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短篇H文电子书 > 炮灰手札 >

第167部分

炮灰手札-第167部分

小说: 炮灰手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燕儿知晓桂李氏,见着面这开口不是不开口也不是,若不是一家子人了,见着面不开口也没啥,到底是自家嫂子的娘家嫂子,她也得喊上一声才是。
    “咋瞧着人也不喊,还是一家子人呢,你娘怕是也没教好你。”燕儿正踌躇着要开口,一听这话,到了嘴边的话立马咽了回去,看了桂李氏一眼,直接朝内里走去。
    桂李氏再怎的都是为长了,燕儿这一个没出嫁的姑娘都摆脸色,桂李氏哪能不恼,顿时便喊了她。
    燕儿扭头瞪了桂李氏一眼,见着人张牙舞爪的,又有些心怯,迈着大步进了后边院子去。
    “瞧你这莽莽撞撞的,刚炖出来的鸡险些被你撞糟蹋了。”胖婶幸而收得稳,见着燕儿急着进来眼不管事,忍不住说道了她一句。
    燕儿撇了撇嘴。“娘,嫂子的娘家二嫂咋一人在院子里边,俺进来时要喊她的,还没开口呢,就说俺没娘没教好,这就进来急了些。”
    胖婶一听这话,端着菜去了桌子,出来时,擦了擦双手,道。“你管她做啥,她爱说道就让她说道去,再是气那嘴不把门的人也是白瞎了。”说完拍了拍燕儿,道。“你去,喊了栓子上屋里来吃晚饭。”
    说罢,顿了顿,拍了自个的脑袋。“你去厨房,将留出来的吃食给杨二娘送去,她这会子该是还没回去才是,顺便知会墩子娘,今儿来这边院子吃饭。”
    燕儿才回来,这又得出门去,一听娘说要喊栓子来屋里吃饭,脸上耷拉的神情又好了起来,进了厨房去将留出来的吃食拎着便出了门去。
    两家人还是头一回好好的吃上一顿饭,倒是桂老爹,老大和老二都没过来,屋里几个小的也是。
    桂长生合计好明儿工钱,都是挨着天擦黑了,这帐不算不知晓,一算下来,才知晓也不是那般容易的。
    除了工钱,那些油菜籽的银钱,场地的里边菜籽油的进账,也是一月总和算上一番,平日里的进账也都是记账,一日一日算自然不成。
    杨家村热热闹闹之时,这边张家老爷子的病好了不少。
    因着二妮滑胎一时就一病不起的老骨头了,近日里,因着大房大少夫人生了小子,老爷子心思一好,先前就用的最好的方子最好的药材来缓着。
    除了这事儿,老爷子这七十大寿可是大事,张家几房的人即便是在京城也得紧着赶回来才是。
    张家可谓是双喜临门,这欢喜的是大房和老爷子,二房夫人可是当真欢喜不起来,除了二夫人,二妮身子都没养起来,即便暗地里服用了不少的药物,除了苦口苦心,半点没动静。
    “二姐,你也莫担心,往后定能将身子养好,愁也是愁着现下罢了。”四妮见着二妮面色不好,也只得说几句宽心话儿。
    倒是瞧了一会,见着娘和五郎不在院子里边,便朝身边的丫鬟问道。“夫人和五少爷呢?”
    “似是方才出了院子去花园那边了,那丫鬟来捎话是将军夫人请了夫人过去,五少爷怕是出院子去找了几个相熟的小少爷。”
    杨氏的确是将军夫人那边打发来的丫鬟引人去花园的,可去的并非花园,而是绕路了,这不偏不倚的算计好的事儿,是没再出了差错。
    张家老爷子大寿,徐嫣自然不会放过这般大好的机会,让杨将军与这原配夫人相会一事。
    杨氏不是头一回来张家,张家里边虽没走遍过,也是知晓花园在哪儿,丫鬟引着杨氏走了好一会,才开口道出,她没记住路,因着是原城那边带来的丫鬟,又是个面生的,在张家偌大的宅子里边不记得路也是常情。
    就杨氏自个,也是走了好几回才将哪儿哪儿的院子给记了下来。
    在杨氏和丫鬟返回先前走过的地儿时,这好死不死的遇着了身边带着随从从那边长廊刚走过来的人。
    丫鬟一见着人,有些连忙行礼,道。“奴婢见过将军。”


  ☆、第两百三十七章 生疑

丫鬟一行礼,杨氏都还没能反应过来,本见着丫鬟行礼,自个也没见过将军,蓦然的反应过来时,双眼瞧着来人,冷不丁的便愣怔了下来。
    杨将军见着杨氏,面带正色,眼里闪过一丝慌乱却没被人所察觉,瞧着杨氏呆愣下来,便开口道。“不必多礼。”
    说完这话便朝另一边而去。
    见着杨将军就这般走了,而杨氏又满脸惊讶不可思议,丫鬟顿时皱了皱眉头,这老狐狸可比想象中难对付多了,糟糠之妻就在眼前都故作不认得。
    “杨夫人,定是往这边走的,奴婢头一回来张家,倒是脑子糊涂了没记住。”丫鬟开口唤了杨氏一声,杨氏回过神来,双目泛红,张了张嘴,有些游神般的随着丫鬟去见将军夫人。
    见着了人,杨氏再瞧着杨将军那刻就没了心思,现儿到了这,见着徐嫣,一想到杨将军与自家那口子极为肖像,顿时又有些不是个滋味。
    这徐嫣瞧着眼里记在心里,见着杨氏没心思和她说话儿,随便寻了个原由,便让丫鬟送了杨氏回二妮那院子去。
    杨氏回院子时走的匆忙,将丫鬟甩在了身后,直到进了院子,直接找上了二妮和四妮。
    要说,那杨将军为何无端端的认了自家闺女作为义女,现下,杨氏瞧着杨将军又和自家死去的男人模样相差不大。
    心里是七上八下的,更是不知晓该如何说道,二妮和四妮正在屋里说话,见着杨氏这般快就回来了,不等开口。杨氏面色翻来覆去的变化,看的她们二人有些狐疑。
    “娘,你这是咋的了,不是去见将军夫人,怎的回来就是这心神不宁的。”二妮瞧着自家娘这模样,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杨氏听了这话,看了一眼二妮。思忖一番。连忙挥手让伺候的丫鬟退出了屋内,随后才道。“二妮、四妮,你们也见过杨将军。可觉得那杨将军有些眼熟?”
    “娘是见着义父了?”二妮知晓自家娘与义父并未见过,想来方才去与将军夫人说话,怕是见着人了,说起眼熟这事儿。二妮也是觉得很是眼熟。“莫不是娘瞧着杨将军像了谁不成?”
    杨氏点了点头。“你爹去那年,二妮你也有六七岁。难不成对你爹半点印象都没了?”
    若说四妮不记得,那也是四妮更小些,别说四妮,三郎那会子也比二妮小。若是大郎还在,见着了那杨将军岂不是也得惊讶一番。
    说起自家爹,二妮的确是记得些。可这么些年过去了,人早早的入土为安。她哪里会记得多少。
    “娘,你这话是啥意思?”四妮听了半响,也没听出个所以然来,瞧着自家二姐点头,与自家娘说道的话儿,更像是在打哑谜,她连话儿都插不上。
    杨氏瞧了四妮一眼,想了想,还是没跟四妮细说,二妮听明白了自家娘的意思,可这话儿哪能乱说道,义父对他们可是有恩。
    四妮问了,二妮和杨氏又不吭声,心里一时着急,正要开口,便听着丫鬟在门外道。“少夫人,夫人让奴婢来知会你去别院。”
    说话的是四妮身边的贴身丫鬟,听着这话儿,甚的时候不来,偏偏是这时候,闷声应了一句,瞧着二姐和自家娘面色各异,琢磨不透,也只能先去别院那边。
    出了门,便没好气的朝丫鬟道。“何事早不来晚不来的。”
    “夫人说,京城那边来了几位夫人,说是让少夫人去露个面,回头去京城了也好有些来往。”丫鬟也不知晓是何事惹了自家少夫人不快,回着这话,心里也难免有些心思不好。
    四妮听了这话,心思便好了些,与丫鬟去了别院。
    等四妮离了院子去,二妮这才让念儿将院子里边的丫鬟都打发去忙活,又让念儿去守在了院子门口。
    交代好这些,才看向了杨氏,道。“娘,你方才的意思是,瞧着杨将军像了我爹?”
    杨氏点了点头。“你觉得娘会说糊涂话不成,你爹与娘可是十几年的夫妻,若不是他去的早,定更是久些。”
    自家男人,就是去的再久,但凡她脑子还灵光的都记得模样。
    “可。。。”二妮听自家娘这般一说倒是没觉着惊讶,反而觉着,先前瞧着甚是眼熟,她还以为自个瞧错了,一听这话,她心里也有些波动。“可我爹不是早早去了,这话,娘,你还是切记莫乱说给他人听,四妮若是问起来,你可也别说。”
    四妮那性子,她如今也琢磨透了,若是让她知晓,杨将军长的像死去的爹,岂不是要将这事儿声张了出去。
    再来,她虽不知晓别的,可也知晓,杨将军认了她们做义女,又传出这事儿,到时恐怕就难说了,别的不说,就是外边的人知晓,也是指了她杨家脸皮子厚,认了义女还不成,将人还要当做亲爹。
    杨氏心里打鼓,道。“二妮啊,这杨将军姓杨,会不会是杨家村的,若不然,这事儿去问问将军夫人?”
    “娘,姓杨的可不一定是杨家村的,这外边好些人姓杨呢!”二妮一听这话,转了转眼珠子,道。“倒也不是不能去问道问道,合着将军夫人也不知晓这事儿,不过,娘你可得悠着点。”
    将军夫人可是将军的妻,娘若是说道杨将军像了死去的爹,到时也是隔阂了人。
    杨氏又怎的会没分寸,点了点头,趁着这将军夫人来张家给张家老爷子祝寿,便开口留了将军夫人在南城多待几日。
    徐嫣倒是乐得自在,她若是常找了杨家人,反而会让人起了疑心,若是杨家人开了这个口,何乐而不为呢!
    杨富如今想着将自家儿女都拉扯上来,做了大官,即便念着家中娇妻,又舍不下与糟糠之妻生下的儿女。
    若不是当初在张家瞧见了二妮,多半还真是能忍了下来,二妮的手背上有道疤痕,那道疤痕,是她几岁大时,杨富在院子里忙活事儿,二妮年岁小拿了柴刀不小心划了一道口子。
    要不是因着这般,杨富还未必能认得出自家闺女来,后边见着,也只是心存疑惑,将人唤到跟前,问道了一番,便确认了下来。
    那会子,二妮又是没见过世面的,说是将军传唤,更是又惊又怕,还以着是做错了啥事儿,去之前,这府里的年长丫鬟和掌事妈妈们更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嘱咐她不能冲撞了将军。
    当时,二妮虽见着了杨将军,却是连头都不敢抬,问道了一些话儿,让二妮下去,那是双腿发软,恨不得双腿生风离了去。
    倒是没想着,第二日,杨将军走时,便交代了下来,将二妮认为了义女,不出几日,便打发人张家,将二妮接出了张家去了原城,之后又去过京城待了些日子。
    如今二妮心思,着实难以想象,当初张家时,那小心翼翼的伺候人的场景。
    有句话儿说道的好,麻雀变凤凰也不过是如此了。
    正是因着这般,杨将军与张二爷说起四少爷的年岁提及婚事,张二爷是做生意的,自然也是拘谨,再说,自家大哥和三弟在朝中的官职都比不上杨将军,这一开口,他即便是不应下也是难做。
    硬着头皮应了下来,这桩婚事不单单是张二夫人不满意,张二爷当初也是不满,完全就是强行让自家儿娶了那出身卑微的女子。
    却是事后想到,这般一来,张家与将军府又是成了亲家,虽是隔了一层,到底总比没什么的关系要好。
    总归,张二爷也以为这事儿不靠谱,自家儿媳嫁进来也没正眼瞧过,自家夫人不待见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倒是杨将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