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不生病的智慧 >

第13部分

不生病的智慧-第13部分

小说: 不生病的智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很多的宣传都将西瓜、香蕉说得如何的好,使得人们在贪吃后身染重病,一边在花大量的钱去治,另一边还在常年不分季节,不分体质地继续吃着,加重了病情,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人财两空。
  只有在源头上卡住,让人们在寒凉的冬天里少吃甚至不吃西瓜、香蕉,才会少生病、不生病。  
  二、水果不吃不会生病
  现在的孩子都不愿意吃蔬菜,不少家长认为只要保证让孩子每天吃到水果,那么维生素和矿物质就不会缺,这种错误的认识非常普遍。其实,蔬菜所含的营养成分在许多方面都具有水果所没有的优势,一般情况下,前者比后者的钙含量高18倍,磷高8倍,铁高11倍,胡萝卜素高25倍,维生素B2高8倍,维生素C高20倍。
  蔬菜中还含有一些水果里所没有的调味物质,能刺激食欲,促进消化。如葱、姜能除腥,大蒜能杀菌,辣椒能增加消化液分泌等。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只吃荤菜会很腻,吃多了肚子不舒服,而搭配着蔬菜一起吃下去,就没有这些不舒服的感觉了,这是因为蔬菜有助于蛋白质的消化与吸收。还有的蔬菜中含有大量纤维素,可以刺激胃肠蠕动,促进大便通畅。
  蔬菜和水果相比,更重要的优势是:蔬菜比水果新鲜。因为吃蔬菜时大多都非常注重蔬菜是否新鲜,放了几天的蔬菜大家都不愿意去吃,都觉得没营养,吃了对身体有害处。而吃水果时,很多人就忽视了这个问题,水果不像蔬菜,绝大多数一年只能收获一次。秋天吃的果实是新鲜的,初冬时还凑合,可到了第二年,几个月放下来,这水果还新鲜吗?还有什么营养价值?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这边新鲜的水果都已经下来了,那边还在卖已经积存了很久的水果,这种水果,人吃了怎么能不生病?
  其实,不吃或少吃水果一点都不会影响健康,而长期不吃新鲜蔬菜却会给身体带来很多疾病。另外,吃蔬菜最重要的是吃应季的,而且一定要注意尽量选择污染少的食物,各种蔬菜在吃之前一定要先泡上20~30分钟,再冲洗干净后食用,这样才能彻底去除污染。
  三、老人、孩子和体弱者最好少吃萝卜
  一次,在姐姐家吃饭,她烧了萝卜排骨汤,香味很是诱人,家人都吃了,就我没吃。我一直不敢吃萝卜,吃了泻气,她们说,不至于像你说得这样严重吧,吃一些就会不舒服?最后在大家的劝说下,我只好喝了一碗。也就下肚10分钟左右吧,我的鼻子就不通了,讲话就开始闷声闷气了。
  我对大家说,你们听到我说话的声音了吧,萝卜汤泻气,鼻子的反应是最敏感的,血液供应减少了就不通了。我搞食疗就是因为我的身体对食物太敏感,不得不让我去好好重视它、研究它。你们吃了没反应,是因为你们的体质不敏感,并不能说明萝卜在你们的身体内就没有泻气的作用。
  一次,一位朋友的母亲患了老年性痴呆症,请我去她家帮她母亲看看。她告诉我,她母亲是广东人,在食物上特别讲究,很注意吃,而且她母亲年轻时开始练气功,坚持了几十年,身体状况一直很好,现在都八十多岁了,除了脑子不清楚外,身体的各个脏器都不错。见到老人,帮她看了手相,摸了第二掌骨,老人的第二掌骨清晰、坚硬,没有明显的凸凹,从手相上看老人确实身体素质很好,气色也不错,不像是营养不良、气血两亏之人。
  我对朋友说,以前我遇到的老年性痴呆病人,身体多数亏虚得很严重,全身的血液少了,自然头部就会供血不足。脑供血长年不足后,就开始萎缩,记忆力和智力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你母亲与我以前见过的病人不同,这么大年龄了,身体还这么硬朗。你以后给你母亲多吃些海虾,海虾补肾,肾主脑髓,肾气足了,能改善脑部的供血,同时不要吃泻气的食物,如萝卜、山楂。她问为什么不能吃萝卜?我说萝卜泻气,会影响脑部的供血。她说她终于知道她母亲得病的原因了,她母亲最爱吃的就是萝卜,可以说这十几年来几乎天天离不开。
  有一位朋友,四十多岁就患上了严重的多发性脑梗塞,生活不能自理。我知道这个朋友除了贪凉,爱喝冰镇啤酒外,最重要的是他们家爱吃萝卜。每天早餐桌上的小菜就是自家腌制的萝卜,每周还要专门吃上几回萝卜大餐。他自己病得不轻,他的夫人也常年头痛、头晕,经常住院,儿子学习成绩很差,上课总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讲,这都与他们一家长年吃萝卜泻气,以致脑供血不足有直接关系,只是每个人身体状况的不同,反映出来的症状自然不同。
  我们的祖先对萝卜却是赞美有加的,如“萝卜上市,医生没事”,“萝卜进城,医生关门”,“十月的萝卜小人参”等。食疗书中也这样介绍萝卜:“性平微寒,健胃消食、顺气利便、通气行气、宽胸舒膈、止咳化痰、除燥生津、解毒散瘀。”我国明代著名的医学家李时珍对萝卜也极力推荐,主张每餐必食,他在《本草纲目》中提到,萝卜能“大下气、消谷和中、驱邪热气”。
  为什么古人这么推崇萝卜?古人的饮食完全是靠天吃饭,不像现代人,能随时吃到这么多反季的寒凉蔬菜和水果,而且当时科技不发达,体力劳动较多,易产生内热,而萝卜顺气、理气、消内热的作用可以说是“恰到好处”,比用清热、解毒、败火的药物对身体的伤害要小得多。
  “冬吃萝卜夏吃姜”,是因为人们在冬天里的饮食多以温热为主,易上火,而萝卜特有的消食、化瘀、理气的作用能消解食物的火性,同时又能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而现代社会里,大量降温设施的运用,各种寒凉食物的长年食用,使人们体内的寒湿特别重,如果再经常地吃萝卜,对身体的作用就是寒上加寒、虚上加虚。
  我常常跟朋友们说,你们吃萝卜,一周吃一次对身体影响不大,如果感到内热大了,特别是吃了辛辣的食物上火了,可以用萝卜来消内热,并不伤身体。而老人、身体虚弱的人以及孩子最好还是少吃萝卜,特别是已患有头、面部疾病的人,就不能再吃萝卜了,以免加重病情。
  四、常吃苦瓜真的会让你苦命
  有一年,我回老家去看母亲,发现桌子上放着一盒苦瓜茶,一问才知道这是大姐刚从海南带回来的。我就提醒母亲,苦瓜可是大寒的,您不能喝。母亲说,说明书上介绍得很好,说能治很多的病,我喝了几天了,没感到什么不舒服。我说您真的不能喝,喝了心脏病会犯的。母亲说广播里也在宣传苦瓜的好处,喝喝试试看吧。
  看母亲这样坚持,我也没办法。但没过几天,母亲打电话来了,她感到很难受,胸闷、憋气,心脏跳得很慢,感觉就像跳不动似的。我赶紧回家,一看母亲的舌头全是白苔,就跟母亲说,都是苦瓜惹的祸,苦瓜大寒,还要在空腹的时候喝下去,让身体直接吸收,能不收缩血管吗?
  我用7~8片生姜再加小半勺红糖,煮了水给母亲喝下去,然后又用艾叶水为她泡脚发汗、祛寒,最后又在她脚上、腿上注射了当归注射液,用来补血、活血。经过这一番处理后,母亲的不适已全部消失。我说,这下您知道苦瓜的作用了吧,苦瓜自古以来就是用来清热解暑的食物,知道什么叫苦伤心吗?就是苦寒伤心脏,苦味是入心经的,苦瓜吃多了就使心脏的血管直接收缩,您的心脏病能不犯吗?
  一次,一位朋友反映,她的父亲最近几个月总说心脏不舒服,去医院检查发现有些心肌缺血,问我给父亲吃些什么比较好。我知道她的父亲有糖尿病,就问她父亲在吃什么药,她说她父亲正在吃一种用苦瓜制成的降糖药,吃了一年了,效果不错,血糖一直很稳定,但最近几个月常常胸闷,心脏上像压了一块重东西,有点透不过气来的感觉。我说你问问你父亲的舌苔情况。她赶紧打电话去问,回答是白苔。我说你父亲的心脏病都是由于长年吃那个苦瓜制成的降糖药造成的,应该立即将药停了。她说那血糖高怎么办?我问,你父亲平时的血糖是多少?最高的时候是多少?她说现在一般保持在5mmol/L左右,最高的时候是8mmol/L。我说你父亲的糖尿病不严重,完全可以用食疗控制。米饭不要多吃,菜的营养要加强,多吃肉类,经常吃红烧鳝鱼,每周2~3次。吃自做的固元膏,不放冰糖,每天早上吃一勺。水果尽量少吃,大寒的食物要全部停掉。每天晚上坚持用桶泡脚,同时加上艾叶能降虚火,糖尿病的病人都存在阴虚火旺,只要将虚火降下去血糖就不会升高,但艾叶不能多放,一次一小把,煮开后泡脚,每周2次就行了,用多了泻气。
  另外,再坚持每天背部撞墙20~30分钟,直接刺激心脏、肝、胆、脾胃、胰腺的部位,能有效地疏通这些脏器的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平时要经常自己检测血糖,做到心里有数。因为糖尿病的病人疲劳了、感冒了、心情不好时,血糖也会升高,经常检测血糖,血糖不超过7mmol/L时,不要用药,没必要将血糖降得那么低。当血糖偏高,首先要注意休息,放松心情,看看血糖是不是开始下降。如果血糖仍比较高,可以临时服用降血糖的西药,当血糖降到7mmol/L时,就可以减少药量,同时仍注意食疗及保健,当血糖稳定后就可以将西药停掉。
  朋友的父亲后来一直按我教的方法进行食疗及保健,不但血糖一直比较平稳,而且心脏也没有不适了,去医院检查,心肌缺血的症状消失了。我说你父亲年纪还不算很大,而且只是由于药物引起的,自然恢复得就快,以后治病千万要记住,不能只顾一头,这样只能是越治病越多。
  待续:现代人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进行户外锻炼,那么背部撞墙法可让你在家轻而易举地锻炼。天天泡脚有什么好处?养生为什么从床上开始?  
  五、牛奶该不该喝
  很多朋友来信问我牛奶该不该喝的问题,在此,我将自己的观点阐述一下。
  任何食物都是好的,就看什么体质的人在什么季节、什么区域吃,牛奶也是一样。饮用之前要搞清楚牛奶的属性。一般的食疗书中都将牛奶写成「性平」,而性平的食物是一年四季、不分区域、不分体质都可以放心食用的。
  然而牛奶毕竟是由血液通过乳腺生成的,血在体内属阴,性多偏寒凉,不同品种的牛所产的奶只是寒凉的程度不同罢了。《本草经疏》里说:「牛奶乃牛之血液所化,其味甘,其气微寒无毒。甘寒能养血脉、滋润五脏,故主补虚馁、止渴。」
  最早大量饮用牛奶的是游牧民族。他们每天大量地食用牛、羊肉,而蔬菜、水果摄入不足,于是就饮用牛奶来滋阴润燥,帮助胃肠消化荤食,并在牛奶中加入茶叶,每天饮用,以此来补充维生素。
  牛又分黄牛和水牛,黄牛性温,水牛性凉。还有饲养的地区、方式以及饲料的不同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到牛奶的质量。不但牛奶中营养成分的含量不同,牛奶的属性也会发生变化。
  一次,一位新疆朋友说起牛奶,说:「南方的鲜奶那也叫奶?就像喝水。新疆的奶非常浓稠,人喝后会明显感到温暖、有劲。」还有一位从澳大利亚回来的朋友也谈到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