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凤鸣宫阙 >

第133部分

凤鸣宫阙-第133部分

小说: 凤鸣宫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卷 第167章 早夭

  陶君兰思量再三,到底还是去看了一回刘氏。
  刘氏的脸色奇差,面色苍白,因为没用粉的缘故,面上的斑痕更是显露无疑。看上去,竟是全然没了第一回见面时候的那种光彩照人之感。她这幅样子,就是陶君兰看着,心里也有些发酸。一出口的话更是多了几分真心:“王妃好好养着身子才是。”
  可陶君兰不知道的是,这句话她是真心不假,可落在了刘氏的耳朵里,就俨然是有了别的味道了。当下刘氏双眼微微一眯,虽然面色依旧不好,可眼底的光芒却是丝毫不减,依旧锋锐无比:“自是要好好养着的,不管如何,这个孩子我都会好好护住的。”说完这话之后,刘氏更是满面慈爱的抚了一下高高隆起的肚子。嶙峋的手上,青色的筋脉一目了然,肌肤已经苍白得近乎透明了。
  陶君兰有些不忍直视的移开了目光,故而倒是没瞧见刘氏眼中的目光。
  “陶氏你若无事,便是回去吧。我这里熬着药,味道也不好闻。”刘氏微微一笑,委婉的下了逐客令,只末了又道:“倒是你回去的时候,千万注意些,别学我似的不小心。”
  陶君兰还未如何,红螺倒是面色有些难看了——这不是咒人又是什么?
  陶君兰却是丝毫不在意,仿佛根本没听懂,微微一笑:“是要小心些。多谢王妃这般提醒我。”那副神色,倒像是还真有那么几分感激涕零似的。殊不知,她这幅样子,只让刘氏觉得自己一拳打在了棉花团上,那种感觉只让人觉得抓狂。
  陶君兰前脚刚出了院子,后脚刘氏便是恼怒的将热腾腾的药碗直接扫落在了地上。褐色的药汁洒落一地,还溅了不少在白缎面绣牡丹花的鞋子上。顿时牡丹鲜亮的颜色就失去了光鲜亮丽,成了一个肮脏的痕迹。怎么看怎么都是刺眼。
  刘氏气得额上的青筋几乎都冒了出来,眼神里全是凶戾:“她算什么东西?竟是敢来我这里耀武扬威?!端王那个废物,也不知看上了她哪一点?竟然那般不分青红皂白的护着她!我不对付她,她还真当我是怕了她不成?”
  紫玉瞧着刘氏这般的大发雷霆,吓得不轻,可更担忧。忙不迭的劝道:“王妃这是做什么?大夫说了您不能动怒的,不管天大的事情,您也暂时先忍一忍才是。不为别的,就为了您肚子里的小世子想想……”
  刘氏一听这话,立刻便是忙缓和了神情,顺了顺胸口道:“对,你说得极是;。我不能因为那小贱人气坏了身子。”只是顿了顿到底不解恨,复又忍不住的冷笑起来:“这一次他护着那小贱人,我倒是要看看,他能不能护一辈子!我倒是要看看,他所谓的在乎,能在乎到什么时候!还有那小贱人,又能得意到几时?终有一日,王府会是我的!会是我儿子的!”说最后这一句话的时候,刘氏的神情特别温柔,眼中那柔和之光几乎要满溢出来。
  这样神情的刘氏,实在是很难让人想象出来竟是会说出那般尖酸狠戾的话来。
  不过,不管心中如何作想,刘氏到底是因为保胎这事儿彻底的深居简出起来。
  而陶君兰,虽然活动自如,身子康健,可是却在日益笨重的身体影响下,越发的懒怠动弹了。端王府的两个孕妇,其实除了一个是被迫一个是懒怠之外,倒是也没什么不同。
  陶君兰快要六个月的时候,康王妃却是面临生产了。
  对于康王妃的双胞胎,陶君兰自然是心存羡慕的。再加上,事情关系到李邺的利益,难免的她对康王妃的肚子也就多了几分关切——如今她虽然懒怠动了,可是心思上却是不见少的。不然的话,岂不是真成了吃了就睡,睡了就吃,万事不操心了?
  平心而论,陶君兰多少是希望康王妃这一对双胞胎都是女儿的。那样的话,如果李邺的长子一旦抢在了康王前头,那么对李邺的好处,显然是极大的。
  陶君兰尚且对康王妃的肚子都这般的关切,那其他人更不必说了。而康王妃也在这样的八方关切之下终于迎来了生产之期。经过一夜的挣扎疼痛,康王妃总算是诞下了这一胎。
  然而让人奇怪的是,报喜的家丁却是只报说生了个小郡主。
  陶君兰当时和李邺正在用早饭,闻言顿时互相看了一眼,都觉得诧异——不是说,双胞胎?可怎么只说生了个小郡主?难道是之前诊断错了?这怎么可能?太医院那么多人,怎么会诊断错了?
  还是丁嬷嬷见识多,当下略一沉吟,便是有了个猜测:“难道说,是夭折了一个?”
  陶君兰一听这话,顿时也觉得可能性极大,当下便是忍不住有些唏嘘。
  李邺看了一眼陶君兰,倒是没了别的反应,只匆匆吃了饭便是往外书房去了。等到中午再回来用午饭的时候,却是带回来一个消息:康王妃的确是生了两个,还是龙凤胎。只可惜男胎却是一生下来就没了气息,浑身都是青紫的。就是剩下那个女胎,也是虚弱无比,能不能养到序齿都是个问题。最关键的是,康王妃因为这次双胞胎,耗费了极大的元气,只怕近两年之内都不适合再怀孕了。
  陶君兰当时第一个反应倒是有些惊喜——随后又觉得自己有些卑劣。当下愧疚的念了一声佛,心道:早夭的孩子也就罢了,活着的那个,但愿能够好好活着。
  不过,随后她到底是忍不住和李邺偷偷咬耳朵:“看来康王还真没有儿子命。这不是明摆着要你生下皇长孙?”
  李邺白了陶君兰一眼,一脸肃穆:“你生,我可生不出。”
  陶君兰愣了愣才反应过来李邺这话的意思,当下气恼得跺脚:“哎,你这人——”不过是口误罢了,横竖意思明白就成,哪里至于这么一本正经的挑刺儿?
  李邺随后也笑了,抱着陶君兰放在自己膝头上坐着,双手都趁机轻轻的放在了她圆滚滚的腹上,想看看孩子会不会胎动;。口中一面随口道:“听说皇后得了这个消息,怄得不行。一天都没吃东西了。”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陶君兰笃定的评价一句,末了又歪着头笑眯眯的问李邺:“说实话,你听见这消息的时候,有没有偷偷高兴?”虽然口中问着,可她心里却是多少觉得应该是不会的——毕竟,李邺长着那么一张脸,又是那么个气韵,她是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李邺心中偷笑的样子。
  谁知李邺却是一挑眉,毫不犹豫的就点头承认了:“自是有的。”
  陶君兰顿时哑然,看着李邺那张脸久久都回不过神来。随后不得不摇头承认:李邺这张脸,实在是太具有欺骗性了。真真叫人看不出他的真面目。
  “没想到你也会这般。”陶君兰啧啧的叹了一声;“果然人不可貌相。”
  李邺腾出一只手来婆娑了一下脸颊,唇角一勾竟是露出一丝坏笑:“这是什么话?难道我就不能有点这样的小心思?可别忘了我也是人,是人哪里有完美无瑕的?谁没个阴暗小心思?”
  这话也对。陶君兰点了点头觉得赞同。只是心里到底还是觉得别扭。
  “你明儿进宫吗?”陶君兰想了想又问:“皇后身子不爽利,作为庶子,多少也该关心关心的。”
  李邺顿时笑了,双目晶亮:“你这个主意甚好。”
  陶君兰也笑了,眉目弯弯:“也算是替你讨点利息回来。”这个时候去问候皇后,显然皇后是不会觉得痛快的——好不容易盼来的孙子,又没了。而这个时候李邺还去关心,这不是往皇后的伤口上撒盐又是什么?偏偏皇后即便是心里针扎似的难受,还不能发作:谁叫李邺打的是孝道和关心的名义呢?众目睽睽之下,皇后不但不能不痛快,还得笑着接了这一份“孝心”。
  可想而知,双重煎熬下,皇后该有多难受!
  所以说,替李邺讨点利息这话,也不全然是一句空话。反正皇后不痛快,李邺的心情想必就会痛快。这不是好事么?虽然落井下石不是君子所为,可是皇后本来也不是什么好人不是么?
  陶君兰越想越是忍不住偷笑,最后干脆笑出声来。李邺看着陶君兰乐呵成了这样,也是跟着笑出声来。
  第二日,李邺果然进宫去“关切”皇后了。据说还“偶遇”了一回康王,亲自跟康王“贺喜”了一回。可想而知,当时康王是个什么神色,偏还不能发作,只能僵硬的应了,压着满腔不痛快转身而去。
  不过皇后似乎也没打算让李邺高兴,因为当天下午,端王府两个孕妇都收到了皇后的东西,陶君兰更是被邀请进宫去陪伴皇后两日。
  而于此同时,皇后还给康王赏赐了一个侧妃,虽然是宫女出身,可是据说家世也不算落魄。还是京官的女儿,容貌出众。最关键的是,据说命相就是个易生养的。当天下午,就让人直接送去了康王府。;
  第一卷 第168章 残忍

  陶君兰顿时便是同情起了康王妃——据说这次生产十分艰辛,康王妃的身子也十分虚弱。而在这样的情况下,皇后送了这么一个人去康王府……康王妃心中该是个什么滋味?只怕,绝不会是好受就是了。
  想想那会子康王妃深受皇后疼爱的时候,再看看如今这么一副情景,实在是很难让人不唏嘘感叹。不得不说,皇后的手段也太狠了一些。这对康王妃来说,显然不亚于是架在火上炙烤一般。
  期盼已久的儿子早夭,这已经够让康王妃失落了。再加上皇后这迅速变脸的态度,再加上府里添的那一个侧妃,三重打击之下,康王妃也不知受不受得住。
  康王妃的遭遇,难免让人觉得唇亡齿寒。皇后这般做派,实在是有些太过阴狠了。试问,以后谁还敢和皇后亲近?一想到今儿的笑脸相对宠爱有加,明儿就会是算计逼迫,谁又能不在乎?更何况,康王妃还是皇后亲自选的儿媳妇。康王妃都尚且如此,更遑论别人?
  而对于皇后让陶君兰进宫陪伴的事情,李邺第一个反应是暴怒——他认为皇后这是要下手的意思。
  然而陶君兰却是不这么认为:若是皇后要下手,肯定不会有如此的动作。试问,她若是在宫中出了事儿,皇后能脱开关系?皇后向来注重名声,怎么也不可能这般。即便是孩子早夭的事情刺激了皇后,皇后也断然不会这般糊涂。在她看来,皇后之所以这般,无非是还有别的目的罢了。
  至于到底进宫还是不进宫,李邺的态度是一口回绝。而陶君兰却主张还是不要轻举妄动。若是此时拒绝,岂不是正好向皇后表明了李邺对皇后有防备之心?而为什么防备皇后?答案不言而喻。她觉得,这应该是皇后故意在试探端王府的态度。在故意试探李邺。至于为何不叫刘氏去——一则是刘氏胎像本就不稳,二则是李邺实在是不喜刘氏,根本就起不到试探的作用。可她就不一样了,胎像稳固不说,李邺也是关爱备至。简直就是李邺的软肋。
  面对李邺绷紧的神经,陶君兰也不敢一味坚持,只先安抚了几句,将李邺的理智都拉回来了,这才缓缓的将自己的看法说明了。最后才又道:“我在宫中也会自己小心,我又不是傻子,难道还会任由人对我下手?我每日呆在皇后那儿,皇后难不成还会在自己宫中做什么手脚?那不是让人诟病么?可若是我不去,只怕你的计划都是要被影响的;。不能让皇后觉察你的防备。”
  说这番话的时候,陶君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