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新诺亚方舟 >

第194部分

新诺亚方舟-第194部分

小说: 新诺亚方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度过一年多的空间站的生活,在地面,又经历了三年时间的全方位强化训练。

一切都是在国家的安排和部署之中。

就在半年多前,他和另外两位宇航员被召集到一个秘密基地,在这里,他看到了他的来自各个行业的“船员”,几乎每个“船员”都有自己的竞争对手;在这个基地里,90多个人又来了一次培训、考核、选拔的历程;最后,他再次凭借综合实力脱颖而出。

在上船之前,他才和他的父母妻儿通过视频电话取得联系,看着亲人们骄傲的流着泪的脸,他心中也是豪情万丈,他是共和国第一位“星际船长”!

“夸父号”经过40多天的航行,船员们按着手册上每一个计划进行着每一个步骤,大体还算正常。

突然,飞船上的“人工智能”发出警报声:特级危机,特级危机!

一瞬间,所有受过长时间训练的船员马上绷紧了神经,船长从一个舱室里马上跑到主控制室,几个飞船操作人员坐在一个大屏幕前,目瞪口呆。

一艘5米多长发着银白色光芒的流线型飞船,如同一只鸟儿般漂浮在“夸父号”的不远处,和它保持着相同的惯性速度往火星飞去!

来到控制室的船员们发出惊呼声!船长几秒钟后马上镇定下来,指挥道:“快,快,将画面向地面基地传输,再尝试和对方联系!”

很快,对面控制中心收到了传回的照片。。。

可是,银白色的飞船快速地向前飞去,一个眨眼,在雷达上就失去了踪影!

火星,银心人的基地,“火星一号”用它特有的声音欢迎归来的主人,和主人随同的两位女孩犹如回到了家中一般。

“小宁姐在哪呢?”

“一号,你带两位女士再去熟悉一下基地,我去去就来!”随即,主人又在两位女孩的疑惑下上了飞船。

以地球为中心的那一方的金星上。

银白色的飞船缓缓地停在肉色“守护号”旁边,一人穿着银白的太空服走了出来。

只见他飞向岩浆湖的中心,落了下去,引起一圈圈岩浆在荡漾。

在岩浆湖面以下,一位长长的黑发、光着身体的女孩正闭着眼睛,一束束红色的能量正往她的胸口汇聚;他浮在她的旁边,手轻轻地抚摸着她的脸,一下子,这位女孩就睁开了眼睛,只见她的眼睛一片淡淡的金色。

她猛地抱住了他,两人从岩浆湖里慢慢地飘了出来,形成一个两人粗的深坑,随即又被周围的岩浆所填满。

空中,两人激烈的吻着。

“说好一个星期来一次,你食言了!”

“嗯,我来过一次!”

“守护号”里,两人热情迸发地交缠在一起。

“我感觉就是一瞬间,闭上眼,睁开眼就看到了你!”

“嗯,我们还要离开这里,有人在等着。”

两人走出“守护号”,走上了旁边银白色的飞船的阶梯。

“老公,你这次来就是来装神弄鬼的吧?”银白的飞船里,明眸皓齿的她坐在他的怀里说。

“我有权保持沉默,注意坐稳了,三分钟飞跃地球、到达火星!”

火星基地,四人终于在几十天后再次相聚。

“小宁姐,你在这里太孤单了,呆会我们一起去《伊甸园》玩游戏吧,刚才一号告诉我,这里也能连上服务器。可是这里没有游戏头盔!”

“我猜这个时候游戏已经开始运营了!”

“我也要玩,我还没玩过呢,陈诺,你来教我吧。”

“嘿嘿,小良姐,现在不该你霸占陈诺哥吧?不过现在教不了,我们可以看其他人怎么玩。”

“切,臭丫头,就和我做对是不是?”

看着她们在饶有兴趣地看着一座火山周围,密密麻麻的玩家时,陈诺担忧地对旁边的“一号”说:“这里通过什么手段和地球的服务器联系的?”

“主人,目前地球网络的安全性是阻止不了基地的侵入的,我只能简单给您介绍一下,具体的技术细节我也不懂。”

听完“一号”的介绍,陈诺想,量子通信也就是银心人那种超空间通信的第一代吧。

“主人,我们一个多地球月前,观测到地球向火星发射了两艘载人飞船,请问我们需要做出准备吗?”

“哦,你们以前也有这种准备?”陈诺感兴趣地问它。

“是的,如果是这样,我们必须向共和国汇报,不过现在,基地的主人是您,所以必须有您的指令!”

“那好,你们没有我的命令,不能有任何的举动,到时我会安排的。”

“一号,你过来,这里有没有类似的仪器,让我们也能操作游戏?”钟小良对“火星一号”喊道。

“尊贵的小姐,请问是这个吗?”“一号”手中一个硬币大小的“三维投影仪”出现了地球上“游戏头盔”的影像。

见两位女孩点点头,“一号”关闭影像说:“请稍等!”说完,走出控制大厅,一会,一个漂浮在空中的机械手拿着三个银心人的宇航帽跟在它的后面,从自动门进来。

“如果你们穿上它们,就可以进入游戏操作它了!”

听到一号的话,陈思雨很疑惑地问:“为什么比地球上头盔还要笨重?”

“小雨,笨,因为这个帽子功能很多啊,我们要用的只是它其中的一种!”钟小良搂了下她的肩膀说。

“的确实这样的!”一号回复道。

戴上一个将整个头部都包围起来的帽子后,就开始进入游戏,陈思雨带着她们注册后,三人穿着兽皮衣服从那天的篝火堆旁走了出来。

在旁边,一号在陈诺的要求下,将太空帽的功能讲解给他听。

抛开其他功能不谈,和地球上的“游戏头盔”相比,相似的功能又更进了一步,将“微光联盟”所设想的或没设想到的功能都包括了进去,比如,填鸭式教学、从大脑里往计算机里拷贝信息。

而“微光联盟”所设想的“填鸭式教学”只能往大脑里输入文字信息,并不能输入多媒体信息,比如平面或三维的图片图画、音乐信息;

大脑每个区域可以存储不同的信息,“微光联盟”目前只把握了人类大脑那块存储“文字”信息的区域。

银心人对大脑的研究远远超过了地球人,她们同样将自己的大脑分成了很多部分,对某种信息存储在哪个部分都了如指掌,因此当需要从大脑往计算机里拷贝信息时,必须事先确定是从大脑的哪个区域。

这样做,也是为了维护银心人的个人隐私。

“不过,主人,这个功能,我建议三位小姐不要使用。”“一号”介绍道。

随后,“一号”又解释道,因为银心人和地球人的大脑构造毕竟不一样,这种高级功能使用在地球人的大脑上,或许会出现差错。

陈诺脑中突然出现了一个念头,于是问:“银心人是否通过这种技术,将她们的所有记忆都拷贝出来,然后再复制到一具新的身体上?”

“主人,一般不会这样做的,每个银心人的生活体会是不一样的,人们是不会全盘接受其他人的记忆的!”

“哦,不,我的真正意思是,有没有银心人通过类似于地球上克隆的方法,制造一个和自己一模一样的躯体,然后在老躯体将要消亡之前,将记忆提取出来,复制到新的身体上,达到一种循环形式的永恒?”

“火星一号”的情绪永远不会变化,它回答道:“主人,银心人是不愿意去这样去做的,因为克隆人就算继承了自己的记忆,也永远不会成为第二个自己。这个观念是银心人在几百万年前出现的,从那时起,克隆人在银心人的历史上再也没有出现过。”

一个宁可让人口慢慢减少,甚至最后消亡的种群,竟然不屑于去使用克隆技术,将自己种族的血脉延续下来,这到底是为什么?

第二十三章 砍柴刀的启示

 三人迷上了游戏,一人在基地里对“火星一号”部署着。

当年,这座基地完成后,银心人将修建这座基地的机器人运到了另外一座有生命迹象的行星的毗邻行星,只留下了一些做维护工作和给银心人服务的机器人;基地里没有强大的武器系统,因为太阳系在共和国的“领土”上,还算是“内陆”地区;虽然基地的几艘稍微大型的飞船有些防护设施。

用“火星一号”的话说,太阳系是一个贫瘠的星系,星际海盗甚至不愿意光临这里,他们更不会去抢地球人的物质财富。

不是什么“战略要地”,因此共和国没有在太阳系部署军事力量,对共和国来说,太阳系就相当于中国的一个小农庄。

听着“火星一号”如此贬低太阳系,陈诺心里有些不舒服,“哼”了一声。

“主人,请原谅,可事实就是如此!希望有一天太阳系能够成为银河系中最耀眼的星系!”“火星一号”的智慧并不低。

两天后,正在玩游戏的陈思雨一阵尖叫,原来,有人制作出《伊甸园》里第一把刀具了。

由于《伊甸园》里目前还没有关于“陨石铁”以及天然黄金之类的设置,所以游戏者要想获得金属,就必须找到它的矿石,每座大山都有矿石,只要你能识别。

一个人在游戏里,力量是微小的,一个人不可能修建出冶炼钢铁的高炉。

但是不代表他不能用泥巴制作一个小的煤炉;不代表他不能从煤山里找到几块煤;不代表他不能识别几块铁矿石,因为相对其他金属而言,铁的熔点低,冶炼的技术也相对比较简单。

经过几次失败和长时间的等待,他终于制作出了《伊甸园》里第一把砍柴刀,虽然这把刀很薄,也很脆。

想一想,那些围在火山周围的玩家,抱的都是什么样的心情?

投机,侥幸!他们期待用岩浆来冶炼他们的矿石,从冷却的岩浆石里找回由矿石变成的金属;他们甚至期待找到直接从火山口喷出来,流到远处显露的金属块。

这座火山并不是《伊甸园》里特意设置出来的迷惑玩家的,仅仅是模拟一种自然界中存在的形态。没有想到的是,竟然有这么多玩家走入误区。

《伊甸园》的初期,并不适合投机,不会存在任何天上掉馅饼的事情,万事开头难,游戏的魅力就在于让人体验到一种通过费脑费力才能达到的从无到有的喜悦感。

“陈诺哥,得回去了,你不是答应给他颁奖的吗?”

“不错,也该回去了!”陈诺搂着周宁的腰,看着屏幕上的一把黑黑的砍柴刀说。

“到游戏中去发挥你的想象力吧,如果你在那里成功了,就代表你在现实中成功了一半!”有人在“砍柴刀”出现后发出这样的呼吁。

来自于游戏中的“试验”,几乎能达到现实生活中一样的效果;如果排除现实中其他人的因素的话。

第三天,“砍柴刀”的主人出现在古城的“光塔”,一位来自美国一所大学的矿业系的大三男生!

这一次,美国的媒体就像报道一位奥运会冠军般宣传这位年轻人,当记者采访他,问他在虚拟的世界制造一把砍柴刀后有什么感想,他说:“难,真的很难,看似很简单的东西,做起来却失败了一次又一次。我想,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要经过多少人一次次的失败,那些人都沉寂在历史中,默默无闻,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他们的名字仍然在闪烁。。。”

在“光河”公司,这位年轻人受到了公司老董亲自颁发的证书和支票,在闪光灯前,有人再次问他,这把刀被“光河”买走了,你还会再做出第二把刀吗?

第一把刀,已经在游戏中消失了,因为它的主人用它在现实中换到了10万美元。

他说,我会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