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穿越架空电子书 > 神医贵女:盛宠七皇妃 >

第8部分

神医贵女:盛宠七皇妃-第8部分

小说: 神医贵女:盛宠七皇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大夫走到了柜子里,然后掏出一本不算厚的书,递到了季如烟的面前,“孩子,这书你先看,什么时候看完了,老夫再考你。”
  “是。”
  季如烟接过那本书,扫了一眼,却发现这本书集并不是新的,旧旧的,看得出来,是有些年份了,最重要的是:手抄本。
  李大夫眼中的期望,让季雪灵明白,也许这一本是李大夫自己一生行医的记事本。
  接过医书,小心翼翼的拿着。
  “你先出去看着药锅,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再来询问。”
  “是。”
  季如烟并不多话,乖巧的离开了房间。
  就在她离去的时候,李大夫却忍不住嘴角往上勾,但愿这个女娃真有些天赋,这样在师伯他老人家圆寂之前,也有个徒弟传承,也不至于让师伯那一手出神入化的医术失传。

  ☆、21。第21章 兄妹情谊

  凤家药铺的学习,一整天都是在药铺后堂里煲药,只要注意火候,其它的时间则是自由安排。
  每天接触不同的药材,辩识着药份,倒让季如烟认识药材的功夫,日渐丰富。
  以前,只能在书里看到草药的图样,如今却是能真实的看到,还能闻闻其气味,浅尝其味道。
  这几天,大表哥凤慈恩天天都会怨念无比的看着她。
  可是,季如烟都对他的眼光,直接无视。
  现在的她,可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花费在这些无聊的事情上,她需要变强,那就需要先有自保的能力。
  学医,不但是为了救人,最重要的是也是自保。
  她并不曾忘记,自己的性命是谁救的。
  那个叫“鬼皇”的人,将会是自己以后需要回报的人。
  现在自己只有六岁,有能力做的事也太少,能做的就是尽量学习医术,当长大的时候,她一定要再回季府,查找当年母亲的死因。
  看看是哪个贱货,竟敢对她的母亲下如此杀手!
  虽然说,心里有怀疑的对象,现在苦无证据也只能是先忍下了。
  “如烟,为什么你会对这些药材,分辩的那么清楚无误呢?”
  “表哥,学医是为了救人,而不是害人。就算是你能对症开药方,若是连草药都分辩不了,很有可能因为一味药,就能把病人给害死,这样的后果,不是你我能承担的起的。”
  季如烟淡淡的回道,手里还不忘将手里的药材,放在鼻间闻了闻。
  她的举止,很优雅,却又有说不出来的敬业。
  凤慈恩颓然的站在她身边,有气无力的说道,“你是不知道,这几天我天天背书,虽然是能背出来,但面对药材的时候,是它们认得我,我不认得它们。”
  季如烟闻言,扑哧一声的笑了出来,“表哥,你是想让我教你,那你直言就好了,怎么还学会拐弯抹角了?”
  凤慈恩挠了挠后脑,一脸愧色,“呃……我这不是怕耽误你嘛!我知道前几天李大夫给了你一本书,也让你学习,这些天我听青嬷嬷说你晚晚读书到深夜才休息,害怕你没时间教我。”
  闻言,季如烟微微一笑,“你我都是兄妹,不需要这么客气。既然你已经背熟了,那你就随便说个你只知其名,不认其药的药材名字吧。”
  “嗯,我想知道,三七与田七是不是同一样药?”
  季如烟对此提问,琥珀的大眼瞅着他,继而缓缓的说道:“三七和田七皆是同一种药,只是三七为学名,田七为别名。因枝分三枝,为七片,故称为“三七”,又名田七、金不换等,在古时亦称昭参、血参、人参三七、田三七、山漆、三七参等。”
  一边解说,她一边将三七递到了凤慈恩的面前。
  她手里三七的样子,看起来,如小尾指般长,圆柱形,呈不规则的皱缩块状及条状,表面有数个明显的茎痕及环玟。
  待凤慈恩接过三七,她又指了指一旁的磨好的三七粉末,“表哥,你可以试试这三七粉的味道。”
  “可以试吗?这药不会有毒吧?”
  凤慈恩傻呼呼的看着她,一脸呆样。
  “放心吧,不会把你毒死的。”
  “那我就试试看。”
  凤慈恩伸出手指,沾了点三七粉入嘴里,当舌头碰到三七粉的时候,顿时觉得气微,味苦回甜。
  这一般尝过之后,顿觉得十分新奇!
  “如烟,这三七粉真好吃。”
  “三七也有其药性,相信这一点你背书也有背下来吧?”
  凤慈恩连连点头,侃侃其谈,“这个我知道,三七的花:是整株用价值最高的地方,当然年份越长的中药三七越好,如三年花,四年花等。主要用于降血压、降血脂;三七的头:中药三七的根头部,可以磨成粉,其药用价值紧次于三七花,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疾病;三七的根:植于中药三七土部,性味味苦涩,性凉。功用主治理气,收涩,消肿。可以治痢疾,腹泻,喉炎,劳伤,跌打损伤,红肿疼痛。”
  “表哥说的一点都没错。那你还想知道什么药呢?”
  “茯苓!”
  “呶!”
  季如烟在他说出药名,就把药材都给他,能让他试尝的,都让他试尝了个便。有的时候,死记硬背是没有用的,需要亲自尝过味道,记忆才会更深刻。
  他们兄妹二人的情谊,也就在这一天,开始变得深厚。
  自此以后,凤家药铺的后堂,经常听到两个孩子的在说话,一个问一个答,颇有上进的气氛。凤家药铺的学习,一整天都是在药铺后堂里煲药,只要注意火候,其它的时间则是自由安排。
  每天接触不同的药材,辩识着药份,倒让季如烟认识药材的功夫,日渐丰富。
  以前,只能在书里看到草药的图样,如今却是能真实的看到,还能闻闻其气味,浅尝其味道。
  这几天,大表哥凤慈恩天天都会怨念无比的看着她。
  可是,季如烟都对他的眼光,直接无视。
  现在的她,可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花费在这些无聊的事情上,她需要变强,那就需要先有自保的能力。
  学医,不但是为了救人,最重要的是也是自保。
  她并不曾忘记,自己的性命是谁救的。
  那个叫“鬼皇”的人,将会是自己以后需要回报的人。
  现在自己只有六岁,有能力做的事也太少,能做的就是尽量学习医术,当长大的时候,她一定要再回季府,查找当年母亲的死因。
  看看是哪个贱货,竟敢对她的母亲下如此杀手!
  虽然说,心里有怀疑的对象,现在苦无证据也只能是先忍下了。
  “如烟,为什么你会对这些药材,分辩的那么清楚无误呢?”
  “表哥,学医是为了救人,而不是害人。就算是你能对症开药方,若是连草药都分辩不了,很有可能因为一味药,就能把病人给害死,这样的后果,不是你我能承担的起的。”
  季如烟淡淡的回道,手里还不忘将手里的药材,放在鼻间闻了闻。
  她的举止,很优雅,却又有说不出来的敬业。
  凤慈恩颓然的站在她身边,有气无力的说道,“你是不知道,这几天我天天背书,虽然是能背出来,但面对药材的时候,是它们认得我,我不认得它们。”
  季如烟闻言,扑哧一声的笑了出来,“表哥,你是想让我教你,那你直言就好了,怎么还学会拐弯抹角了?”
  凤慈恩挠了挠后脑,一脸愧色,“呃……我这不是怕耽误你嘛!我知道前几天李大夫给了你一本书,也让你学习,这些天我听青嬷嬷说你晚晚读书到深夜才休息,害怕你没时间教我。”
  闻言,季如烟微微一笑,“你我都是兄妹,不需要这么客气。既然你已经背熟了,那你就随便说个你只知其名,不认其药的药材名字吧。”
  “嗯,我想知道,三七与田七是不是同一样药?”
  季如烟对此提问,琥珀的大眼瞅着他,继而缓缓的说道:“三七和田七皆是同一种药,只是三七为学名,田七为别名。因枝分三枝,为七片,故称为“三七”,又名田七、金不换等,在古时亦称昭参、血参、人参三七、田三七、山漆、三七参等。”
  一边解说,她一边将三七递到了凤慈恩的面前。
  她手里三七的样子,看起来,如小尾指般长,圆柱形,呈不规则的皱缩块状及条状,表面有数个明显的茎痕及环玟。
  待凤慈恩接过三七,她又指了指一旁的磨好的三七粉末,“表哥,你可以试试这三七粉的味道。”
  “可以试吗?这药不会有毒吧?”
  凤慈恩傻呼呼的看着她,一脸呆样。
  “放心吧,不会把你毒死的。”
  “那我就试试看。”
  凤慈恩伸出手指,沾了点三七粉入嘴里,当舌头碰到三七粉的时候,顿时觉得气微,味苦回甜。
  这一般尝过之后,顿觉得十分新奇!
  “如烟,这三七粉真好吃。”
  “三七也有其药性,相信这一点你背书也有背下来吧?”
  凤慈恩连连点头,侃侃其谈,“这个我知道,三七的花:是整株用价值最高的地方,当然年份越长的中药三七越好,如三年花,四年花等。主要用于降血压、降血脂;三七的头:中药三七的根头部,可以磨成粉,其药用价值紧次于三七花,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疾病;三七的根:植于中药三七土部,性味味苦涩,性凉。功用主治理气,收涩,消肿。可以治痢疾,腹泻,喉炎,劳伤,跌打损伤,红肿疼痛。”
  “表哥说的一点都没错。那你还想知道什么药呢?”
  “茯苓!”
  “呶!”
  季如烟在他说出药名,就把药材都给他,能让他试尝的,都让他试尝了个便。有的时候,死记硬背是没有用的,需要亲自尝过味道,记忆才会更深刻。
  他们兄妹二人的情谊,也就在这一天,开始变得深厚。
  自此以后,凤家药铺的后堂,经常听到两个孩子的在说话,一个问一个答,颇有上进的气氛。

  ☆、22。第22章 白发童颜:怪老头

  半个月过后,季如烟带着李大夫给的那本手抄书,走进了李大夫的房间,双手将那本手抄书轻轻的放在桌子上,恭声说道:“李大夫,您给如烟看的书,如烟已经看完了。”
  “好,今天你先不用煲药了,你且跟老夫来。”
  “是。”
  季如烟不多问,只是尾随着李大夫离开。
  这一次,李大夫却带着她离开了凤家药铺,两个人徒步走向一个僻静的高山里。
  这座山,也可以说是闽清镇最有名的:凤鸣山。
  虽然说是有名,却也因为山高,而且雾多,若是贸然闯进去,定会迷失方向,会困死在这凤鸣山里。
  因此,这座山也有一个别名:鬼魂山。
  意为贸然进了这座山,皆为其山魂的鬼。
  季如烟刚刚来闽清镇,也不知道李大夫带她到什么地方,她的心里对李大夫的为人,却是十分信任的。
  因为,李大夫的那一本手抄行医的记事,让她看到了李大夫为人坦荡的心怀。
  此时的时候,也将近午时,太阳正午的时候,凤鸣山上的雾倒也少了许多。
  绕了许久的山路,总算来到了一处简陋的竹屋。
  竹屋有三幢,都是相连的,屋外放着几个晒着草药的架子。
  院子里有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头,他正背对着他们,仔细的翻晒着手中的草药。
  “师伯,我给您带人来了。”
  白发老头闻言,转首看了一眼季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