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天下圣道 >

第192部分

天下圣道-第192部分

小说: 天下圣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禹现在被正邪两道追杀,萧玉也不想正邪两道会因为他的箭法而想到他与夏禹之间有联系。
“属下想教给主上的箭技是属下在一千三百多年前使用的箭技,当今天下能认出那些箭技的人只有一千三百多年前与属下交过手的那几个射日山庄高手,而他们在射日山庄真的遇到覆灭危机之前是觉得不会离开射日山庄的。”
以夏禹的精明,他当然明白萧玉在顾忌什么。
射日山庄中之所以有不少年岁超过八百年的长生境高手,是因为射日神山山顶存在一个洞天。
那个洞天延长了那些长生境高手的寿元,却也将那些长生境高手的自由给限制住了。
就像夏禹所说的那样,隐藏在射日神山山顶洞天之中的那些长生境高手在,射日山庄遇到覆灭危机之前是不会从洞天中出来的。
沉思了片刻,萧玉对着夏禹躬身道:“既如此,那就多谢前辈的授艺之恩了。”
“主上不用客气,属下也只是想给属下当年辛苦推敲出来的箭技找一个好的继承者而已。”
回了萧玉一句,夏禹就开始给他讲当年他修炼的《爆炎箭》。
射日山庄的箭技重在对射出的箭枝的控制,射日山庄的传承箭技《归元箭》更是将这种对箭枝的控制达到了极致。
夏禹自知他若是将精力花在对箭枝的控制上的话,他终其一生所创出的箭技也难有任何超过射日山庄的箭技的地方,故而,他另辟蹊径,将精力花在了对箭枝的威力的提升之上,他推敲出来的《爆炎箭》将火的爆裂性质演化到了极致。
说道这里,夏禹召出血乌神弓对着不远处的一块山石随意射了一支灵箭。
轰!
随着一声爆炸声,那块足有小牛犊大小的山石爆裂成了一块块不到拳头大小的山石。
见到这一箭的攻击力,萧玉不禁眼睛力量。
以萧玉的本事,他也能将那块山石一箭射成一堆碎石,可是,他若没有在金阳神弓上输入真元的话,他射出的灵箭的威力肯定不足夏禹随意射出的那一箭的三成。
“前辈好本事!”
“多谢主上夸赞!属下有自知之明,属下的《爆炎箭》的威力虽然值得称道,却并不十分的实用。当年属下曾想参考射日山庄的箭技推敲出一门箭中箭来,可惜,在属下刚刚对射日山庄的箭技有所了解的时候,属下就被射日山庄的高手打的几乎魂飞魄散。”
“过去的事情就不要再想了,总有一天,咱们能杀上射日山庄,报了你我的大仇。”
夏禹点点头,开始给萧玉讲起了《爆炎箭》已经他对箭中箭所做过的一些推敲。
虽然《爆炎箭》与射日山庄的箭技有很大的不同,可是本质上《爆炎箭》也是一门以真元控制箭枝的箭技。
“通过特殊的真元运转方法,射箭的人可以将箭枝上的全部力量聚集到箭头之上,一旦箭枝射中目标,凝聚在箭头的强大力量就会在短短的一瞬间全部释放出来,进而产生强大的攻击力。”
听完这话,萧玉沉思了一会,召出金阳神功拉开了弓弦。
夏禹说的简单,可是真的做起来却非常的困难,萧玉实验了好一会都没能在神弓之上凝聚出他所想要的灵箭。
见到萧玉将目光转向了自己,夏禹慢慢拉开了血乌神弓。
在夏禹慢慢拉开血乌神弓的时候,萧玉清晰的看到,在金乌神弓出现了一支灵箭之后,灵箭之上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闪过了九道奇异的光华。
“这灵箭是神弓自主吸收天地灵气凝聚出来的,而属下的真元的作用就是将灵箭上的大部分灵力以特殊的方法逼到箭头部位,并对其进行压缩。”
射出了神弓上的灵箭之后,夏禹就开始给萧玉讲解怎么以真元将神弓上的灵力逼到箭头部位去。
有一些技法在入门的时候简单,在将其学到深处的时候却十分的复杂;而有一个技法在入门的时候非常困难,可是入门之后,却可以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将其学到一个很深的程度。
在夏禹这位创出《爆炎箭》的高手的指点下,萧玉花了两个时辰却一点将灵箭灵力逼到肩头的诀窍也没有找到。
见到萧玉暂时无法领悟到《爆炎箭》的玄妙,夏禹就让萧玉放弃实验《爆炎箭》,对萧玉讲起了当年他设想的箭中箭。
“《爆炎箭》的缺点在于极容易被挡下,若是能够在一支灵箭中凝聚出一支爆炎箭的话,这个缺点就不存在了。”
按道理,既然一支灵箭的大部分灵力可以被逼到箭头上,那么灵箭的大部分灵力应该也能被逼到灵箭的中心。
实际上,当年夏禹已经凝聚出了箭中箭,可是他却无法将箭中箭与射日山庄的箭技融合在一起。
“若是当年属下将箭中箭与射日山庄的箭技融合到一起的话,那么历史也许会改写,射日山庄在一千多年前可能就无法独霸太康郡了。”
见到夏禹对箭中箭如此自信,萧玉恨不得立刻学会箭中箭,可惜,箭中箭是以《爆炎箭》为基础的,他现在连《爆炎箭》的玄妙也没弄明白,就更别提箭中箭了。
天亮之前,萧玉就在悬崖顶听夏禹讲《爆炎箭》的玄妙;天亮之后,萧玉就又来到了大军营。
眨眼间,又是一天一夜的时间过去了。
在夜里的时候,萧玉在悬崖顶听夏禹讲《爆炎箭》的玄妙;在白天的时候,萧玉来到了血虎营,开始正式教这一千士兵修炼箭技。
萧玉刚进射日山庄的时候修习的是《三元箭技》,他给这一千士兵选的入门箭技也是《三元箭技》。
在众士兵的脸上扫了一眼,萧玉对着张宝年沉声道:“宝年,把你的长弓箭壶拿过来。”
“是!”
萧玉先接过张宝年手上的强弓,接着从张宝年手上的箭壶中抽了一支箭,搭在强弓之上射了出来。
嗖!
在一声箭啸声中,萧玉射出的箭枝正中了三十余丈外的箭靶靶心。
“好!”
众士兵刚叫了一声好,就惊奇的发现,射在靶心上的箭枝往突然往前又连续移动了两次,将箭靶给射穿了。
以箭射破箭靶并不算什么本事,而让已经停下的箭枝在停下之后又往前移动了两次,这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




第二十五章  王命
(感冒难受,冬天感冒更难受。冬至即将到了,各位书友注意保暖。)
同一门箭技,由不同修为的修炼者使出来也大有不同。
萧玉所展示的箭技就是《三元箭技》,不过,能将《三元箭技》施展到如此程度的,整个天下也没有几个。
“这门箭技叫《三元箭技》,是我当年初习箭技之时的入门箭技,也是所有箭技的入门之技。修炼之道重在循序渐进,希望你们不要因为《三元箭技》是入门箭技而轻视与它。我以后传你们更深奥的箭技之时,会考验你们对《三元箭技》的理解,若是你们谁对《三元箭技》理解的不够深的话,我就不会传给他更深奥的箭技。”
这些士兵的修为不同、悟性不同,修习《三元箭技》的速度也不相同,萧玉在这些士兵绝不会对《三元箭技》有任何轻视之心的情况下说这些话,是想提前告诉他们,他以后会根据他们的修为进展而选择传授给他们更高深的箭技。
听到这话,众士兵不由自主的将目光转到了张宝年、张佑年、连小诚、林毅、马圆方等人的身上。
张宝年与张佑年是这些士兵中修为最高的两个人,而连小诚、林毅、马圆方却是这些士兵中进步最快的三个人。
“将军,习成《三元箭技》需要多长时间?”
问话的不是张宝年五人,而是当初跟萧玉上羊山剿灭山贼的一个麻溪城士兵。
“这门《三元箭技》共分为入门、熟练、圆满三个境界,一般来说,天资高的可以在三个月的时间内就可以将《三元箭技》修炼到圆满境界,而天资一般的在三个月之内也应该都能修炼到入门的境界。若是你们中有谁最先将《三元箭技》修炼到圆满境界的话,我不但会传给他更深奥的箭技,而且还会任命他为血虎卫的统领。”
见到众士兵脸上都露出的兴奋的神色,萧玉接着沉声道:“这门《三元箭技》虽然只是入门的箭技,可若是你们不用心修炼的话,三个月之后,甚至可能连入门境界也无法达到。”
说完这话,萧玉就开始给众士兵讲解《三元箭技》的修炼方法。
当初萧玉初习《三元箭技》,首先修炼的是《三元箭技》里面的练气法门与里面以长弓做兵器的武技。
这些士兵对箭技的了解远远比不上当初与萧玉一起在射日山庄习练箭技的那些少年,故而,萧玉在教他们修炼以长弓当兵器的武技的同时,还教他们射箭的各种基本的技巧。
在萧玉专心教众士兵修炼《三元箭技》的时候,夏禹就隐藏在军营旁边的一颗大树上看着萧玉他们。
盯着专心教众士兵修炼《三元箭技》的萧玉看了片刻,夏禹不由自主的想起了他的儿子夏云照。
“若是云照没有死于当年那场惨祸的话,他即使天资比不上主上,我也有办法让他在二十出头的年纪达到长生境。”
想到夏云照,夏禹看着萧玉的目光变的柔和了许多。
若是萧玉只是个一般人的话,夏禹可能在他在萧玉身上看到夏云照的影子的时候,就想着要收他的义子。
可是,萧玉不是一般人,夏禹没自信做萧玉的义父。
轻叹了一口气,夏禹压下心中出现的各种复杂念头,接着以平静的目光看着演武场的萧玉等人。
眨眼间,十天的时间过去了。
十天过后,张宝年、张佑年、连小诚、林毅、马圆方等五人都将《三元箭技》修炼到了入门境界。
在张宝年五人之中,最让萧玉刮目相看的就是之前一直表现的平平无奇的马圆方。
若是让萧玉说这五人中的哪一个会成为长生境的高手的话,他首先想到的人一定是马圆方。
马圆方是那一种极容易被忽略的天才,也是那一种不懂得去表现自己的天资的人,若是没有机缘的,他临死之时可能还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兵。
遇到萧玉是马圆方的机缘,而遇到马圆方也可以是说是萧玉的机缘。
萧玉将一千人分为五队,分别教给张宝年他们五个来统领,也算是之前他做过的承诺。
眨眼间,时间又过了六天。
这一天晚上,萧玉正在跟唐元松、唐青芸、林北文吃饭,一个光头大汉在一个将军府家兵的引领下来到了门前。
这个光头大汉,正是萧玉当初救的武天潇。
武天潇被人称为玉面判官,自然是一个面貌英俊的男子,可是,不管是当初武天潇从关家镇离开之时,还是现在,萧玉怎么看,也看不出武天潇有任何英俊可言。
光头却没有戒疤,显然,武天潇不是做了和尚,而只是单纯的将一头稀落的白发挂掉了而已。
不等武天潇开口说话,萧玉就起身道:“武兄,请进来做!”
“多谢!”
武天潇回了萧玉一句,对着林北文点点头,就在林北文身边的椅子上坐了下来。
坐下之后,武天潇接过林北文递过来的酒杯,起身对萧玉说道:“武某再次来到将军面前,是希望将军能够收留。”
“武兄客气了!武兄肯来萧某这里,萧玉求之不得。”
“属下拜见主上!”
对着萧玉躬身行了一礼,武天潇就端起酒杯饮了一下。
萧玉对着武天潇拱手还了一礼,也饮尽了杯中之酒。
当年武天潇被称为玉面判官,在云山郡武林有莫大的名气,是个擅与人交流的人;而现在的武天潇却一点也没有当年的风采了,若是没有人问话,他就静静的坐在椅子上,不发一言。
萧玉虽然对武天潇与林玉堂的事情很好奇,也很像知道武天潇被他救下后去了那里,可是,武天潇不说,他却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