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君临大唐 >

第112部分

君临大唐-第112部分

小说: 君临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他朝代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想要篡位的皇族存在,但是很遗憾,他们之中的巨大多数人都失败了,这些失意的英雄们其实是生错了朝代,如果说他们不是出身在其他朝代,而是来到隋朝的话,那么,一段十分光明的历史正在那里等待他们。
记住一个事实,老杨家的人,篡位的概率是百分之一百。老杨家的人,篡位的成功率也是百分之一百。三朝皇帝都是依靠着篡位上台的,所以当杨楝登上皇位的时候,这个年轻人忽然无比的惶恐。
杨楝不知道自己的父亲在杀害爷爷的时候是什么感觉,但是杨楝现在自己却是知道了,这种感觉,很不好受,很受伤,很愧疚,很无奈,很孤单,很寂寞,很无助,很邪恶,很黑暗
杨楝十分讨厌这种感觉,他想要摆脱这种感觉,但是很可惜,他做不到,天地君亲师,虽然这些东西在皇家身上往往十分的平淡,皇族之间一旦杀气人来那就是成百上千的死亡率。
尤其是篡位的时候,为了断绝其他的可能性,先帝的子孙通常情况下都是要做一些处理的,因为先帝的子孙本身就是一种隐患,天知道这些不定时炸弹什么时候会突然爆炸。
身为一个皇帝每天都有大量的事情需要自己去处理,又哪里会有时间去记挂一个不定时炸弹的情况,事物总是在发展变化的,现在也许这些隐患还是十分恭顺,没有任何造反气息的,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呢?
一旦他们觉得这个皇位本来就是应该由他们得到的时候,这个时候怎么办?再一次的上演着篡位的好戏?还是隐忍不发,等待良机?
再者说,就算是他们自己没有造反的打算,其他人呢?这个世界的利益关系总是错综复杂的,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一旦某些人的利益受到了来自高高在上的皇帝的侵犯的时候,这些受伤害得人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还真的说不清楚啊。
不管怎么说,杨楝到目前为止.他都是相当的成功的,他隐秘的杀害自己的父亲的事实虽然也有一些人暗中怀疑,不过苦于没有直接的证据,而且隋炀帝的所作所为也确实不怎么讨人欢喜,况且这个老昏君也已经死去,因此也没有几个人愿意站出来为隋炀帝说话。
政客都是现实的,这个天下权力最大的人是皇帝,现在老皇帝已经死了,剩下的,就是这个新皇帝了,那么,效忠谁这么简单的道理还会不明白吗?和已经死去的隋炀帝相比,现在继位的这个年轻皇帝显然有价值的多。
历史的车轮带着沉重的印记缓缓的滚动着,终于开始翻开那灰暗的一页,隋大业十三年秋,少帝杨楝登基,更年号为永靖,意在平靖四海,天下安宁。以十月为永靖元年,都长安,以萧皇后为大隋皇太后。
第十九卷【裂土称王】 第二章【风云初起】
第十九卷【裂土称王】 第二章【风云初起】
大隋皇朝的第二代皇帝隋炀帝已经死去好些天了,这个天下宁静的局势已经不复存在,现在到处都是割据势力,除了大隋中央控制的一些重要城市之外,这个天下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不下几十个。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每当一个封建的王朝的命运走到尽头之时这个天下总会出现这么一群英勇的人物,他们或许最终无法取得这个天下最终的控制权,但是他们对于封建王朝的作用却是无可替代的。
这群人,就是贫苦劳动人民,他们总是在逆来顺受,只要有一口饭,他们就会顺从中央,绝对不会反抗,但是一旦中央的剥削超过了他们所能够承担的极限,那么,这群人就是这个天下间最危险的一群所在。
纵观历史,从陈胜,吴广第一次揭竿而起,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忽。”之后,中国历史便翻开了最辉煌最危险的一页,每到了封建王朝的末期,当各种苛捐杂税交织在一起,当这些善良贫苦的农民受不了国家严重剥削的时候,一种强大的力量,便自然而然的产生了。
揭竿而起,反抗暴政,这几乎已经成为了一种本能,不需要组织,只要时候到了,只要朝廷逼迫着他们再也没有办法保证自己的正常生活时,他们,就会果敢的举起反抗的大旗,向当时的中央朝廷发起强烈的进攻。
隋炀帝在位的后期这个国家的赋税已经达到了相当骇人的程度,各种名目的账户已经夺得数不胜数,这个时候的大隋子民除了一些极度富裕的地方没有产生暴乱之外,几乎每个州郡这个时候都已经是战火连天,烽火遍地。
在这个纷乱的时代中,不仅仅是农民起义反抗中央,就算是原来隋朝的一些地方势力,这个时候看见大隋皇朝的日子已经一天不如一天,很有长河东流,落日余晖的凄凉感觉。
这个时候当中央朝廷已经不能再有效的控制着这些游离在中央朝廷之外的地方势力之时,有些事情,不可避免的,总是要发生的。不管这些朝廷的封疆大吏最终选择的会是割据一方,争霸天下还是继续依附在中央的保护之下乘机发展自己的实力。
他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一样的,他们都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他们这群拥有着巨大优势的朝廷勋贵能够凭借着这些年子地方上的有效经营在天下逐鹿的这盘大局中占据一块显眼的位置。
纷纷扰扰的天下大势已经在向着乱世的方向前进,历史那浓厚的车轮将要重复着历朝历代的轨迹,从农民战争开始,一步步的将大隋皇朝推向无尽的黑渊,直到为它亲自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结束。
当隋炀帝驾崩的消息通过各种渠道散播到了天下各个地方,当杨楝这个隋王朝最后的篡位者杀害了自己的父亲登基称帝,这个天下终于彻底大乱了,隋炀帝在位的时候,这个天下虽然也是混乱,但是隋炀帝在位十三年,虽然昏聩无能,但是为帝十三年,隋炀帝的皇威犹在。
天下虽乱,但是冥冥之中却是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的,并没有危害到这个国家正常的运转,不管那个时候天下怎么乱,中央朝廷依旧是这个天下最强大最权威最有效最具威信的所在。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杨楝毕竟不是杨广,不管这个年轻人学习自己的父亲篡位学习的如何得像,但是有一点是绝对可以肯定的,这个年轻人在这个天下家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影响力。
而且,说实在的.这个时候也没有什么时间和力量可以提供给杨楝去实现自己平靖天下,再建太平盛世的理想,当杨棘在长安称帝,改国号为永靖,颁布天下,例行新朝时,他面对的,是无比尴尬的处境。
十月三日,正在河北、山东交战正酣的窦建德和翟让两军在德州议和,双方签署了互不侵犯条约,约定共同起兵反抗隋朝中央,组成了空前强大的联军,窦建德称夏帝,翟让称康帝,二帝并尊,一时间两帝联军横扫中原,河北、山东、河南三省之地绝大部分归属两帝,其实力之强,兵威之盛当世之中无出其右。
十月四号,已经横扫江淮之地的杜伏威,辅公佐在隋王朝大势已去,新君年幼的情况下受到了窦建德和翟让的刺激,江淮军破丹阳,改名金陵,杜伏威称吴王。
十月六日,就在江淮之间大乱的时候,西北也爆发了大乱,汾阳人薛举在兰州称秦帝,建元“秦兴”,封儿子仁呆为齐王,少子仁越为晋王,任命百官,招兵买马,立祖庙于秦州,四处用兵,兵锋甚锐,攻无不克。
十月十日,承平已久的南方突然大乱,林士宏和萧铣在南方拉起了反隋的大旗,林士宏称楚帝,萧铣称梁帝,两帝为了争夺南方的霸主地位展开了激烈的争霸战争,现在两军战事正酣,在九江打得难解难分,不分高下。
这些都还只是势力比较强大的公然称帝的反隋争霸集团,除却这些大型势力之外,这个天下还隐藏着大量的没有出手的或者实力较小的争霸势力。
大业十三年隋炀帝驾崩之后全国范围内的农民义军如火如荼,也有地方贵族,豪强势力乘机起兵占据州郡,割据一方。
据《齐书.太祖本纪》记载:
刘武周起马邑,刘元进起晋安,皆号皇帝;李子通起海陵,号楚王;邵江海据岐州,号新安王;罗艺据幽州,左难当据径,冯盎据高、罗,皆号总管。
林林总总下来,这年十月称帝称王的不知有几人,王位在这一年变得非常的不值钱,只要有点实力的,都想要在这个乱局之中分一杯羹,尝试一次皇帝的滋味。
然而,当这个天下彻底打乱起来的时候,这个天下间最具实力夺取最终皇冠的几个势力却是稳如泰山,没有任何的行动,他们都在等待,等待着一个合适的时机,等待着他们认为成熟的那一刻。
杨楝十分的尴尬,自己堂堂天朝皇帝的登基,换取来的不是这个天下的承平和效忠,伴随着自己称帝而来的,竟然是大量大规模的皇帝王爷,翻开随王朝的地图,这个时候尚且还是中央直接控制之下的城市不到十个,除了在名义上隋朝还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之外,大隋,已经完全失去了对这个天下的控制,乱世逐鹿,逐渐的来开了序幕。
第十九卷【裂土称王】 第三章【初遇君瑜】
第十九卷【裂土称王】 第三章【初遇君瑜】
“淫贼,看剑。”伴随着一个女孩子娇脆的声音,一柄长剑闪烁着幽幽的寒光,向着萧策的脑门直直的冲了过来,把毫无思想准备的萧策吓了一大跳。
萧策秘密回京的消息除了皇太后萧妩之外并没有其他人知道,为了掩饰自己的行踪,北疆的禁军在天下大乱,大家纷纷称帝称王的时候安然不动,只管自己老老实实的出兵收复尚且掌控在突厥手中的北疆诸郡。
尽管如此,尽管萧策已经相当的低调,但是他还是摆脱不了被大家注视,被公众熟悉。毕竟,他的声明太重,他手中掌握的权力太大,这个时候不但是高坐在长安龙位上的永靖皇帝想要及时地了解关于萧策的一切消息,就连割据天下的其他势力这个时候也是磨拳擦脚,全心全意地关注着关于萧策的一切消息。
不是这些人谨慎,他们也不就是怕了萧策,只是实力摆在那里,萧策在不知不觉之间已经成为了强势的代名词,这个时候各方势力都在角逐中原,能够参与加进这盘大棋的,都不是什么简单人物。
萧策本身的实力就已经相当的恐怖,他的个人战绩表示这个年轻人曾经挑战过无数的成名高手,而现在,萧策已经不仅仅是自己一个人在行动,在萧策的身边,不知不觉之间已经聚集起了一批拥有着相当实力的属下和朋友。
有了这群人的帮助,再加上萧策本身的实力就已经相当的不凡,在这个天下,能够和萧策相抗衡的势力,实在是少只有少,虽然这些势力不愿意和萧策为敌,但是现在大家的立场摆在那里,不管未来是什么关系,现在他们不得不仔细认真地关注着萧策的一切。
所谓未雨绸缪,天知道萧策这个绝世杀星什么时候会出现他们的面前,到时候万一大家的立场是对立的,拿什么去抵抗萧策的无敌异能?那还不如乘着萧策还没有表现出敌意的时候先行掌控萧策的行踪,也好到时候决定究竟应该怎么做?
为了配合萧策掩饰好自己的行踪,远在北疆的十万禁军十分配合的在禁军副统领司马德戬的率领之下向着其他没有收复的州郡前进,争取在萧策还没有回到北疆之前先行将北疆全部收归到朝廷手中,制造出萧策仍然还在禁军的假象。
这些天来萧策基本上一直都在呆在皇太后的寝宫中没有出去过,除了需要打探消息的时候萧策离开之外,其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