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谁主金枝 >

第53部分

谁主金枝-第53部分

小说: 谁主金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妨好生看看。”
梁元邵从袖中取出一份奏折,上面竟然直言皇后好妒,迫害妃嫔乃是失德之举,请求皇上加以惩处。沈耀手指忽的生出一股酥麻感,好似承受不住奏折的重量一般。
“这……这是小人之言啊,皇上。”沈耀知晓分寸,当即掩去心头讶异,满面正色。
“朕知道,否则今日皇后还能好好坐在清宁宫里头?只是,朕亦有为难之处啊……”梁元邵侧过身,眼角一道锐光直射向沈耀:“朕本欲待皇后产子便封为太子,可现下皇后被人诟病,太子一位,怕是有些为难了。”
沈耀下颚的胡须抖动如筛:“皇上,老臣一心为皇上效力,皇后娘娘掌管后宫也不曾出差错,皇上……皇上定不能信这些小人之言啊。”
写下这封奏折的是翰林院的清流。清流之口,是历代文人以风骨和性命换来的。文人之口,又岂会亚于武将之刀。他辛苦钻研,与齐太后联手,送女儿入宫……这一切不过是为了沈家的千秋荣华。若要荣华延续下去,他的外孙必然得是大郢的太子。
正当沈耀心头斟酌对策时,梁元邵开了口:“爱卿若是能替皇太子留下些许功劳,一切也就了了……”
皇太子?
沈耀当先被这三个字迷了心神,一瞬怔愣后才念及另外两个字——功劳?
现在最大的功劳便是抗击羌国,沈耀心上一明,刹那间便明白了——他被算计了。
好一个皇上,自他进了这甘露宫便一步步走入了早已设计好的圈套里。皇上数次暗示威胁,无非是不想动西境驻军,要的,正是他手中的十七万人。
头顶上的目光如刀似箭,沈耀只能将不满凝在眸中慢慢压制着。静默了许久,他才低声道:“老臣……愿为大郢效命。”
“好,那抵御外敌一事,朕就全权交给爱卿去安排了。朕相信,你不会让朕失望的……”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梁元邵话音一转:“自然,朕也答允你,大郢的皇太子只会是正宫所出。”
意识到这是梁元邵给出的保证,沈耀谨慎之心悄然而生。要让他吐血,没有实在的保证如何可能?
“皇上此言当真?”
“君无戏言。”
“臣不敢不信,只是皇上,世事多变。现下有一个廉嫔娘娘,往后还会有更多的廉嫔娘娘。”沈耀意有所指,他悄然抬起眼来,望向梁元邵。
梁元邵气息沉了沉,随即从他喉间荡出一抹低笑:“爱卿这话说的是朕有些不明白……”
沈耀直起身子:“寻常大户皆有规矩,嫡妻生子前,侧室是没有资格产子的。臣斗胆,请皇上能予臣一个安心。”这话说的大胆,皇家子嗣最为珍贵,可沈耀以此交换,让梁元邵拒绝不得,登时间,殿上的呼吸声亦轻缓下来。




第九十五章 沈家入计(三)
中午在学校吃食堂的苦逼孩子溜过。
“你要的安心是指……”梁元邵垂在身侧的手紧紧攥着,眸光浅浅地落在了鼻尖上。
沈耀稳了稳气息,眼瞳稍定:“敢问皇上,大郢历来便是兵强马壮,为何现在连区区羌国来犯都堪堪抵挡?”
梁元邵颜色暗了几分:“争权夺位。”
这四个字在梁元邵心头如同刻入石块的痕迹,若非那一场夺位之争,坐上皇位的本该是与他交好的太子。而他的母后也不会依附于眼前这个男人,背上污秽的印记。他,亦不会面对着大郢偌大的烂摊子,忧心伤神。
“皇上英明。这争权夺位之根本便是皇长子与皇太子的不相容。”沈耀话语停了下来,他看向梁元邵,只见上头那个穿着龙袍的男人周身透出一分沉静而孤寂来。
梁元邵对上沈耀的目光,唇边的笑意恰似温和,只是手指关节出的青白色,透着森森的寒意。沈耀,朕逼你一步,你却半分不吃亏。你要沈念卿的儿子当朕的长子,甚至太子。好算计啊……
“爱卿的意思朕明白了。”梁元邵眼前好似掠过上官璃的一抹浅笑,和她抚着小腹时的温柔。对不住了,璃儿。舍得舍得,朕欲得,必先舍。
眼眸淡淡投下一道阴影,薄唇轻启:“朕的皇长子会是皇后所出,朕的皇太子定会是皇长子。为了大郢国之社稷,朕不会让前事再次发生。”
“皇上此举乃是为了天下福祉,想来廉嫔娘娘也不会反对。还望皇上卸去老臣一身烦忧,老臣定当豁出这条命保卫大郢。”沈耀并未因梁元邵的应允而罢手,反而步步紧逼。
沈耀,你逼人太甚。
梁元邵换了好几口气,方压下心头之乱。他低声一笑:“爱卿放心,廉嫔肚子里的定然是个公主,也只会是个公主。”
“这……”
“朕乃天子,一言九鼎。真似假时,假似真。”
听了梁元邵的答话,沈耀心里也有了琢磨。这边已经松了口,再逼下去怕是会惹得天子大怒。而后宫的事情,太后定能安排得很好。若上官璃肚子里的是小公主,就算她命大,若是个小皇子,结局只有一个——死。
沈耀收住心思,磕头拜下:“老臣谢皇上恩典,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好了,沈爱卿还是早些去清点将士吧。”梁元邵扬了扬手,面露困色。
“老臣即刻去办,三日之内必定领兵出征。”
沈耀心满意足地离开,而殿内的梁元邵则是默然看向了拾翠殿的方向。
……
“皇后娘娘,不好了。沈大人要出征了……”兰嬷嬷向来沉稳,可在紫宸殿得了消息便有些沉不住气了。她寻了个借口,匆忙赶了来。
沈念卿本是揣着闲情逗鸟作乐,谁想听了这话,给画眉喂食的手颤了颤,惊得笼里的画眉扑哧着翅膀飞开。
“兰嬷嬷,你慢些说,娘娘现在有身子,可惊不得。”紫月上前将鸟笼取开,低声叮嘱道。
兰嬷嬷将甘露宫传来的消息说与沈念卿听,只见她七分惊讶,三分担心:“怎么会?以我爹现在的身份,前往边境的事儿可轮不到他。再说,太后她……”
“娘娘。”兰嬷嬷慌忙打断了沈念卿的话:“奴婢只听说沈大人与皇上密探了近两个时辰,出来沈大人便去点将了。”
沈念卿秀眉轻皱,她很了解自己的父亲。手中的军权是他们沈家的保障,不到万不得已,如何会动?其中定有内情!
目光敏而锐,沈念卿唇角紧抿:“本宫要出宫。”
……
沈耀即将前往边关,皇后沈念卿亲自去向太后请旨,但求归家一叙。齐太后顾念他们父女情深,当下应允。于是,在沈耀动身前一日大早,沈念卿便乘了凤辇出宫了。
皇后归家,自当是一路锦绣铺陈。
向来出宫行事低调的沈念卿,这次却是大张旗鼓。街道两旁站满了前来看热闹的百姓,城中书肆门前,苏知寒远远瞥了一眼便折身返回店内,拿起靠近门边书架上的书翻阅起来。
“啧啧,皇后娘娘可真美啊。”书肆外传来一声低低的称赞。
“那可不,不美的能入宫去?我可听说那宫里的娘娘们,各个都长得跟仙女儿似的。”
“听说有个廉嫔娘娘挺受宠的,不知和皇后娘娘比起来,谁更好看……”
苏知寒翻着书页的手指一顿,眸光不禁从字迹上晃开。
“我远亲一个表哥在宫里当差,我听说啊,皇后娘娘和廉嫔娘娘都有了身孕了……”
“那又怎样?你没瞧见这沈家的军功卓绝么?平常人家妻妾里头还比个背景,更勿论宫里了。”
“你们啊,真是嘴上不把门儿,宫里的娘娘们也是你们能说的?”一声长者的训斥传来,这些低低的碎语也就随着震天的锣鼓声消逝了……
……
而这头,坐在凤辇上的沈念卿头戴凤冠,端正地坐着。目光不时在两侧瞥过,那些惊叹与向往让她心生愉悦。
呵,她不仅要让这大郢的百姓看看皇后的模样,更要让他们瞧瞧,她沈念卿是一国之母,她的爹爹沈耀是要为国效忠的臣子。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心,是她现下最想要的东西。有了它,后位也好,太子之位也罢,定然牢不可破。
沈耀在府门前迎了沈念卿入内,待到行过礼,沈念卿便让紫月带着下人们离得远远的。
“爹,你告诉我,为何要亲自去玉门关去?那边在打战啊……”外头的脚步声渐渐低了,沈念卿上前一步道。
沈耀安抚地拍了拍她的手背,贴近她的耳侧道:“这一去,可保我外孙的太子之位。”
虽只是粗粗一句,却已足够让沈念卿转明了心思。
“那上官璃?”
沈耀眸光凝于一处:“或女或死。”
沈念卿心中一直担忧的事情有了着落,当下会心笑了笑。直到瞧见了放在案几上的佩剑,她才敛起笑意:“只是爹……你为了女儿前往边境,让女儿如何心安?不若,遣了心腹出征……”
“不可。”沈耀当下拦住了她的话:“皇上此次让我去边境,无非是想趁机削弱我沈家的势力,我非去不可。”
沈念卿扯住沈耀的衣袖:“皇上他……”
“功高盖主啊。”沈耀面色有些难看,下颚的胡须轻动:“不过你放心,爹会安排好一切。皇上想要我沈家弱下去,哼,不可能。”




第九十六章 知寒入局
“爹爹的打算是……”沈念卿虽是身在皇家,心里却明白,若没了沈耀的光耀,自己必然坐不稳后位,是以对沈耀的安危她是极在乎的。
沈耀轻轻扬起头:“你说,若是为父让局面僵持下来,皇上会不会将西境驻军调来。届时,我自会想法子让西境驻军前去杀敌,功劳我占着,损失我却不会认下。”
“可是……皇上若没有调派西境驻军呢?那爹爹岂不是危险?”
“不会。”沈耀很了解梁元邵的心思,比起内忧,他更不愿意看见外患:“皇上心系百姓,这场战不会打得太久……”说罢,他唇边凝起一道深不可测的笑意。
皇上,你想对付我,也不掂量掂量自己手中的份量。
收回神思,沈耀对沈念卿嘱咐道:“皇上极为重视本次的科考,对三甲更是看重。”
“爹爹说的可是那苏知寒?皇上曾与女儿提到一次,话语里是大加赞赏的。”
沈耀点了点头,狠心欲盛:“为父为了朝堂安稳,一直咬着未让吏部松口。这一走,皇上怕是要安排他了……所以,这些人要么为我们所用,要么,只能是死!”
沈念卿瞳仁猛地缩了缩:“您这是要?”
“为父早先从旁支下过继了一个女儿,这些年也是暗里训导。谁也不知……待为父离开京城,还望娘娘寻个由头接她入宫。若皇上要大用苏知寒,不妨想法子让苏知寒变成沈家的人。他如果驳了娘娘的面子,大可以治他一个不敬之罪。”沈耀的计划周全,是打定了主意要将梁元邵看中的新贵攥在手里。
沈念卿乍闻沈耀过继一事,面上便露出不喜,但终归是大局为重:“爹,你放心吧,此事我会尽力去办。”
又说了一会子,沈耀方离开了清宁宫。
……
而被沈家父女盯上的苏知寒此时心如乱麻。
他科考,是为了能配得上上官璃的官家女身份,只是天不遂人愿,等到他一朝功成,她却已经是他人妇。如若她幸福,苏知寒亦不会烦忧。宫门深深,自古有几个宠妃能荣华一生?
在书肆门前听完了那些碎语,苏知寒便去寻人打听了一阵。上官璃,廉嫔,与皇后一同有孕,这处境是何等危急?更勿论,她乃是庶出,在家中并不得宠,无人惦记她帮衬一二。
苏知寒手中的书册,颓然一笑。
眼前好似又回到了甘露宫的密谈——
“苏知寒,朕欣赏你的才学,你可愿成为朕的臂膀,助朕稳住江山社稷?”梁元邵目光尖锐,不予他任何退步的余地。
苏知寒跪拜在地:“草民愿意竭力辅佐皇上,效忠大郢。”
“不,朕要的不是你效忠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