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左手参禅,右手修佛 >

第33部分

左手参禅,右手修佛-第33部分

小说: 左手参禅,右手修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光亮的心灯能够帮我们看透生命的本质,更能够让我们领悟黑暗的脆弱。人生多艰,我们会面对太多的苦痛、心酸、无奈、悲伤、伤痛,种种黯淡很容易侵染我们原本清透的心灵,心灵日益暗淡、污浊,我们的人生也随之黯淡无光。所以,我们需要为自己找一个心灵的支柱和拂拭器,而禅之心灯就是这样一个伙伴,它照亮我们的人生,温暖我们的病体,慰藉我们的生命。
一盏心灯,照破山河万朵
茶陵郁山主出家后,一直住在山中,没有去做行脚僧,也没有开悟。一天,庐山来了一位募化的僧徒。两人谈话融洽,不觉讨论起来参禅悟道之理。僧徒向茶陵郁山主请教曾经的一则不解之公案:“百尺竿头,如何进步?”法灯禅师解说:“恶。”听后,茶陵郁山主也迷惑了,苦苦思量。茶陵郁山主按照僧徒的指导,一心参悟这则公案,久不得解。一日,茶陵郁山主骑着自己的小毛驴出外,在经过一座木板桥的时候,小毛驴不甚踏翻了桥板,于是他就掉到了桥下。谁知,这一摔竟让茶陵郁山主开悟:我有神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正如茶陵郁山主所说的“我有神珠一颗”,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神珠在心,这颗神珠就是自己的心灯。然而,我们的心灯却“久被尘劳关锁”,在人生旅途中,我们渐渐忽视了自己心中的神珠,久不擦拭、久不关注。如此,我们的生活总是黯淡无光,显得毫无生机。不过,只要我们可以像茶陵郁山主那样“今朝尘尽光生”,让我们的心灯除尽污垢,我们的生命也一定能够闪耀出“照破山河万朵”的光彩。
心灯是一盏智慧的灯,它能够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久遇不解的难题,让我们豁然开朗,走入佳境,就如茶陵郁山主的豁然开悟。心灯是一盏令人愉悦的灯,它帮我们打破心中的困惑,还人们神清气爽,就想茶陵郁山主开悟后的神采飞扬。心灯是一盏灵性的灯,它帮助我们看到自身的力量,给我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就如茶陵郁山主突然开悟靠得是自身本自备的“神珠”。心灯是一盏容易被忽视的灯,它虽光耀,但是却容易被不懂得鉴赏的我们忽略,所以我们更多的关注外界的东西,匆忙劳累。心灯是一盏忠实的灯,只要我们想要开启,它立即就闪耀在我们面前,给我们指引,义不容辞。心灯是一盏闪亮的灯,一旦被我们开启,它就尽情闪耀,光彩照亮我们生活的山山河河……
然而,大多数人却没有点亮这盏心灯,所以,我们总是觉得自己不够聪明,没有智慧;我们总是觉得自己不够有力,没有志气;我们总是觉得自己不够舒心,没有温暖。其实,我们的生活很快就能够发生改变,只要你常常发现你的心灯、擦拭你的心灯、点亮你的心灯。一盏心灯,照破山河万朵。
读禅悟人生
一灯能除千年暗,一灯能解苦痛因,一灯能够让我们超越苦痛、悲离、欺诈、背叛,指引我们走向新生和希望。其实,每个人内心深处,都藏着一盏心灯,只需要我们时常点亮、时常关注、时常擦拭、时常保养。如此,你的生活方能走出暗淡、大放异彩。
4.心处于黑暗中就无法看清真理
禅的智慧:黑暗似一只恶魔,它压抑人心、遮蔽人心、折磨人心、甚至蛊惑人心。它让纯真的人们与光明背道而驰,与真理擦身而过。
真理带领人们走上幸福的大道,但是人们却往往选择可怖的黑暗。或许是人的软弱性,或许是人的懒惰性,总之人的劣根性仿佛天生容易与黑暗牵手。面对困难,我们容易牵手黑暗,困箍了迎难而上的决心;面对邪恶,我们容易牵手黑暗,压抑了自己善良的本性;面对苦痛,我们容易牵手黑暗,忘记了快乐幸福本是的生活的写真。我们不知不觉走入黑暗,屈服黑暗,看上去那么容易,但是黑暗是地狱,容易走进,不易出,沉浸在黑暗中我们只能够继续痛苦煎熬下去。
其实,光明就在心间——你最容易到达,也最容易忽略的地方,非常容易找到。静下心,思一思,悟一悟,你就看到了生命的真谛和生活的真理。
天黑,源于心灵的黑暗
德山禅师刚开始学道的时候拜师在龙潭禅师门下。龙潭禅师悉心教导,要求德山禅师诵经苦读。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时间久了,德山禅师终于忍耐不住了。一天,德山禅师向龙潭禅师苦苦请求:“师父,我是您羽翼下正在孵化的小鸡,真希望师父可以尽快让我破壳出蛋啊!”龙潭禅师笑了笑说:“被别人剥开蛋壳而出的小鸡,没有一只能够活下来。你突破不了自我,最终只能胎死腹中啊!”德山禅师无限痛苦,撩帘而去。外面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德山禅师更加苦恼:“师父,天怎么这么黑!”龙潭大师转手递给他一支点燃的蜡烛,霎时天地间一片光亮。可是,正当德山禅师高兴的时候,龙潭禅师立马将蜡烛吹灭了,并深沉嘱咐:“如果你心头一片黑暗,那么,什么样的蜡烛也无法将天地照亮。纵使师父我没有将蜡烛吹灭,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被山风吹灭了啊!唯有你点亮自己的心灯,天地才可光明,你自可走出黑暗。”德山禅师大悟,终成一代名师。
其实人生就是这样的,只有我们点亮心灯,才能够走出黑暗,才能够看清真理。心灵处于黑暗,纵使天地一片明亮,你面前还是一片黑暗。黑暗的心灵,将万物都平白蒙上一片黑,所以你看什么,什么都是黑你;黑暗的心灵,不能客观地洞察世间,看到的一切都是黑暗的。
很多时候,我们面对困难无法解决,并非困难真得难于登天,而只是在我们没有触摸到问题的时候,就已经被自己的心灵吓倒。已经有阴影的心灵不可能正确地看待问题,更无法将问题解决得光亮一片。很多时候,我们面对真理,却视若无睹。其实,并不是真理真得玄妙难测,而是我们没有具备一颗可以发现它的心灵。真理光耀,只有同样光亮的心才能够了解、发现、体悟。正所谓高山流水,让自己走出心灵的黑暗,喜遇知音吧。
其实,只要我们走出心灵的黑暗,什么困难都可以解决,什么真理都可以悟解。光亮的心灵不仅澄澈诱人,识真理、引真理,更能够帮助人发挥出无限的力量,创造真理。
以思无思之妙,反思灵焰之无穷
唐朝的仰山禅师在得道前拜学于沩山禅师。一天,沩山禅师问他:“汝是有主沙弥,无主沙弥?”仰山禅师不语,片刻问道:“主在什么地方?”话毕,他从西边走到东边站着。沩山禅师见此景,便知他不同于常人,悟性极高,有心开示之。不一会儿,仰山禅师又问:“什么是真禅住处?”沩山禅师笑了笑,但没有从正面回答,而是说:“以思无思之妙,反思灵焰之无穷,思尽还源,性相常往,事理不二,真禅如如。”仰山禅师顿悟:唯有醒觉之光明性才能够参悟透禅的奥妙。
“以思无思”即“参”,“思尽还源”指在思尽光明性的真谛后就到达了禅的源位,“性相常住”指万物看似变化万千、运动不息,其实全在本位,“事理不二”是说事即理,理即事,而“真禅如如”也就是说见到真禅境界了。其实,整句话的本质是说点燃自己的心灯就可以看到真禅了。
沩山禅师真可谓真禅习者也,不仅悟透禅的奥妙,更看透了生命之本源。生活中的道理也是这样,我们若想要看到真理的样子,就应该像参禅的禅师那样走出心灵的黑暗,照散心间的黑暗,点燃自己的明亮心灯。因为心灯一亮,真理自然浮于心间,自然能够被我们了解。
一个醒觉的生命体,必然具备无穷的光明性,这份光明可以照散自己内心的阴暗,照亮自己多彩的人生,照亮自己追求的真理。其实,也唯有让心灵沉浸于光明中,我们才能够彻悟人生、彻悟真理。
读禅悟人生
心处于黑暗中就无法看清真理,只有光亮的心灵才能够把握真理。因为,沉浸在黑暗中的心灵被黑暗浸染、被黑暗侵蚀、被黑暗遮挡,即使真理就在面前,我们也会熟视无睹、无福可获。不仅如此,还因为黑暗本就是真理不存之地,指引人们向前的真理行走在光亮的大道上,不卑不亢。走出黑暗,你的心灵澄澈、透亮,你的身体舒适、温暖,你和真理自然可故知巧遇。
5.不假外求,做个真正的主人
禅的智慧:能够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即使别人在身边指点,也不能够真正地帮自己做主,唯有自己最了解自己的心扉,最知道自己的心愿,最清楚自己的脾性,最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做事方法。所以,万事勿假外求,让自己来做主,做自己真正的主人。


 【黯溪娘子】整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