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短篇H文电子书 > (无限流同人)快穿之做好事不留名 >

第137部分

(无限流同人)快穿之做好事不留名-第137部分

小说: (无限流同人)快穿之做好事不留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武颜觉得如果早早解决了高阳和房遗爱的事情,那么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
    可是要想说动李世民同意高阳和房遗爱合离,还真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有时候,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
    谁知道为毛高阳就心血来潮去弘福寺散心去了?要说她是信女,武颜是一百个不相信的。
    等到高阳再次来到东宫的时候,武颜觉得她整个人的气色都很不错,满面红光分明是坠入爱河的女儿模样!
    我天,在这大唐,高阳的官配就是辩机和尚无疑了吧?
    反正武颜的直觉一向是准的。
    这一回,是不能让晋阳公主和新城公主旁听了。
    晋阳拉着妹妹,在太子妃嫂嫂的示意下避开。新城还很是不解:“兕子姐姐,太子妃嫂嫂之前教我们事情的时候,都不需要这么避讳呀?”
    晋阳同样有所疑虑,但是微笑着对新城说:“那必定是高阳姐姐有些话不好当着我们的面说吧。”
    “哦。”
    ……
    “高阳,我见你面带红光,可是有什么好事?”武颜旁敲侧击。
    高阳娇笑:“元华你什么时候会看相了?还扯这些。我不过是出门松散了一阵子,心情也好了,自然面色就好了。”
    是呵,再如何的闺蜜,也不会告诉对方自己那有些见不得光的情感经历吧?
    武颜自知从高阳这里打听不出什么,只好寻找机会旁敲侧击,得知高阳近来常去寺庙进香祈福。
    终于有日得闲说要带晋阳和新城去弘福寺进香。
    因为最近武颜嫂代母职,教了两位小公主很多从前没学过的东西,李世民对这个儿媳妇儿满意的不得了,正想着什么时候找个由头赏赐她一下,如今听闻儿媳妇想要去寺庙,又是有名的寺庙,很是轻易地就答应了。还特许太子妃进香之后可以带着小郡主回一趟娘家——由太子作陪。
    这是李二陛下给太子妃无比之大的脸面了!

  ☆、第七十章

既然说这一日去完弘福寺之后,陛下特许太子陪着太子妃回娘家,那么东宫一家人也就早早一块儿出发了。
    微服的。
    毕竟是佛道相争白热化之前,外人皆知太子和钦天监台正袁天罡交情不浅,此刻亮出身份去寺庙却是有些不妥。
    于是东宫三人和晋阳、新城两位公主都是微服出宫的。
    晋阳从前还跟着李承乾、李泰等人来过宫外,新城却没有这样的待遇了,出了宫,眼睛都不够看!
    还是武颜笑着说:“新城,外面的景象也不会跑了,待会儿咱们从弘福寺出来,再让车马带你们去别处坊间兜兜。”
    新城想要点头,最后还是说:“嫂嫂,今日咱们还要去诚郡公府呢,还是别了。”
    武颜笑笑:“不妨事,都是顺路的。”
    新城开心之下,更是笑眯了眼睛。
    因为长安城是天子脚下,见过太子殿下的人还不少,所以李治也就没有骑马,一同在马车里端坐着,颇有些严肃的样子。
    新城对这个小哥哥的印象也不深,不敢在他面前顽皮造次。
    等到了弘福寺,自然有护卫报上事先拟好的名号——不过是皇族旁支的家眷。招待的大和尚也是和气,并不因为来人身份不够尊贵就有所怠慢。
    乃至于等到高阳公主马车到了的时候,公主的家丁呵斥挡路的进香人家,那招待和尚还忙不迭地为周围的人说好话。
    武颜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心里叹息:难怪言官们要参高阳了,看她行事确实是跋扈。
    摆着公主仪仗出门的高阳自然是没有见到李治一家和两位妹妹。
    佛门清静之地,无论王孙公子还是贩夫走卒,皆是不可驱使车马入内,所以高阳在婢女的簇拥之下进入弘福寺。只留下身后窃窃私语、纷纷议论。
    高阳先去大雄宝殿上过香,又对着接引自己的小沙弥说:“辩机大师可得闲?上回本宫在此间出了小小的意外,多亏辩机大师出手相助,今日特来道谢。”
    小沙弥不过七八岁,懂什么,自然是老老实实地回答:“辩机师叔刚做完早课,小僧这就去喊他过来。”
    “不必了,你领我去大师的院子便是。”
    说来也是凑巧,小沙弥是方丈的弟子——这才轮到接待公主,为人又很老实,什么都但凭公主吩咐,便点头给高阳引路。
    辩机和尚二十出头,唇红齿白,一颗光头丝毫无损他出尘的气质和俊美的容貌。
    高阳觉得自从见到他,心里就开始鼓噪起来,她悄无声息地挥退了身边伺候的人,坐到一旁的凳子上看对方打坐,竟是觉得怎么都看不够。
    等到辩机睁眼,就看到高阳公主一身火红坐在屋里定定地看着自己,眼神仿若一汪春/水。
    辩机有瞬间的慌乱,又很快调整好神色:“施主若是进香,自当去前殿;若是想要小憩,也另有庭院。何故出现在小僧的屋子里?”
    高阳只是微笑,并不作答。
    辩机双手合十再次开口:“施主身份尊贵,自是有通天坦途,小僧与你并不是志同道合之人。”
    高阳反驳:“佛祖既能以身饲虎,大师又怎可对于深陷苦海的我无动于衷?”
    “施主既是锦衣玉食、华服车盖,又何来身在苦海一说?施主能做的事,是天下女子所不能做的,这便是前世种下的善因了。”辩机振振有词。
    高阳还是笑得俏皮:“我这辈子的荣华富贵是我父皇给我的,和我上辈子又有什么干系呢?上辈子的我说不定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女子巧笑嫣然。
    其实辩机也是心如擂鼓。
    他在弘福寺的辈分确实高没错,可是年纪真的还小。
    以前也不是没有对着他总是偷瞄的女子。但是从来没有一个,像是高阳公主这般直接、赤/裸/裸地逼近。
    自从上次阴差阳错,辩机对公主出手相助之后,高阳公主仿佛就是认定了他一般,隔三差五来寻他说话。
    辩机有些担心,这样下去,让师兄知道怕是不好。
    不好什么?
    辩机也说不出来。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高阳公主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来寻自己,辩机和尚的心里确实有一种难言的滋味。
    辩机是长安附近平民百姓人家的儿子,这年月很是流行把小儿送到庙宇里去“镀金”,因为辩机聪慧且相貌端正,很是得弘福寺前任主持的喜欢,在商踱之下,辩机的家人舍了这个儿子出家——家里儿子还有好几个,不愁没人传宗接代;再说了,有个出家为僧,被主持收为关门弟子的儿子,说出去也是一件了不得的事儿。
    于是辩机后来便剃度了。
    到了弱冠的年纪,自然而然就受戒了。
    这一切的发生都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人觉得年纪轻轻、精通佛理的辩机大师如今也只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罢了;没有人会怀疑辩机大师佛心不坚持。
    都说“烈女怕郎缠”,其实和尚也怕女儿缠呀。
    辩机若是于高阳无意,早就该避开高阳了,而非苦口婆心的劝阻——这一次次的口舌交锋,难道不是男女之间加深了解的最好方式吗?
    ……
    李治和武颜是光明正大来到弘福寺的,因为并不需要李治使用法术,所以也就不担心会被上次的老和尚察觉出来。
    给他们引路的也是一个呆头呆脑的小沙弥,李治等人上过香之后,便四处走走。期间,因为李治姿容不俗,还引得不少妇人、小娘子偷看。
    胆子小的是偷看,胆子大的,就是明目张胆地看,还有边看边吃吃笑的。
    武颜酸溜溜地说:“招蜂引蝶。”只是动了动嘴皮子,就身旁的李治听见而已。
    尽管是被阿颜取笑,但是李治忽然觉得心情就变得明朗起来,就算是因为来到佛门之地有几分不适,都不放在心上了。
    因为不能动用法术,以免惊扰了略有神通的老和尚——毕竟今日人多,逃匿也不方便。
    武颜便让椿儿和小沙弥打听了寺内各位大师都是否得闲,说是自家少爷少夫人要去拜访——最好是玄奘法师,如若不便,听闻辩机大师也精通佛理。
    小沙弥最近都见惯这样的场面了,因为玄奘潜心修行,并不怎么接待外客,小沙弥说待他去问问辩机大师早课结束了否。
    辩机自然是没有空——据说在接待贵客。
    小沙弥一脸抱歉地回来。
    椿儿得了武颜的示意,便说不妨事,只说一行人走走便要离去了。
    小沙弥或许是心有愧疚,带着李治众人去看了弘福寺不少妙趣的景致。本已然是逛遍了,欲离去的众人,却在藏经阁外遇到一浅灰色布衣的扫地僧。
    肉戏!
    小沙弥恭恭敬敬地给白眉白须的扫地僧行礼。
    扫地僧面色红润、声如洪钟:“老衲算出今日必有贵人到,在此恭候已久了。”
    一丈多的距离,愣是让这扫地僧一步靠近,晋阳和新城都看傻眼了。
    李治和武颜对视一眼:就是那一日的老和尚!
    扫地僧相邀品茶,太子夫妇深知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便从容应下。
    那老和尚把笤帚随意一丢,笤帚便飞出几丈远,乖乖靠墙立好了:“几位施主请。”
    ……
    老和尚的禅室简陋无比,和整个大气恢弘的弘福寺完全不是一个风格。
    “两位施主不妨在隔壁稍作歇息,老衲与这二位施主有话要说,还望包涵。”扫地僧说出来的明明是有些失礼的话,但是晋阳和新城从心底里生不出异议。
    两位公主都没有跟进里间去,伺候的椿儿等人也在外头候着了。武颜欲把小郡主交给椿儿,老和尚却说:“我观施主的孩儿颇有天资,可否一同入内?”
    武颜看了李治一眼,李治蹙眉点头。
    进了里间,老和尚打量了武颜和武颜抱着的孩儿,皱着眉头说:“施主如今万分凶险,不可行差踏错一步。”

  ☆、第七十一章

“施主如今万分凶险,不可行差踏错一步。”老和尚虽然没有言明是哪一位施主,可是武颜知道,他说的一定是李治。
    “大师所言可是真的?”
    “阿颜莫听大师胡言。”
    武颜和李治异口同声。
    老和尚叹气:“施主有慧根、有本领,奈何要走这么危险的路?即便是为了修行不可破了童子之身,也不该弄出人偶糊弄家里的长辈。”
    此言一出,李治和武颜都微微有些不自在:一个老和尚在二人面前说童子身什么的,总觉得有些尴尬羞耻。
    可是很快,武颜就反应过来:“大师的意思是人偶之法,于我夫君伤害甚大?”
    “然也。老衲观施主手中的小儿,其魂魄与这位男施主一本同源,该是男施主在高人帮助下分出自身一魂魄——阿弥陀佛,施主心善,不欲夺舍,乃是大慈大悲之人。可是人怎能长期缺魂少魄?”老和尚一脸悲悯,“男施主最近必定是性格大变、喜怒无常……长此以往,恐一身慧根受损、数年修为皆散退,由此坠入魔道也是未可知。”
    在老和尚刚开口的时候,李治就想阻止武颜听下去,可是他和阿颜有异议的时候,一向都是阿颜赢的。
    李治眼睁睁看着老和尚抖落了人偶的底细,又看到阿颜皱着眉头,满脸怒气。
    武颜气呼呼地瞪了李治一眼,那眼神的含义就是:回去再找你算账。
    然后武颜诚心诚意地请教老和尚:“敢问大师,这人偶之法的厄果要如何消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