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大胤仙朝 >

第223部分

大胤仙朝-第223部分

小说: 大胤仙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六岁之前是做什么的”沈珞瑛低声道。
  陈九一叹:“不记得了”。
  陈九醒来之后占据这个身体,这个身体以前的记忆似乎被某种力量抹去了,陈九现在已经修成神通,依旧无法回忆往日记忆。
  “不记得了?”沈珞瑛似乎有些疑惑,到了他们这等境界,别说是几年前,就是刚下生的记忆也能记起。
  “嗯”陈九点点头。
  “那你这身本事怎么来的?”。
  “这是我无意间拜师得来的,我要感谢大当家,他是个好人,来到这个世界对我最好的人”陈九露出一丝笑容,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就算是与沈珞瑛再亲密,也不会傻的将自己秘密说出来,就像是那些个无上禁忌可以打破时空,可以逆转时空,一旦被他们知道自己秘密,似乎有点不安全啊。
  “为什么不拜入修行大派”沈珞瑛有些疑惑。
  “你认为我能找到那些个大派的踪迹吗?”陈九反问道。
  沈珞瑛一听一怔,那些个无上大教隐藏在洞天深处,或者潜伏在无尽虚空,没有门路连朝廷都找不到他们,更何况是陈九这个孤家寡人。
  陈九看着沈珞瑛,满脸羡慕:“真羡慕你这种天之骄子,生下来就有长辈洗髓伐毛,更有无数灵药供以修炼,功法随便选,岂是我这种野路子能够比拟的”。
  沈珞瑛闻言看向天空,没有说话,因为这是事实。
  过了一会,太阳升起,沈珞瑛才道:“这个世界是强者为尊,我就算是大家族子弟又能怎么样,修为还不如你这个野路子呢”。
  “我自然要做好我的事情,我要为我的后辈创建最好的生存环境,我要给他们最好资源,不逊色于大家子弟”。
  说着,陈九站起身趁着太阳初升的那一刻,大口猛地一吸,天空紫气东来,无尽浩然紫气被其吞入空中,腹部一阵急剧收缩,胸口背部骨骼咔咔作响,面部晶莹如玉,闪烁着莹莹紫气。
  “好厉害的功法,这一口紫气是别人的百倍,千倍”沈珞瑛夸赞道。
  过了一会,陈九面部紫气消散,眼中点点火苗闪现:“你们那些个家族的镇族神功不见得比我这功法弱,只是你们没有练到家而已”。
  “要不要吃饭,不吃饭的话咱们就上路吧,这里距离上京还有一段距离,到一点到上京早一些感应上京的龙气,适应一下,不然到时候被压制的太厉害,一身实力无法发挥,一旦遭遇惊变任人宰割那就遭了”。
  “哈哈,上京没有你想的那么可怕,毕竟那里是天子脚下,再说了不是还有我罩着你嘛,有我在谁敢打你注意”。
  陈九没有说话,他只相信靠自己,靠山山会倒,靠水水会干涸,唯有靠自己方才能顶天立地。(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三章 遥望上京,龙气遮天

  上京,乃是天子坐镇之地,人道龙气起源之地,乃是人道中心,气运之源头。
  一番忙碌,陈九月沈珞瑛来到上京地界之时已经是七月,过了百花盛开的六月。
  此时整个上京开满了白玉花。
  震撼,陈九看到上京城的第一眼就被震撼住了。
  这就是人道,虽然没有天道的伟略,但是却定能翻天覆地。
  天发杀机,星辰移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翻地覆,天地人三才人居其中,顶天立地。
  看着那充满历史沧桑的城墙,陈九脑海中想起了前世一篇著名的文章:“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不知乎 一作:不知其)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有不得见者 一作:有不见者)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以前老师上课之时曾经读过过秦论,现在亲自见到这人道起源之城,陈九脑海中一片空白,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形容其恒古庄严,或许只有秦皇汉武那等傲世天骄建立成型的阿房宫方才能与之媲美,只可惜那唯美壮观的阿房宫被楚人项羽一把火烧了三个月,每当想到这里,陈九都会咬牙切齿的道:“项羽该杀”。
  你想要知道阿房宫有多大,只要想一想尚未建成的阿房宫大火足足烧了三个月就知道有多大,那要是建成的又要烧多久?。
  都说始皇帝残暴,可是我却不认为这个观点是对的,首先你要想想古代地域划分,齐楚燕赵韩魏,六国被灭国之后百姓焉能不怨恨,亡国奴谁能忍受?。
  可是秦国就那么大,如何能够完全控制得了六国,一旦暴起岂有秦国生路,在那个没有飞机大炮,没有核威慑的年代,秦皇如何才能考虑让后代子孙守住偌大基业?。
  不管是长城也好,阿房宫也好,都是为了万世之基也。
  建立长城可以抗拒外敌,而建立阿房宫可以消耗六国实力,将六国最后一点底子给榨干,没有了财力,人都死得差不多的六国就是没有了抓牙的老虎,如何能够与秦国为敌。
  可惜了,始皇乃是不世人杰,都说秦皇汉武,可是我并不认为汉武帝能够与始皇比拟。
  你想想始皇帝是什么出身?,汉武帝又是什么样的条件?。
  始皇雄才伟略,可惜敌不过天时,阿房宫尚未建完就逝去了,可怜秦国无上霸业成为历史。
  老天要是给始皇时间,让他建成真正的阿房宫,不说千世基业,几百年基业总是有的,六国也要经过几百年才能恢复底蕴,可是你又焉能不知道在这百年之中秦国未尝不能再次出现另一位始皇帝。
  看着城墙,往来无数的商旅,一个个衣着华贵,红尘之气沸反盈天。
  陈九双目闪过一丝丝神芒,在这人道建立之地上空,一条不知道有多长隐藏在无尽时空中的紫金色巨龙横跨恒古,隐藏在无尽虚空。
  “怎么样,震撼吧”沈珞瑛站在陈九身边,远远的看着远处巨大城墙,不知道经过了多少年的风雨,只剩下满目沧桑。
  陈九此时方才缓缓出了一口气:“真是辉煌,禹州与这上京相比就是乡下村庄”。
  “上京乃是我人道起源之地,自古以来人道不衰,兴盛致厮,这里人龙混杂,有妖兽,有灵兽化形的大妖,妖王,各族之人都能在这里找到踪迹”。
  陈九闻言目漏奇光:“这还真是不可思议,人族乃是百族之敌,在这里居然能够和平相处,真是,,,”。
  “我人道想要兴盛,非得要有海纳百川之心胸,在王朝境内只要有朝廷颁布正式路引的外族,任何人都不得随意捕杀,毕竟外族有很多东西都是我人道不具备的,正需要扩大贸易使我人族兴盛”。
  说到这里,沈珞瑛顿了顿:“我小时候一直生活在上京中,直到前些日子我走出上京才看到上京之广大,一直以来都是身在其中不知其貌”。
  整个上京上空布满了浓郁龙气,看起来颇为雄伟。
  看着天空中的龙气,沈珞瑛露出一丝敬畏:“这上京乃是人皇领地,在这里没有人是他的对手,就算是真正的禁忌来到上京,也只有被镇压一途”。
  “上京受人道香火,无数百姓念头寄托之地,具有改换乾坤之力,都说人族先天弱小,但殊不知人发杀机天翻地覆,人虽然没有抓牙之力,筋骨之强,但却有最强大的大脑,最具有创造力”。
  先辈在上古吹毛饮血,受到诸天万族屠戮,圈养,后来有先辈大能仰观天地之大,俯察种类之全,无意间捕捉到那一丝丝命运轨迹,掌握了天地变幻之规律,吞吐日月,方才有修行之法诞生。
  陈九看着深邃的龙气,感觉到哪里传来了阵阵熟悉的波动:“就是因为我人族为了反抗诸天百族的圈养,方才大开杀戮,我人族最聪慧,有了修行之法后盖世天骄,不世人杰纷纷诞生,开始了一场打破乾坤的一战,最后百族被驱逐,我人族独占天地中心,享受天地眷顾,得天道大气运,人道再某一方面就是天道”。
  陈九在上京门口谈论之时,上京此时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上京皇城常年都笼罩在龙气之中,皇宫一个偏僻角落,一个雅致的小楼内此时翻了天地。
  一个晶莹剔透的水晶球散发和耀眼的紫色,紫色光芒浓郁的化不开,令人睁不开眼。
  一个中年文士手拿折扇面露惊恐之色:“怎么又出现一位直系血脉,当今人皇正是春秋鼎盛之时,坐下有二十八子俱都尚未封王坐镇京师,难不成是那些个余孽又回来了,这可是大事,不小心就能颠覆朝纲,我要去禀告陛下”。
  这中年文士说完之后急匆匆向着皇帝寝宫行去,出门的时候不小心一个踉跄,差点摔倒在地,可见这件事对他冲击之大。
  拿着令牌一路畅行无来到皇宫,正好马瑞此时走出大门,正碰到急匆匆的文士。
  “袁大人这么急匆匆的进宫可是有什么要事?”。(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四章 上京动,风云起,祭祀传

  “马总管,您来着正好,我正要面圣,还请代为通传”文士对着马瑞行了一礼。
  马瑞见其行踪匆匆,定然不是小事,不敢怠慢:“大人在此稍待片刻,咱家进去禀告”。
  “陛下,钦天监袁天罡求见”。
  “传”大周人皇端坐在龙椅上。
  “臣钦天监袁天罡叩见陛下”见到人皇端坐,袁天罡推金山倒玉柱拜下。
  “平身吧”。
  “谢陛下,臣有事要告知陛下”。
  陈寰点点头,示意袁天罡讲出来。
  “今日臣发现监天仪突然间散发出浓郁紫色,怕是皇室嫡亲血脉上京,臣不敢怠慢特来告知陛下”。
  人皇闻言双目中一道紫光闪过,衣袍微微鼓荡,过了一会陈寰道:“又一位嫡亲血脉出现了吗?”。
  摆摆手,示意袁天罡请辞,转过头看着老太监:“知道到该怎办了吧”。
  “奴才知道,定会密切监视着两位嫡亲血脉,不知道这两位嫡亲血脉是哪里来的,居然找不到一点痕迹”。
  人皇不置可否:“去办吧”。
  “轰隆”皇宫大殿们关上,人皇仿佛又想起十五年前那个夜晚,不知道多少皇族被屠戮。
  “朕对不起你们,不过为了我大周江山,只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