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节妇-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婆婆,现在是战乱时期,物质紧缺得厉害,我看就算了吧!伯母,会理解的。”张雪莹善解人意地说。
“唉,就是太委屈你了。你跟亲家母说一声,请她原谅我们高家的失礼之处!”平氏低声说道,掏出帕子拭了拭眼角。
其实她心里是真的郁闷与尴尬,只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第二天一大早,张雪莹便早早睁开了眼睛,心情急切而欣喜。只不过两日不见伯母,却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了。
她特地找出一身颜色还算清新地碧绿色质地镶白狐狸毛边的冬裙穿在了身上,感觉今天窗外有些白蒙蒙的,她推窗一看,原来又下雪了。
她依例先到了平氏房里服侍平氏起床梳洗,然后来到厨房,由于柴不多了,便炒了一颗切碎的白菜再将锅盛水烧开,拿出半斗白面加了少许水在里面,手不停的搅动着,直到白面成了一颗颗细小无比的疙瘩。
然后揭开锅盖,就着翻滚的开水,一边慢慢抖动着盛面疙瘩的碗往锅里倒着,一边用勺子不停的搅动着。
一会儿,本来稀如清水的锅里慢慢变得粘稠起来,她又将一早准备好的姜丝与葱花洒了下去,再放上盐。
将饭盛在托盘里后,端着托盘来到了大厅。
“婆婆,做了一些面疙瘩汤,吃着暖和。”她一边说一边摆饭。
平氏点了点头,捂住嘴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
“娘,您可是受凉了?”一旁裹得像粽子一般的高盈急忙关切地问道。
“唉,没有,就是鼻子痒。”平氏摆了摆手“用饭吧!”
张雪莹这才发现,平氏外衣仍是一件普通的夹袄,看上去,并不厚实。
高家没有烧碳取暖,平日也没见她捧手炉,就连过冬的厚棉衣或是皮裘都没有吗?高家难道真的已落魄至此?!
再看看高盈,里三件外三件地穿着,却全是稍厚一点的夹衣,缩着脖子,吸着鼻涕,完全不顾雅观了,脚还不时的跺跺。
张雪莹没有说话,只默默地用着早饭。
饭还没用完,便听到院门被人叩响了,随后传来一个兴奋的声音“小姐您在吗?夫人叫我来接您回门了。”张雪莹不禁宛尔,是喜鹊小丫头。
“盈儿哪,去开门,问喜鹊用饭没有!”平氏倒没有显出不快。
不一会儿外面便响起了匆忙地脚步声,随着门帘一掀,喜鹊走了进来。
小丫头的脸被外面的雪风冻得红扑扑的,露着激动的笑意,走进来后首先关切地看了一下张雪莹,然后才向平氏母女请安。
喜鹊穿着一身梅红棉裙,外面还罩着一件簇新的兔毛镶边棉斗蓬,脚上套着一双厚厚的棉鞋。
高盈悄悄打量了一下喜鹊,双脚不由并了并,然后低下头去,眼里滑过一丝晦涩与难过:就连张家的小丫头都比自己这个高家嫡小姐穿得好,自己的脚已经冻了几个大包,一到晚上便痒得钻心。
平氏显然也注意到了,不由忧郁地长叹一声。喜鹊这次聪明地闭着嘴,低着头,规规矩矩地在一旁等着张雪莹,张雪莹三五两下用完饭,便向平氏告辞“婆婆,我回门了,会在午时赶回来做饭的。”
PS:主银,看着还好不,求**啊!
第一百零五章高家真正的底
更新时间2014…10…7 20:00:55 字数:2372
平氏摆了摆手,露着一个慈祥地笑“不用那么着急,家里又没事等着你做。多陪陪你伯母吧!你在她膝下那么多年,冷不丁不在了,她肯定念你得紧,就是用过晚饭回来也不打紧的。”
“哎,谢婆婆。”张雪莹也不客气,高兴地答应了一声。
“嗯,去吧,下雪路滑,叫赶车的小心点。”平氏又周到而关心地说。
张雪莹仍是高兴而柔顺地应了。
出了高家大门,便看见老王头顶着雪花在马车上笑眯眯地等着,一见张雪莹便眼含老泪地问道“小主子,还好不?习惯吗?老钳婆没为难您吧?可怜哟,都瘦了一圈了。”说着拭了把老泪,难过的摇了摇头。
张雪莹不由一笑“你这眼还真是老眼昏花地厉害,两天就能让我瘦一圈?走吧,不冷啊!”说着,伸出手,由一旁吃吃笑个不停的喜鹊扶上了马车。
“小姐,老王头真没老眼昏花也,我瞧着您是真的瘦了!”一上车,喜鹊就用她的火眼金睛对着张雪莹扫描个不停,然后一本正经地说。
“您看您用的是什么早饭呀?不过,张妈妈早早为您包了您最爱吃的小笼包,是鲜肉馅的哟,还有咸蛋、还烙了鸡蛋饼,早早煨了一锅鸡汤等着您回去享用呢!”喜鹊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
张雪莹只一味地笑着,眼眶有些湿润:伯母昨晚一定是辗转难眠吧,一定是早早地就在等着自己回去!唉,回家的感觉真好!
刚到张家大门,便看见张妈妈扶着梅氏冒着风雪等在院门口,一见她下车,梅氏便眼泪汪汪的迎了上来,一边把手里的暖炉塞到她手里,一边打量着她,轻声埋怨道“你这傻孩子,这么冷的天怎么只穿棉衣不披皮裘呢?快进来暖和暖和,张妈妈,赶紧到厨房熬碗红糖姜汤端来。”她觉得,尽管只有两日不见,她心尖尖上的莹儿已蜕去了那层稚嫩,多了一份柔顺与成熟。
“是,夫人。”张妈妈大声应了一声,扭着胖胖的身子进了厨房。
“伯母不冷呢,我这件棉衣多厚啊,又是新棉花。”张雪莹亲热的挽着梅氏的手一边往里屋走,一边笑嘻嘻地说。
“说傻话骗人不是?虽比上北方滴水成冰的冷,却也是阴冷异常的,寒风专往脖子里钻呢!”梅氏不满地抱怨着,一边加快了脚步,好似在外面多呆一秒,她就会冻病一般。
一进大厅,便迎面扑来一股暖意,大厅里放了四个火盆,里面上好的银丝碳烧得红红的。
“来,坐下,挨着火盆。早饭用得什么呀?我可还给你准备了。”梅氏说。
“我用过了,不饿。”张雪莹听话地紧挨着火盆坐下。
“夫人,小姐早上用了一碗面疙瘩糊糊汤。”喜鹊在一旁嘟着嘴告状。
“高家如此欺负你?”梅氏一听大怒。
“唉,伯母您别生气嘛。婆婆与小姑子也是用得一样的早饭,再说了,我亲自做的,味道还不错哟,喝下去全身都温暖呢!”张雪莹笑着说,好似在邀功一般。
梅氏一听,怒气虽消了,却越发难过了“我可怜的孩子,这都是造得什么孽呀?”掏出帕子捂着眼睛哭了起来。
“伯母,我不苦,您别难过。比起有些吃树皮、糠麸的人家,高家的日子并不算难过。只是婆婆节俭惯了而已,再说您都给了我那么多粮食了,我怎么也不会让自己挨饿的。”张雪莹急忙劝道。
梅氏摇了摇头,越发抽噎得厉害了,语不成声地说“你自小娇养惯了,如今却要洗手作羹汤!这么冷的天,这么凉的水……”。
“没关系的,作人家媳妇自是与在家不一样,再说有高盈帮我呢!”张雪莹拍了拍她的背。
“小姐,姜汤来了,快喝下祛祛寒。”张妈妈端着一碗热气腾腾地姜汤走了进来。
“好的,张妈妈,放那儿吧。”张雪莹笑道,又顿了一顿,对梅氏说“伯母,我瞧着婆婆跟高盈居然连一件厚棉袄都没有!难道高家就真的落魄到如此地步吗?我想,让张妈妈去打听一下。”
梅氏皱了皱眉“那老婆子是不是在你面前故意装穷,想贪你的东西呀?好吧,张妈妈去打听清楚一些。如果她们真没有,你却棉衣皮裘的,也少不了被邻里戳脊梁骨。”
张妈妈会意地点点头“好嘞,老奴马上就去。”说着转身向门外走去。
“慢着张妈妈,叫张贵送几担柴过去”张雪莹看着梅氏尴尬地解释道“家里没柴了,婆婆说送柴的人没来。要、要我们到树林捡树枝去。”她有些无语,自己怎么成了电视上演的回娘家刮油、哭穷的败家女了啊,混得可真不好。
梅氏倒不在意,挥了挥手“叫张贵去多买些,送到高家厨房,劈好,码好。告诉亲家夫人,以后家里有什么粗重活,尽管前来支会一声。”
张妈妈恭敬地应了,转过身却瘪了瘪嘴:这高家夫人的作派怎么像那贪心的乡俚妇人一般?
张妈妈前去办事了,梅氏押着张雪莹又用了不少自己精心准备的食物,二人才说起话来。
虽只两日未见,梅氏却是有一肚子的话要问、要交待。
“莹儿哪,不要太老实,性子也不要太过绵软。不要一味听从你婆婆那些无理的要求,不可愚孝,别怕,一切有伯母在呢!她压不了你。”梅氏自是给张雪莹撑腰,直害怕她被高氏母女欺负了去。
张雪莹则笑着听着,柔顺地点头。
不一会儿便到了午时左右,张妈妈也回来复命了。
“夫人、小姐,老奴打听了高家的邻居,终于打听清楚了。”张妈妈水也顾不上喝,一进来便急急地说道,一边狠狠拍了一下大腿。
“唉,咱家小姐可真真不该到高家呀!唉!高家的左邻右舍说,高家还在高家老爷在世时,就一日不似一日了。这几年不过苦撑而已,前几年还好,一是没遇上战乱,二是没遇到天灾。每年的租子与钱粮倒还够维持她们一家比较体面的日子。但自从战事起,粮食越发金贵,高家这几年便入不敷出了,平时也仅够她们糊嘴的。再加上高家夫人好面子,族人又多,红白喜事自然也不少,便将家里值钱的东西陆陆续续地当了、变卖了。剩下的便是当不掉、卖不掉的了。只有一个空壳子而已,棉衣?哼!与她挨着的曾家夫人说,两年没见高盈置办过新衣服了。那棉衣折了洗,洗了改,棉花当然越来越薄,越来越稀,怎么可能御寒呢?早几年倒看到过高家母女穿过皮裘,这几年,哼,别说狐狸毛了,兔毛都没见着一根。”张妈妈一口气说到这里,停了下来。
PS:哦,票票、收藏来吧!偶深情的呼唤着。
第一百零六章一家人
更新时间2014…10…8 19:09:16 字数:2130
“唉,我的好小姐,您可真真命苦啊,这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哟?这一家老小,可都就要靠您养活了。还有高夫人百年、二少爷进学娶妻、高小姐的嫁妆,她们、她们简直就是吸血鬼呀!”张妈妈又是伤心,又是忧虑,又狠狠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
张雪莹的疑心消了,心里却是沉了又沉:自己本以为是一个小康之家,吃穿不愁,却不想是一个家徒四壁的。
自己才十五岁,就算不贪心也起码还要活个四十年,她们把自己的嫁妆用了,自己以后可怎么办呢?
伯母?这个一心为自己打算、疼爱自己的人那时已作古,自己在这个封建的、女子没有任何地位的时代还能依附谁呢?
坐吃山空,然后听天由命?不,不行,坐视不管,也不行?分家?各自打扫门前雪,不管她们瓦上霜,更不可能?自己该怎么办?一时茫然起来。
梅氏见她发愣,脸上也没了笑容,不由心疼地拍了拍她的手“别急,有伯母呢?不会让你为难的。她们不就三张嘴,几身衣裳吗?张家给得起,别着急,别难过啊!伯母在呢!”她说着,叹着气将张雪莹搂到自己温暖的怀里,像哄一个小孩子一般。
张雪莹信赖的将脸庞放在她宽厚温热的手里摩挲着,勉强一笑“嗯,我知道,我不急。”
到了申时,梅氏便早早叫张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