟道,来人一来。就装了二十桶油走,这出手半点都不手软,丝毫没跟桂长生讨价还价,想必是先前掌柜的跟这熟道人打了招呼的。
    不用桂长生说道,掌柜的这边跟人声张也就是说道了这油咋样,寻的也不是一般做生意的,大半都是酒楼里边的掌柜。
    掌柜的是开了馆子。啥吃食上边才下得了功夫。旁的也不懂门道,自然也好说话。
    再来,桂长生先前跟林家做过生意。只不过是说道了一声,在长陵的事儿也仅仅是传了林家的名头,桂长生的名头也就是与林家那打交道的人才知晓,旁的人谁去管那些事儿。
    一听跟林家做过生意的人。那自然就是会做生意的了,来人是客气的很。桂老板桂老板的称呼着,桂长生受用,也没说油价如何。
    油坊里边,光是她屋里种的油菜籽。恐怕也做不了多久,后边,桂长生一得了空就去镇上。跟掌柜的打听下来,知晓哪里有油菜籽卖。又去镇上的几家卖种子的铺子知会了一声,托了他们去跑一趟。
    跑一趟可也是做生意,桂长生要的可不少,人家既然能做起这生意,断然是不会耽搁。
    一番说道下来,镇上替桂长生跑腿的几家铺子的老板就好几个,各奔东西的去专门收了苦菜籽来。
    知晓这个时候正逢收油菜的季节后不久,桂长生才声张,一来四妮那边早早的就没兴起这生意,今年想要收购油菜籽,那肯定是有着落的。
    不出几日,从镇上那边送油菜籽来的,陆陆续续的都到了杨家村。
    都是雇了板车,运送了过来。
    自家种可托了别人去忙活再送来,这其中的成本价钱说低也不算低,相比起腊肉生意的成本可就划算多了。
    一般人屋里,称个种子都按一两一两来算,本就买的不多,苦菜籽本就不值钱,桂长生倒是也给算了三文钱一斤。
    一打袋子,称下来也有上百斤。
    不出半月,桂长生油坊里边就更是忙活了起来了,除了油菜籽的钱给了钱,那趟子钱也得算下来,有得跑的远,忙活起来也辛苦,桂长生倒是没计较这些,他们说道多少便是多少,心里也有数。
    桂长生屋里这要收购油菜籽,信儿不出大半月就声张开了,这生意那可是空手套白狼的生意也不为过,就是那些摆摊子的人,也都奔走想赚了这银钱。
    也有不少人问道,这苦菜籽明年可是还要,桂长生说道有多少便要多少,话儿一应下来,没想着,头年入秋,不少人屋里就种上了苦菜了,那会子又不种麦子,赶着种麦子之前又能收了苦菜,这有的银钱赚的事儿。
    第二年时,家家户户的都往桂长生屋里送来了苦菜籽,桂长生原本想着,榨油坊是做不大的生意,却脑子也是短了路,误打误撞的给自家生意声张开了。
    若是自家种苦菜,那得租下多少地,得请多少人,虽说花不了多少银钱,可工钱她是开的不低,初算下来,就是工钱,吃喝,都能买不少苦菜籽了。
    因着应了那话,家家户户兴起了种苦菜,收苦菜籽来卖钱,可替桂长生省了不少事儿。
    这桂长生要收苦菜籽,也连带起了旁人不少生意,做生意靠的就是法子,从家家户户的收了苦菜籽,再送去桂长生这边,其中赚的差价也比摆摊子等生意强得多。
    她托了人办这事儿后,镇上那些做小生意的人,就转手做了桂长生屋里的生意。
    苦菜籽价钱一直没提上去,满打满算只给三文钱一斤,而大伙去挨家挨户的收苦菜籽,出的价钱好的也就是两文钱三斤,倒是最低的也是一文钱一斤,大伙从桂长生这得了话,应了下来,四处收油菜籽时便声张了出去,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