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穿越架空电子书 > 闺宁 >

第255部分

闺宁-第255部分

小说: 闺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看着那两封信,难过不已。
当初谢三爷便扬言要让谢芷若去死,好一了百了。
但她舍不得,大老太太也觉得不忍心,到底也在老太太膝下养了多年,结果就这样将其送去庵里。
这一去就到了今时,蒋氏再未见过女儿。
那庵中的日子不好过,她多少也曾耳闻过,又知女儿这辈子想必都无法再出来,便也只能安慰自己,不论如何,女儿那条小命总还是在的。
可今天,她却收到了女儿的遗书。
任何一个做母亲的,都无法承受如此打击。
她望着镜中的自己,日渐老去的容颜,跟鬓角隐隐的几丝银光,不由得黯然神伤,愈发思念起了女儿。
谢家的女儿,即便是死,也该落叶归根死在谢宅里才是。长女已经落得了那样的下场,同李家一道死在了路上,小女儿难道也要死在旁地,永身永世进不了谢家的坟?
她还没出嫁呢!
她始终都还是谢家的闺女!
蒋氏一边伤心着一边想着,咬咬牙站直了身子,抓起那信就要往梅花坞去。走了两步,她忽然注意到自己衣衫未换,头发未梳,又暗暗沉了眼,扬声将人唤了进来,再为自己梳头上妆。
大老太太这些个日子,心情也不大好。
同样的,她也是为了儿子。
谢元茂成了那副模样,她这个做母亲的,心里如何能痛快。
连带着她也不愿意见到谢七爷谢元庭的身影,双生子,一个为人不够谨慎,听媳妇的话,没有大出息,却身强体健吃好喝好。另一个致力于仕途,也的确有几分本身,只是缺了机遇而已,如今却毁在了个妇人手中,叫人心痛不已。
大老太太至始至终仍旧觉得这一切都是宋氏之错,她的儿子品性高洁,为人敦厚,绝不会做下错事。
他做过最错的事,就是娶了宋氏。
她忘了,宋家于谢元茂有救命之恩。
又或者,她根本没忘,只是不愿意承认这份恩情究竟有多重。泰山之恩,同举手之劳,在她眼中已没有区别。
她恨毒了宋氏,可宋氏光明正大拿了和离书,带走自己的嫁妆,走出了谢家,谁又能拿她作伐。
那和离书上,可有谢元茂的亲笔签字。
大老太太当然不甘愿,在发现谢元茂变成了这样后,她便立即要谢大爷几个集结了人手去将宋氏追回来,可一则人不知去了何处,无迹可寻,二来大老太爷明令禁止此事继续闹腾下去。
他道,“既是祸害,离了也就罢了,何苦又要将祸害往家中撵?”
大老太太有心反驳,却又不知该如何说。
谢三爷瘸了一条腿,早就将缘由都怪在了谢元茂身上,如今见他成了这痴傻模样,心中舒坦的很,哪里还愿意搀和下去,就也耐着性子苦心劝了大老太太几句。
老太太满心苦闷,无人支持,愈发垂头丧气。
她现如今一天去见谢元茂一回,遥遥看着儿子大冬天站在雪地里闹着要扑蝶,一会又高喊有鬼,她这心里就跟有刀在绞一般。
但时间真是可怕的东西,看的多了,她渐渐也就麻木了。
蒋氏原本也以为自己麻木了,可接到女儿的遗书后,她心里就立刻掀起了惊涛骇浪,叫她坐立难安。
待到简单梳妆完毕,她就马上来梅花坞求见了老太太。
府上没半点过年的气氛,老太太屋子里也显得冷清许多。
家中缺少银钱,这多余的人也就渐渐养不起了,蒋氏放了一批人出去,就连老太太这都少了好几个人。梅花坞庭前的积雪,往年还没等积起来,便都被打扫干净了,一水的青砖地面,从来都是干净整洁的。
但现在,瞧着也有些疏于洒扫。
蒋氏惴惴不安地进了里头。
大老太太正在听芷兰绞尽脑汁地说着笑话,偶尔嘴角也会弯上一弯。
听见蒋氏求见,芷兰就住了嘴,在大老太太的示意下出去见蒋氏,同她道:“老太太睡下了。”
蒋氏踌躇着,道:“那我就在这候着,等老太太醒了再说。”
芷兰微讶,这是从来也没有的事,强强按捺住心中惊诧,她让人奉了茶上来,先行告退进了内室同老太太轻声回禀道:“老太太,三夫人没走,说要在外头候着您醒了起身。”
“哦?”大老太太也不禁有些讶然,蒋氏平素连请安也不大愿意来,得知她睡下了,必定立刻就扭头走人才是,怎么这回却说要留下等候?老太太百思不得其解,担心着是不是府里又出了什么要紧事,便只过了一会便让芷兰再次出去,宣蒋氏进来说话。
蒋氏进来未语先笑,道:“母亲睡得可好?”但眼中分明没有笑意,语气也不大高兴。
老太太靠在软枕上,闻言“嗯”了一声,然而直截了当地问道:“有什么要紧事,一定要说?”
“儿媳惶恐,不知该不该说。”蒋氏垂眸低语,恭恭敬敬地在她跟前站着。
老太太就皱了皱眉,心想着事情都成了这幅模样了,哪里还能有什么更坏的,便浑不在意地道:“什么该说不该说的,你只管说来。”
蒋氏取出信来,双手递了过去,轻声道:“庵里的信,芷姐儿病了。”
老太太刚要去接信的手顿了一顿,到底还是将信给接了过来。
打开来看了一遍,老太太的眼神并没有大变化。
她说:“庵里的医妇医术不精,不比咱们素日里请的大夫,误诊了也是有的。”
言下之意,兴许这病并没有信中所言那般严重。
蒋氏却哭了起来:“正是如此,若本是小病却叫耽搁成了大病结果真的不治身亡了,儿媳这心里如何能好受。”她哭着忽然又跪了下去,道,“母亲,这孩子再不知事成材,那也是儿媳身上掉下来的肉呀……”
老太太见状,不由心软了几分。
加上又有谢元茂的事在前,为娘的心思,老太太再明白不过。
何况当日之事,也是谢三爷急功近利,妄图剑走偏锋结果却叫人在事到临头之际反咬了一口,元气大伤之责。
老太太沉默着。
蒋氏哭着哀求:“不管怎样,总不能叫芷姐儿就这样留在庵堂里,这万一真出了点什么事,成什么样子?这到底也是谢家的孩子啊……”

第341章 岁逝

“老三不会答应的。”大老太太道。
蒋氏略怔了怔,而后膝行至老太太脚边,道:“您发了话,三爷一定会听的!何况、何况芷姐儿命不久矣,也不能再叫他添了麻烦。咱们只悄悄地将人接回来,并不大肆宣扬,外头的人也就不会知道这事,谁又能说什么闲话。不论如何,也不能明知道芷姐儿出了事,我这做娘的还袖手旁观,权当什么也不知。母亲,您就当是可怜可怜儿媳……可怜可怜芷姐儿吧……”
大老太太又沉默了半响,良久方道:“我知道你的心思,也罢,左右每年还得给庵中添大笔香油钱,那些人为了叫钱财不断,指不定芷姐儿真去了,也得瞒着咱们继续要银钱。那静言本就是个贪财的,今次故作心善使人送了信来知会你,为的不也就是那点子黄白之物。”
略微一顿,老太太面上闭目长叹了一声:“你悄悄地去办吧。”
蒋氏闻言大喜。
老太太忽然又道:“既如此,你索性将老六家的九丫头也一道接回来吧。”
“母亲!”蒋氏愕然,惊呼起来,“老六家的那丫头,邪门着呢!”
同在谢家,谢姝敏是因为什么事才被送到庵里去养的,她多多少少也曾耳闻过,虽然知道的不如大太太王氏那般清楚,但是她是知道谢姝敏“撞邪”的事的。因而眼下老太太的话一出,她不由就被唬了一跳。
大老太太却嗤笑,浑不在意地道:“什么邪?再邪门吧,她这么些年在佛门清净之地,难道斋都是白吃的,佛都是白念的?就算真有什么邪气,这么些个年头,也早就该散了。”
她心中自有她的小九九,谢元茂而今半瞎半废。又疯疯癫癫、痴痴傻傻的,膝下儿女本就寥寥,九小姐姝敏虽是庶出,却始终是他的女儿。父亲成了这幅模样。她做女儿的合该在跟前侍疾。
“让她回来陪陪老六,说说话也是好的。”大老太太微微掀了掀眼皮,漫然道。
蒋氏听着,不敢明说谢元茂疯都已经疯了,哪里还需要有人陪着说话。她将这话咽了回去,只抹着泪斟酌道:“母亲,九丫头自己还是个孩子,照料自己都难,如何能照料六弟。”陪着说话始终只是个由头而已,蒋氏说完略一想就提起三房的另一个人来。“何况您不是抬了那周氏给六弟做妾?”
大老太太听得此话,忽然睁大双目瞪了她一眼,斥道:“那周氏不过是粗鄙村妇,若非见老六喜欢她,她连在老六跟前做个丫头也是不配的!”
蒋氏见她着恼。连忙低头,心中却忍不住小声腹诽着,嫌弃人家是村妇,为何又要强行留了人家做妾。
这事在蒋氏看来,委实像场闹剧。
那周氏也不知为何,被人灌了药锁在屋子里,直到疯疯癫癫的谢元茂领着人往屋子里跑。才叫人发现了她。
清醒之后,周氏拼命告饶,只说要走。
大老太太哄着她骗着她,想要从她口中套话,问来问去却也只问出她是谢元茂的救命恩人,撞见过谢元茂父子争执。她想要来长房报信却被人给抓了囚禁起来。
老太太失了耐心,却又不肯答应让周氏离去。
疯癫了的谢元茂,很喜欢周氏。
像孩子见了糖,像小狗见了肉骨头,左右见了周氏他便高兴。
大老太太突然对变得像小孩子一般的谢元茂溺爱不已。想也不想便要留周氏下来,又哄她说抬她做妾,来日若生下一儿半女,没准还能扶正。
谁知周氏鄙陋,却不蠢笨,并不曾相信她的话。
更何况谢元茂都疯了,她还是二八年华的一朵娇花,如何甘心!
周氏便想尽了法子求饶,求饶不成,便想想偷偷地逃走。自然,她未能成功出逃,叫人给抓住了。大老太太发了一顿脾气,说她敬酒不吃吃罚酒,呵斥了一番,让人抓着她的手生生砸断了两根手指头,又抠了她一枚眼珠子,这才算是剪子绞布帛,干净利落。
一人少只眼珠子,正巧结伴了。
周氏这模样,便是离了谢家,也再没有任何用处,休说嫁人,只怕活下去也难。
她只得死了心。
大老太太就欢天喜地地让人真抬了她做妾,什么规矩礼法全都不讲究了,只让她今后好生伺候着谢元茂。
那天夜里,周氏忍着手上伤口灼灼的痛意,想起她妄图报信不成被抓住后,再见到谢姝宁的那一刻。
那一天,她本以为自己死定了,可穿着身叫她艳羡不已的狐皮袄子的八小姐,却只淡漠地同她说,“你既贪图这富贵日子,便一辈子留在这吧。”
一瞬间,她还以为自己走了大运。
然而现实转头就又给她一个响亮的耳光。
她果真留下了,只怕终此一生,都只能陪着这疯子老死。
眼泪在她干涸了的眼眶里打着转,周氏想起自家小院里养的那两只鸡,想起篱笆墙下磊着的石头,心如死灰。
叫大老太太派人挖去眼珠子的那一刹那,她始知,贪图荣华富贵不是错,但这富贵,却不是谁都有资格贪图染指的。
大老太太只拿她当个玩意,是给谢元茂闹着玩的,就跟那九连环一样,是件随意可以折损把玩的器物。
“有九丫头在老六身边陪着说说话,没准老六有一天还能恢复如常。”大老太太望着蒋氏,正色说道。
蒋氏不敢驳她,只得连声应是。
趁着除夕未至,蒋氏立刻就着手准备起来,派人去庵堂,从静言师太手中将谢芷若跟谢姝敏姐妹二人接回府来。
**
京都的角角落落里,都已经被春节的浓重气息所充斥着。
北城僻静角落里的那座小宅子里,宋氏由谢姝宁在旁亲自伺候着,换了身崭新的海棠红镶银边的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