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天下圣道 >

第11部分

天下圣道-第11部分

小说: 天下圣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石头,你姓什么?是姓石吗?”
石头小心的看了灰衣老人一眼,对着青衣少女摇了摇头。
“那你姓什么?”
石头依旧摇了摇头,他并不知道自己姓什么。当年他被叔叔救下的时候还不到五岁,过度的饥饿和恐惧已经让了忘了自己原本的姓名,这石头之名也不过是叔叔给他随意取的。
“你不知道自己姓什么?”
见到石头点点头,青衣少女想了想,笑着说道:“既然你不知道自己姓什么,那就跟姐姐姓萧吧!萧石头!小石头?这名字有些怪,姐姐再给你想一个名字吧!”
青衣少女对石头的疼惜,他完全能够感觉的到,在短短的一天多天间内,他在青衣少女的身上感受到了一种已经十分模糊的感情。
在石头的眼中,青衣少女就是上天赐他的姐姐。
正是因为石头对青衣少女已经产生了依赖感,他才在听到青衣少女与灰衣老人的那番对话后才会感到绝望与无助。
石头知道灰衣老人不喜欢他,可是为了能够跟在青衣少女的身边,他却也顾不得灰衣老人对他是什么态度了。
只要灰衣老人不赶他走,石头并不在意灰衣老人对自己是一个什么态度。
在青衣为石头想名字的时候,石头却在不时的偷看灰衣老人。
灰衣老人知道石头在偷看他,可是他假装没感觉到石头那带着一点小心、带着一点警惕的目光。
“姐姐叫萧青依,那你的名字里也应该有个‘青’字。萧青石?不好!萧青阳?炎心洞的洞主叫青阳老魔,这个名字也不好!萧青泉,这个名字还行,可也不是最好的。……”
自言自语的说了好一会,萧青依突然对着灰衣老人问道:“爷爷,你帮青儿想一个名字吗?”
灰衣老人在石头的身上看了一眼,对着萧青依回道:“既然他原来的名字叫石头,那就以后就叫他萧玉吧!”
“萧玉?这名字好!”
笑着回了灰衣老人一句,萧青依停下脚步,盯着石头的眼睛说道:“石头,你以后就叫萧玉了。玉为石中之精,爷爷给你取这个名字是希望你能成为人中之杰。”
石头小心的看了灰衣老人一眼,对着萧青依重重的点了点头。
对于能跟萧青依姓萧,石头没有任何抵触;而萧玉这个名字虽然是灰衣老人所取的,但既然萧青依喜欢,石头也同样没有抵触。
就在萧玉心里默念自己的新名字的时候,灰衣老人的声音响了起来。
“世人常以玉比君子之德,我不求你有什么君子之德,但求你以后不要做出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
听到灰衣老人的话,萧玉脸上的笑容一僵,身子不由得朝着萧青依靠近了一点。
看到萧玉那僵在脸上的笑容,萧青依轻轻拍了拍萧玉的脑袋,对着灰衣老人嗔道:“萧玉好端端的怎么会去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呢?爷爷就爱瞎想!”
听到萧青依的话,灰衣老人苦笑着摇了摇头,接着往前面走去。
又对着灰衣老人的背影轻哼了一声,萧青依一边轻拉着萧玉的手往前走,一边轻声说道:“你别看爷爷好像很凶,其实他是一个很温和的人。这天下间凡是知道药王萧元丰的名号的,没有不说他好的。”
说着,萧青依的脸上不由得出现了一丝得意。
那灰衣老人名萧坤,字元丰,人称药王,在人世间虽然没什么名声,却是修炼界名声最好的长生境高手之一。
信仰香火之力对每一个修炼者都只有好处而没有坏处,但想获得信仰香火之力却不是那么容易的。
萧元丰行医天下近百年,要想获得信仰香火之力并不难,可是他行医之时却从不留名。
没有在人世间留名,萧元丰获得的信仰香火之力自然寥寥无几。
在感叹萧元丰淡泊心性之时,包括那些邪道中人在内,绝大多数知道萧元丰的人都十分的敬重他。
有这样的一个爷爷,萧青依自然很得意。
萧玉相信萧青依的话,可是他看向萧元丰的目光中还是带着小心与一点警惕。
满是积雪的山路很难总,可是,一上午的时间,萧元丰三人却走了六十多里的路。
有萧青依带着,萧玉并没有觉得赶路有多艰难、有多累,也不知道他们已经走了六十多里了。
萧元丰三人的身上有一些干粮,可是在一条没有完全冻上的小河边停下之后,萧青依却要下河抓鱼,烤鱼来吃。
“萧玉,你在这儿陪爷爷,姐姐去抓鱼。”
看到萧玉点了点头,萧青依又对着萧元丰说道:“爷爷,青儿去抓鱼的时候,你可要照顾好萧玉啊!”
说完,萧青依身子一动,一个跨步就越到了河心激流处的一块大石上。
看到萧青依一步跨那么远,萧玉的眼睛一下子瞪得老大。
“姐姐真的是仙女吗?”
就在萧玉为萧青依的一步跨那么远而感到吃惊的时候,萧元丰突然对着萧玉问道:“你系玉石的那根黑绳子是那个人留给你的?”
“那个人?他说的应该是叔叔吧!”
想着,萧玉摸了摸怀里的玉石,对着萧元丰点了点头。
“他死的时候只留给你一根黑绳子吗?”
见到萧玉又点了点头,萧元丰沉思了一会,从腰间的小布袋里摸出了一根白色丝线。
轻轻一挥手,萧元丰手上的白色丝线就出现在了萧玉面前。
下意识的将那白色丝线接住后,萧玉以疑惑的目光看向了萧元丰。
“以这根玉蚕丝换下那根黑绳子,然后将那根黑绳子藏好。”
萧玉不理解萧元丰为什么要让他以云蚕丝代替那根黑绳子来系玉石,但他还是顺从萧元丰的话以玉蚕丝去换那根黑绳子。
虽然萧玉的手上缠着麻布,可是他的手却依旧十分的灵活。
以玉蚕丝换下那根黑绳子之后,萧玉就将黑绳子绑在了手腕上。
绑好黑绳子之后,萧玉以希冀的目光看向了萧元丰,希望得到萧元丰的夸赞,可是萧元丰却已经将目光转向了河心大石上的萧青依。
站在大石上,萧青依盯着翻着小浪花的水,静若一尊石雕。
突然,萧青依猛的将右手伸进了水中。
哗啦!
在一声稍大一点的水声中,萧青依收回来的手上已经出现了一条足有一尺长的花鲤鱼。
“爷爷,接着!”
笑着,萧青依将那条花鲤鱼扔向了萧元丰。
萧元丰微微一笑,对着急速飞来的花鲤鱼一招,那花鲤鱼就飞到了他的手上。
那条花鲤鱼在萧青依的手上还在不断的挣扎,可是到了萧元丰的手上却已经一动不动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已经适应了萧青依与萧元丰的不凡,萧玉对萧青依抓鱼的动作和萧元丰接鱼的动作并没有太多的吃惊。
再又抓了两条半尺多长的黑鲢之后,萧青依身形一动,就飘回到了萧玉的身边。
对着萧元丰做了一个鬼脸,萧青依对着萧玉笑道:“萧玉,等到姐姐将鱼清理好,你帮姐姐烤鱼,怎么样?”
萧玉本来就想帮萧青依,听到萧青依的话,自然高兴的点了点头。
在烤鱼吃的过程中,萧玉完全放开了心情,对萧元丰似乎也不那么怕了。





第十四章  仙门弟子(上)
萧元丰带着萧青依、萧玉一路往西南,越太岐山、横山、西陇山,穿过泰昌郡,跨过白澜河,行了大半个月,来到了雁山脚下的八景镇。
顾名思义,八景镇有八景可观。
萧元丰三人来到八景镇之时已近日落时分,恰好赶上了八景之中的西霞晚照。
此时的雁山净显残冬的破败,可是那满山稀稀落落的积雪在红色夕阳的映衬之下,却透着一股娇憨之意,那映红的积雪就好像一个农家少女被夸赞之后露出的一抹羞红。
“想不到残雪也有这般的美态!”
赞叹了一句后,萧青依对着萧元丰笑道:“爷爷,咱们卢山上现在应该也有积雪吧!”
萧元丰点点头,笑道:“这里距离卢山不到三百里,这里还有些残雪,那卢山上肯定也有残雪。”
说笑着,萧元丰带着萧青依、萧玉走进了八景镇。
大半个月的时间过去了,萧玉身上的伤已经全好了,可是左眼角的地方却留下一个不小的伤疤。
也许是因为小小年纪就经历过几次生离死别,萧玉并不十分在意左眼角的那个伤疤。偶尔听到路人嘲笑自己的伤疤,萧玉虽然觉得不舒服,却不会因此而生闷气。
安静的跟在萧元丰的身后,听着萧青依与萧元丰谈笑,他的嘴角也悄悄的出现了一点笑意。
“爷爷,我们是去张叔叔家呢?”
萧元丰点点头,笑道:“爷爷与你张叔叔关系不错,路过八景镇,当然要去他家走一趟。”
只要不是邪道中人,萧元丰交友就不在乎对方是什么身份。
在石家镇的石正明是行医之人,在泰昌郡南部宣城的罗睢是带兵之人,八景镇中的张贺却是一个地主乡绅。
不一会,萧元丰就带着萧青依、萧玉出现在了位于八景镇东北角的张府。
张贺虽是八景镇最大的三个地主之一,但张府却也并不太大,方圆不过六十多丈而已。
三人在门口等了没一会,张贺就到门口迎接了。
若是不知道张贺的身份的话,都将张贺当成一个地主乡绅。
脸庞消瘦,一身宽大的白衣,留有三寸美须,像极了一个求仙问道之人。
实际上,这张贺还真是一个一心求仙问道的人,可惜,他一直都是求仙无路、问道无门。
“萧先生大驾光临,真让玄青惊喜若狂。”
这玄青不是张贺的字,却是张贺为自己取的道号。玄为玄妙之门,青为青云之上,这玄青就是以玄妙之门达青云之上的意思。
张贺以道家礼节对萧元丰行了一礼,而萧元丰回的却是普通的拱手之礼,药王一脉并不是纯粹的道门。
一边将三人请进门,张贺一边与萧元丰寒暄着,好像根本就没注意到萧青依与萧玉一样。
请三人在正堂坐下之后,张贺从怀里摸出了一个玉盒,递给萧元丰说道:“萧先生,这玉盒内的地龙丹是三天前玄青从一个仙门弟子那里得到的,请你替玄青鉴别一下。”
“地龙丹?”
带着疑惑,萧元丰从张贺手上接过了玉盒。
萧元丰医道高明,在丹道上也有不俗的造诣,因此,他一打开那玉盒,就知道张贺口中的地龙丹是什么丹药了。
见到萧元丰一看到玉盒里面的丹药就皱起了眉头,张贺心里一惊,连忙问道:“萧先生,这地龙丹有什么不对吗?”
萧元丰一边将玉盒重新盖好,一边对着张贺问道:“那个仙门弟子说他在那座仙山修炼了吗?你花了多少银子买下了这颗丹药?”
听萧元丰这样问,张贺就知道他被骗了。
“那个弟子以仙门规矩为由,并没有告知玄青他在那座仙山修炼。唉!身为仙门弟子,怎么能为了世俗的银钱做这等行骗之事呢?”
这时,萧青依接话道:“仙门弟子不能为了世俗的银钱行骗,难道就可以为了天材地宝行骗吗?”
听到萧青依的话,萧元丰笑着点点头,说道:“青儿说得对,这行骗之举虽然也分善行、恶行,可是不管是为了什么东西,这损人利己的行骗却都是恶行。”
“先生教训的是,玄青失言了。”
萧元丰将玉盒放到张贺的面前,笑着说道:“这玉盒里面的丹药只是仙门弟子补充精元的普通丹药,老夫也不能确定这丹药出自那座仙山。”
“这丹药价值几何?可有延寿之功?”
“丹药的价值几何要看它是对谁来用,对一个行将就木之人来说,这丹药可以延长他半天的寿元;而对于一个健壮的人来说,这丹药也就能起到一点提神之效而已。”
张贺闻言,脸色青一阵、白一阵,拿起那玉盒似乎欲摔在地上,但最终却没舍得真的摔在地上。
“唉!花了八百两银子却买了这么一颗无用的丹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