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十佳女 >

第70部分

十佳女-第70部分

小说: 十佳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里还是朝堂,一向都是层出不穷,等你将来见多了,才能硬下心肠。”

我闭上双眼,软软地倚在他身上,淡淡月麟香味窜入鼻尖,他嘴唇柔软地吻在我的脸颊上,带着丝丝入扣的暖意。

“累了么?”他一边抚摸着我的肚子,一边在我耳边低声问道。

前段日子胎动少了,孩子也不再顶着肠胃了,一时间胃口好了不少,大夫给我瞧过,说孩子已经入盆,随时都可能生产,所以自从大夫如此说过之后,我便向陛下告了假,原本每日的早朝和内阁会议也不去了,安心在家待产。

就连容锦也尽量每日早些回家,说反正自己办公时也是坐立不安,不如早些回府陪我。

我不知道别人怀孕如何,反正我最近倒是极易犯困,他才刚刚开口问我的时候,我已有些神志迷蒙了。

“阿玉,我知道你不喜欢那些是是非非,不如等这事了结了,帝位坐稳,我们就把官辞了,搬到我京郊的封地去,然后去西蜀、去江南……一路纵情山水,你说好不好?”

那声音甜美多情,描绘出了一幅幅让人心驰神往的山水美景,让我忍不住轻应了一声。

夜里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一身单薄的亵衣,漫无目的地在一条笔直的大道上走着。四周是茫茫的雾瘴,不见一个人影,不知为什么,我心里清楚,这只是个梦,因此丝毫不感觉恐惧。

“原来你在这里!”一个熟悉的声音在我身后响起。

我赶忙转过身,入眼的是一个身材挺拔、眉目清俊的青年,身披武将黑色铠甲,骑在引颈嘶鸣的白马上。

他见了我立刻下了马,兴冲冲地跑到我面前,一步之外又停住了,他只是神情柔和,嘴角含笑,目光盈盈地望着我。

“端木!”我惊喜地叫道。

“我一直在等你,”他捏着那个骨扳指在我面前晃了晃,轻声笑道,“你看,我是来赴约的!”

我还在愣神,便看到他周身化作一道浅金色的光芒,飞进了我滚圆的肚子中,我立刻觉得肚子一阵胀痛,腿一软,便跌在了地上……

满头大汗的醒了过来,发现自己还躺在床上,周遭一片将明未明的混沌,身旁的容锦鼻息均匀,睡得正当安稳,衣领松散,一大片白生生的肩头露在了外面。

我笑了笑,直起半边身子,想要将薄被搭上他的肩头,可还没到手指落到杯子上,肚子便一阵抽痛,疼得我躺了回去。

联想到刚才那个梦,我咬了咬牙,暗道该不是真的要生了吧!

我默默地看帐顶,静静等候着,可那疼痛却迟迟不来第二次,渐渐地,睡意再次袭来,一波更加剧烈地疼痛突如其来。

天已经蒙蒙亮了,帐内透入了几丝晨光,一切都变得清楚起来。

我咬着嘴唇,汗水已经沁出鼻尖,伸手摇醒了身边的容锦。

当他睡眼朦胧揉着双眼的时候,一转头正对上面色惨白的我,想他还没全醒,正是离魂乍和的时候,瞪着一双眼睛,有些无措地望着我。

平时最有主意的人,今天怎么了!

未来得及多想,紧接着一波疼痛,差点让我咬着了自个舌头,气恼的是他还没反应。

“我要生了!”

一声低吼,终于成功地将耳房守夜的月白唤了过来。

灌了两大碗参汤,又三个时辰的折腾,就在我快要耗尽体力的时候,孩子终于呱呱落地,连接生的产婆都说我投胎生得顺畅,说过好话,得了赏钱,便乐颠颠地跑去吃晌午饭了。

“阿玉,你可好?”

产婆前脚刚走,容锦便掀了门帘,急匆匆地跑了进来,他面色煞白,眼眶通红,像是哭过了。

东齐孕妇生产得规矩,男子不可同在一室,否则容易冲撞了产妇和子嗣,容锦只好在外间等了三个时辰。

“没事,”我有气无力地道,看他兔子似的眼睛,不由笑道,“你哭什么,生个孩子而已,我自己好也不怕疼,刚才有没大声叫唤,你担心什么?”

“你不知道,刚才里面一盆一盆的血水端出来,”他不顾我一身的汗水,抱着我的身子,害怕地道,“那么多血啊,真把我吓到了!”

“别只顾着大的,也来看看小的啊!”父亲看了一眼拥在一起的我和容锦,一边双手托着襁褓中的孩子,一边笑眯眯地对容锦道,“自个儿子也不来抱抱!”

果然是个儿子,冥冥之中都是天意。

容锦轻轻地接过孩子,把他抱到跟前,细细打量了一回,勾起嘴角,得意地对我道:“我儿子果然是天底下最好看得男子!”

红彤彤皱巴巴的小脸,嘴巴和眼睛都紧紧闭着,除了一头乌黑的头发,我真的觉得他毫无美观。

折腾了半天,这个,真是我生的?

我刚伸出手指,想摸摸他的脸蛋,便被他小小的手握住,牢牢地,不肯放松,让初为人母的我心头一软,甘甜若饴。

哦,我的小宝贝……

80

80、第七十八章 刺 杀 。。。

我生的虽不是个女孩,父亲却依旧很高兴。

一有空,便将儿子心肝宝贝地抱在怀里,特别是孩子出生三天后,眼睛睁开了,皮肤也变得雪白透亮,父亲更是舍不得放手。

而且我还在坐月子,实在不好多抱孩子,每次父亲笑容满面地抱着孩子,我便靠在床头,勾着嘴角看着。

自我远赴了一趟秦州回来,父亲便好似换了个人,心胸宽广,温和慈爱。不再管那些争权夺利的是是非非,理经诵佛,他的心态也越来越平和,现在又有了个嫡孙在身边,更是知足常乐。

“喔,小肝尖……小乖乖……”父亲一边轻拍着孩子,一边含含糊糊地哄着。

我在一旁看着,忍不住笑问道:“父亲,您从前也是这样哄我的吗?”

父亲立刻不悦地斜了我一眼,食指竖在唇边,比了个噤声的动作,小心翼翼地孩子递给了身边的琴筝,琴筝见了笑了笑,将已经睡着的孩子抱到了外间的小床上。

见孩子离得远了,吵不到了,父亲才小声对我道:“怎么不是这样哄过来的?那时你母亲身子不好,体虚卧床,你啊,一直都是我抱得多,说来你可真是难伺候,醒了就哭,吃得少睡得少,哪有华儿好带……”

一提到哥哥的小名,父亲忽地住了口,顿了片刻,目光幽幽,毫无焦距地望着窗外,半饷才轻叹了一声。

“我有个问题一直想问您,”我垂下眼帘,沉吟了片刻才开口道,“……哥哥当初被先帝看上,是您安排的吗?”

哥哥十四岁时,父亲头回带着他去宫里赴宴,不知怎样的阴差阳错,父亲将他落在了先帝赴宴的必经之路,这段缘分天定的“巧遇”,便成就了后来的颜淑君。

本来哥哥和容信就正果难修,这下更是彻彻底底地有缘无分了。他们虽然谁都未曾开口指责过,我却知道,他们一直对父亲耿耿于怀。

直到现如今,容信这样八面玲珑的人,看到父亲能回避则回避,前两天来看我,躲不过在场的父亲,便勉强打个招呼,就低头不语。

“原来你们一直都是这样想我呀!”父亲听罢蹙眉苦笑,转头对我道,“我晓得,当年他和容家的郡主偷偷来往了多时,写话本、唱戏,舞莺阁的名气也是他俩给挣下的,我也一直都是睁只眼闭只眼,由了他们去的,却不想陛下的赐婚都下来,他们还不顾两家死活,偷偷见面。”

“听您这么说,当年的事真不是您安排的?”我疑惑地问道。

“你们这些小辈,还真高看了我,”父亲苦笑着摇了摇头,“是已故的太皇太后,他觉得华儿特别入得他老人家法眼,也未与我知会一声,便把人领了去,特意丢去与先帝‘巧遇’!”

留在心中多年的疑问,忽然就这么轻轻一句,便解开了,我不禁有些恍然。哥哥从来不愿向父亲提起这事,一直憋着心底,听着外面的风言风语,暗自臆测着,渐渐与父亲生了隔阂。

这么多年,竟是怪错了?说来说去,都是命!

“这几年,我一直在想,若是那日没将他带入宫中,或是没让太皇太后看中,如今的一切,是不是就不同了……”父亲轻声感叹道,带几分悲凉,泫然泪下。

……

世人都知道一句话叫做开弓没有回头箭。

这就好比哥哥的过往,以及太女殿下现在的处境。

此外,世上还有句话,叫不撞南墙不回头,说得也许就是我这样。

我不管太后的背景有多硬,弥月的蛊术有多强,我暗暗发誓,一定要取了这两人的性命。

等月子做到月尾,我便让父亲带着小石头和儿子,悄悄搬到了容锦在京郊的封地去住。那里临山靠海,刚回京城我就命人偷偷打造了一条大船,若是局势险恶,就让他们远走高飞。

父亲是见过大风大浪的,就是我不说缘由,他也能猜到几分,所以自听了我这个建议便铁青了脸不言不语。

小石头一直寄宿在学院里难得回来,乍见这样的阵势自然有些吃惊,但他也是受了半年多贵族的教育,学会了宠辱不惊,看大人神色凝重,他从不插嘴,只是立在一边默默听着。

连父亲怀中的儿子也不哭不闹,睁大了一双乌溜溜的眼睛,使劲地看着我。

兴许连孩子都知道,弄不好,这次就是一场生离死别。

我和容锦都有些心疼,咬了咬牙,将他们送上的马车,刚放下门帘,里面就传来了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

容锦狠狠心,拉着我便大步走进入了府门。

我心如刀割,一口气跑到了内院,隔着高墙亭台,仿佛还能听见哭声。

“没事,我父亲和母亲眼下都在那里等他们,”容锦眼角带泪,却强笑着仰起脸,将我揽到怀中,安慰道,“一切会好的,等事一结束,我们就去找他们。”

算来女帝已是“怀胎”七月,已经到了可以“早产”的时间。养蛊只需五月便可成熟,若不是女帝一直在吃弥月炼制的丹药,估计蛊虫早就破肚而出了。太后费尽心力布下这个局,怕也早就等得不耐烦了,眼看胜利在望,估计随时都有动手的可能。

女帝的身子变得非常虚弱,前两日见她,她眼窝深陷、瘦骨嶙峋,宽大的皇袍越显空荡,可那肚子反倒大得极其突兀,据宫人说,女帝已经无法行走,每日都只能躺在床榻上。

她的身子早就衰弱得不能处理朝政,上月便下了圣旨,要太女监国,此外,朝中大小事宜,均由大皇子何炎之和太女何京如共同处理。

所有人都没想到,平时喜爱舞刀弄枪的大皇子,处理起政务来居然颇有一套,连女帝看过他批改的奏折也赞不绝口。

任谁都要称赞一句,皇家血统高贵,个个聪慧貌美,且能人辈出。

可我却嗅出点不寻常的味道,太后不安心,对大皇子起了敌意,他并不知道黑刀军已悄悄易了主,便下令“鹰眼”刺探大皇子府,事无巨细统统向他禀告。

转眼,七月流火,暑气渐盛。

飞泉宫却不同寻常,松林环抱,冷泉汩汩,整个内阁大殿凉风阵阵,爽朗得如同金秋十月。

午后,大皇子和太女坐在内阁首座,和一旁的苏幻真讨论着西南剿匪的事情,我坐在隔他们两人之遥的地方,默默听着他们商议。

“自端木将军之后,西南一直不太平,来往的商人屡遭劫杀,上月更是一连死了十多人,依两位殿下看,派谁为围剿先锋较好?”

“不如……本宫亲自挂帅?本宫怎么都是个武将,等陛□子转好,本宫就……”

“不可,皇兄是千金之躯,怎可冒然前往?”

“太女说得极是,下官有个提议,不如就派兵部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