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经典笑话 >

第218部分

经典笑话-第218部分

小说: 经典笑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鱼。母范犹存的妈妈想要丢三落四放冬粉时,发现火苗已经危在旦夕,只好投鼠忌
器。幸好狐假虎威的爸爸呼卢喝雉叫来店员抱薪救火,终於死灰复燃,也让 如坐针毯
的我们中饱私囊。鸟尽弓藏後,我们一家子酒囊饭袋,沆瀣一气,我和妹妹更是小人
得志, 沾沾自喜。不料结帐的时候,老板露出庐山真面目,居然要一饭千金,爸爸气
得吴牛 喘月,妈妈也委屈地牛衣对泣。



啊!这三生有幸的国庆日,就在爸爸对著钱包自惭形秽大义灭亲後,我们 全家江郎才
尽,一败涂地!

????????????
看完感觉不错 大家觉得呢
 

 112 '本章字数:1492 最新更新时间:2007…04…24 19:37:58。0'
 …………………………………………………………………………………………………………………………………………
 赵本山之美国卖拐
赵本山“天也不早了,人也不少了,你们的岁数也不小了,这智商也该考了!” 

  高秀敏“春节坑人不算多,去年卖拐今年卖车,这美国的日子挺不错,折腾折腾这帮傻大个儿!” 

  赵本山“第一号艾弗森,请听题。说你有一个私生子,今年刚6岁,以前他从没见过你,现在你和一大帮人去看他,他一下子就扑到你的怀里,叫你爸爸。这是咋回事?” 

  艾弗森听完一惊,心想我有私生子中国人都知道了?“因为他见过我的照片!” 

  赵本山“错!因为你领了一帮女的,就你一个男的!” 

  高秀敏“二号邓肯请听题。约翰是裁判的儿子,但他从不叫裁判爸爸,为什么?” 

  邓肯“因为约翰也是私生子,他叫不出口。” 

  赵本山“错!正确答案请现场嘉宾罗德曼回答!” 

  罗德曼回答“他管裁判叫妈妈。那个裁判是女的,有一年比赛她吹我技术犯规,我还摸了她的屁股。。。。。。”(斯考恩忙对摄影师说“这段掐了,千万别播!”) 

  赵本山“三号科比请听题。说奇才战湖人,乔丹运球过人,你在下三路防守;奥尼尔主守上三路,但乔丹还是过去了!请问他是怎么过去的?” 

  科比哈哈一笑“想那乔丹老迈年高,有我二人防守,他怎能过得去,当然是晕过去的!” 
(大屏幕上乔丹呲牙咧嘴) 

  高秀敏“回答正确加十分!怪不得这么早就结婚!” 

  赵本山“四号马龙,请看大屏幕,(大屏幕上是当年爵士战国王,马龙一肘子把韦伯抡的满脸是血)请问:用左肘子和右肘子打脑袋,哪个疼?” 

  马龙一挥右胳膊“当然是右肘子疼了!” 

  “错!”台下韦伯吱声了“是脑袋疼!我的脑袋疼!” 

  高秀敏“五号叫基德,专门开快车,说有一天你开车过一窄道,迎面也开来一辆车,眼看就要撞上了,你们俩同时刹住了车,这时候天上没有月亮,车灯、路灯都是坏的,你是怎么看见的?” 

  基德眨眨眼睛“因为在白天呀!天上有太阳!” 

  赵本山“不愧是组织后卫,这道题一答就对!咱哥俩幸会幸会,能不能给个小费?来时的飞机票你给报了吧!” 

  高秀敏“六号奥尼尔,请听题。赵本山有兄弟三人,老大叫大傻子,老二叫二傻子,老三叫啥?” 

  “三傻子呗!”奥尼尔咧嘴大笑。 

  赵本山“错!老三叫赵本山!我是老疙瘩!”众人大笑,只有奥尼尔还不明白,一脸迷茫的样子。 

  赵本山“七号王治郅。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中国人高智商,是金子到哪儿都发光。请听题。说有两个宇航员,一个是烟鬼,一个是酒鬼,两人要到太空进行为期一年的考察,烟鬼带了十条烟,酒鬼带了十箱酒。一年后,两人走下飞船,酒鬼喝的微醉,显得很满意,而烟鬼一脸的沮丧,这是为什么?” 

  王治郅拍手大笑“他忘了带火儿!” 

  这时,奥尼尔大叫“我终于明白了老三为什么叫赵本山了!”(斯考恩忙拉起奥尼尔往外走,“别在这里丢人了,以后不带你来了!”) 

  晚会结束后,奥尼尔一直为晚会上丢人的事闷闷不乐。回到湖人队的俱乐部,刚好碰上菲帅。奥尼尔急忙拉着菲帅的手,“菲帅,我给你出一个脑筋急转弯的题。说我父亲有三个儿子,老大叫大傻子,老二叫二傻子,老三叫啥?” 

  菲帅“你父亲起的名字真怪,不过也挺对!想我菲帅冰雪聪明,这题岂能难得到我!想必这老三就是奥尼尔你了!” 

  “不!”奥尼尔叫道“老三叫赵本山!


????????????
PS:今天陪老婆玩去了 中午我家网页打不开
现在一会来 就更新……
 

 113 '本章字数:4163 最新更新时间:2007…04…24 19:39:41。0'
 …………………………………………………………………………………………………………………………………………
 假如阿Q还活着
阿Q糊里糊涂被人在土谷祠里捉去枪毙了,使我们这些当惯了看客的中国人。

  老大不舒服。总觉得以他的名气,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本不该这么英年早逝。

  近翻鲁迅全集,见“《阿Q正传》的成因”一文,知作者原不堪编辑催稿之苦,

  才故意让阿Q“渐渐向死路上走。”“我那时虽然并不忙,”豫才先生抱怨说,

  “然而正在做流民,夜晚睡在作通路的屋子里,这屋子只有一个后窗,连好好的

  写字地方也没有,那里能够静坐一会,想一下。”可见文人草菅人命起来,理由是不需很充分的。

  假如当年知识分子的待遇高一些,有地方好好静坐想一下,或许鲁迅会抽身走一趟未庄,通知阿Q连夜逃脱赵秀才的构陷。那时户籍制度不严,不象如今公安国安人员遍布,南下北上装都不用化。稍稍潜伏十天半个月的再回去转悠,乃至跑到县里举人老爷的家门口闲逛,人家也一定早忘了他的犯科行径,不当会事了。运气好遇上别的什么嫌犯绑赴法场顶罪问斩,如名声差的甚远的小D、王胡之辈,他还能同吴妈一样,挤在人群中张开嘴巴看。在去酒肆茶楼的柜台旁,跟人手舞足蹈地比划一下:“好快刀”。
             B
  不几年北伐开始,阿Q强烈的革命诉求,也就有了付诸实现的机会。白盔白甲虽穿不上,真刀真枪却少不了。要是用他那浙江口音,跟北伐军蒋总司令叙上同乡乃至本家,兴许真能晋个一官半职,回未庄向乡亲们炫耀。不过假洋鬼子和赵秀才可是早化了四块洋钱,在大襟上挂过银桃子了。没他俩的介绍,革命党也还是有些难投的。倒不如跟湖南一样自行组织农会,打一捆梭标板刀,去赵钱二家先分了浮财再说。这也与他心目中的革命较为接近……“络绎的将箱子抬出了,器具抬出了,秀才娘子的宁式床也抬出了。”等等。

  接着“清党”、“清乡”,共产党在邻省江西闹暴动。到这步田地,阿Q无疑是只得去“投一投”了。假如他不死……这本是咱们立论的前提……,历经井冈山、长征、延安……下来,如今的官位应不下前一阵子死在任上的国家副主席王震。他两个都不善识文断字,都习惯出口“妈妈的”,都主张动不动便将对手“嚓”地杀头,就是说都很有革命的坚定性。若论起开荒种地,王震只怕远不是他的对手。王只当过铁路工人,不谙稼穑;而阿Q住土谷祠的时候,“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样样是好把式。一个老头曾颂扬说:“阿Q真能做!”唯一的遗憾是批阅文件的圈儿画的不园。不过不打紧:孙子才画得很园的园圈呢。
              C
  如果那天晚上得到捉他的通报,竟至远走他乡呢?“他虽然多住未庄,然而也常常宿在别处,不能说是未庄人”,没有死守一地的道理。当初他只是想和吴妈睡觉闹出风波,到处找不到工打,便改向城里发展,果然混一个“满把是铜的和银的”回来。知道自己被告成死罪,还不赶紧溜之大吉?因为“有一会他似乎是姓赵”,而赵姓原籍“照《郡名百家姓》上的注解”,应是“陇西天水人也”。

  所以他极有可能和必要借此机会回西部老家“黄土高坡”去寻根,以证实“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

  西部却不及江南小镇妩媚富庶。阿Q到了彼地(我们且设它叫“未寨”),又难免与人夸耀起未庄打工时的“先前阔”来。加之他“真能做”、“见识高”,又有“精神胜利法”创造“人定胜天”的奇迹,领些人改造一片“狼窝掌”想必没问题。就这样也能去京城做成大官,如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再由金口玉牙讲一句“农业学未寨”的语录,别说赵太爷、假洋鬼子等“一群鸟男女”吓成一滩,连周恩来、**、郭沫若一级的朝廷显贵也得趋之若鹜。鲁迅作传时遇着的第一个难题……“阿Quei,阿桂还是阿贵呢?”……便也迎刃而解:当然是“阿贵”呐!
              D
  当然他也可以既不去江西,也不去陇西,只捱过一段日子再返未庄,如前所推论的,风声一过,顶多被地保敲去几百文酒钱即相安无事。他依旧替人打短工,凭力气吃饭,余钱赌个精光,在街口遭人嘲弄欺侮,挨几扇耳光,仍歇在土谷祠里,并且仍然孑然一身。如是“盼星星,盼月亮,盼到一九四九年得解放”。共产党来了,他又有机会抖起来:作为苦大仇深的“土改根子”,阿Q一举当选为贫协主席。

  “老Q,”赵太爷怯怯的迎着低声的叫。

  “我手执钢鞭……”阿Q打算昂首而过。

  “Q老。”

  “得,锵,锵令锵,锵!……”

  “Q主席!”秀才软声一喊。

  阿Q这才站住,歪着头问道:“什么?”

  “阿Q哥,像我们这样的穷朋友是不要紧的……”赵白眼惴惴的说,似乎想

探共产党的口风。

  “穷朋友?你总比我有钱。”阿Q说着自去了。

 于是工作组及阿Q带人到了赵家和钱家,“直走进去打开箱子来:元宝、洋钱、洋纱衫……秀才娘子的一张宁式床先搬到土谷祠,此外便摆了钱家的桌椅”。

  这可比偷偷摸摸跟着到举人老爷家打劫痛快多了。赵太爷吃斗不过吊了颈;赵秀才连同老婆、孩子被监督劳动改造;地保到县里大牢服了五年刑;假洋鬼子算他走运逃到国外去了……不然一定打成汉奸、特务。
              E
  吴妈也肯跟阿Q困觉了。岂止肯,简直还求之不得。要不要她?要她还是要周七嫂的女儿?其实吴妈还是不错的,只“可惜脚太大”。如今一解放,脚大正说明站得稳阶级立场。便是赵司晨的妹子,虽然“真丑”,日后从城里念完高中回来,亦不妨考虑考虑如何对她进行“再教育”。

  最早勾起阿Q关于“女……”的遐想的小尼姑,文革中由他作主嫁给了小D……或者就是王胡罢。本来他可以自己要的,然而“和尚动得”的,又“一定想引诱野男人”,还用带哭的声音骂过“断子绝孙的阿Q!”不能便宜了她。老尼姑自然也要嫁给管祠的老头。不然静修庵当成四旧砸了之后,她又住到哪里去?

  说到文革,阿Q“思想也迸跳起来了”:“造反?有趣,……来了一阵皮带扎腰的红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