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区域经济学原理 >

第12部分

区域经济学原理-第12部分

小说: 区域经济学原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德'奥古斯特·勒施。经济空间秩序经济财货与地理间的关系'M'。王守礼,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3。'德'阿尔弗雷德·韦伯。工业区位论'M'。李刚剑,等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4。'德'沃尔德·克里斯塔勒。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M'。常正文,王兴中,等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5。高进田。区位的经济学分析'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6。张文忠。经济区位论'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7。刘继生,张文奎,张文忠。区位论'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8。杨吾扬。区位论原理产业、城市和区域的区位经济分析'M'。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
9。陆大道。区位论及区域研究方法'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
10。陈振汉,厉以宁。工业区位理论'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11。魏后凯,等。现代区域经济学'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12。李小建,等。经济地理学(第二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3。李小建,等。经济地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4。杨吾扬,梁社进。高等经济地理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5。宋家泰,顾朝林。论地理学现代区位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1987(2):19。
16。刘继生。行为区位论的初步研究'J'。人文地理,1992(3):4047。
17。徐梅。当代西方区位选择理论研究的新进展从古典区位论到新古典区位论'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4(5):7175。
18。涂妍,陈文福。古代区位论到新古典区位论:一个综述'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3842。
19。陈文福。西方现代区位理论述评'J'。云南社会科学,2004(2):6266。
20。金相郁。20世纪区位理论的五个发展阶段及其评述'J'。经济地理,2004,24(3):294298、317。
21。李茗芳。近20年来产业区位的研究进展'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07,2(2):8693。
22。SMITH D M。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Geographical Studies of Industrial Location'J'。Economic Geography;1966;142:86113。
23 SMITH D M。 Industrical location: an economic geographical analysis'M'。 New York:John Wiley&Sons;1971。  
24。PRED A。Behaviour and Location:Foundations for a Geographic and Dynamic Location Theory(1)'M'。Lund:C。W。K。Gleerup;1967。 




第三章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与〃经济发展〃(economic development)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域经济增长即指一区域在一定时期商品和劳务的产出(output)增长,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区域经济发展不仅包括区域经济增长,而且还包括区域产业结构及空间结构优化、区域科技进步、区域社会福利及文教卫生条件改善等。本章重点阐述区域经济增长要素、区域经济增长模型、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区域经济增长(发展)阶段等理论内容。

第一节  区域经济增长要素理论

区域经济增长是多种影响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对区域经济增长要素的分析,是研究区域经济增长的起点(郝寿义、安虎森等,1999、2004)。67区域经济增长要素理论主要涉及区域经济增长要素的分类、区域经济增长要素的功能等内容。

一、区域经济增长要素的分类

基于不同的视角,采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将区域经济增长要素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国内学者提出的区域经济增长要素分类方法可归结为以下三类:
1。基于各种要素性质、特征和作用的差异视角的分类
根据区域经济增长诸要素的性质、特征和作用的不同,将其分为〃区域性因素〃和〃一般性因素〃两类(见表3。1)。一般性因素是国家和区域共有的增长因素,反映区域经济增长的共性特征。区域性因素是区域特有的增长因素,反映区域经济增长的个性特征

表3。1 区域经济增长的一般性因素和区域性因素
学者(年份)
   一般性因素
区域性因素

程必定等1989);
陈栋生等(1993)


一般性因素包括:劳动投入量、资金投入量和技术进步
两种表述:
1。区域性因素包括:区域资源配置的改善(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区域经济中心的发展(经济中心经济聚集能力和辐射能力);区域经济的组织与管理的改进(企业等微观组织与管理的改进、区域经济宏观组织与管理的改进、国家的区域政策)
2。区域性因素包括:城市化水平、资源禀赋与配置、国家投资的区位偏好等。
资料来源:整理自程必定,等。区域经济学'M'。合肥:安徽出版社,1989:301317;陈栋生,等。区域经济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3738

按此分类标准,也可将区域经济增长诸要素分为〃供给面因素(生产要素)〃、〃需求面要素〃和〃作用于供、求方面的因素〃三类(陈秀山、张可云,2003)。68给面要素包括劳动、资本和土地等;需求面因素包括私人的消费需求和公共的消费需求、私人的投资需求和公共的投资需求;作用于供、求方面的因素包括技术进步、空间结构、产业结构、基础设施体系、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政治体制、社会体制、法律、意识形态、文化历史传统等。
按此分类标准,还可将区域经济增长诸要素表述为六类(郝寿义、安虎森等,1999、2004):69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恒常要素)、劳动力要素(资源)、资本(物质资本)、技术条件(技术进步、创新)、结构变化(产业结构变化、就业结构变化、企业组织结构变化)、制度安排(区域经济政策、体制、政策和法规、道德、伦理、观念和习惯等)。
2。 基于各种要素的区域来源视角的分类
根据区域经济增长要素的区域来源,将其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类(见表3。2)。内部因素反映区域经济增长的潜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外部因素反映外部环境条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表3。2 区域经济增长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学者(年份)
内部因素
 外部因素


于宗先等(1986)

内部因素包括:
·供给面因素(生产要素的供给):劳动、资本、技术
·需求面要素(消费与投资)
·区域空间结构
外部因素包括:
·区域间要素迁移(流动):劳动的迁移、资本的流动、技术知识的传播
·区域间贸易:区域间贸易障碍(区域间距离、区域间运输成本)、区域间需求(区域外部对本区域财货之需求)

陈栋生等(1993)
内部因素包括:区内生产要素的供给、消费和投资需求、区域的空间结构

外部因素包括:区际要素流动、区际商品贸易、区域外部需求、国家区域政策
资料来源:整理自'台'于宗先,等。空间经济学'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6:140142;陈栋生,等。区域经济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37

3。 基于各种因素与社会生产过程的相关程度视角的分类
根据区域经济增长诸要素与社会生产过程的相关程度,将其分为〃直接影响因素〃和〃间接影响因素〃两类(陈栋生等,1993)。70
直接影响因素即〃生产的因素〃,是指直接参与社会生产过程的因素,包括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直接影响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间接影响因素即指通过直接影响因素对社会生产过程间接发生作用的因素,包括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人口、科技、教育、经营管理、产业结构、对外贸易、经济技术协作、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等。间接影响因素一般通过改善生产条件、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质量来影响区域经济的增长。
总之,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要素是多元的。区域经济增长要素分析应重点关注以下三大内容:
   (1)生产要素分析。即分析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影响作用。
   (2)制度要素分析。制度分析是新制度经济学倡导的一种具有相当强解释力的分析方法。对一个区域而言,制度可分为正式制度(体制、法规、政策、组织、规划等)和非正式制度(道德、伦理、观念、风俗习惯或文化传统、企业家精神等)。制度供给的有效性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及质量的重要因素。
   (3)结构要素分析。西方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侧重点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及其区际差异问题,产业结构及空间结构一般被置于其理论框架之内,作为影响区域经济增长过程的一个变量(魏后凯,1990)。71 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结构要素分析可分为:微观层次的企业组织结构分析;中观层次的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分析;劳动就业结构分析等。区域经济学尤其应重视分析区域产业空间结构要素对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的影响作用。

二、区域经济增长要素的功能

区域经济增长取决于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合力,诸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各不相同,但又相互联系。如何区分各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是一个重要而又困难的论题。区域经济增长要素功能论一般侧重分析主要要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于宗先等,1986;陈栋生等,1993;郝寿义、安虎森等,1999、2004)。72
   (1)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要素。广义的自然条件包括自然资源在内,狭义的自然条件即指自然地理位置、地质条件、水文条件、气候条件等。狭义的自然条件作为环境因素,间接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作用。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作为区域经济增长的物质基础,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具体体现在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对区域初始资本积累的影响等方面,亦即首先影响区域经济的投入结构,进而影响区域产出结构。
   (2)劳动力资源要素。劳动力资源即指区域内人口总体中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是存在于人的生命体中的一种经济资源。劳动力资源的数量、质量是决定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区域劳动力资源丰富,即为该区域经济增长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劳动力资源缺乏,则直接影响区域经济增长所需人力资源的供给。劳动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劳动力投入量的增加,可提高区域经济的产出水平;影响生产要素投入的结构,劳动力资源丰富区域适宜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而劳动力资源短缺、资金充裕区域则适宜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从而促进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劳动力素质(即劳动者具有的体质、智力、知识和技能的总和)的提高必然导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产出的增加;有序的劳动力空间流动有利于促进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劳动力流入区、流出区经济增长。
   (3)资本要素。资本是一种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具有决定性影响。资本存量的多寡,特别是资本增量形成的快慢,往往成为促进或阻碍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资本的主要形成路径为:储蓄(私人、企业、政府储蓄)转化投资,进而形成物质资本(机器、设备、厂房、基础设施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