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凤鸣宫阙 >

第202部分

凤鸣宫阙-第202部分

小说: 凤鸣宫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算算时间,红蕖的孩子最少也有三个月了。倒是过了最危险的阶段了。这样瞒着也怪没意思的——难道她还能将这个孩子弄没了不成?这可真是笑话。别说她有拴儿了,就算没有拴儿,她也不至于就要做这样的事情。她又不是刘氏,见不得别人好。
  不过瞒着也好,她倒是能假装不知道省去不少事儿——反正李邺也快回来了,到时候只管让他自己去操心就是了。不过,府上又要添丁,不知道李邺会不会觉得高兴?想象着李邺的反应,她有点儿不确定的想:许是……会的吧。
  这件事情陶君兰很快就抛开了,全身心的去给拴儿做衣裳。管家虽然事情不少,可有这么多人帮着,她倒是轻松得很。所以,时间也多起来了。闲来无事的时候,她就喜欢给拴儿做小衣裳。拴儿长得快,衣裳做了很快就小了。
  虽然宫里不可能缺了拴儿的穿的,可是毕竟和她亲手做的又不一样。
  算算时间,再过两日她便是又可以进宫去看拴儿了。自从拴儿进宫之后,她一个月进宫四次,除了给太后请安之外,就是陪着拴儿。当然,皇后那儿也是要去的。
  想着上一次进宫时候拴儿似乎对自己有点儿疏离,她不由得叹了一口气。即便进宫再频繁,也比不得养在身边。再加上拴儿还小认不得人,所以生疏得很快。几乎每一次进去,都要重新的和拴儿呆上一会儿,才会又渐渐地亲昵起来。只盼着拴儿大一点了,能记住人了,这样的情况会慢慢的好起来。
  不然,一想到拴儿至此以后越来越和她疏远,她就会觉得心痛难忍。
  若是,能早点接回来拴儿就好了。陶君兰长叹一声,又眯了眯眼睛:康王府上的姬妾,似乎快要生了罢?只盼着这次还是个女儿才好呢。让皇后再失望一次那才好呢。;
  第一卷 第256章 和好

  李邺回来的时候天正在下雨,雨不大,可是阴冷的天气却是让人恨不得直接缩在屋里不出去,或是干脆将身子全都埋进棉被里裹着。陶君兰让人生了炭盆——不这样,她觉得即便是坐在屋里也是冷得刺骨。
  她忍不住和丁嬷嬷抱怨:“今年的天冷得太早了。”
  丁嬷嬷忧心忡忡:“可不是?而且这样冷,只怕今年要比去年冷得多。京城许多年都没这样冷过了。”若是下雪还好,毕竟雪堆在那儿一时半会的也不会融化,不会比下雨冷。可这会子下的是雨,于是就显得格外的冷。
  “今年的炭只怕不够用,让人再去备一些。”陶君兰叹了一口气,想着若是从今天就开始烧炭,至少是提前了半个月。端王府里主子虽然少,可是加上下人却也不算太少。半个月的炭,少说几千斤是跑不了的。若是不提前再储备一些,那只怕就要青黄不接了。
  红螺在旁边听着,闻言忙应了一声。事实上,她心里也在琢磨着提醒陶君兰这件事情。冬天里什么都能缺,唯独炭火和棉袄棉被是不能缺的。尤其是炭。
  “王爷还没进城?”陶君兰想起李邺,到底是问了一声。虽然神色淡淡的,可是到底是让丁嬷嬷和红螺等人松了一口气。那会子两个人冷战了一个月,又发生了那么一件事情。而李邺半路返回来却也是只呆了一个晚上就走了。几乎是所有人都有点儿担心两人都还在赌气。
  最主要是担心陶君兰这边。所以此时陶君兰主动问起李邺,自然是叫她们都是放心了不少。
  陶君兰却是不知道这些,她还在琢磨另外一件事情——今儿李邺回来了的话,想必晚上也是要照着规矩府里的大小主子都要聚一聚的。到时候,红蕖会不会将怀孕的事情说出来?到时候,也不知道其他人会是怎么样一个反应?
  如今已经不是刘氏在管家,所以红蕖直到生产之前的一些事情,大约全得由她来操心。这可不是什么省心的活儿。
  陶君兰微微叹了一口气,心里有些烦躁。
  ————
  李邺刚进了大门,就瞧见了陶君兰站在那等着——裹着厚的披风,素素淡淡的样子像是一朵雨后刚开的兰花。一丝欢喜便是悄然的窜上来,不过没等到他欢喜太久,他又觉得心上一疼;陶君兰似是比那会子瘦了。
  他心里明白是为了什么。拴儿离了王府,离了她的身边,她心里如何会好受?就算是表面上看着似乎没什么了,可是实际上只要看看她消瘦的样子,也就什么都明白了。
  李邺忍不住攥紧了拳头。胸臆中翻腾的怨恨和愤怒顿时翻滚起来,以至于他不得不耗费巨大的克制力去将这些情绪压住。
  三步并作两步的上前去,不由分说便是将陶君兰的肩膀揽住,又略带了几分责备的看了陶君兰一眼,似乎在说:“这样冷又下雨,你何必出来?”
  陶君兰抬头一笑,带着几分温柔:“横竖也是在屋里坐着,再说了也是刚出来,没站多久一会儿;。我还带着手炉呢。”说着话,还真将手炉从披风里露出来给李邺看了看。想了想又顺手塞过去:“你冷不冷?”
  事实上,李邺今儿穿戴的这一身是显得有些单薄了——比起她的薄棉袄加上夹棉披风来说,几乎是有点儿格格不入了。
  李邺手里被乍然塞进来一个暖呼呼的手炉,只觉得那股暖气就顺着胳膊一直流进了自己的心里,说不出的受用。当下也没舍得放开,却是连陶君兰的手也一并抓在了手里。
  两人手牵着手往沉香院走去——路上陶君兰顺带将最近王府里发生的一些琐碎事情讲给李邺听。虽然都是些不打紧的,可此时说着却是有了一股莫名的温馨味道。
  李邺也不觉得不耐烦,凝神倾听着,似乎很是认真。不过事实上,他对这些事情并没有记住多少,只是将注意力全都放在了陶君兰身上罢了。仔细的看她说话的神色,听她说话的语气,心里琢磨她的喜怒……
  不过,陶君兰却是始终没有提起拴儿。仿佛那是一个禁忌一样。
  李邺一开始还没想到,可是等到想到了,心里却是有些发凉又生疼一片。若是拴儿还在沉香院,这会子怕是她口里念叨的都是拴儿吧?
  李邺想问问拴儿的情况,想了想到底又将念头压下去了。既然陶君兰不想提起,他又何必勾着她伤心呢?
  待到了沉香院,李邺便是从怀里掏出了一个巴掌大的盒子来。笑吟吟的地给了陶君兰。
  陶君兰看了他一眼,有些纳闷的接过来——她自然明白这肯定是李邺要送给她的。不过,她在想,好好的干嘛突然给她东西?
  巴掌大的盒子做工本来就很考究,四角包金,用贝壳镶的花朵,还有小珍珠做的花蕊。用料或许不算金贵,可是架不住着精致。这么大点的盒子,愣是用贝壳磨了薄薄的细碎的花瓣儿,镶嵌出一丛灿烂的的梨花来。更别说比起米粒大不了多少的珍珠花蕊了。
  陶君兰忍不住想起了一个词——买椟还珠。这样一个盒子,里头的东西也不知道要珍贵成什么样。
  小心翼翼的打开了盒子。陶君兰登时被一种宝石折射出的光芒给闪花了眼睛——匣子里放着一对耳铛。金子做的托,上头镶嵌了一对足有大拇指大小的猫眼石。那对猫眼石黄澄澄的,不管是色泽还是大小,又或是里头猫眼的样子,都是差不多的。
  这样的猫眼石,有一颗能做成簪子或是项链坠子已经是不得了了——更别说有一对。
  被光一照,猫眼石折射出来的迷离光芒几乎让人沉醉了进去。
  陶君兰有些爱不释手。这样的好东西可不多见。这已经不像是一对猫眼石了,活脱脱就是两只漂亮的猫眼睛。
  但凡是女子,见了这样的东西估计是没有不爱的。
  陶君兰的喜爱自然也被李邺看在眼里。李邺唇角一挑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来:也不枉费他花了那么多功夫才配成了一对了。
  “这是哪来的?”陶君兰把玩着,好不容易才忍住了没有当场试一试,只扬眉看向了李邺;。这样的好东西,或许也是有的,可她相信一定要么是在内库里藏着,要么就是在哪一位世家夫人的妆匣里珍而重之的收藏着。
  “海船从外头带回来一颗,我又让人想法子配了一颗。”李邺说得轻描淡写,只有他自己知道为了配上一颗差不多的,花费了多少工夫和银子。又费了多少周折。
  虽然他没有提,可是却是不代表陶君兰猜不到。她微微蹙眉:“太贵重了。我也不敢戴出去,太惹眼了。”为了这个耗费工夫,却是真不值得了。
  李邺微微一笑,神色从容:“不妨事。难道你堂堂端王府侧妃,竟是戴不起一对猫眼石耳铛?再说了,这样的好东西见到了自然要自己留着。将来给咱们女儿留着做嫁妆。”
  陶君兰被李邺难得的油嘴滑舌给逗得忍不住笑了一笑,嗔怪的瞪了他一眼;“胡说什么,哪里来的女儿?”
  “等明年你身子养好了,就给我生一个。”李邺忍不住将陶君兰抱进了怀里,深深的嗅了一口。入鼻还是那股熟悉的说不清楚的幽香,他闻了一会儿,竟是有些把持不住,低头就占了那一抹嫣红的唇色,辗转吸吮,蹂躏挑逗。
  陶君兰虽然知道周围没人会瞧见,还是下意识的有些慌张。不过却是没维持很久,因为很快她就被李邺身上的味道给魅惑了去,不由自主的沉浸了进去,甚至开始配合,嘤咛出声。
  两人分开许久,自都是有点儿难舍难分。加上没人打扰,最后李邺便是将陶君兰顺势就压在了窗子底下的软榻上。
  陶君兰挣扎了一下,却到底没扭过李邺,呜呜了几声之后也就再没了动静。半推半就的任由李邺为所欲为。
  不知道是因为分开了太久的缘故,还是今儿气氛格外好的缘故,两人均是格外的满足。“酒足饭饱”后,陶君兰几乎瘫软成了一滩泥,可李邺却是精神奕奕。
  陶君兰气愤不过,掐了一把李邺。
  李邺笑吟吟的,也不反抗,反而低声道;“我去让人打水。”
  陶君兰忙示意李邺先将自己抱到了床上。
  事实上,体贴的丁嬷嬷早就让丫头备着热水了。李邺刚一击掌,丁嬷嬷便是领着小丫头将水送进屋里,然后又退了出去。
  这种事情让人羞于启齿,不管是李邺也好还是陶君兰也好,都没有让人服侍的爱好。所以最后是李邺伺候着陶君兰擦拭了一遍,仔细清理的。
  二人又并肩在床上躺了一阵。不得不说,经过了这么一番亲密的动作后,陶君兰之前若有若无的淡淡疏离到底是没了。
  李邺不由得想起一句话来——床头吵架床尾和。怪不得这句话一直流传下来,如今看来的确是很有道理。只可惜他明白得太晚了一些,若是早些明白,也不至于冷战这么久。
  怜惜的替陶君兰将散落下来的头发抿了抿,他无声的将她搂紧了,在她耳畔低声道:“以后再不要冷战了。”
  这么一句话,却是险些让陶君兰落下泪来。;
  第一卷 第257章 喜讯

  好在白天的荒唐并没有耽误晚上的家宴。
  不愿意让人都来自己的沉香院,陶君兰便是将筵席摆在了垂花厅里。好在有地龙和火盆,倒是不会觉得冷。
  陶君兰和李邺是一路去的,因为下雨两人还共同撑了一把伞。好在伞也够大,不然还只怕真无法遮住两个人。为了不愿意与人淋雨,二人之间的距离拉得很近,近到呼吸可闻。
  这么一路走着,不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