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区域经济学原理 >

第16部分

区域经济学原理-第16部分

小说: 区域经济学原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 功能学派增长极理论
功能派增长极理论往往把地理空间的增长极看成是具有抽象经济空间的一个区域节点,并重视推进型产业对区域的影响,主张在落后区域建立大型推进型工业,以此作为增长极来推动周围区域的经济发展。该学派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见表3。4。
表3。4  功能学派增长极主要代表人物和观点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达万(L。E。Davin,1959)
增长极是在某种产业凭借它能引起的货物和收入的流动,促进技术上与该产业有联系的多种产业的发展和增长(技术极化)时,依靠它增进的收入决定第三产业的繁荣(收入极化)时,或通过引起新产业某种逐渐集中促成区域收入的增加,且借助于找到某几种要素或生产设施的前景,而把这种集中引向某一地方(心理极化和地理极化)时形成的。
布代维尔(1966)
增长极是城市区域配置的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通过里昂惕夫乘数效应和极化效应对区域经济产生影响。即推进型产业可以对其他产业产生后向或前向联系效应,各种劳务和资本等要素得以优化配置,从而随着整个产业的扩张使这一地区变得对投资更有吸引力,形成地区产业的累积增长。
麦克龙(McCrone;1969)
增长极是由相关工业组成的某种工业综合体,其内各部门在区位上彼此邻近,因而在经济上都能得到相当的好处。
范内斯特(Vanneste,1971)
增长极可以被定义为集中于地理空间内地各种经济要素的集合,它们可以维持经济的持续增长。
拉苏恩(J。R。Lasuen,1971)

增长极是围绕着特定的主导部门而发展起来的,通过投入产出关系而紧密联系的,并在地理上又聚集在一起的产业群;主导产业及其相关联的产业群可以比极地以外的产业以更快的步伐创新和发展。
赫曼森(T。Hermansen,1972)
只有那些含有推进型企业,必然在推进型产业中技术领先、具有创新意识,处于支配地位并能够对它们的环境施加强烈影响和在很长时间段内形成持续增长的大型企业才能并视为地理上的增长极。
资料来源:整理自李仁贵。增长极理论的形成与演进评述'G'//顾海良,颜鹏飞;等。经济思想史评论(第一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209233。 

功能学派增长极理论强调增长极的产业 〃极化效应〃,即推进型产业的建立或产品的增加会导致原区域中未曾配置的其他产业活动的出现。如布代维尔(1966)指出,由推进型产业所诱导的经济活动,会投入到推进型产业的〃上游〃(upstream)供应者,或者作为其产品的〃下游〃(downstream)使用者,即推进型产业可以对其他产业产生后向或前向联系效应。布代维尔实际上已经指明了极化区域累积增长的每个必备条件:极化区域内的主导产业及其创新,主导产业与相关产业存在于极化区域内。
2。 地理学派增长极理论
地理学派增长极理论基本抛开了佩鲁增长极理论中的产业概念,而将增长极作为地理空间中的一个实体(即城镇或城市)看待。该学派代表人物、机构及其主要观点见表3。5。
表3。5 地理学派增长极代表人物、机构及主要观点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尼科尔斯(V。Nichols,1969)
增长极是经济活动的城市中心,它自身给增长的制约大到这样一种程度,以致增长能够扩散到该增长极所在的区域。
帕尔(J。B。Parr,1973)
增长极是经济活动的城市中心,它自身给增长的制约达到这样一种程度,以致增长能够扩散到该增长极所在的区域,并最终扩撒到所在国家的整个欠发达区域。
欧洲自由贸易联合会(EFTA;1968)
增长中心是一个城市核心连同其按照可以接受的上班里程划定的周围地区,其人口和经济活动与收入水平都能实现自动增长,或者都可望实现潜在增长(或在必要时可通过政府干预方式予以促进),其增长所产生的利益很可能惠及周围各地区。
资料来源:整理自李仁贵。增长极理论的形成与演进评述'G'//顾海良;颜鹏飞;等。经济思想史评论(第一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209233。

一般认为,地理派增长极理论的最早阐述者是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A。O。Hirschman)。他在其代表作《经济发展战略》(1958)中指出:〃经济进步并不同时在每一处出现,而一旦出现,强有力的因素必然会使得经济增长围绕最初出发点集中〃。98他认为,对于任何具有较高收入水平的经济而言,它必定而且将会在一个或几个区域实力中心首先发展,而在发展过程中,增长点或增长极出现的必要性意味着增长在区际间的不平等是增长本身不可避免的伴生物和条件。这种观点可基本看作是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在区域中的直接翻版,此处所说的〃增长极〃或〃增长点〃基本上指的是极化空间(或极化区域)中的节点,即城市等地理单元。因此,〃增长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就变成了城市中心对周围腹地的影响
此后,增长极理论被引入区域规划之中,进一步发展成为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地理)增长极理论。如英国经济学家彼拉德在《工业化与欧洲经济》(1973)99中提出了〃发疹过程论〃,即工业化过程类似〃发疹〃,它会从一个区域〃感染〃到另一个区域。这实际上是主张以城市的扩张带动落后区域的发展。
后期区域(地理)增长极理论转而强调城市作为一国或一个区域的发展极和发展中心的作用,而不仅仅是注重城市在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时的作用。胡佛认为,城市在区域发展和全国发展中能起到引路作用,主要表现为〃大城市有相对世界性的特点,是一个区域了解外部世界的窗口〃,〃城市除发挥区际联系功能外,还仅仅由于是同一区内其余地区人们汇集的地方,人口密度和生活条件与农村地区有天壤之别,能够迅速融化周围腹地固执保守的传统与观点,使人们的生活方式中,工作的计划性和组织化加强,货币化交易和非个人的作用加强〃,因而在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100
随着增长极向城市的空间极化理论的转换,它在城市群、城市圈等发展实践中又得到新的运用。由此,增长极既可以是指一个区域的推进型产业,也可以是指一个具有极化和扩散作用的城市,或者是指建立有相互关联产业的的城市群、城市圈。
   (三)中国学者对增长极理论的拓展
增长极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始于1980年代初期,主要标志是孙晓光(1982)101、于洪俊和宁越敏(1983)102等关于增长极理论的介评。自1980年代中后期开始,国内学术界关于增长极理论的系统评介成果渐多。其中,李仁贵关于西方增长极理论的演进与发展专题论文是国内这一领域最为系统的研究成果。103国内学者对增长极理论的拓展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
   (1)基于增长极理论提出了一系列新理论模式。1980年代中后期,以增长极理论为基础,陆大道(1984)提出点轴系统理论,魏后凯(1988)提出网络开发理论模式。104199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从地理和产业两大层面对增长极理论又作了进一步的拓展。在地理增长极方面,以姚士谋等(1992,2001,2006)、高汝熹、罗明义(1998)105等城市圈、城市群理论研究成果为基础,许多学者将增长极理论与城市群(都市圈)理论相结合,倡导城市群(都市圈)实为一种新型空间(地理)增长极;赵旭(1994)在城市增长极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三角增长极理论,106陆玉麒(1998)提出了双核模式理论,107段进(1999)融合增长极与城市空间发展理论,构建了城市增长极实现空间增长的基本模型。108在产业增长极方面,部分学者基于产业集群与产业增长极的比较研究,倡导产业集群实为产业增长极,强调依托产业集群培育产业增长极,藉此带动产业集群区域和周边区域经济发展。
   (2)关于增长极选择方法的研究。杨开忠(1987)结合中国实际情况,从既成增长极的认定和新增长极的选择等视角,提出地区增长极选择方法论。109李小建和苗长虹(1993)倡导一套产业增长极的选择基准及其评价方法,认为增长极选择应遵循一定的步骤。即:第一,从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出发,针对区域的性质确定推进型产业;第二,从促进推进型产业迅速发展的环境条件和其最大区域带动作用出发,确定推进型产业中的推进型单元(企业)配置的区位;第三,根据推进型产业的区位,确定增长极。110另有部分学者在增长极选择的数理模型分析方面也作了诸多的尝试。111


三、威廉姆逊的倒U型理论  

自缪尔达尔、赫尔曼等学者倡导的区域经济不平衡衡增长理论问世后,西方学术界不仅围绕这一理论展开了持久的大论战,而且还引发了许多学者对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区域经济差距演变轨迹的实证研究。其中,最著名、影响最深远的实证研究结论是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逊(J·G·Williamson,1965)提出的倒U型理论(Reversed UShaped Theory)。112
早在1950年代末,美国经济学家伊斯特林(R·A·Easterlin,1958)曾对美国区域之间的经济增长过程作过深入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自1880年以来美国区域经济增长表现为一个均衡化的过程。113威廉姆逊(1965)受伊斯特林实证研究成果的启发,根据世界24个国家的横截面数据和10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国家不同发展阶段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的变化趋势进行系统的实证分析,揭示了一国经济发展中区际经济差异变动的长期一般趋势,提出了〃国家发展水平与区域不平衡之间存在着有机联系〃这一重要结论。即:在国家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区域间经济增长差异逐渐扩大,即倾向于不均衡增长(即发散);之后随着经济增长,区域间不平衡程度将趋于稳定;当国民经济发展进入成熟阶段后,区域间经济增长差异则渐趋缩小,即倾向于均衡增长(即收敛)。由于区域间经济增长差异的演变轨迹呈倒〃U〃字分布(见图3。3),因此,上述结论称之为倒U型理论或倒U型假说。
威廉姆逊对上述演变轨迹的原因进行了阐释。在国民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t0t1点),少数区域由于拥有优势资源或优势区位等有利因素得到优先发展,而其他区域尚不具备起飞的条件,受下列因素影响导致区域间经济增长差异程扩大之势。
   (1)区际劳动力迁移存在巨大障碍。由于迁移成本昂贵,落后区域的劳动力难以支付昂贵的迁移费用。劳动力迁入区和迁出区之间也存在着结构性障碍。发达区域需要的具有专门技术、管理才能及教育程度颇高的劳动力,而落后区域希望迁出的是那些在本地无发展机会、缺乏一技之长的劳动力。
   (2)由于发达区域的先发优势所产生的巨大聚集力,对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吸引力大,再加之落后区域资本市场发育不健全、投资风险高、缺乏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企业家人才等,因此,促使资金、人才由落后区域流向发达区域。
   (3)国家初期的经济发展目标是追求全国经济高速增长,因此,政府的公共投资倾向于具有良好发展条件的发达区域,贸易、关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