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耽美百合电子书 > 出道 >

第1部分

出道-第1部分

小说: 出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节:楔子 

楔 子   

对话人:郑斌,24岁,实习律师。   

鲁鸣放,41岁,资深律师,郑斌实习期间的辅导老师,按业内习惯郑斌称之为师傅。   

时间:2005年4月的某天傍晚。

对话一:关于正义与公平   

郑斌:“律师执业究竟是代表法律正义还是代表委托人的利益?如果律师沦落成委托人的代言人,我觉得这与我的追求有很大反差。师傅您别生气啊,我不是说……”   

鲁鸣放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   

给你讲个西方的冷笑话吧,你应该听过的。说是,律师代理的案件获得相对公正的判决,律师立即兴奋地给委托人发去电报:“正义已经取胜!”孰知委托人马上回电:“立刻上诉!”   

“是的,我们学校很流行这类东西。”   

“这说明,”鲁鸣放收敛起笑容,“委托人关心的不是什么正义是否得到伸张,而是自身的利益。而委托人自身的利益并不总是与正义或公平相一致。用大白话来概括,法律就是一个正方形的框框,框框之内叫做合法,框框之外叫做违法!此乃所谓规矩方圆。但是;在合法与违法之间并非总是那样界限分明,会有那么一部分重叠交错,一般我们称之为灰色地带!对于灰色地带的行为究竟是合法还是违法,就有那么点子说道了,这也就是我们律师要去动脑筋做文章的地方。因此律师执业无关正义,只求合法。”

对话二:关于生存与发展   

郑斌:“感觉起步真的好难呐!根本没有人愿意相信我们这些新人,没有案子做,吃饱饭都是个问题。”   

鲁鸣放:“几乎每个行业都有个二八定律。也就是说,百分之二十的人拥有百分之八十的业务份额,而百分之八十的人只能去争抢那剩下的百分之二十的业务。在我们律师行业,这个比例也许达到了百分之九十!确切地说,是百分之十的所谓成功律师占据了相当于百分之九十业务份额的经济收入!这是一座名副其实的金字塔,成功和富裕的仅是塔尖的极少数,他们是律师界的光环,一切关于律师的美好传言皆因他们而生。而你,郑斌,在塔的最底层!这就是你面临的生存状况。   

“不要好高骛远,开头的三五年,律师职业就是你吃饭和谋生的手段!七十二行之一而已,与路边那些搬运工没有任何不同。但是,你要在心里始终把它视为你最崇高、最神圣的事业!等你度过了最艰难的创业阶段,等你有了一定的业务基础和经济基础时,你要做大、做强你的事业,事业是可以传继的,而职业只能用以谋生!”   

或许,这就是律师这个职业的残酷之所在,也是这个职业的魅力之所在吧!   

这部小说将为您讲述关于郑斌、关于鲁鸣放、关于中国律师的许多故事,带您走入这个既神圣又神秘、既熟悉又陌生的行业。   

同时,这仅仅是一部小说。书中的人物、地名、名称、情节、情景、案例均为虚构,若与现实相同或相似,纯属巧合。   

§虹§桥§书§吧§BOOK。HQDOOR。  

第2节:第一章 郑斌律师登场(1)   

第一章郑斌律师登场   

一   

2005年1月1日,上午九点半,武汉市江岸区某住宅小区的出租屋内。郑斌被一声高分贝的“个婊子”给吵醒了,这令他很不爽,元旦假期都不能好好睡上一觉吗?郑斌在心里诅咒这对和他同租的夫妻,不,是诅咒那个肥胖的、粗俗的刘姐。   

三个月前,刚刚与武汉市某家规模不大的律师事务所签订了实习合同的郑斌着手在律所附近找房子。这是一个颇具规模的大社区,房源丰富,只是租金对于这个尚无任何经济来源的大学毕业生来说显得过于昂贵。   

因此,当看到这对来自武汉市郊区黄陂的夫妇贴出的合租广告时,郑斌赶紧与男主人取得联系。经介绍男主人姓王,女主人姓刘,孩子在老家没带过来,两口子就在这个社区做点小生意。   

房子是两室一厅,这对夫妻住大间,小间用来分租,客厅、卫生间、厨房共用,如果合租的话,郑斌需每月分摊280元,水电费另算。   

实地看了看房子,还马马虎虎过得去,但郑斌还是觉得负担有点沉重,男主人见状主动表示,你如果不使用厨房的话,每月你出250吧,还有水电费,考虑你是单身汉,你就承担三分之一吧。   

郑斌心动了,知道这个价格已经不错了,但嘴上还是说,250多难听啊,240吧?男主人立马回绝,那我老婆还不把我整死?这样吧,248!行不行?郑斌点头,就这样,成交。   

可是搬进来的当晚郑斌就叫苦不迭了。因为他看见了女主人,那个肥胖哟,简直难以想象她是如何把自己的身体挪上七楼的,那个身板、那个体积相当于男主人的二倍不止吧?   

最主要的还是嗓门奇大、用词粗野,甫一开口就把郑斌震得一愣:“哟,个板板,好标致的伢哟,就是你姆妈太瘦了!(武汉话:好帅的小伙子,就是长得太瘦了。)”标准的黄陂口音,音量之大让准备不足的郑斌耳朵嗡嗡了老半天。   

男主人苦笑一下,我家老婆别么子都蛮好,就是讲话声音大点,嘿嘿。随即这个叫刘姐的女主人麻利地准备晚餐,厨房里锅碗瓢盆叮咚一阵嘈杂。   

郑斌趁机溜进了自己房间,打开自己大学期间攒下的电脑,可惜家里没开通宽带上不了网,郑斌一时也交不起开通费,找出个单机版的游戏玩了几把。半晌,房门被“咣咣”地擂得山响,郑斌吓得一个激灵,鼠标一抖,把游戏里的自己给干掉了。刘姐的大嗓门在门外传来:   

“吃饭没有?一起吃,热闹!”   

人家一片好心,郑斌本想提醒刘姐尊重他人隐私也就不好开口了,只能开门表示感谢,说自己已经吃过了,以后都在单位吃,不必麻烦了。   

既然已经出来,就干脆在客厅的沙发上坐下来准备看看电视。郑斌喜欢看央视十二套的法治频道,而电视上正在播放的是一部什么很红火的韩剧,刘姐在旁边一边狼吞虎咽一边哈哈地盯着屏幕,再一瞅,她竟然还端着酒杯不时哧溜一口,脸色也开始变得红润而油光发亮,郑斌一直在寻找的遥控器被刘姐夹在了自己两条肥胖大腿的中间!   

郑斌心里那个火啊!刘姐喜欢看这类垃圾肥皂剧也就罢了,口中还要随着剧情喋喋不休,“个婊子”、“个板板”这类的脏话不时从那张不断咀嚼食物的嘴中高分贝地喷出,郑斌仿佛感觉有食物的残渣从眼前掠过。   

广告时间,刘姐忽然注意到不远处的新合租人郑斌,马上对正在蔫头蔫脑吃饭的男主人吆喝,去端杯酒,给这个伢喝!接着又热情地向郑斌介绍是家乡自己酿的酒,味道好不上头。   

郑斌哪里消受得起这份热情,马上找了个推辞闪进自己房间,一关上门,倒头挺在床上。天哪,这可如何是好?难道自己堂堂一个高级白领,就将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面?   

高级白领?郑斌苦笑一下,事实上此时他还没有吃东西,刚刚看见那个刘姐大口咀嚼的样子,内心虽然十分鄙视但肚子里的小馋虫还是被钓了起来。   

什么今后由单位提供饮食?那全是自欺欺人的狗屁,回想这将近一年以来的求职历程,郑斌不由得再次苦笑起来……   

二   

郑斌家在鄂西北一个偏远小县城的贫瘠的乡下,那个地方属于湖北省的贫困县。郑斌属于那种既没有太多天分也不是十分勤勉的孩子,事实上勉强考上高中后,如果不是父亲的坚持和乡中学宁校长的鼓励,郑斌自己并无太多的读书愿望。   

但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在高三这一年,郑斌的成绩突飞猛进,并最终骄傲地成为县城的文科状元,为此县政府还给予了2000元的奖励。   

但真实的原因只有郑斌自己知道。那是高二时他无意看到了一本纪实文学,讲述的是美国著名大律师德肖微茨(辛普森杀妻案的辩护律师)的成功故事,这本书深深地打动了郑斌,他为德肖微茨的绝世才华所倾倒,也为律师的丰厚收入所吸引。   

他忽然意识到,在这片鄂西北的贫瘠土地上,不会有他展现人生价值的舞台,于是,平庸的郑斌开始发力。   

还有一个原因,郑斌当然不会承认。   

在高三的一次考试过后,他的英语老师——一个3岁孩子的妈妈、相貌虽然平常但很有气质的女教师,随意而亲昵地抚摸一下郑斌的后脑以示鼓励,这个不经意的动作在郑斌心里掀起的涟漪是那样长久而激烈,极具震撼力和杀伤力! 

BOOK。HQDOOR。←虹←桥书←吧←  

第3节:第一章 郑斌律师登场(2) 

情窦初开的郑斌以前只知道书中自有黄金屋,现在忽然明白书中还有颜如玉!没什么高尚可言,为了金钱和美女,郑斌显露出后来居上的强大攻势。   

接到录取通知书后,在一次和同学合办的谢师宴上,郑斌多么希望英语老师再抚摸一次他的头,当然,如果能再深入……可惜,英语老师一点也没有觉察到这个孩子的心思,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她那个可爱的3岁宝宝身上,令郑斌好一阵子惆怅。   

三   

2001年9月,当郑斌辗转来到繁华的省会武汉时,面对自己梦寐以求的中南政法大学的大门,郑斌心里涌出了一股豪迈。   

他告诫自己一定要混出个人模狗样来,一定要带着荣耀回到家乡!带着若干年后能娶上一位漂亮温柔的妻子,把辛勤劳作一辈子的父母接到武汉享福的幻想,郑斌开始了四年不咸不淡的大学生活。   

应该说大一时郑斌还是很努力的。进入大二,身边的同学仿佛不约而同地跌入了爱河,可怜郑斌虽然算不上贫困生,但肯定不具备谈情说爱约会女朋友的经济实力,只能望洋兴叹。   

同学之间甚至还有传言,说某系某班某某晚上去酒吧坐台赚钱,某某被大款包养……世风日下啊!郑斌也就慢慢对学习淡了心,开始寻觅并从事一些诸如家教、电脑销售等工作以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   

到了大三,同学们的注意力已经高度集中到就业方面来了,制作精美简历、参加人才招聘会,忙得不亦乐乎。   

这时郑斌不得不开始正视一个痛苦的现实:曾经的香饽饽法学如今已经沦落,甚至有人将法学列入十大垃圾专业!   

法学的出路无非就是进入公、检、法、司,还有一些大型企业内部对法律专业人才有一定的需求,但是公、检、法、司属于国家机关,要的人极少且必须通过公务员考试,其中进检察院和法院还需通过国家司法考试,没有一定的关系和后台几乎不用加以考虑。   

郑斌知道,要想成为德肖微茨那样的大律师,他首先必须通过司法考试这一关。郑斌没得选择,和许多同学一样开始着手复习准备,尽管,历年来经过统计,通过的概率是那样令人寒心。   

回首那段备考的日子,含辛茹苦?挑灯夜读?不不不,这些远远不足以形容,应该叫舍生忘死、背水一战!   

本来按规定,报考司考,首先要具备法学本科学历,但也不知道学校通过什么渠道和方式与司法主管部门达成协议,总之,他们这批在校的大三生获得了参考资格,更加幸运的是,郑斌竟然通过了考试,这个结果让郑斌在那帮哥们儿面前挣足了面子。   

说到这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