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短篇H文电子书 > 炮灰手札 >

第63部分

炮灰手札-第63部分

小说: 炮灰手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学了一会后,三郎又按照老先生说的,点字认,五郎和四妮连着跟三郎念了几晚上了,还是这张纸,上边多半是能念得出,也记着了。
    第二日一早,桂长生早早的起了身,昨日歇息一日好生的休息了,今儿人精神也好。
    吃了早饭那阵,镇上林家就将物什都捎来了,比上回还要多着,除了大菜和白瓜,还捎了坛子过来,连带着辣椒、盐都带着。
    桂长生昨儿忘了说起辣椒的事儿,镇上没多少人吃,她上回去买,跑遍了镇上才买着,后边一打听才知晓,那辣椒都是从外城捎来的,若不是陈家馆子这边能卖过去,还真没人愿意捎回来压烂了亏本。
    这泡菜做的多了,辣椒也就要用的多,镇上是买不上多少,她回头还得托人去捎些回来才行。
    今儿送来了自然就不用再去镇上,林家人做生意,说好的她这边不出本钱尽管做便是,估摸着是昨日提起了坛子的事儿,主事的回去一说到,林家三爷也就想了起来。
    这不,早早的,桂长生瞧着物什都送来了,便让四妮和五郎两人,一人去胖婶屋里,一人去墩子屋里喊他们娘来院子忙活上。
    白瓜和大菜不能放一块儿泡着,物什不同,虽没啥大碍,但泡菜入味比白瓜快,等的泡菜入味大了,白瓜才入味好,两样时日不能比,也不好耽搁上。
    五郎和四妮去喊了墩子娘和胖婶来,两人来的也快,知晓是得忙活,上回就说道着。
    来了,也是各自的不用桂长生发话,便动起了手来。
    墩子娘来了,连带着墩子和杨二娃都一块儿过了来,燕儿也是随着自家娘一道来的。
    桂长生没让三郎忙活,他今儿得练字,杨二娃来了,进门便见着三郎坐在堂屋,摊着纸张,一手拿捏着毛笔蘸墨写字,墩子娘瞧着这般,没好气的瞪了杨二娃一眼。“瞧瞧三郎,瞧瞧你自个,成日的玩耍心思重。”
    当着几个人的面儿被娘说道了,杨二娃也有些不好意思的抓了抓脑袋,便直接进了屋,桂长生笑道。“说他做啥,娃儿可不都是这般,等再长些年岁就好了。”
    “再长,那还不得是长到说姑娘的年岁了。”墩子娘也就是指望杨二娃去私塾识字,后边忙活差事也好,到底是没指望多大,嘴里也就是念叨念叨。
    胖婶一旁听着,撇了墩子娘一眼。“才去私塾多久,你也太心急了些,娃儿玩耍惯了,还不是你屋里宝贝着。”(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五章 是这般

在院子里边忙活着,三人时不时扯几句话儿说道。
    说着说着,桂长生又将桂花嫂上屋里来赔不是的事儿说道给了她们二人听,一听了这破天荒的头一回。
    胖婶是觉着稀奇了,可听墩子娘说道。“她不来才不妥呢!”
    听的这话,桂长生和胖婶两人手里忙活一顿,瞧向了正在剥大菜的墩子娘。“你晓得?”
    “俺也是听人说道了,桂花嫂屋里好几日大半夜的有人在门前哭,早早起来还瞧见了纸钱灰子,就上回那夜里,桂花嫂屋里不是折腾了一宿,俺屋里离得远没听着,第二日早就传开了。”
    墩子娘说着,将手里剥好的大菜放进了木盆,又拿了一颗在手里继续剥着,接着道。“后边桂花嫂又去了祠堂里边烧香,偷偷摸摸的,本该是初一十五烧香,都还没到十五呢,去烧个啥。”
    胖婶还真没听着这事儿,她又是开年出来,屋里亲戚走完都初七八了,今儿十三,后日十五才过元节。
    大年初一不去烧香,十五才开始去祠堂烧香,屋里即便是没个闲空的,也得去拜拜,祠堂里供奉的是老邱子,拜运气。
    桂长生这几年没去过,村里供奉着啥没仔细问,初一十五去烧香也是村里人的习惯。
    墩子娘话没说完。“离得近的几户人家,从桂花嫂自个嘴里听了话出来,像是招了霉气了,又是想着这桂花嫂莫不是亏心事做多了,不是后面她屋里杨牛娃还摔了大跟头,摔的嘴角都是血,桂花嫂紧着又去拿了物什去祠堂拜拜。”
    听的这话。桂长生才知晓桂花嫂为何上她屋里来赔不是了,原来是这回事,她当初也是想折腾折腾桂花嫂不安生。都是没想到弄巧成拙了。
    又是听得墩子娘说杨牛娃是摔的大跟头,想来。墩子也没将五郎打了杨牛娃的事儿告诉她,说来就觉着奇怪,原来杨牛娃回去没说道,桂花嫂才没紧着带了娃儿上门来闹。
    三郎在堂屋坐着练字,杨二娃瞧了许久,坐着看了一会就觉着没劲了,五郎和墩子两人在厨房顿在灶头前烧火,四妮瞧着水烧开了。便将水舀出来进了坛子,就去喊了桂长生进厨房。
    杨二娃实在无趣的很,伸手拍了拍桌面。“杨三郎,俺们上山去,开春了,山上出了好些嫩芽菜。”
    若不是太无趣,上山去摘嫩芽菜,往回墩子娘再使唤他他也是不情不愿的才去,才下了雨不久,山上的路也湿润。走上去就沾满了泥垢。
    三郎撇了他一眼。“俺不去。”屋里都在忙活着,他在这练字本就是躲懒了,若是不好好用心练。岂能对得住。
    说完这话,朝外边瞧了一眼。“你若是真闲着,倒不如去帮把手,你娘也是帮俺嫂子做事,回头也会结算工钱,你帮衬了一日,也有。”
    听的这话,杨二娃就来了兴趣,自家娘一年到头都没往他身上装个子儿。就是收了红包,也被收了去。“真的?”
    “真的!”还是赶紧去罢。三郎巴不得杨二娃别在跟前晃悠了,一听他的话。杨二娃赶紧去院子帮衬。
    墩子娘瞧着杨二娃来帮衬了,让他拿了矮板凳坐着。“你别一个劲的闲着没事儿干,三郎在练字,你要是有心思,也和他一块儿练,若是不想练,就安安生生的待在这。”
    桂长生花了银钱送三郎去私塾,自是希望他能好好学,人家回来,也没让他忙活啥,自家二娃来就窜了过去,她不说道,这做娘的还能没眼见?
    想想又觉着气不打一处来,自家二娃咋就没半点上进心,和三郎比起来,差远了。
    杨二娃嘿笑一声,瞧着自家娘忙活,便一块儿上手,桂长生厨房出来,瞧着三郎练了一个多时辰了,便道。“三郎,你也别光坐着,站起来走走,歇息会。”
    三郎听了这话,微微抬头,抿嘴道。“俺不累。”练字比往回干活轻松多了,去了私塾,屋里的事儿半点没帮衬上,就连洗刷个碗都难得。
    这闲置的日子,让他心里有些愧疚,只能暗自将在学业上下苦功,若是学不好,也对不住嫂子。
    三郎下的决心,除了他自个,旁人是说不动,桂长生多少知晓这点,见着他都说不累了,自是不再多话,便去院子里边忙活着。
    响午饭留了胖婶和墩子屋里在这吃,燕儿爹昨日就出了门去上工去了,说是还是先前的东家那边。
    桂长生屋里赚了银钱后,就没再吃过梁子面,屋里但凡过的轻松的,也没人愿意去吃梁子面了,梁子面哈喉,也不软,不能做馒头,好点的用了白面掺合做窝窝头吃还算成,若不然也只能做糊糊吃才好下嘴。
    屋里前儿做了馒头,吃的时候就拿来蒸上,净白面吃上,也是好日子了,屋里又有之前挂的腊肉还有两条,四妮忙活午饭,就切了半条拿碗装着和馒头一块儿蒸。
    腊肉,也是桂长生自个想的,想起过年,在现代,回家,年年都有腊肉吃,在外面吃的没自家老娘做的好吃,滋味也不同。
    胖婶他们先前没吃过,桂长生后边给他们两家人送了半条过去,腊肉挂的半干多了,也没了刚买回来那般重称。
    吃了一回,胖婶和墩子娘都惦记着那滋味,合着屋里也没那般多闲钱来买肉做腊肉来吃,大年是舍得,过了年,还不是也得打算今年的日子。
    桂长生做的腊肉,先是挂上了两日,后边用火炭来烘的,烘出来的腊肉更香,又好吃,色泽好看的很。
    别说胖婶和墩子娘屋里没吃过,就是桂长生在现代每年都吃都觉着吃不够,只是连着吃多了也容易腻味,不过腊肉的做法也是花样百出,有了花样自然就不会觉着腻味了。
    桂长生想着等这回的忙活做完了,就去镇上多买些肉回来烘腊肉卖去陈家馆子,腊肉成本高,一般人家是吃不上了,买个新鲜肉一年到头,过的宽松的一月能吃上两回,那日子是顶好。
    三郎他们也都喜欢吃腊肉,腊肉蒸出来,透亮透亮的是,看着就想吃,将那出锅的馒头掰开两半,将腊肉片垫上两块再吃,这吃法还是桂长生想的。
    屋里都习惯了,也吃泡菜来下咽,末了再喝碗热汤,这开春的冷天,吃的暖。
    杨二娃吃了好几回,四妮给三郎送吃食去私塾,每回都得占点,他屋里墩子娘也是让墩子送去的,到底是没杨三郎吃的好,偶尔,桂长生也让四妮都夹点过去,顺带的给杨二娃吃些。
    这回的忙活,一日忙活不完,屋里人就这般多,白瓜要先洗了再切,然后直接下坛子,大菜就是先剥好了再洗。
    物什多,大菜让墩子娘和胖婶、燕儿三人忙活,一日下来,也没忙活完,还剩着一半,四妮后边烧了水,桂长生忙活完了盐水,就去切白瓜,四妮和五郎两人连带着墩子都在洗白瓜。
    忙到傍晚时分,瞧着不早了,胖婶就领着燕儿回了院子去,墩子娘也没打算着带着小娃儿在桂长生屋里留饭。
    胖婶一走,帮着收拾了一番就回了去。
    三郎练字练了一日,胳膊都发酸的有些抬得无力,桂长生见着他揉着胳膊,好笑道。“都说了,让你歇息,你又不听。”
    桂长生今儿也是累的慌,一家子吃了饭早早的歇着。
    第二日忙活,又快的多,盐水都烧好了,就没那般麻烦,剩下的切好洗好进坛子便是。
    等忙活好送来的大菜和白瓜都下坛子,第三日,桂长生才得着空儿,她没忘时候,早上起身三郎见着她也起了来,便道。“嫂子,咋也起这般早?”
    三郎才起身准备去厨房烧水,刚出里屋,桂长生便起了身,听了这话,将外衫的布带子系好,朝门外走去。“今儿得去镇上有事,先前就跟掌柜的和林家三爷定了时日。”
    随后又想起了啥,便道。“三郎,今儿是去私塾半日?”
    “是半日,今儿是元节,老先生说响午就下学堂回来,明日再去。”三郎说着,跟着进了厨房去。
    桂长生也没等得及烧热水洗漱,打了冷水简单的清理了一番,便急急忙忙的赶去了村口。
    今儿十五,村长屋里牛板车是要去镇上的,村里人今日去镇上的也多,不过为了省的银钱,昨日去镇上就备了物什回来过节的也不少。
    瞧着桂长生急忙出了门,三郎也没多说道,烧了热水,顺便蒸了馒头吃,吃好了便去私塾。
    前几日下的大雨,桂春秀借给了他油伞,第二日便忘了拿着去还上,后边休沐日更是没见着,今儿去了自是要带着去。
    三郎将油伞一并拿着出了门,去村口杨二娃就在等着,前边才过了休沐日,今儿是去半日,杨二娃心思大好,瞧着他手里拿着油伞,又是撇了撇嘴。“你没还她呢?”
    “忘了这茬。”三郎说着瞧了杨二娃一眼。“你那日没见着俺嫂子去私塾送梭子?”(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六章 火锅

杨二娃不知晓杨三郎咋的问起这事,摇了摇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