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谁主金枝 >

第24部分

谁主金枝-第24部分

小说: 谁主金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母后以为什么位分才最合适?”梁元劭反问而去,却是看不出情绪。
抿了抿唇,齐太后将心中掂量好的事儿说了出来:“哀家以为,皇嗣尚未落地,大肆奖赏定然不可,不若晋个美人?”
美人?
梁元劭心头一冷,果然……自大选以来,沈家便对沈宜静的位分不满,认为她不该居于萧如雪之下。为此,萧丞相曾特意进宫谢恩。
“母后说的是。”梁元劭低声一应,正待齐太后燃起笑意之时,他又开口道:“不过……母后似乎忘了。后宫是朕的后宫,亦是天下的后宫。沈家待母后……和朕有恩,可萧家亦是国之栋梁,皇后之位已经是沈家的了,那朕需必然要顾及其他。”
听出梁元劭话中的避讳,齐太后的心口沉了沉,不禁凝眉道:“那皇上的意思是?”
“要让沈宜静晋美人自然可以,那萧如雪的位分也要动一动才好。”
梁元劭吃定了沈家不愿让萧如雪坐大,此话一出,也该消停消停了。果然,齐太后闻言脸色大变,却被压得说不出话来。朝堂有权衡,她不得不顾及……若萧如雪晋了嫔位,那便与中宫宝座愈发近了……
相比之下,自然是维持现状的好。
“是哀家思虑不周。这是哀家吩咐御膳房熬的雪蛤,这几日燥得很,皇上要小心身子。”说着,齐太后便转身离开了甘露殿。
无功而返,齐太后自然是不悦的。等到清宁宫派了人来问消息,齐太后干脆直言回了去,生生让沈宜静白欢喜一场。
而另一头,沈宜静肚子里的孩子无形间便成了萧如雪的眼中钉。她是断然不会让沈宜静的孩子安然出生的……
“春瑾,现在那孩子尚未成型,动手越早越好。”靠坐在贵妃塌上,萧如雪一双美目转得飞快,脸颊上因气性染上了红晕。想着沈宜静那副喜悦的样子,心头便堵得慌……哼,等你没了那孩子,我倒看看你们两姐妹还得意什么。
春瑾躬身站在贵妃塌右侧,双手交握在身前,看似凝神听着吩咐,实则在心中暗暗谋划。过了半响,春瑾才屈身拜下,低声道:“主子,奴婢以为现下时机不对。”
萧如雪的笑意凝了凝,眉心微蹙:“为何?”
“后宫之中,依然是沈氏独大。现在沈宜静有孕,上至太后,下至宫婢,定然都小心翼翼。这个时候下手,确实没有把握。”
见萧如雪眸光里糅杂些犹豫,春瑾继续道:“再者,皇后那头,一直将主子您当做敌手,若孩子出事,您难保不会被牵连进去啊。”
萧如雪轻眨着眼,右手缓缓抚上左手腕间的玉镯,触手生凉的冰冷让她的声音亦是紧了紧:“现下是上官璃受宠为甚,她与皇后又有过节在前。要说牵连,她才是挡在前面的那个……”
“主子说的是,不过我们萧家在后宫的盟友不多,难得她与沈氏不合,纵然不帮我们,在一旁加把火却是可以的。所以……”
春瑾的话勾得萧如雪媚眼如丝,因权欲而泛着流光的眼熠熠生辉:“所以她现在越受宠,对我们反而有利?”
“目前确实如此。”春瑾小心地看了看萧如雪的脸色,见她的模样是真真听进去了,这才放下心,说出解决之法:“常言道,五月胎象为稳。到了那时,那头的防备必然松懈不少。出些意外也未可知啊……况且,奴婢还有个法子,能让她们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哦?什么法子?”
萧如雪满目期待地看着春瑾,这个由他爹爹一手栽培起来的人,她自然是极倚仗的。
春瑾抿唇一笑,眉梢现出几分冷色,她躬身贴在萧如雪耳侧低语一番,只见萧如雪的脸如同三月初融的春光,化开一池春水,荡漾而去。
(卖关子咯……)
夜色已深,梁元劭却毫无睡意。齐太后这一番言语让他的怨恨愈发地盈|满,周身积蓄着太多的憎恨与怒火,将他灼得发痛。
“摆驾清风阁。”
冷冷丢下一句,梁元劭便大步往殿外走去。魏林察之颜色,不敢大意,忙备了龙辇朝着拾翠殿而去。
红烛融了,化作烛泪滚滚而落,上官璃盯着面前不时晃动的火苗发怔。青蓉躲在一旁悄悄打了个哈欠,过了许久,她才出声道:“主子,已经很晚了,还是歇了吧……”
上官璃闻声动了动肩胛,却依旧摇头:“你先去歇着吧,我不困。”
今日太后去了甘露殿,稍一想便能猜到与沈宜静有关。虽然不知原由,梁元劭厌恶沈氏乃是事实。这一闹腾,他心里想来不痛快……所以,他一定会来。
纵然是一场交易,可她却是唯一的知情人,不来清风阁,他又能去何处?
这般笃定让上官璃心口一惊。而惊讶未平,便听得内监来报:“贵人,皇上驾到。”
见到衣装齐整的上官璃的那一瞬,梁元劭面上陡然僵了僵。可待她奉上茶点,摆下棋局,只字不提其他时,这不悦又慢慢隐去。
上官璃啊上官璃,你果真是个聪明人……思及此,梁元劭的心情竟缓和了不少。
“皇上,可是嫔妾攻得太快?”
一句笑语拉回梁元劭的目光,只见白子攻势强劲,隐约已有大胜之势。他不禁收敛心神看向棋局:这上官璃竟然丝毫不敛锋芒。
好胜心起,梁元劭当即凝眸专心以对,那般不快便随着红烛在无形中燃尽……




第四十一章 安胎良策
常言道:母凭子贵。
沈宜静凭借着腹中的皇嗣,一夕之间变成了后宫中极为尊荣的人。请安之礼自然是免了,食材赏赐源源不断。
梁元劭念及沈宜静自入宫起便不曾见过双亲,特下恩旨,召沈王氏入宫。说起这沈王氏,在京中倒是一段传奇。
王家生于先皇太傅之家,据说她年方十六时,容貌上乘,心气极高。一夜梦中,一名陌生男子入梦,王氏骤然惊醒,大病一场……先皇念及太傅之情,着太医前去探看,却是无功而返。
这一拖,便是半年……王大人大寿之际,沈耀带着二弟沈辉一同前往。谁想竟在后院中碰见了王氏,说来也奇怪,缠绵在王氏梦中的男子竟然与沈辉相貌一般。这一见之下,王氏的怪疾倒也转好了。
先皇听闻此事,大呼天定姻缘,由此才赐婚,让两家结了亲。
出身官家,又在命妇之间来往许久,这王氏自当是有着七窍玲珑心的。她本不愿女儿入宫去争夺皇宠,却奈何沈耀一言定之。现在听闻女儿有孕,欣喜之余却是生出几番隐忧来。
宫中人心难测,这皇嗣又来得不易,保住了,宜静这一生也算安稳有靠。若是没有保住,那该如何是好啊……
宫中前来迎接的车辇缓缓朝着宫门行去,一番盘查后,车辇才继续前行。又过了半柱香的功夫,车辇缓缓停下,沈王氏安了安神,被婢女扶着下了车。
宫中规矩,除了皇上与妃嫔,后宫中是不可入车驾的。
定神看去,此刻她果然已到了前殿与后宫相隔的紫云门前了。
一旁早已奉命候着的内监迎上前来,躬身一拜:“夫人大吉啊。”
沈王氏理了理衣襟,冲着内监微微一笑:“有劳公公。”
一行人缓步朝里行去,路过白玉石桥时,几道说笑声悄然传来……
“华英姐姐,过几日便是你的旬假,若是方便,你便去云鬓斋替我买些胭脂吧……”
“哎,这次可不成了。我啊,得去白云寺一趟……”
一来一去,沈王氏的心上不禁被勾起了苗头。
“既不是佳节亦不是佛诞,姐姐去白云寺做什么?”
“自然是去上香啊……”说话的女子略顿了顿,似乎带了几分笑意:“白云寺可真真是个沾染仙气的地儿,早先我求得一卦,说是今年有妙事……昨儿晚上,主子便跟我说了,下个月便将我放出宫去,许个好人家。”
顺着声音看去,不远处几名正在采花露的宫婢低声说着,风起,那话语便轻飘飘地滑了来。沈王氏心头的雾气被这几句轻言破开,顿时一双眸子里现出几分清明来。
对呀,她怎么没想到呢……
心里有了念头,脚下的步子愈发地快了起来。
而在沈王氏走远后,这个名叫华英的宫婢才悄然抬眼,不知是否被阳光晃花了眼,那噙在嘴角的一抹笑竟然带着几分阴森之感。
而这厢,沈王氏揣着满腹心事到了沈宜静宫里。听闻自家婶母要来,沈念卿亦是早早来了沉香殿。
殿如其名,淡淡的沉香缭绕着梁柱缓缓朝着四面延伸。沈念卿坐在上位,目光不时瞥向沈宜静的小腹。朵朵金丝钩边的牡丹花分外妖娆,刺得她眼前一花。
对于这个妹妹,沈念卿无疑是嫉妒的。她嫁入皇家这一年多来,无时无刻不在想着皇嗣入腹。却不想,被沈宜静夺了头筹。
这思绪不过一晃而过,罢了,总归都是沈家的骨血。爹爹说的不错,她贵为皇后,届时将这孩子带在身边养着便是。
“皇后娘娘,静贵人,沈夫人到了。”内监入殿通禀道。
沈宜静是极为欢喜的,女儿家,如何不恋眷娘亲……
“臣妇参见皇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臣妇见过贵人娘娘,愿娘娘玉体金安。”
见沈王氏拜下行礼,沈宜静方透出几丝不自然。相比之下,沈念卿却是淡然许多:“沈夫人不必多礼,赐坐。”
等到紫月领着宫婢退下,沈念卿才缓了脸色,柔声叫道:“许久不见,婶母倒是愈发年轻了。”
沈王氏是个知规矩的,皇后给了她面子,她却万不敢顺着杆儿往上爬:“娘娘说笑了。”
几番客套话过去,沈王氏掂量着开口:“娘娘,此处没有外人,臣妇有一言相告。”
沈念卿欣然颔首:“可是家中有吩咐?”
“娘娘明鉴,静贵人有了身孕,此乃沈家一大幸事。可后宫中盯着这皇嗣的眼睛太多,还劳娘娘多加小心,务必保住沈家的希望。”沈王氏话里谨慎有余,说罢,她抬头看向沈念卿。
“妹妹是我沈家人,本宫自当保她安康。”沈念卿望向沈王氏,见她唇瓣微微动了动,眸中也带着几分期许,这才问道:“婶母可是有什么主意?”
“臣妇不敢。”
“都是自家人,但说无妨。”将手打在一旁雕刻的鎏金案上,沈念卿眉心微动。
“女子怀胎,前三月胎象最险。别家女子若是惦记上了,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啊……所以臣妇想着,不若将静贵人送得远些,待到胎象安稳,再接回宫中来。届时皇嗣也更为安全了……”
沈念卿眸心凝着,的确,后宫中的手段太多,想要保住这个孩子,远离是非之地,乃是上上之选……
沉吟半响,沈念卿才抬眸问道:“不知婶母意以为何?”
沈王氏看了看那轻眨着的眼睫,俯身道:“臣妇听闻那白云寺是皇家寺院,离京城也不远,若是以祈福之名让贵人去寺中静养数月,太后娘娘和皇上那头当是不会阻止的。”
“这倒是个好主意。”沈念卿抬手拍了拍衣袖上的轻尘,低低赞道。
白云寺乃是大郢建立之初所建,每年皇家祈福都是在那儿举行的。有禁卫保护,再派些得力的人手管制饮食,想来是出不了岔子的。况且那儿四季风景各态,也是个清静的去处。
“晚些本宫去与太后提上几句,若是太后觉得稳妥,妹妹就安心离宫养胎吧。”
见沈念卿松了口,沈王氏当即安下心来。用过午膳,方离了宫。




第四十二章 各怀心思
送沈宜静离宫的事儿,沈念卿一个人自然做不了主。次日一早,她便前往紫宸殿问过齐太后。齐太后是从后宫风雨中走过来的,自当是明白其中利害。听得沈念卿提起,便颔首应下了。
“皇后啊,后来居上并非是好事,你自个要多花些心思了……”齐太后说着,眸中不禁现出几分责难来。
沈念卿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