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凤鸣宫阙 >

第97部分

凤鸣宫阙-第97部分

小说: 凤鸣宫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点到即止,接下来不管是陶君兰也好,还是沛阳侯夫人也好,都没再提起这个话题。
  一路到了宫门口,却是早有两顶软轿在宫门口等着了,换乘软轿后,也没多大的功夫,陶君兰就再一次的见到了皇后。
  比起两年前,皇后似乎已经隐约的显出了几分老态来。比起之前威严的态度,这一次皇后的态度显然和煦了许多,见了沛阳侯夫人的时候,满面的笑容几乎是压不住,不等沛阳侯夫人行礼便是招手笑道:“却是不必行礼了,二妹过来坐下说话。”
  沛阳侯夫人却是不肯如此,执意行礼之后这才坐下了。
  陶君兰跟着沛阳侯夫人一起行了礼,不过行礼之后她却是识趣的垂首站在原地,并不擅做主张,只等着皇后安排。
  皇后见状,眼底闪过一丝笑意,面上笑容也更胜了:“君兰你也坐。”
  只从这个称呼来看,就知道皇后如今的态度了——以前陶君兰还是宫人的时候,那态度和今日的一对比,竟是让人无端端的生出了受宠若惊之感来。事实上,陶君兰也的确是将这份受宠若惊给表现出来了。
  陶君兰这份受宠若惊,显然是取悦了皇后了。只听皇后笑着言道:“你这孩子,怎么如此拘束?今时不同往日,你也该拿出勇气来——端王若是瞧见了你这样子,怕也不喜欢吧?”
  这一句话,可谓是直白的点出了陶君兰和李邺之间的情愫;。陶君兰顿时脸上就涨红了——三分真,七分假。反正看上去却是真是那么一副羞涩的样子的。
  沛阳侯夫人嗔怪的看了一眼皇后,替陶君兰打圆场:“孩子们的事儿,咱们又何必拿出来说嘴?倒显得为老不尊了。”
  皇后笑容更胜,似乎也退去了皇后这个名号所带来的尊荣威严,变成了一个亲切的长辈:“好了,我也不打趣她了。免得你心疼。”
  陶君兰依旧低头羞涩不言,头几乎都快要垂在了胸口上。
  “采鸢想必也将话说得明白了。”皇后笑吟吟的开口,可话锋一转却是不再玩笑,带着几分郑重的言道:“你对此可还有什么想法?”
  陶君兰一听这话忙是跪下了,“娘娘大恩,君兰无以为报!”
  皇后面上的笑意微敛:“我又哪里是为你呢?不过是心疼老二那孩子罢了。当然,你也是好孩子——不然,我也不放心。”
  陶君兰不知道皇后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当下也就干脆默不作声,只跪在地上恭恭敬敬的听着,不敢有丝毫的不满意。
  而沛阳侯夫人却是没插话。
  皇后又继续说下去:“本来,我是打算给邺儿选个家世清白,有才情又美貌的世家女子的。也只有那样的,才能配得上老二的身份。”说直到这里的时候,皇后看了一眼陶君兰,只可惜陶君兰头伏在地上,却是瞧不见神色。微微让皇后有些遗憾。
  不过很快皇后又继续道:“不过难得老二他自己喜欢,你也是个不错的。所以我才动了这样的心思。你伺候过老二,自然也知道他的性子,素来是个腼腆清淡的,即便是喜欢也不肯开口求人。白白让你受了这么多的委屈——若是早知道此事,又哪里会耽搁到现在?”
  若是陶君兰真是因为太后的缘故而始终没有得到名分,只怕这会子听到了这话,已经觉得委屈得不行了——自然,委屈的同时也就会对皇后生出更多的感激来。
  只可惜,皇后却是猜错了事实的真相。
  陶君兰仍是默不作声,不过却是抬起头来,面上的感激之色更加诚恳了。
  皇后满意的笑了,“你也是好人家的女儿,虽然家中落了难,可也不是一般宫女能比的。我若委屈了你,只怕将来老二也心疼。正好我这妹妹想要个女儿,我便是顺水推舟一把。没想到竟是成了。”
  陶君兰磕头谢恩,语气诚挚:“多谢娘娘替奴婢想着!奴婢实在是不知该如何报答了!”
  “哪里需要你报答我?”皇后含笑看了一眼沛阳侯夫人,似乎在说“瞧,这丫头多实诚”。随后才和煦的对着陶君兰道:“我呀,也只盼望你将来能好好伺候老二,替他开枝散叶。老二是个内敛的,叫人看不透心思。我只盼着你呀,能开导他,多了解他。也好叫我这个老婆子不至于一头雾水罢了。”
  这话一出,顿时陶君兰心中就是一沉。;

  第一卷 第122章 敲打

  皇后这话是什么意思,相信只要不是聋子和傻子就都能够听得出来。那意思,分明就是将陶君兰当成了一个能“了解”李邺的工具。说是了解,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消息传递罢了。只要有陶君兰在,而李邺没有瞒着陶君兰的事儿,皇后就能知道。
  虽然早有预料,可是当皇后真的这么“委婉”而又开门见山的说出来这件事情之后,她心里却还是难以克制的涌出了一种说不出的愤怒。
  不过,好在陶君兰完美的将这种愤怒之情给压制在了心底,面上丝毫不露。只是微微露出几分不解来:“娘娘对王爷这样好,王爷自是将娘娘当成最敬重的长辈的,哪里需要我去开导?”
  这话说得冠冕堂皇,甚至陶君兰忍不住的有点儿微微恶心。
  不过显然这话却是有巨大的效果的——皇后微微一笑,“不管怎么说,只要老二喜欢的,我又哪里有不支持的道理?”
  皇后这话,说得也同样是冠冕堂皇。只是陶君兰完全没往心里去罢了。
  “当初你离宫——”皇后旧事重提,似乎隐隐有几分好奇的味道。
  陶君兰心中一动,顿时明白皇后这是在问她当初怎么被太后赶出宫去的,当下几乎是微一思索就顿时编出了一个完美的谎言,垂下眸子涩然道:“娘娘也知道,我到底是罪臣之女,哪里配得上一个皇子?别说侧妃,就是做个侍妾也是不配的。太后也是怕我影响了王爷的名声罢了。不过,也是我自己太过糊涂,说话不当得罪了太后。”
  说到这里的时候,她顿了顿,又露出一丝羞涩和感激的笑容来:“若不是王爷替我求情,当初我就不只是被打板子了,太后原本的意思是,将我直接赶出宫去。”
  赶出宫,和放出宫完全是两个概念。
  皇后微微动容,可心里却是更加的高兴了。陶君兰有过这样的经历,想必对太后是没有什么好感的。将来自然也不怕太后将之轻易收买:“听说你妹妹在太后身边当差,倒是很得太后欢心的样子。”
  这是什么意思?陶君兰微微沉吟,有些不明白皇后说这话的目的。是想说她和太后那边关系亲近了,还是别的什么?不明白皇后的心意,一时之间她自然也是不知道该做出什么样的回答,半晌后才干笑一声:“说来可笑,我自从出宫后,也就只见过我妹妹一回,却是不知道她竟是有如此福分;。”
  “你妹妹和你关系如何?”皇后又问了一声。
  陶君兰觉得这事儿撒谎了估计皇后也不会相信,干脆就实话实说了:“母亲身子不大好,弟弟需要照顾,所以小妹多数时候都是跟着我的。”事实上,当初陶静平和陶芯兰只相隔了半岁,实在是根本让人分不出经历来同时照顾两个。而陶静平是陶家唯一的男孩,所以难免的偏心些也是正常的。不过即便是陶静平,也是跟着乳母的时候更多些。毕竟,偌大的内宅,主母也要花费巨大的精力去打理的。
  “长姐如母。”皇后赞同的点点头:“你们家就两个女孩儿,感情好也是理所当然的。如此以来,以后你倒是可以让你妹妹多在太后跟前说说你的好处。这样长久下去,太后想必也会喜欢你的。”
  皇后这话一出,陶君兰顿时就明白了皇后的意思:这是要她讨好太后,然后进一步的更加让李邺对她喜欢或者减少防备。而太后若是喜欢她了,想必对皇后的刁难,自然也就是更少了。
  陶君兰觉得,皇后找上她,恐怕是真的经过无数深思熟虑的。连陶芯兰这一步都已经想好了——
  “最难得的是,我妹妹她一眼就喜欢上你了。”皇后爽朗一笑,看了一眼旁边一直含笑的沛阳侯夫人,“她也是真心想要收你做义女。将来你出嫁,也是从沛阳侯府出嫁。外头人议论起来,也都会说你是沛阳侯府上的大小姐。将来你在王府里头若有什么委屈的,也有个娘家撑腰。”
  沛阳侯夫人笑着点头:“自家的姑娘,自然是要给她撑腰的。谁敢欺负沛阳侯府的大小姐,那不是打我的脸么?”
  陶君兰满腹狐疑:皇后这样说,是在提醒她,她有沛阳侯府撑腰,就可以在端王府横着走了不成?
  “不过,刘氏到底也算是我的侄女儿,又是老二的正头娘子,你多少也要敬着她些。面上别闹得难看了。可明白?”皇后的语气里的又带了那么几分敲打意思。
  这是怕陶君兰侍宠生骄,兴风作浪的意思。不然,到时候只怕真出了什么,最吃力不讨好的就是皇后了。故而,皇后这样的敲打,倒是也合情合理。
  陶君兰双目低垂,逆来顺受的诚恳应了:“能伺候王爷已经是我的福分了,敬重刘姐姐也是本分。又如何敢再闹出什么事儿来?就算刘姐姐为难我,我作为侧室,自然也只有生受的。”
  皇后既然想要她的表态,那么她就爽快的表态——反正,态度是要摆出来的。而且,她也的确是没想过要生出什么事端来。毕竟,端王妃才是名正言顺的,这点她也明白。她也从未想过要得陇望蜀。
  若能安安分分的做日子,那是最好不过的。况且,内宅纠纷,也会拖累李邺。这显然并不是她要做的。
  面对陶君兰恭顺的态度,皇后自然也没什么可挑剔的。反正该说的都说了,也没什么可再啰嗦了,当下皇后斟酌了片刻后便道:“既然要认义女,那就索性体体面面的,别悄无声息的。到时候,我也派人去给你添几分脸面。不过,虽然是义女,可以后毕竟是要从沛阳侯府嫁出去的,挑个黄道吉日君兰你就搬进侯府去住着吧。你现在住的地方虽然也不错,可是到底寒酸了些;。而且,传出什么流言蜚语也不好。”
  这流言蜚语指的是什么,陶君兰当然心知肚明:不外乎就指的是她和李邺常常见面的事儿罢了。
  “另外,虽然这事儿已经就差没过明面了,可是你毕竟是沛阳侯府出去的姑娘,还是得遮掩遮掩。在那之前就别见面了,可知道?”皇后不厌其烦的谆谆教诲道。
  陶君兰自然也不会反驳,当下便是点头爽快的应下了:“娘娘说得极是,是君兰之前逾越了。”
  “正好老二如今也不在京城,认义女的事情就趁着现在尽快办了吧。”皇后微微一笑,做了最后的决断。
  沛阳侯夫人和陶君兰自然都没有任何的异议。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不过随后沛阳侯夫人又跟着皇后去给太后请安了——毕竟也是晚辈,不管太后见不见,姿态总要摆足的。不过陶君兰没跟去,只是留在皇后宫中,由采鸢陪着闲聊打发了一会儿时辰。
  如今采鸢对陶君兰的态度,也是恭敬有加了。不过话语里的嫉妒之色却是怎么也掩不住:“真不知道你怎么就这么大的福运?以后你可就不是什么罪臣之女了,那是正儿八经的沛阳侯府大小姐!纵然是义女,可毕竟也是一家人了!以后你有什么,他们怎么也不会袖手旁观的!”
  陶君兰只是微笑,并不多说。末了倒是问起了文杏和绿柳的情况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