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天下圣道 >

第489部分

天下圣道-第489部分

小说: 天下圣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燕城游荡了三天时间,萧玉一脸失望的离开了燕城。
随意往东而行,不管是小村落,还是大的府城,萧玉都会滞留一段时间。
在给药王令寻找继承人的过程中,萧玉也在用心钻研医道,以备以后收徒弟之用。
三个半月之后,萧玉来到了天云郡白头城。
白头城比燕城差不多大,繁华程度也差不多,城内的气象也差不多。城内有富贵的可以以银做铁之人,也有穷困的需要以草做食之人。
富贵之人不一定都是为富不仁,穷困之人也不一定都是值得怜悯。
不过,萧玉想找为药王令找一个无牵无挂的传人,加之张宝年兄弟让他对富家子弟生了不小的恶感,每次到城镇中,他首先选择去的地方都是贫民所居住的地方。
正午时分,正是一天最热的时候。
听着有些烦躁的蝉鸣声,萧玉缓步来到了一条破败的小巷子中。
小巷子尽头一颗枝叶极茂的大树,大树下站着十几个穿着褂子的百姓在闲聊,有年轻的,也有几个老人。
见到萧玉向他们走来,那些百姓都偏头看向了萧玉。
“不知那位乡亲的家离这近些,老朽想讨碗水喝。”
“乡亲?你应该是从西边来的吧!这里可没你的乡亲。”
一个三十多岁皮肤黝黑的汉子笑着接了萧玉一句,走到萧玉身边,上下将萧玉打量了一番,笑道:“你到我家去吧!”
“多谢!”
那汉子对着萧玉笑了笑,就往他刚才所指的那座院子走去。
两人刚走了没几步,之前与那汉子在一起说话的老人突然在喊道:“黑子,你让他到你家喝水,是不是想让他帮你治你打鼾的毛病啊?我劝你别治,你媳妇已经习惯了你的打鼾声,你突然不再打鼾了,小心她半夜把你踢下床。”
“若是我真的被踢下床的话,我就到你家鸡窝前学黄鼠狼叫,看你怎么睡。”
那汉子回了一句,树下的人就开始取笑那老人胆小,说那老人连老鼠放个屁也要到他的鸡窝去看看。
“这些百姓心中会羡慕富贵之家的奢华生活,他们却在享受着很多富贵之人所享受不到的一份悠闲。”
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萧玉跟着那汉子进了他的院子。
在那汉子家里喝了点水,萧玉悄然化去那汉子胸口的一点淤血,便继续在这片贫民居住的地方查探了起来。
快要走出这片贫民聚集地的时候,萧玉怀中的药王令上突然出现了一丝灵力波动。
萧玉心里一喜,抬头看向了不远处的一颗大树。
那颗大树是桑树,桑树边缘还有一些红黑色的桑葚。
大树之上有三个十一二岁模样的男孩,大树下面站着两个七八岁小男孩和一个六七岁模样的小女孩。
三个大一点的小孩在树上摘桑葚,三个小一点的小孩则在树下等树上掉桑葚。
六个小孩之中,有两个是五行偏木的体质。
萧玉四下走动了一下,便发现两个五行偏木体质的男孩竟然都能引起药王令产生反应。
“要么找不到,要么一次就找到两个,这世间的事情还真是奇妙的紧。”
想了想,萧玉站在桑树不远处观察起了那两个能引起药王令产生反应的小孩。
过了不到一刻钟,三个在树上的小孩先后下了树。
六个小孩聚在一起分了分他们手上的桑葚,一个个子不高的小孩走到了萧玉身边。
走到萧玉身边,那小孩将手上不多的桑葚分出一部分送到了萧玉面前。
“给你!”
萧玉一边从那小孩手上接过桑葚,一边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那小孩还没回话,不远处的另一个小孩就对喊道:“豆子,快走啦!”
“来了!”
叫豆子的小孩应了一声,看了萧玉一眼,便跑回到了喊他的那个小孩身边。
萧玉见喊豆子回去的那个小孩看自己的眼中带着一点谨慎,他也就没有立刻去跟那六个小孩。
待那六个小孩走的远了,萧玉这才隐去身形跟了上去。
不一会,跟了一会,萧玉见到,那两个五行偏木体质的小孩带着那个小女孩来到了之前他讨水喝时进过的那个院子。
“这么巧!”
往回到大树下乘凉的那个皮肤黝黑的大汉看了一眼,萧玉就站在原地静等了起来。
待到太阳不再那么毒辣的时候,那些在大树下乘凉的百姓陆续离开。
在那个皮肤黝黑的大汉进了院子之后,萧玉骤然现出身形,对着那大汉喊道:“兄台!”
那大汉转身闻言转身一看,见喊他的人是萧玉,微微愣了一下,又上下将萧玉打量了一番,笑道:“老丈请进!”
“多谢!”
两人进去之后,在那大汉关上房门的时候,之前进入院子的那三个小孩看到了萧玉。
“是你!”
三个小孩齐声惊呼一声,看向萧玉的目光之中都带着警惕与害怕。




第五章  比武招亲,故人
“你们认识他?”
那大汉看了三个小孩一看,再看萧玉之时,脸上也露出了一丝谨慎、一点害怕。
大部分普通百姓都怕惹事,这大汉长的挺结实,却也是个怕事之人。
萧玉对着那三个小孩微微一笑,将手掌往他们面前一身,手心青光一闪,刚才那个豆子的小孩给他的那些桑葚都出现在了他的手上。
三个小孩与那大汉齐齐揉了揉眼睛,脸上都布满了震惊之色。
“神仙?”
凡俗百姓大都期盼自己有一日能见到神仙,可是,当真的有他们认为的神仙中人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时候,他们心中有震惊、有害怕,却几乎不会有惊喜。
“老朽不是什么神仙,只是一个行医之人而已。”
萧玉一边说着话,一边往那大汉身上打了一道青光。
那大汉感觉到身上突然有了用不尽的气力,愣了一会,整了整衣衫,弯身对萧玉施了看起来有些别扭的大礼。
“黄黑子拜见先生!”
也不知道是感觉到自己的动作太别扭,还是感觉到自己的名字不雅,那大汉黝黑的脸上明显出现了一抹晕红。
萧玉微微一笑,以真元将黄黑子托起,笑道:“老朽冒昧打扰,并无恶意,只是见这两个孩子心性善良,适合学医,所以就跟着他们来到了贵府。”
“他们适合学医?”
黄黑子回头看了三个小孩一眼,脸上刚刚出现的兴奋之色立刻被犹豫所取代了。
萧玉一直认为,孩子的性子与父母的性子有很大的关系,若是黄黑子轻易就答应了他的话,他会觉得黄黑子这人将亲情看的太贱,他的孩子的心性也不会好,即使觉得可惜,他也不会再要那两个小孩做药王山的传人。
现在见黄黑子一脸的犹豫之色,萧玉心中一定,微微一笑,回道:“老朽给你们三天时间考虑,三天之后,老朽再来找你们。”
说完这话,萧玉不等黄黑子回话,便从院中消失了。
三天时间,眨眼而过。
这天黄昏,黄黑子正沉着脸在正厅中来回走动的时候,萧玉出现在了正厅门口。
黄黑子见到萧玉,微微犹豫了一下,就大步走到了萧玉身前。
“先生请进!”
“多谢!”
走进正厅,萧玉往卧房位置看了一眼,在黄黑子用袖子扫过的一个凳子上坐了下来。
“你也坐吧!”
“谢谢!”
黄黑子欠着身子在萧玉身边坐下,低着头,犹豫了一下,开口问道:“不知先生故居在何处?”
“平阳郡燕城!”
“燕城?那里距离白头城可不近啊!”
萧玉笑道:“是不近,有一千八百多里,老朽走了三个月才来到白头城。”
“一千八百里!”
黄黑子愣了一下,想了想,又问道:“先生不是懂得飞天遁地之术吗?怎么每天才走二十里的路?”
“老朽又不知道在那个地方会找到合适的传人,当然需要一个地方接一个地方慢慢寻找了。”
“先生找了那么多地方就没找到一个适合学医的吗?”
萧玉想了想,回道:“你听说过阴阳眼吗?”
黄黑子想了想,摇摇头,回道:“有些人天生就能看见鬼物,这种人的眼睛就叫做阴阳眼。”
“鬼瞳?”
“对,就是鬼瞳。”
黄黑子刚想问什么,就听萧玉接着说道:“天下间有鬼瞳的人其实不少,可是,当你想去找一个的时候,却并不容易。”
见到黄黑子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萧玉又笑道:“你有什么想说的尽管说,老朽洗耳恭听。”
黄黑子想了想,看着萧玉问道:“先生一定要将他们带走才能传他们医术吗?”
“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真正想在医道上有所建树,则必定要四处游历。”
微微停顿了片刻,在黄黑子脸上出现失望神色的时候,萧玉接着说道:“不过,在初学医术的三个月内,他们倒也不用随老朽四处奔走。”
黄黑子闻言,又犹豫了一会,起身对萧玉行了一礼,走到卧室,将两个孩子拉出来,拉到了萧玉跟前。
“跪下!”
两个小孩一脸紧张的对萧玉跪下,接着又在黄黑子的吩咐下磕了三个头。
黄黑子肯让两个小孩给萧玉跪下磕头,这说明他已经相信了萧玉,不过,为了让黄黑子放心将两个小孩交给自己,萧玉在将两个小孩扶起来之后,从须弥珠中拿出了两个晶莹剔透的玉坠送给他们做见面礼。
萧玉看起来落魄至极,比要饭的好不了多少,黄黑子若不是见萧玉使出过他认为飞天遁地的本事,也不会让他的两个孩子跟萧玉学医,现在见到萧玉拿出了两个明显价值不菲的玉坠,黄黑子心中仅有的一点担心也消失不见了。
既然萧玉不是表面上看起来的这么落魄,那么两个孩子跟着他就不会受苦。
两个小孩,一个叫黄豆子,是黄黑子的亲生儿子;另一个叫丁原,却是黄黑子的一个朋友的儿子。
在丁原刚开始记事的时候,他的父母死在了经商的路上,之后,黄黑子收他做义子,他就成了黄豆子的哥哥。
药王山一脉不属道家,门下弟子也没有道号,不过,萧玉还是给他们分别取了黄柏都、丁柏原这两个新名字作为他们入门之后的名字。
萧玉在黄黑子家里呆了半个月,教三个小孩识了些简单的字,然后在距离这片贫民区不远的地方买了一个院子,带着黄柏都、丁柏原住到那个院子里,一边给他们讲一些简单的医道,一边教他们修炼《五禽戏》。
黄柏都与丁柏原不像萧玉年少时那般老成,在萧玉教他们识字、练功的时候,他们却也像当年的萧玉一般十分的用功。
眨眼间,两个半月过去了。
黄柏都、丁柏原的资质比萧玉当年初入修炼之途时的资质要好的多,萧玉对修炼之道的认识又比萧元丰深的多,他们兄弟两人只花了两个半月的时间就都修炼到了养身蓄力巅峰。
萧玉打算先带他们兄弟游历一番,然后再让他们兄弟突破,于是就告别黄黑子夫妻与那个名叫黄芽儿的小女孩,离开了白头城。
出了白头城,萧玉继续东行,路上一边给黄、丁两人讲解医道,一边将当年萧元丰给他讲的那些做人处事的道理教给他们。
往东行了一个半月,萧玉在浙州郡中部一座小镇上停了几天,让黄、丁两人突破聚元通脉阶段,然后各自传给他们一套棍法,就带他们接着往东走去。
到了福海郡边缘,萧玉三人折向南走,在行医的同时,还要上山采药,走走停停,行了七个多月,才进入瀛州郡。
这一天,三人来到了一座名叫黄云城的县城。
刚入城,萧玉就对黄柏都、丁柏原笑道:“城北的黄云山是瀛洲最出名的采药之地之一,今天咱们在城中四处走走,明天上黄云山采药。”
“是,师父!”
萧玉三人一边说着话,一边往前走,走了没一会,他们同时停下说话,一起看向了这条街与另一条街的交叉口。
交叉口有一群人经过,明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