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短篇H文电子书 > 炮灰手札 >

第43部分

炮灰手札-第43部分

小说: 炮灰手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边问了胖婶才知晓,当年,杨家村好些人都去当了壮丁上战场去了,杨家三兄弟都去了,杨家大伯是活着回来了,可人也活多久就去了,大伯母领着屋里俩小娃儿,操办了丧事就给接回了娘家去。
  二伯和三郎爹一样是被抬回来的,二伯娶妻晚,也没留下个子嗣,二伯母又不安生,索性是一走了之。
  二伯和三郎爹的丧事都是杨氏一手操办的,那会屋里光景哪里能好,又是打了仗,东拼西凑的才凑够了银钱,连屋里的老屋都卖给了人。
  老屋那会也没什么人要,廉价的很,就是卖给了桂花嫂屋里,她屋里那屋就是他们老屋翻修了的院子。
  桂长生也是去过桂花嫂屋里,瞧着院子是大,想来,当初一家子三兄弟住过的屋,又有三兄弟在屋里顶着,能有个土砖院子住也是不错的。
  三郎爹去了七八年了罢,杨氏往回再伤心也是过了这些年,后边作难的是屋里几个小的,大郎去的那会,更是苦哈的人都绝望了。
  桂长生想,母亲是真的伟大,别瞧着杨氏现儿瞧不见了,可也能想象得出当年是何等情形。
  也难怪,在杨家村里,他们这一家子没啥人帮衬,毕竟那年头打仗了,好些人屋里也是难过活,谁又能帮衬谁呢!
  祭拜回来,三郎又出了门,四妮去将带回来的物什拿进了厨房,瞧着桂长生准备忙活响午饭了,不由得撇了撇嘴道。“那个大舅娘可真是小气。”
  听得这话,桂长生嗤笑一声,见着四妮可爱的模样,道。“哪儿小气了,娘不是空手进的屋,人家能打发物什捎来,可比空手进屋的强。”
  四妮听着点了点头,虽是这个礼,她可是瞧着那大舅娘将装了篮子的肉块后边趁着他们率先出门又顺手拿了出去。“俺不喜那大舅娘。”
  “又不是经常走动。”桂长生说着,往锅里添了水,将杨氏带回来的物什拿了出来,打开一瞧,除了大菜和干菜是好的,那馒头都是蒸了好几回了罢,都发黄了,面鱼也是水气重黏糊到了一块。
  见着这般,桂长生皱了皱眉。“四妮,这面鱼拿去胖婶屋里,给她屋里那些鸡仔子吃。”
  四妮点了点头,都黏糊到了一块,瞧着都吃不下,得了话,接过物什拿着送去了胖婶屋里。
  好在面鱼也不多,馒头倒是还能吃,响午就凑合着吃了,看着是剩了又剩的物什,倒不至于拿去败坏了。
  四妮进了胖婶院子,将黏糊坏了的面鱼拿给了胖婶,说是给鸡仔子吃,后又紧着去了燕儿住的那屋。
  也没来得及打招呼,直接推开了门,倒是将正在里屋忙着针线的燕儿吓的针头直戳到了手上。
  见着是四妮来了,燕儿没好气的看了一眼四妮,将指头捏了捏,吃痛的吸了一口气。“你咋也不吭个声,俺还以为是长生嫂子进来了。”
  “俺嫂子才没空闲过来呢,她在忙活响午饭,等晚上大年夜,还得忙活好些吃的。”四妮往回不喜欢过年,屋里死气沉沉的,又没啥吃的,又冷人的很,今年可不一样了,临着年关的时候脸上的笑意就没停过。
  燕儿闷哼一声,将袄子上的线头咬断递给了四妮。“你快瞧瞧,咋样,俺可是将上回去镇上见着手帕子上面的花样琢磨在了上面,虽手艺比不上,倒是也费了心思。”
  袄子修了边,又在衣摆下方上了花样,领子口也是描了花边,昨儿三郎才送来,她是忙活了许久没停歇,说了妥妥的话,自是不能让人瞧轻了去。
  四妮将袄子翻来瞧去看了个遍,嬉笑道。“好看,燕儿姐手艺这般好,回头俺也得学学,等燕儿姐及笄了,俺也送燕儿姐一个络子。”
  “去去去,你还打趣上俺了。”燕儿说完,下了炕头踏上鞋,在屋里转了几个来回,活动了发麻的身子。“你说,三郎啥时候将袄子送给长生嫂子?”
  四妮听了这话,想了想。“该是今儿晚上守岁的时候,要不然就是明儿早,明儿早不是初一呢?初一都穿新衣裳,俺的新袄子是翠花布做的面,嫂子说俺穿碎花面好看,俺娘、三哥和五郎都有新衣裳,就是没见着嫂子自个买上。”
  开年穿新衣裳意味着好兆头,往年大伙屋里都过活不好的时候,谁能紧着一家子都穿上,就是顾着小的去了。
  四妮想到这,又想起了二姐,二姐在的时候,虽没新衣裳穿,还是将三哥的衣裳改改给五郎穿上,也就成了新衣裳。
  她可没有,二姐本也是打算用自个的衣裳改来给她穿,可改了,二姐自个也没得穿了。
  这都好些年了,嫂子心思变好了后,她才穿着新衣裳,先前瞧着村里的同龄姑娘过年穿的好,还有着零嘴吃,瞧瞧都羡慕,也都只能砸吧砸吧嘴罢了。
  燕儿见着四妮不说话了,眼眶又是红的,问道。“咋了这是?”
  “俺想二姐了。”去年过年二姐还给他们做吃的,嫂子回了娘家去,那就年关几日嫂子不在,屋里才觉着好些,二姐针线活路做的好,常常偷摸着给人忙活,攒的几个子儿,去村里的人屋里凑合些白面,过年能吃上一碗热乎乎的面疙瘩都笑裂了嘴。
  燕儿也知晓二妮,自个的针线活没少跟二妮学,二妮不见了大半年多,也怪想她,想起二妮姐,瘦弱的模样,张口闭口惦记的都是自家弟弟妹妹,就连一丁点的吃食都是收起来拿回去分给四妮他们吃。
  “上回不是听你说,长生嫂子往后得将二妮寻回来呢,你这会哭丧个脸,让长生嫂子瞧了,心里也怪添堵的。”二妮是长生嫂子卖出去的,估摸着她心里也不好受。
  听自个娘说,长生嫂是想着将屋里都置办好了,就托人去寻二妮,别说旁人瞧的长生嫂子如何,她是觉着长生嫂子对四妮他们是真的好。
  四妮情绪来的快去的也快,这年岁早就懂事懂礼了,擦了擦落下的泪花,嬉笑道。“那是,等嫂子将二姐寻回来了,俺可跟二姐要说道好些话呢!”
  两姑娘在屋里说道了一会的话,四妮便将袄子用布块包裹好,本是想着先拿回去,后边一想,道。“还是让三哥自个来拿,俺拿回去了,嫂子还在屋里,若是瞧见了定是得问道。”
  “那成,就先放这。”
  燕儿将物什忙活好了,未出阁的姑娘总是有些小心思,想到杨三郎这般瞒着长生嫂子,定是如自家娘说的那般,后边也想到娘先前说道的话,长生嫂子怕是没那心思呢!R1152

  ☆、第八十章 失落

 
   乡下庄子过年,没那般多花样,张灯结彩的没见着,贴个门联是没少的。
  也不像在现代,里里外外的门都得贴上,光是贴了院子门,瞧着有了红色也喜庆了。
  桂长生也是大年三十,下午才去的老先生那边买门联,镇上的卖门联的贵,她之前想买,后想到胖婶说了去老先生那边买又便宜些,就托到了现儿才得空去。
  赵家村那边路不远,就几里路,到了赵家村一打听很快便找到了老先生住的院子。
  院子是个土砖院子,大门紧闭着,门上早早的贴了门联,虽不认得门联的字,却是瞧得出这是一手好字,工整大气。
  人话看字如看人,大气之风的字迹,说明这人也并非是拘于小节的人。
  到了门口,桂长生便敲了门,等了一会才听着门里传来了妇人的问话声,桂长生答应了一句,说是来买门联的。
  开门的妇人上了年岁,浑身上下收拾的干净利索,黑白灰发梳的一丝不苟,用布带子绑着缠绕在脑后。
  身上穿着青色厚实袄子,衬得人面发圆。
  妇人开门,见着人倒是和善,道。“姑娘要买门联呢,快进来。”敞开一扇门,将人引进了院子。
  进了院子才见着院子里边的景象,院子里收拾的干净宽敞,过了院子便是堂屋,这堂屋就不是他们屋里那般的堂屋了,后面还有里院子。
  虽是个土砖院子,也是二进门的院子了。
  大堂是用作教学生的,堂中摆放的长坂桌子已经有了年头,稍微的长条凳子也一并放着,大堂中央挂着一幅字画,画的是鲤鱼,虽是墨画,还是能看得出,至于旁边的题字是啥意思,她就看不懂了。
  在乡下庄子还能见着这等摆设的地儿,也实属难得,难怪,方圆十里的乡亲们也都格外的敬重着老先生。
  妇人让桂长生先在大堂坐会,随后便进了后面的院子,听着后面传来的说话声一阵后,又见到妇人拿着一副叠放好的门联走了出来。
  桂长生见着,连忙递了银钱过去,一副门联从老先生这儿买也得十文钱,镇上少说得十五文。
  买了门联,桂长生便回去,走到门口,又想了起来,转身朝妇人笑问道。“婶子,不知晓送娃儿上这儿识字,得多少学费?”
  听得这话,妇人打量了桂长生一眼,道。“一两银钱一年,自然也不算上笔墨纸砚,这都得靠学生们自个屋里买上。”
  一两银钱,桂长生还以为更少呢,先前听得墩子娘说要送了墩子和二娃来,可也是下了血本了?
  见着桂长生面色犯难,妇人又道。“这一月两月的,都由了你们自个屋里做主,也不是说非得上这儿来学一年。”
  桂长生点了点头,原来是这般,她就说墩子娘咋那般舍得,道谢过后,便赶了回去。
  学费这般贵,乡下庄子的人想送出个学子来也不容易,更何况大伙都知晓着,学子寒窗苦读也未必能上京中举。
  想一想都是觉得前途渺茫,若是没闲钱的,谁又会去花费那般多银钱来送出个学子。
  就是考个秀才出来,才能做先生,不然没名头,即便是在乡下庄子也难混得起头。
  桂长生想到,若是送了三郎和五郎来私塾,一年是二两银钱,还不包括笔墨纸砚,自然也不在私塾吃喝,还得回来吃饭。
  心里打算打算一翻,也就得看开年过后了,她是想,送私塾也得趁早送,五郎还行,三郎已经不小了。
  今儿是大年夜,桂长生买了门联回来,就弄了面糊糊糊上门联贴好,这才喊了四妮和三郎进厨房忙活。
  大年夜就自家人吃上,蒸个腊肉,再用大白菜的梗子切成片片来炒肉,又泡了干菜切碎来煎个大蛋饼,又是蒸面鱼,再加上炖鸡,一个大白菜,外加肉沫汤,摆上桌也是丰富的很。
  一年到头也就吃得两回鸡肉,买只鸡回来还得花一角银钱,上回杨氏生辰,一只两三斤的鸡上桌还不够一人两块的。
  末了,五郎睡觉还在砸吧砸吧嘴,说着好吃。
  今年大年,自是不紧着了,鸡腿分了五郎和四妮,鸡翅腿分了杨氏和三郎,桂长生倒是吃了鸡爪子,在现代,过年吃鸡爪,那叫抓钱手,老一辈的都爱兴这个。
  她年幼的时候,爱吃鸡爪子,不过因为年幼,母亲也给她鸡腿,她就不乐意,后来一听,她还小不会抓钱让大人吃。
  其实啊,说来说去,就是将好的都给小娃儿吃,不过说法还是说法也是个好意味。
  吃了大年夜的团圆饭,还得守岁呢!
  桂长生收了碗筷,就架了火炉,将大罩布罩在桌上,火炉放在了下面,又去拿了零嘴,点心出来摆上。
  听杨氏说,大年夜到了半夜三更时分,得在院子里面烧个火堆子,亮一会,刚开始还不明白,后来想到,在现代大年夜的十二点不是都放鞭炮。
  在这边古代没有鞭炮的说法,自然就不同了,也是要守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