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穿越架空电子书 > 王爷别嚣张 >

第13部分

王爷别嚣张-第13部分

小说: 王爷别嚣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这样,在朱三胖的斡旋之下,希图终于决定和西疆军一起欢庆大季的新年。做完这个决定后,大族长拄着拐杖黯然的离席了。
负责司礼的希图人问朱三胖:“大季的新年一般都如何庆祝?最好能有人来指导一下,不要乱了章法。”
朱三胖大手一挥:“没事,就是吃吃喝喝,玩玩闹闹,届时西疆大元帅也会到场,和希图族人一起欢度佳节!”
作者有话要说:顶着这些广告,感觉有些些囧:这不是“人 兽”文,更不是生子文(我的雷区),恩,先撇清一下关系~


、第17章 新年 二

往年西疆军过年也会很热闹,这几年有了这么一位年轻的元帅,又给西疆军的新年增添了不少新花样。
每年年末,按照季寿成的承诺,凡是在新年宴会上表演节目的,通通有赏。而且赏金还很丰厚。相当于一个士兵半年的军饷。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有时还真的能发掘几个能人,不仅得到了奖赏,事后还被季寿成根据他们的特长提拔到了合适的岗位。也有一些滥竽充数的,上去之后惹的众人一阵笑骂,倒也增添了不少欢乐的气氛。
可是今年与往年不同了,这次元帅是要选拔“能人”,带到希图去表演。不仅关系到我军的军威,赏金更是一个大大的红包。
早早的,这个通知就下达给了各个军营。要求各营选拔人才,然后送中军比武,技优者得。为此西疆军营热闹了好几天,让众军士提前过了个新年。
按照计划,每营选拔一人,一共八个人,最后汇总到季寿成这里汇报表演。
比武那天,中军演武场上搭出了一个简易的台子,周围围的是人山人海。季寿成和众将领,以及各位军师参赞二十几人坐成两排。
李四李武和小宝也搬了小板凳坐在一边观看,小宝爱看杂耍的爱好也是这个时候建立起来的。
“诸位,今日在此选拔前去希图的勇士,”秦枫上台一抱拳,“目的是为了展我大季军威,也是为了结交疆外的朋友。各位都是各营选送的精兵强将,希望各位踊跃表现,不负众望!”
一阵啰嗦之后,演武正是开始。
第一个出场的是铜虎营的一个壮汉,据说可以举起四百多斤的石锁。只是这个壮汉有些怯场,问他名字只是嘟嘟囔囔的说了叫什么大牛,具体姓什么没有一个人能听清的。
为了配合大牛的表演,铜虎营的张将军还特意赶制了一把大石锁,吭哧吭哧的从营里用马车运了过来。石锁虽然做的有些粗糙,但是个头在那摆着呢。四个人用杠子抬着量了一下重量,足有四百一十斤。
只见那壮汉先是紧了紧皮带,运了运气,马步一扎,两只大手紧握住石锁的两边,“呔”的一声吼,托着石锁慢慢的举过头顶,怒眼圆睁脖子上青筋暴露。当他把石锁贯在地上的时候石锁发出“咚”的一声闷响,演武场的地都跟着颤了一颤。
立刻周围爆发出一片喝彩声,张将军看到自己这第一个表演十分成功,也非常的兴奋,从椅子上跳出来嚷到:“谁有不服的出来试试,看看是不是空心的?”
这么一说,还真有人上来凑热闹。其中不乏膀大腰圆的。但是都不能将石锁举过头顶,更有人上去了,连提都提不起来,红着脸又跑下台去了。
小宝看的稀奇也想凑上去瞅瞅,被李武给拦了下来。这俩人一人一边合着是来给看孩子的。小宝的事情季寿成嘱咐过不可让更多的人知道,中军的人都已经被警告过了,只要小宝不被其他营里的人注意到就可以了。
季寿成看的很高兴,心想这个节目很好,中规中矩,又很有气魄。
“很好很好,不错。”他和秦枫两人互相点了点头。“那个大牛啊,你先下去休息。”然后赏了一块银子——凡是参加选拔的统统有赏。
第二个出场的是朱雀营的一个校尉,背着一把巨大的弓箭走上台来,二话不说,伸手就扔了几枚铜钱在空中。趁着铜钱在空中坠落的功夫,麻利的拉弓搭箭,嗖嗖嗖三支箭,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众人还没看清楚怎么回事,就听到半空中当当当的三声向,三枚铜钱正好被穿过圆心,钉在了树上。
“好功夫!!”看到自己的人一出场就气势不凡,朱雀营的赵将军喜形于色。
“很好很好。”季寿成也很高兴,一指台上,“你这手艺练了多长时间了?”
“回元帅,属下未参军之前,是西北青凰翎的,从小就练。”
原来是江湖人士,难怪呢,“是那个擅长消息儿暗器的门派?”
“是,不过属下是青凰翎的外围弟子,比起门内的师兄弟还差一些……”
“有什么差不差的,能为我大季军队效力,就是大好男儿!”赵将军赶紧挥挥手让他下去了,竞赛关头怎么能妄自菲薄呢?
紧接着上台来的是一个黑大个,手拿一个九环大刀。众人一看这九环大刀眼熟啊,整个大刀是精钢制成的,连杆带刀一人多高,重一百二十斤,刀上有孔,穿了九个环儿。大刀论起来圆环叮当当的作响。
“胡将军,您这大刀送人拉?要卸甲归田了是怎地?”周围人打趣。
“哼,我提携一下这小子,借他使使。”胡将军抖着大胡子,朝周围的人点着手指头,“也让你们这般人开开眼。”
黑大个闷不做声,双手舞动起这把九环大刀虎虎生风,一套刀法使下来煞气森森,真正令季寿成对他另眼相看的是使到最后,一百多斤重的大刀在这个黑大个手里上下翻腾,原本叮叮当当响的圆环竟然没了声响。
胡将军看了心中得意,心想:“出头的椽子先烂,我选第三个出场正好。”
之后的表演都中规中矩,有流星锤,还有一个小个儿上台来使的一套伏魔棍。
待到这些人下场后,热闹的演武台上开始冷清了下来。比完五家了,还有三个营没有比呢,不过这会儿,剩下的三家都闷不做声。
“三位将军,哪位接着来啊?”秦枫问。众人的目光刷刷刷的全集中到青风,赤枢,黑桓三位将军身上。这三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有马上说话。
上场的顺序是自愿的,那五个人争先恐后的上台表演完了,就剩下这三位了。
他们倒也都沉得住气,不过为什么他们不和其他人一样争抢着上台表演呢?
原来这三个营的人数都不多,青风营是军中的斥候,负责刺探情报,掌握军情。赤枢营人更少了,负责的是运送和保护军队的各种给养,也兼为军队放养训练马匹。黑桓里都是些老弱残兵,也就是个养老的部门,兵役还未结束但是也不适合冲锋陷阵的人都放在黑桓营里,负责构建一些工事,建筑,或者诸如垦荒之类的一些工作。说白了这三个营都是负责情报或者后勤工作的,比勇猛自然是比不过之前的几个营了。
为此三位将军还特意请教过季寿成,季寿成就给了八个字:“扬长避短,另辟蹊径。”
青风营的孙将军心里最窝火了:比能人,谁能比过自己的手下啊。有能上树的,有能下河的,能潜水的在水中能闭气一炷香的时间呢!但是这些都不适合表演啊。人家元帅和希图长老在上边推杯换盏的,你弄一个大缸,把人塞里头,等酒宴结束了再把人捞出来,这算什么事儿?
为此那两天他急的嘴上都起泡了,也没有想出什么好办法。
倒是身边的人给他提醒了:“将军,宴会上不是有表演歌舞的吗,你让郝老三去得了。”
“扯淡,郝老三他能干什么?”
“将军,您想啊,郝老三能说十几种方言,也能唱十几种小曲,说的好听点也是我朝的地方文化啊,元帅不都说了吗,要‘扬长避短’……”
这个郝老三可是青风营的能人,几乎没有他不懂的大季方言,把他和当地人搁在一起个把月,也不会有人看出他是外乡人。他了解来的情报总是最准确的。
郝老三当斥候能取胜的法宝还有另一项,就是他的长相,你看他在那一站,大脑壳,细眉毛,吊梢限,塌鼻梁,厚嘴唇儿,这些五官组合起来怎么看吧,怎么都觉得别扭,但是要说是哪别扭,还说不上来。别人冷眼一看他,说他是本地人吧,又不像,说他是外地人吧,仔细一看,鼻子眼睛的,某些部位好像又有点像。加上他那口纯正的方言,恩,是本地人,就是有点丑……
孙将军坐在台上,朝站在人堆儿里的郝老三一使眼色,去吧,早死早超生。
季寿成心里正乐呢,早就等着这哥仨来呢。前面的那五个和他预料的差不多,看的他都有些乏味了。这三个可是他最大的期待。
郝老三一上台大家都笑了:此人好相貌啊。
“元,元帅,小人叫郝老三,我,我能说十六种方言。但是我家,我家将军说了,说方言不行,我给您唱些地方小调。”
季寿成来了精神,看了几个武的之后,终于来文的了。
“恩。”点头。
郝老三心想反正也上来了,把心一横,丁字步站好,抬胸提气,扯着嗓子先来了段秦腔。高亢的嗓音一下子把众人镇住了,一时间竟然鸦雀无声的听他把这段秦腔唱完。
唱完秦腔后郝老三又唱了段西北情歌,众人有些缓过神来了,开始有捂嘴笑的。
之后就是一连串的江南小调,情哥哥,你爱我,我想你,关起门来如何如何,笑的众人前仰后合。
李四乐的眼泪都出来,回头一看小宝,少年小脸儿绷着特别严肃。
郝老三一连气在台上唱了七八段不同地方的地方小调,听的季寿成乐不可支,青风营的将军还一直给郝老三瞪眼,让他差不多得了。可是郝老三浑然未觉,扯着脖子坚持把准备好的民歌都唱完了。唱完之后自己长舒了一口气,可算完事了。
季寿成忍着笑,表扬了他几句,也让秦枫递了赏银。
郝老三的表演让赤枢营的人心里安定了很多:合着就这个啊,那我们的也不差!
众人就看见,打从赤枢营里走出来一人,手里牵着一匹战马。



、第18章 新年 三

这匹马长的膘肥体壮,四肢修长匀称,后颈的鬃毛修剪的非常整齐,身上皮毛油光水滑的,看的诸位将军都十分的喜欢。当兵的哪有不喜欢好战马的呢?
跟着马一起上台来的是一个驯马倌,他用一个哨子和一根马鞭,竟然指挥着这匹马前进后退,向左走,向右走,趴下起来等等动作,将一匹马训练的有进有退。也赢得了大家的一片掌声。秦枫等人也非常的惊奇,都说老马识途,知道马聪明,没想到马也能做到如此的训练有素。
最后就剩下黑桓营的了,黑桓营的将军从头到尾都非常沉得住气,他现在在椅子上坐着,眼观口口观心像个佛爷一样,仿佛不知道众人的视线都集中在了他的身上一样。
这时从黑桓营队伍里走出俩人来,这俩人又瘦又小,身形都一样,竟然长的一样的相貌。看他俩身高只有十二三岁小孩那样的身高,但是脸上留着小胡子,看实际的年纪至少有二十七八岁了。
他们背后都背着两把古怪的工具,左面那个人背的工具尖而细,右面那一个扁而宽。
“将军,我俩是阮氏兄弟,是双半儿。”左面那个说,“我俩在台子上表演不了,得去下面演。”
众人在台子下面个他俩腾出了一块地方。其中一个拿着一对儿尖细的工具,两手一转就在地上钻出了一个洞,他人也小很快就钻到了洞里,随后拿着扁宽工具的那个也钻到了洞里。挥动着工具将里面的松土掘出来,俩人很快就消失不见了,只看见地上有个洞,从洞里不断抛洒出土来。
呦,这是看到了传说中的掘子军了。季寿成心里暗暗点头,这个老李不知是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